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厌弃的,亦是宝藏|方新:催眠的秘密



你有讨厌过你身上的某些特点么?他们是否曾经常让你感到焦躁或不自信?


在《孤独,我们共同的隐秘|简单心理 · 造就Talk上,来自北大的方新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催眠”与“变废为宝”的故事。世界上总有不如意的事情,你可以厌弃它,使他们真的成为被厌弃的东西;但你也可以“利而用之”,使得它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藏。


——简单心理J室长


分享嘉宾:方新

国际催眠学会(ISH)国家会员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方新。专职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教学和培训工作27年。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您听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时,您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职业?像医生一样看病?还是像老师一样答疑解惑?还是知心大姐的聊天?


在我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目前的理解:它是人类生存经验和智慧的分享与传递。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殊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因为我们在过往经历了一些特殊的情境,为了适应这些情境而发展出来的。



人类所有的行为和所有的思维,它的目标都是免受痛苦和得到愉悦。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智慧。

 

我们身上有很多这样的行为,它每天在帮到你,但你却并不知道。比如说拖延。在座的有拖延吗?有,恭喜你,非常棒。


因为有很多的抑郁症是因为:只干必须、应该干的事,而不干喜欢干的事。所以,有拖延,得抑郁症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还有一些人愿意发呆,那也恭喜你。因为发呆是一个绿色、环保又不用花钱最好的放松方式。大家可能不知道,猝死、重大疾病特别青睐那些高效的人,每天不允许自己有放松的时候。拖延其实是一种你又想干事,又特别爱自己,找出一种折中的方式。


我天天在跟人类智慧在打交道,这将近30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看人、看事、看世界一种独特视角。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你厌弃的,亦是宝藏》。说到这样一个题目,你心中也许会生成一个大大的问号,厌弃的怎么能是宝藏呢?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美国人名字是Milton H·Erickson,是被誉为现代医疗催眠之父。


他出生于1901年,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一生非常不幸,两次罹患小儿麻痹,17岁那年患病之后,除了眼睛会动,嘴巴会说话,整个全身都瘫痪。除此之外,他还有天生的色盲,后来还出现了复视现象。


在听觉方面,有音盲,后来随着肌肉的萎缩脊椎变形,压迫神经,听力方面受损。他整个身体一直是被疼痛伴随着。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六个感觉道(modality),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触觉、运动觉都不太好使,但是他却把残余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应用到极致,发展了非常多自我催眠的方法。

 

有一天他坐在轮椅上,突然感觉轮椅动了一下,但是周围没有人。于是他想,肯定是我身体不自主地运动摇动了轮椅,我为什么不能主动激发这种不自主运动,从而使运动功能的神经通道、神经中枢重新被激活起来呢?



于是他反复给自己做自我催眠,让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回想之前运动功能还可以的时候,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感觉,并反复加强这种感觉。最后身体的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他运用的是真实感觉道的记忆技术。

 

就这样,这位大神不断地给自己做自我催眠,最后不仅站了起来,而且还能拄着拐杖走路,学会了骑自行车,完成了美国的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习。


他个人生活也非常美满,结了婚,生了六个孩子,有至少26个孙辈。他的职业生涯方面也硕果累累:建立了美国临床催眠学会,创办了美国临床催眠的期刊。他被誉为现代临床催眠之父。他使得催眠不再是严肃学术殿堂中的小丑。

 

可以说,他的那些难以忍受的身体痛苦反而锐化了他的智慧,人们嫌弃的反而在他这儿转化成人生的宝藏。


为了更好的理解Milton H·Erickson的理论,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催眠?催眠在大众的传播当中有很多误读,首先它不是睡觉,它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聚焦状态。



其实催眠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无数次经历催眠。大家都爱情过吗?对一个人朝思暮想过吧?那就是催眠态。还有打游戏也是催眠态。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或者是美国大片都是催眠态。

 

第二,人的一生都是被催眠的结果。大家都相信地球是椭圆的。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站在地球外面看过地球,你却坚信地球是椭圆的呢?知识也是被催眠植入的结果。所以知识你不需要自己再亲历一遍,前人的很多知识可以再拿来,这就是植入的结果。除了知识还有价值观、自我概念、行为模式。

