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突破投资农业的二十个瓶颈(上)

目前,投资农业的大潮已经风起云涌。然而,像美国一样做大的农场,靠机械化来赚普通农产品的钱。在中国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而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高境界,其成本可以做到不比生态产品成本高。所以我们只说有机农业。然而,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就要突破投资农业的二十个瓶颈。二十个,也许有人不相信(更不相信可以突破)。其实,目前投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他们大都是农业的门外汉,更何况,搞有机农业,不仅要和手下雇请的传统种植型农民一起从头学习有机农业知识,还有更多门坎(瓶颈)需要跨越(突破)。而想真正把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坚持到底,并没有白领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和好玩。那么,这些瓶颈都是什么?又如何突破呢?那就听我一一道来。

.技术瓶颈

众所周知,国内有许多有机认证机构,关于有机认证、检测的标准也写得清清楚楚。然而,一块土地,怎样做才能达到有机标准呢?简单说:工艺、工序是怎样的(怎么做)?可他们不知道(如果知道,浙江的海亮集团,也用不着开价过百万招聘技术总监了,而万达投资5亿,6000亩做有机蔬菜,会几年没见一个菜叶面市?)。如果知道,认证机构的员工早就跳槽一半了。而生态农业呢? 网易丁磊,投资3亿要养什么生态猪,可是四年过去,杭州市民连个生态的猪耳朵都没见到过。也许有人要说全国大大小小的有机农庄、生态农庄,不下上万个。他们有的还持有认证呢。可是,你要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有人出“过百万年薪”,技术员不早就跑了?

而最为关键的:许多资本以为,中国有那么多农业专家、甚至“有机农业专家”,还能种不出有机农产品来(信“专家”。可中国农大的石嫣,念过清华的研究生、去美国学习半年,而她领导的“小毛驴”、“分享收获CSA”,靠着国家的补贴、不付工资的志愿者,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后面一大堆教授,竟然做不出真正合乎标准的有机产品来。鸡、猪更没有。);有的则认为:我们高薪,还怕人才不到我们这里来吗?(问题是你能识别吗?中国的招聘,便利贴女孩先来筛选,只能“按”学历,哪管专业上的事,然后是看资历。可在别的地方几年都做不出有机。到你那里就会做有机吗?而一旦用错了人,后果可不是损失点工资那么简单)。还有就是:不懂有机、生态的概念,断章取义。比如说自然法、老农法,甚至以为有机就是原始耕作“法”的回归使用(环境原生态吗?)

实际上,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既不是原始农业的回归(100年前的原生态环境吗?“归”得回去吗?而只是用农家肥、不用农药就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那农业还好做了呢),也不是现代农业的全盘否定(你若能做出100年前的原生态,飞机播种又有何不可?问题是谁能做得出来真正的原生态?因为上溯100年,是个农民就可以做有机。那是因为有原生态的环境,而不是没有使用农药化肥(搞搞清楚)。而有的以为:我土壤修复三年,总该是有机的吧?可是,上海的酸雨、北京的雾霾、邻近的农药,至今都是多利农庄所无可奈何的。而这根本就不是一条河、几米寛的隔离带就能解决的。而生态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必须远粮近菜、远干近鲜(新鲜度不够,卖给谁去?),若不能在城市周边生产有机蔬菜、生态蔬菜。技术就是不过关。

实际上,确切地说:目前市场还没有真正的有机食品。因为:

