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俞穴位位置图_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
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脾俞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脾俞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脾俞穴位位置图】
【图解脾俞穴的位置】
【脾俞穴的位置】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在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俯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和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肌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脾俞穴】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
【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义】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脾脏之热。
【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
(1)脘腹胀痛,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胸胁支满、呕吐噎膈,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炎、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及胃炎、肝炎。
(2)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背痛等病症。
【作用功效】脾俞穴,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穴位配伍】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便秘。配中脘、三阴交、足三里主治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关元俞主治泄泻;配肾俞、三阴交主治消渴。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主要穴位:脾俞穴、肝俞穴肾俞穴膻中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百会穴 ;配伍穴位:配太白穴三阴交穴治疗脾气不足者;配神门穴照海穴,治疗失眠;配四神聪穴、水沟穴,治疗健忘者;配太冲穴,治疗肝气郁结。
【治疗虚证哮喘】主穴:肺俞穴、膏肓穴、肾俞穴、太渊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配伍穴位:配气海穴、脾俞穴,治疗肺气不足;配关元穴,治疗肺肾两虚;配天突穴,治疗喘甚。
【慢性泄泻】主穴:天枢穴、大肠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配伍穴位:配脾俞穴、太白穴,治疗脾胃虚弱;配期门穴、太冲穴,治疗肝气郁滞;配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治疗肾阳虚衰;配公孙穴,治疗腹胀;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视频讲解】 脾俞穴的按摩方法
【针刺方法】脾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或刺伤肝脏。
【艾灸方法】脾俞穴,艾炷灸5~7壮,脾俞穴艾条温灸10~15分钟。
【灸脾俞穴】最佳时间是早上7~9点进行。治疗糖尿病灸脾俞穴,采用艾条悬起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月一个疗程即可。
【日常保健】刺激脾俞穴,可以提升脾脏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
1、悬灸法:患者全身放松,坐位或卧位。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每周灸治2~3次。
2、按摩法:患者取舒适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患者的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本文标签】脾俞穴位图 脾俞穴的位置 脾俞穴的作用 背部穴位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穴位位置图_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
中医补气8大穴位,改善心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和脾胃气虚
专家教你——补气穴位!(上)
高清图解脾俞穴位置图和作用功效
百会、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涌泉,不可不知的九大补气穴位
补气血的穴位如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