 

很多人对催眠的概念来源于舞台表演式催眠,比如说给鸡催眠和搭人桥,这是舞台表演式催眠的标配。我们所从事的是专业性的服务,是叫临床催眠。

 

很多催眠的培训老师是给奥运冠军做心理训练的。南非的刀锋战士Oscar Pistorius,他的心理训练师就是南非催眠协会的主席Woltemade  Hartman博士。奥运开赛前,他也在给南非的游泳健将查德-勒克洛斯做心理训练。




除了用在体育竞技上,还可以用在心理治疗上。比如有些人当众发言演讲会紧张。我们就可以让他回忆在某些场合下,他演讲非常成功的经历,那时整个身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和未来要演讲的场景多次建立条件反射,给他做心理训练。


这个技术还可以用在高考焦虑。我们教育领域很多沟通的方式是有点落后,比如教导孩子你要好好学习,这是直接明示,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催眠有很多的隐喻、暗示、象征;弱化直接暗示、间接暗示。比如讲讲日月星辰、小马过河、小猫钓鱼,就可以把优秀的心理品质输送到孩子们的心田。


催眠还可以用在公安司法。我的一个学生曾接待一位目击证人,他只记得这个凶手开的汽车后四位号码,第一位忘了。在催眠状态下,把这个号码催出来了。



Milton H·Erickson除了发展了技术,还发展了很多治疗的哲学、治疗的理念。以往的心理治疗认为这是病态的,我要把你治成正常的。而Milton  H·Erickson不这么认为。


他颠覆了以往治疗的方法,他认为每个生命都是灿烂的,治疗应该着眼于生活的适应,而不是错误的纠正。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点小毛病,你只要很好的活在世上就可以了,不一定得和大家都不一样。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只有参天大树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鲜花、牛粪、荆棘、灌木各有各的用途。



如何完成厌弃的到宝藏的转换呢? Milton H·Erickson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就是Utilization(利而用之)。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即使是怪癖都可以加以利而用之,成为你的资源,来带给你转变,让我们更好的活在世上。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卖圣经的故事。国外的教会里通过卖圣经来筹款,这个销售经理发现有人销售员卖得又快又多,就想了解其销售技巧。这个销售员说,“我也没没没什么,就就就敲人家门,然后然后然后说说说,你是想买买买一本还是想想想听我念。所以基本上就都买了一本”。

 

再讲一个面瘫女孩的故事。这个女孩是我们北大心理学系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孩。那一年是她马上要研究生毕业,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导致免疫系统下降得了个面神经麻痹。


可是她要代表北京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大赛。她戴着大口罩跑来求助。5月底的北京非常热,那时也没有雾霾,没人戴口罩。她戴了一个口罩,一下子让我进入了催眠态,什么情况?等她一摘口罩,我催眠加深了:“怎么回事了,嘴歪眼斜了?”




这位女孩子非常积极,她说,“我一定要参加,因为这是我大学期间最后一个机会展现自己了”。我想我一定要帮她。这时候,冲到我脑海当中的第一个词就是“利而用之”,如何把面瘫当成资源。

 

我建议她就戴着大口罩,这样评委也会与我见到她时一样被催眠。同时,又教给她一些自我催眠、加强深度休息的技术。几周之后,我收到了喜讯,她获得了第一名,唯一的特等奖。当然,这个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她夺胜的主要的条件,但不可否认“利而用之”绝对帮了她一把。


最后想跟大家讲,也许我们人生会有一些不如意,你对待这些不如意至少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厌弃它,使得它真的成为可厌弃的东西;第二种是“利而用之”,使得它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藏。

 

谢谢各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催眠治疗大师—史提芬·纪立勤
绘画基础教程第一弹《从一张旅游地图开始》
米尔顿‧艾瑞克森 珍贵视频7
泉州疾控紧急提醒:接收快递尽量在户外拆件
你听我说,这不是你的错。
造就x简单心理 邀请函 | 孤独,我们共同的隐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