真正的有机食品,需要有真正的有机农产品为基础。而要生产真正的有机农产品,需要有“合乎有机标准的土壤、肥料、环境(土地、水及空气必须原生态)等等”。然而,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水、空气)、土壤的农药化肥污染,仅靠天然净化(大自然自净化),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土壤需要“很牵强地闲置三年”,但空气根本无法净化),而且也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既使达到,人们也不太相信,甚至购买的人都不相信)。特别是有机肥料,在发达城市周边“要找到没有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的畜禽粪便,以及无污染的有机质几乎是不可能的(真没有)。而没有有机肥料,就没有有机土壤(三年闲置后也难以持续不是);没有有机土壤,怎么会有有机植物,没有有机植物,哪来的有机饲料?没有有机饲料,又哪来的有机畜禽(又转回来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闭合的循环、一个死循环。特别是有机畜禽产品(肉禽蛋奶),必须要有有机粮食来做饲料(奶牛、肉牛都需要喂粮食饲料的,仅仅吃草,那是瞎说)。但以目前有机粮食的成本(平均30/公斤,养一头猪成本就需要一万多元,一斤原奶至少要二斤至少8元的有机粮食来换),所以,用有机粮食来生产畜禽产品(牛奶、猪肉、禽蛋),根本就不可能(目前土猪、土鸡,或者所谓的生态猪、跑山猪...才模糊概念得以流行),而真正的有机畜禽产品,每年的市场容量几千亿元(加上有机奶粉会更多)。却没有一家敢说他的畜禽产品“真正”有机(一较真,就全都傻了,比如归原。而能做出来,联想、万达等大资本,不早就做出产品了,还等几个小农庄做吗?)。因为:奶牛不是仅仅吃草的,没有有机粮食就是蒙人;而猪鸡批量放养(走地、林间)不喂粮食也是不行的(有机吗?)

而要生产有机猪肉、有机牛肉、有机牛奶、有机蛋禽等有机畜禽产品,必须要有有机饲料。可是,这有机饲料,需要有“只使用有机肥、生物(无公害)农药,在无污染的土壤、空气、水中种植的粮食”为原料。所以,城市附近的生产者按照现在的“方法”,要生产真正的有机食品,的确是生产不出来的。因为,没有真正的有机肥料(所有的畜禽粪都有“抗残”、“重残”),就没有真正的有机土壤来生产有机粮食(特别是量产更难,而几十万头,就需要几十万亩有机土地),也就不能生产有机畜禽产品。所以现有的有机猪肉、有机牛奶、有机鸡蛋等,都不是真正有机的。只不过是公害少那么一点,多少绿色一点罢了。而用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是不能用于“真正的有机农业”生产的(物质不灭,“处理”是不能有说服力的,因此,公众是不可能相信的)。至于边远污染小的地区,就算合乎标准(公众同样不相信),其运输成本、新鲜程度,又没有竞争力。

而有机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死结,那就是:有机土地生产的粮食、蔬菜等,是要销售出去的。他们是不可能经过人的代谢,又回到有机土地上的。而有机种植要想持续高产,每年需要补充有机肥3-5/亩。这又怎么循环呢?这个死结打不开,不仅难以持续生产,而且不可能是有机的(非生态生产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重金属大都超标,特别是锌铜;而且药物残留也很大)。也就是说,大面积种植有机粮食,是不可能的事情(海亮),因为畜禽进食高锌高铜的饲料,所排泄的粪便,锌铜必然超标。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能生产出有机饲料、有机畜禽产品了呢?不是。

其实,用生物的方法,用选择性的普通粮食,生产有机饲料还是可以做到的。这种技术,目前国内国际还没有人能够做到。它是利用生物酶的“方式”,消除非重金素污染的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化肥残留,使其达到有机饲料所需饲粮的有机标准(检验符合国家、欧盟、日本等有机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养一万头猪,就用不着还得种上万亩的有机粮食了。而是直接用选择性(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来加工就行了。这种技术真的有!而且是一成熟的工艺。(即:我们打开了上面那个死循环,特别是数量足够大,而且每公斤加工费仅仅一角钱)。更是一种可信的工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技术完全可以有(科学都发展到3D打印了,绝对不可能的判断,太主观了。而且,达标与否,又不是没有检测手段、检测机关。而作弊与否,可以单独去检验)

工艺说明:先简单做个比方,选择无重金属(铅镉等)污染的秸秆,利用蚯蚓体内的生物酶,就可生产可信的有机肥料(重在可信)。而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式”来处理(不过,可不是过腹)。就可以生产“合乎有机饲料标准”的有机饲料。(由此可以解决,有机养殖所需的几十、几百万吨饲料;以及几十、几百万亩有机土地所需真正的的有机肥。而这恰恰是目前大资本进军农业最无法解决的。包括海亮、万达。也许有人不服,不解释。)而我们的有机饲料认证,不会超过一个月(过程、产品检验必须合格)

