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的桥——20桥飞架三江六岸

宁波的桥——20桥飞架三江六岸

宁波城区三江(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交汇。百年前,三江上只有两座木质浮桥。1936年,宁波才有了第一座永久性江桥,即灵桥。直到1970年才再兴建了一座固定桥梁,即新江桥。从1981年起,宁波人的造桥梦越做越美。1981年,解放桥落成;次年,兴宁桥动工,3年后建成通车;1990年,江厦桥建成通车,取代了原有浮桥。同年与环城北路相接的姚江大桥建成;接着,甬江大桥、招宝山大桥相继跨江而过…… 这些跨江大桥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见证了宁波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正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对一个城市,对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说起来或许是一种幸运,让我有机会生活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城市——宁波。从历史上河姆渡文化到开埠,有着比上海外滩历史更悠久的宁波老外滩,再到现代城市名片三江口,乃至宁波最具世界级代表的宁波港,这一切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但是有了水,有了江,却把一个区块自然割裂,或许从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或交流带来不便。“经济要发展,必须要修路,要造桥”。宁波就是在这样一个政策的导向下,修路造桥,美化城市,加速经济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更是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见证和必然之路。它拉近了与中国经济龙头上海的距离,加速了有着天然优势的宁波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甬台温铁路的配套跟进,也使宁波不再是铁路运输的末端。

这一切从经济的发展角度,都让人振奋。而在此想说的是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尤其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跨江大桥对一个城市的意义,就像一个人加快了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桥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及美化更具实际意义。

宁波城区有三江汇集,江水流域犹如英文字母“Y”,左上角是姚江(通向余姚),右上角甬江(通向东海),下面的是奉化江(通向奉化),这也就形成了三江六岸的说法,并把城市划分为海曙(左边)、江东(右边)、江北(北面)三个老城区和鄞州、北仑、镇海三个新城区,因此宁波的区块划分有着相当清晰的轮廓,这些区块之间都需要跨江桥相连。

 

一、灵桥,又名老江桥

灵桥东西横跨奉化江,西起药行街,东接百丈路,是连接海曙和江东的重要通道,实行汽车单双号同行。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奉化江奔腾咆哮把当时的明州撕成两半,为解决舟渡难险,公元823年制16舟船,用蒙索连排,上铺宽6尺的木板,长55丈,据说通桥当时天空出现彩虹,即立桥名为灵现桥 19318月,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在宁波、上海同时成立。宁波灵桥由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和新江记营造厂竺泉通设计中标,德国西门子洋行中标工程承包。但据当时参与建桥的老人施求藏回忆说:灵桥用外国材料、挂洋行牌子,但实际上设计、施工都是沪甬两地的宁波人。英国人詹姆生、师克和许多外国人很少来宁波。于1936年建成通车,并沿用至今。

 
 

据说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好几次来炸这座桥,始终没有被炸断,民间就有灵桥灵气这一说法。

 

二、新江桥

显然是相对于老江桥来命名的。新江桥位于姚江和甬江的交汇点,是离三江口最近的三桥之一。它原系木船连排浮桥,1970年建成固定桥,西起药行街,东接百丈路,是沟通宁波海曙区和江北区的交通要道。新江桥全长127米,宽19.5米,为三孔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拱桥。由于受当时建设条件制约,该桥在设计、施工和桥位选址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1999年,新江桥西侧拱肋被船只严重撞损,随后进行了一次大修。2006年,新江桥确定为危桥,并停止使用,现已拆除,并在附近建起一座钢结构便桥,我习惯叫它新江桥替补,它承担着短期的连接义务,不久后新江桥重新换上新装,那替补也将完成它的使命。

 
 

 

三、江厦桥

江厦桥横跨奉化江,是离三江口最近的三桥之一,实行汽车单双号通行。东西贯通号称浙东第一街的中山路,西接宁波最繁华的东门口、天一广场、江厦公园,东连宁波金融中心的江东,是贯穿城市金融、商业、文化、休闲的一座桥。它1990年建成通车,新江桥建成后,原来的老浮桥退而不休1981年移到现江厦桥位置,直到1990年江厦桥落成。因为在桥东有一家新江厦商厦,是否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琴桥

琴桥是与江厦桥、灵桥平行的,东西横跨奉化江,西起大沙泥街,东接新河路,是连接海曙与江东的重要枢纽之一。于19971226日动工兴建,199992日完工,正式通车。琴桥桥长120米,桥面宽33米,拱高25米。琴桥的主桥采用通透简洁的下承式单承载面系杆拱结构,江中不设支墩,规模为国内同类桥梁之最。远远望去,整座桥就像一把特大号的竖琴。

 
 

 

五、甬江大桥

甬江大桥根据命名就知道它横跨甬江,它西接宁波的老外滩,于19926月建成通车。全桥长588米,主桥长202米。甬江大桥是我市连接江东与江北的第一条陆路通道,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城市桥梁。

 
 

 