至于说蚯蚓()也可以生产真正的有机肥料,但它是不可能用来生产有机饲粮的(成本太高、数量太少。也做不成几十万亩有机土地呀!而收购一家一户所谓的“有机”杂粮,公众也不会认同。),所以我们才说:真正的有机畜禽,目前还没有(所谓的有机猪肉、有机蛋禽,都是假的,至少是不可信的,因此很难做成品牌)。进而,由于没有真正可信的有机肥(海亮用生活垃圾加工的“有机肥”,是不能用于真正的有机农业的——致命弱点),其他产品(蔬菜等)就不可能是真正有机的(这也正是全国3000多家生鲜电商,难以盈利的根本原因。产品难以服众,产品不给力)

也就是说,倘若没有这种技术,城市附近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机的饲料→畜禽→肥料→土壤→再到饲料。总之,没有这种技术,有机生产,就是一个死循环。根本就没法切入进去(海亮也不例外、至少难以持续)

而就算有轻污染的有机肥,要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也需要三年(闲置或“所谓的生态种植”而转换三年)而有机畜禽产品,要四年后才能量产。但有了这种有机饲料的生产工艺,则当年就可以大量养殖有机猪、有机牛(奶牛、肉牛)、有机鸡等畜禽(生产有机猪肉、有机牛肉、有机牛奶、有机鸡蛋等)。至于养殖所需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原生态水源、原生态空气等,也需要“原生态”),可以采用小范围人工制造(密闭养殖)来实现。比如空气过滤、消杀、甚至脱硫、脱毒、水质软化、净化等。也就是说,在污染严重的地区(江浙),生产有机畜禽产品,当年一样是可以做到真正有机的(合乎标准,不是绝对有机)。而这就需要一种生态圈舍、生态种植舍的设计(尽可能模仿一百年前的原生态),这种密闭的种养殖舍(鸡、鸭、鹅、猪、牛、羊、米、蔬、果、只在城市周边使用),空气要经过过滤、消杀、甚至脱硫、脱毒等处理(专利设计)。而且一年四季能保证温度可控或恒温状态,否则严寒酷暑就不能生产(如壹号土猪、归原牛奶都做不到)。特别是成本低廉(让普通农户用得起的农业设施),推广加盟就很容易(设施农业,不一定就必须是高成本、高消耗,高能耗。要用事实说话,请不要先入为主)

.土地瓶颈

通常来说,有机种植、有机养殖,需要很大的地块(否则没法与普通种植、普通养殖相隔离),而要在城市周边找到大的地块(农村的农民很多不愿放弃土地。也如此),一方面不容易(年限、搬迁...),另一方面租金也支付不起。比如,归原“有机牛奶”供不应求,可要扩产,“接壤的土地上农民却都不愿卖地,而且出多少钱也不行,毕竟是自己的家业,甚至不愿意卖;而另找稍远的地块,管理成本又大很多”。可见整块地确实很难办。

再者“农业跟工业的发展有本质的差异,工业的发展规律,今天建厂,明天生产,后天就完全可以实现销售;而明天停产,后天就可搬迁。而农业不是这个概念,有机农业更有一个资源培育的过程。光从普通土地转换到达到有机生产标准,多利做法需要经历三年的时间,而我们虽然不需要,但频繁更换产地,认证也做不起。

其实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解决。我们不抢农民的饭碗,相反,我们要让农民的饭碗更好、更满。

我们都知道有机农业用工,比普通农业用工要多几倍。大规模圈(大笔投入)地来做有机农业,需要一大批管理人员(又开销很大)。而目前中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大都是单一品种的有机农庄,其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特别是不能脱离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吸引他们与我们的技术对接,形成自负盈亏的产品生产单元。让他们进行“单一品牌化产品”的规范生产(只是生产),不再为仓储、加工、产品的分拣和包装以及门店配送犯难(包括检测)。他们就愿意加入我们(前提是让他们赚到钱,不能杀鸡取卵)。而几千个加盟个体,无需我们自己投钱,更不需要圈地。而这不过要求我们技术要很规范(分散经营,但监管不能让人诟病)

而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是密闭做有机,因此,随便在哪里的一亩地,都可以做成达标的有机环境(土壤、水、空气...)

.环境瓶颈

有了真正的有机畜禽,就能获得真正的有机肥料。但要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有机农产品,除了“只能使用有机肥、“有机”(无公害)农药外的自然农法以外,还必须要有无污染的土壤、空气、水等来种植”。(原生态环境)

然而,在中国,(环境)水、空气、土壤的污染,仅靠天然净化(大自然自净化),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土壤闲置需要三年,多利农庄几亿元地大量烧钱),而且却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实际公众根本不相信)。而且,目前的有机种植,不仅没有解决有机肥料的来源问题,而且对于空气的污染根本就没有治理(比如上海酸雨下的多利农庄、一亩田等,北京含汽车尾气的雾霾下的归原、正谷等)。所以,现有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确切地说,也是算不得真正有机的(至少是很不准确、很不可信的。怎么可能做品牌?而且大投资也不成,当年的三鹿最大,不是也倒闭了吗?)。那么,我们又如何修复土壤来生产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有机农产品呢?

其实,土壤修复完全不需要三年。几十万亩、几百万亩,若是人力充足(农庄加盟),一个月就可完成。而三年时间,若是海亮、万达、绿城的规模,年损失几亿、几十亿,完全是可能的。具体来说:

前面我们说,我们利用生物酶的方式,消除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化肥残留,使其达到有机饲料所需饲粮的标准(公众认可的同时,我们是需要国家认证的,使别人无法诟病,而是不是忽悠,不是可以检测、认证吗?任何人都不能凭主观说能还是不能,包括我)。然后用于生产真正有机畜禽。现在就可以用所产生的无污染的粪便来制作有机肥料(每头猪年产一吨真正的有机肥,十万头、百万头,我们两年内就可以通过加盟养殖户饲养出来),以及修复土壤。而我们如何才能不让土地闲置三年呢?(多利农庄,归原生态要把流转来的土地闲置三年。海亮、万达也会沿用这种工艺,三年损失几十亿)

其实土壤的改良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比如“表层(50厘米)换土”,也就是直接把表层土壤换成无污染的有机土壤(也就是用深层土拌入我们生产的有机肥);再经微波土壤杀菌灭虫(这个很贵,我们不用),施以有机畜禽所产生的无污染的有机肥料,等等。与传统的三年闲置,或者生态种植修复(产量低、虫害大,不够种子、人工开销)相比,我们只需一个月的周期。

而我们的土壤修复方法是:只要不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地(农药化肥无所谓、就算使用过农药乳油),无论任何地区,土壤修复就只需要一个月。我们以一亩地来说,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地表50厘米深的土铲出堆放(形成坑的)一边,接着把50-100厘米深的原始土铲出堆放在另一边。然后把地表土回填到所形成的坑里、把原始土堆在上面。此时,土质膨松,高出地面30-40厘米。接下来就是扣棚、......(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否则拿不到有机认证),一个月后,铺入30吨真正的有机肥(以后每年3-5)20厘米浅翻地,就算结束。(我们的有机肥没有成本,而别人施不起)因此,我们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土壤修复、改良,而不是像多利那样,土壤转换历时三年,几千亩烧钱几亿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当年见效益,按海亮的规模,三年盈利几亿、几十亿元)。至于它是否合乎有机土壤的标准,国家有检验标准(小试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需要有国家认证检验的(官方认证,别人就无法诟病),这个无需担心。何况我们比让土壤闲置三年进行生物修复,更彻底、更标准、更完美(也就是更可信,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说:当年做到有机认证是不可能的(老霸道、老啃定了,不需质疑、不能质疑)。其实,一天就可以获得有机认证。因为:假如你有真正的有机肥(达到认证标准,而且足够便宜、足够量,甚至不花多少钱),你可以架空做床。一天就可以获得土质的有机认证(土壤检测合格)。而我们有真正的生态猪、真正的有机猪。完全不用抗生素、添加剂(何况违禁的)。当然,我们不是苗床。所以,我们要用一个月。当年(产品生产过程)认证就可以下来。(而你怎么又知道,我用选择性的普通粮食,加工不出真正合乎认证标准的有机饲料呢?想不到的事情多了。而质疑要公平)

其次就是空气和水,据说上海的酸雨,“多利农庄”深感无奈。而这也是所有有机农庄都要面临的的问题。然而,就算国家环保部,也不能阻止有害气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更不能阻止周围的农民使用化肥农药。而空气环流也不是(多利农庄)一条沟渠、一道围墙、十米隔离带就能阻挡得了的。因此,说现有的有机农产品根本算不得真正有机,是有根据的(真得很牵强,公众才不信,才做不成品牌)

而我们采用密闭的大棚(做品牌必须的)来生产有机蔬菜、部分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特产、大宗除外)等,这种密闭的大棚,密闭的养殖棚(也可用于养鱼),空气要经过过滤、消杀,甚至脱硫、脱毒等净化,通过加热、降温等方式(低动力),不仅使大棚保持恒温状态,而且不会使虫害威胁我们的作物(虫卵、成虫都进不来,没有苍蝇是最好的注释。这在“品相瓶颈”另论)。至于水,深井水(密闭节水)或经处理,这并不难。当然也可以考虑雨水收集处理、甚至土壤盐碱化的预防。因此,我们的有机农产品产量很高(20%)、品相又好(没有虫眼、特别是“没有虫卵”!)。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人们相信,我们的更生态、真有机(技术、工艺公开)。至于作物授粉,我们采用蜜蜂等有益昆虫来解决,顺便还可生产有机蜂产品。还有“气肥”也靠人为干预。

(有人说这是软文,那您也突破一下技术瓶颈试试)

.肥料瓶颈

前面说了:有机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死结,那就是:有机土地生产的粮食、蔬菜等,是要销售出去的。他们是不可能经过人的代谢,又回到有机土地上的。而有机种植要想持续高产,每年需要补充有机肥3-5/亩。这又怎么循环呢?而这个死结打不开,不仅难以持续生产,而且不可能是有机的(非生态生产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重金属大都超标,特别是锌铜;而且药物残留也很大)。特别是最初的用量又怎么解决?至于说蚯蚓()也可以生产真正的有机肥料,但它是不可能用来大规模有机生产的(成本太高、数量太少。也做不成几十万亩有机土地),进而,由于没有真正可信的有机肥(海亮用生活垃圾加工的“有机肥”,只能用于循环农业,是不能用于真正的有机农业的——有可能毁了海亮。),其他产品(蔬菜等)就不可能是真正有机的(没人相信)

而我们有上面的技术,当然突破不难。

.种子瓶颈

农业是离不开种子、种畜的。而有机种子,目前还没有专业生产的。特别是种子包衣的时代。而用普通种子(包衣)是不能做有机种植的,而有机养殖,除了猪的转换期较短以外,奶牛大约要九个月(三加六),蛋鸡要从出生做起。不一而足(而像海亮集团,根本就没做种子基地,就急忙租下几百万亩做有机,还没有合乎标准的有机肥。实在是操之过急了点)。因此,第一年,是不能做有机种植的(充其量是做转换)。然而,我们不同,我们是化整为零的方式,分开订购、自制无包衣种子。第二年才正式进行有机种植生产。简单说,第一年生态或有机养殖(获得肥料),第二年才跟进种植。

.资金瓶颈

其实,资金本来算不得瓶颈的。因为:

由于现代人已经开始对食品的安全愈加重视,打着“优质、安全、生态、公平”旗帜的有机农产品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因此,“有机农业”已经成为最受风险投资领域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

2006年,国际最大的风险投资“红杉资本”向来自福建的蔬菜生产企业利农集团投下500万美元,高盛以20亿元收购双汇集团,资本由此高歌挺进农业领域。

此后几年间,先后有德意志银行、黑石投资集团、凯雷以及赛富亚洲等国际投资机构“染指”中国农业领域。

2010年,投资进入了高峰。青云创投和其他投资机构联合给上海多利农庄投资1000万美元。

而早在2011年年初,业界就传出消息:联想控股有意与成都共同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一个知名的食品品牌,最先推出的将是水果产品。柳传志还公开表示:目前共有12个农业投资项目正在洽谈。

与联想一样,对“种菜”产生浓厚兴趣的还有“地产大佬”——大连万达的王建林,在北京城西北的延庆县的近一万亩的农田上,要打造一个年产1200()(数字就是这么写的)的有机蔬菜基地,

野心更大的则是汇源的朱新礼。在北京城东北部的密云县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沟里,在这片15000亩的土地里,朱新礼想要打造的是“第二个汇源”。

2010年,西子电梯的王水福,宣布要做中国的“全食”,并开通“亿家信”

201211月,浙江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他准备在浙江的嵊州找一万亩地发展现代农业。

2013年,浙江海亮集团宣布投资150亿,要做有机农业。

(为什么他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眼见那么大的市场却干瞪眼?没有技术、更没有人才)

再加上丁磊养猪(养猪4年,坦承高估自己)、强东种米、陈一舟养兔子。生态有机农业不缺资金可见一斑。而实际真的有许多热钱等着要跨进这个门槛。而这还没有算上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据说,多利农庄前后总共投资的2.5亿中,当地政府资金支持至少占了一半多,达1.3亿。比如2006年、2007年两年间,浦东基地所在地大团镇先后给多利农庄蔬菜大棚补贴费达6000万元,育苗基地费约3000万元。2010年大团镇政府对多利农庄的资金支持则占到当年农庄资本投入的70%,达1225万元。)

然而,有机农业技术上的不成熟,已经使有机农产品生产变成了一个烧钱的产业,加上有机农业最重要的特质“慢”(不上化肥,果蔬长得慢;不用农药,草、虫除得慢;不吃饲料,奶牛下奶慢,跟着就是一系列的:创收慢、增长慢、盈利慢)、三五年都在亏钱(也不保证以后就赚钱),因此也只能使资本大佬们持钱兴叹(让人看不到希望)

然而,若是当年能见效益,那些资本持有人,怎么会作壁上观?(所以还看我们怎么做,能否让资本赚钱。因为资本人虽然不是谁的爹妈,但毕竟是为了赚钱,谁会有钱不赚???)

而我们的模式:不是自己投资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来进行生产(农闲不给工资吗?而雇农民,他们熟练吗?规范吗?)。风险大、资金多。而是采用通过技术掌控,而自有加盟、回收产品的形式(自己只做示范、并不生产)

简单说:农户总投资8万元(定期担保贷),养殖30(可以多)真正的生态土猪(有机要适当推出),第二年种植1亩真正的有机蔬菜,生态猪按高于市场价1-2元回收,加盟者保底赚300-500/头,年利润2-3万元),我们回收屠宰后,最初交予电商35元一斤销售(每斤肉电商赚10(头一年),我们赚7-8元,一头猪140斤肉,我们获利1000元,因为生鲜电商最难的是采购,特别是能够让消费者认同的产品采购)。而第二年的有机蔬菜我们按平均6-7元一斤回收(10-12元批给电商,电商平均价18元,最低的15)农户亩产值6-7万元(农户利润5-6)去掉一切费用,农户第二年种菜利润一亩5万元不是问题。第三年做到3-5亩,十年稳赚300万元(滚雪球式发展)。而能够赚到钱,他们不会冒出局、赔偿的危险而去造假(发现造假取消加盟资格,并追究责任)。而我们有严格的追溯制度(直至餐桌),而且是要问责赔偿的。如此来说,8-20以上万资金都可加盟。

以在十大城市,做十个示范点,最初每个城市各发展30(20万元的)-100(8万元的)个加盟农户计算,第一年每个城市养真正的生态猪(比丁磊网易猪还好)6000(日屠宰量仅20),交给电商或自办门店、网店,销售不是问题(我们是恒温密闭的第三代养猪,模仿100年前原生态。重要的是安全100%,全程视频)。第一年,十个城市我们可以赚到6000-7000万元(每头猪按1000元计)。第二年,这些加盟户可以给我们带来1亿的收入。而投资大约2000万元(少花钱多办事,绝不是不花钱。而不养猪他可以做中国最大的猪倌,不种粮菜他可以做中国最大的农户。应该有人愿意投资。因为他若对技术不认可,可以另找最好的技术,但生产模式没有问题。因为全国总有一个最好的)

.品相瓶颈

目前,“有机蔬菜”都是以不用农药来做卖点。因此,有虫眼就成了卖点,而越是品相不好的,越想好卖。然而,蔬菜自选的结果就是,损失很大。而实际上,有虫眼的蔬菜,还有看不见的虫卵(他不会告诉你的),然而不用农药就是这个结果。而我们是密闭种植蔬菜,启动前是要把草籽、虫卵、菌病进行杀灭的,而启动后的密闭(不直接通风),成虫、虫卵,根本就进不来(但告诉你,密闭,我们可是要进人、出菜,这就是技术的魅力)而“无虫卵”是我们的一大卖点。而无虫眼,我们的蔬菜品相当然就好,不会因为挑拣而大量损失。而我们完全可以不供应散装菜。

.用药瓶颈

现在,在各种化学物组合中,农药被认为是偷偷杀死大脑细胞的主要凶手【百年谎言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而目前的有机种植,很难突破这个瓶颈。不用药,有虫长的慢、品相难看(效益低),用药,难过检验这一关。因此,“聪明的做法”,前期用药,后期不用(白菜、甘蓝)。然而,不是一次收获的,就开始冒险(黄瓜、西红柿)。而我们密闭种植,用药也是低毒的。或者说,我们手工捉虫也容易些。而我们密闭,公众相信我们不用药(试问:谁能做得到?)

具体来说,就病虫害防治而言。无论是“多利”,还是上海的“一亩田”……,许多都是靠天吃饭。因而有机商品的品相也很难看(虫眼、虫卵),有的甚至根本不能卖钱。而现有的在用技术,都未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所谓的“生物灭虫”,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我们可以采用进入时通过微波土壤杀菌灭虫装置(我们用更便宜的),彻底消灭密闭大棚里的虫卵,而密闭的大棚,病虫害就很难进得来(至少可以很少吧?而没有苍蝇是最好的说明)

就杂草清除来说,多利农庄,10个工人一天只能除2亩地的草(年除6次草,一亩地就花2000),仅除草这一块,生产效率是非有机种植方式的1/50(50倍的人工成本)。而由于不是密闭种植,多利连棚间和路边的杂草都要采用人工方式铲除(打药就说不清楚了),表面说是确保产品的安全,实际是为高溢价寻找托词。然而,人工除草若是人力不足,前面还没除完后面又长起来了(人力浪费)。而我们密闭种植,由于可以进入时通过微波土壤杀菌灭虫装置(我们用更便宜的),这不仅仅可以灭虫卵,草籽也失去发芽能力。加上密闭设计,空气过滤、甚至脱毒,大棚根本没有杂草可生。由此不仅可以让植物长得快一点,而且也节省了人力成本(除草、捉虫、打药每亩人工2000)。也不需要玩什么轮作(我们有肥,也不怕病害)。而每个加盟农户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也更专业。由以上来看,我们大大(上亿元)地节约了资金,模式也很科学。而以上只不过是一个生产基础(超原生态)。而相关于种植技术,我们可以引进来。比如立体栽培、液体浇灌。

而养殖也是一样,密闭养殖,就算我们不说是有机的,我们也比他们容易卖。因为我们若不安全,别人就提不起来了。(知道相信你是什么概念吗?拉都不走、打都不走。)而我们可以很坦白(个别农户出了问题,我们积极问责,不仅可以挽回损失并杀一儆百,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反响。

.人才瓶颈

前面我们说了,中国农大的石嫣,念过清华的研究生、去美国学习半年,而她领导的“小毛驴”、“分享收获CSA”,靠着国家的补贴、不付工资的志愿者,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后面一大堆教授,竟然做不出真正合乎标准的有机产品来。鸡、猪更做不出来。而有机农业,不用农药、要用无污染的土地,因此病虫害控制、土壤改良似乎就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要懂生物学。接下来还要学销售、建物流、懂顾客(线上线下、大顾客、小买家都能照顾到),更要懂管理。可是,这些全都了解的人实在太少了(凤毛麟角)。而目前用有机的土地种植有机的作物,然后搞畜牧养殖(这个是不可能的)、食品加工。用种植的农作物饲养动物,再用畜牧养殖的废弃物填充到土地的有机化改造过程中,种养植物。这似乎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有机农业需要涉猎诸多学科的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岂不是培养都难?而:“人才培养要先吸纳,再选择,再培养,再输出,需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复合型人才岂不是需要更久(老师是谁?)。另外一方面是和外围的合作,比如跟当地农民合作,和基地合作,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机农业理念的导入,对方要认可企业的理念、思路,也要明白他们如何从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一些甜头,感受到发展潜力,这对于大规模有机农业来说,当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做。然而真正能做出有机农产品的人有吗?

那么,如何解决人才需求的矛盾呢?其实,有机农业,看起来的确很复杂。然而,系统化过后,不过是一个个环节。而每一环节上的人,并不需要他面面俱到,只要他深谙公司的产品理念(纯正),认真执行规定的程序、标准(目前只有检验标准,并无工艺程序)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培养也就不难了。比如说:我们需要3000人。就可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培养(一大部分,没必要高薪挖什么所谓的人才。)。而这不过需要一个、几个好老师而已。

简单说,最初我们培养养殖(猪、鸡、牛)的技术推广人员(一次避免几百养殖人员的招聘),而加盟者不仅可以生产有机畜禽(一样打品牌、做物流),而且解决了种植所需的有机肥(无需专业的制肥人员又是几百人)。而土壤改良技术人员,用行政人员直接培训加盟农庄人员就可以了(这又是几百人)。至于有机种植人员(农民本来就不生疏,更容易培训,我们甚至要向他们学呢。)。而高级管理人员,上层会有安排。而其它如销售人员招聘就容易了(卖方市场、卖点可见)。至于物流配送、产品分拣。那更简单。物流团队成员工作时间多在夜间。,问题是能否让参与者赚到钱。能够赚到钱,你就算让其步行配送,他也愿意干。而赚不到钱,你就算给其配备飞机,那也是扯淡。而这就看你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溢价、品种是否繁多。而就分拣技术,那不过一熟练工种,找个人才可以教出来一万。

.监管瓶颈

有机农业,要想做成品牌、做成百年老店。产品质量是最大的关键点。然而,目前的所谓有机农庄,起码的操守都很难坚守。商超里的有机产品,农药超标几乎一检一个准,而这只是按照普通农产品的方式检验。那么,采取公司 农户的方式,岂不是更难监管?其实不然。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如果你不让参与者赚钱,他就会铤而走险。而铤而走险无非是为了多赚钱。假如他造假与不造假都是一样的收益。那就没必要造假。这是一点;假如造假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他就算有再大的利益,他也不会造假;再假如,造假的得利很低(10%),而一旦发现,损失1000%,他还造假吗?

而我们的监管模式是:制度约束,生产过程不监管。

简单说:我们有完整的技术规范保证赚钱、严格的追溯制度(出自那个单元)、严格的收购检验、签有直至餐桌的承诺或宣言(造假将取消永久加盟权、直至经济赔付,五户联保)。(未完待续)

(来源:新新生态有机联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物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乡村景观怎样设计才能吸引人?
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上)
粪便转化为有机肥生产技术
破解有机农业的命门 – 无循环不有机(下)
有机肥料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