六、兴宁桥

兴宁桥是又一条东西走向跨越奉化江的桥,连接海曙与江东,它平行于琴桥、灵桥、江厦桥,于1984年建成通车。今年四月末兴宁桥开始大修,对车辆通行进行管制,一部分车需要绕行,这使宁波的东西通行带来了不便,也使琴桥加重了压力。

 
 
 

 

七、奉化江铁路大桥

这里再补充一座桥——奉化江大桥(铁路桥)。甬台温铁路奉化江大桥全长274米,是甬台温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2009928日建成。因新建奉化江大桥在原铁路桥的位置,为保持新桥施工期间不间断铁路运行,先建一座铁路便桥,再拆除现有铁路桥,等到新桥建成通车后把便桥拆除。

 
 

 

八、解放桥

解放桥南起解放北路,跨姚江,接大庆南路和槐树路。1981年建成,是连接海曙和江北的主要交通枢纽。似乎有这么一种不成规的规定,很多城市都会命名比如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之类的路名,这座连接解放路的桥也这样命名,

只是不知道是否与解放战争有什么关系。

 
 

 

九、久久天桥

解放北路南延,有一座连接解放北路和解放南路并于中山路相交的久久天桥,这是宁波唯一两座天桥之一,另一座是跨中山东路,连接东门口和天一广场的天桥,应该在六七年前拆掉了。之后久久天桥也成为唯一一条天桥,可是从515日起,我们再也看不到了,因为宁波要造地铁,久久天桥也因此被拆除,那天很多人在那边拍照,去留住最后的记忆。

 
 

 

十、长丰桥

长丰桥南起鄞奉路跨奉化江衔接规划新典路,桥型为下承式连续梁系杆拱桥,整桥建筑美学创意为新月临江,简洁、通透、新颖、美观。主桥桥长226米,桥梁在江面设置两个主墩,通航净宽不小于55米。桥上三根圆管组成的主拱,支撑着全桥重量,象征着宁波三江并流、团结进取的城市精神。于20081225日正式完工。这也是一条跨越奉化江的桥,只是从这里开始连接的是海曙与鄞州,这为从鄞州中心区通向海曙多了一种选择。

 
 
 

 

 

十一、    芝兰桥

芝兰桥原名南外环大桥,横跨奉化江,西连海曙区段塘,东接鄞州区钟公庙。20045月建成通车。是首座城市道路之间的分离立交。不过这座桥目前来说,更多的是应该是功能角度来认识,挺普通的一座桥,不过在中提升的城市发展政策下,桥的北面将会开发建设一大块沿奉化江畔休闲带,或许即时这一带会更美。

 
 

 

十二、    永丰桥

永丰桥横跨姚江,西起海曙区新芝路,东接江北清河路。永丰桥原名通途桥,桥梁全长260米,宽8米,两端为40米梁,中部为三块60米梁,通过4座桥墩支撑。2001926日建成通车。这座桥横跨姚江,周围环境优雅,宁静空旷。在桥下不远处还有那美丽的宁波大剧院,南望三江口,一种特别的角度,让人心旷神怡。

 
 
                   
永丰桥夜景

 

十三、庆丰桥

庆丰桥横跨甬江,200811月通车,是我市第一座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东西两侧各设置两个高约7层的观光台,通体为玻璃幕墙,采用人行楼梯和垂直电梯上桥。庆丰桥的通车,拉近了江北和江东的距离,再也不用挤入拥挤的三江口去走甬江大桥,或新江厦大桥等。而随着庆丰桥的通车,连接桥东面的通途路也贯通,更是拉近了与北仑的直线距离。

 
 

十四、姚江大桥

姚江大桥是横跨姚江,与永丰桥平行,是环城北路的跨江段。对于此桥,我了解甚少,只是偶尔开车经过,对它的了解更多的是交通功能而以。而姚江大桥沿着环城北路往东也就是正在建设的湾头大桥。

 
 
 

 

 

 十五、江北大桥

 
 

 

十六、华辰大桥。

从功能和位置来讲,江北大桥和华辰大桥,几乎可以同日而语,在姚江转向成了东西走向后,它们成了南北贯通海曙和江北的两座桥。

 
 
十七、湾头大桥

湾头大桥横跨姚江,而此处的姚江流向已经从原先的流向转弯,它为中提升重点项目五路四桥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在建设,目前已经合龙,不久后即将通车(201010月底湾头大桥开通)。该桥南岸为规划待建的湾头休闲区,北岸目前是天水家园天合家园水尚阑珊等住宅区,工程总造价2.6亿余元。大桥为下承式钢桁架拱桥,全长约833米,其中主桥长276米、宽43.6米,机动车通行能力近期为双向六车道,远期可比较方便地改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

作为新三江口区域的标志性景观,合龙后基本成型的湾头大桥宛如一道美丽的彩虹,全身钢结构造型既流露出浓厚的工业化气息,又兼有典型的古典美。据悉,为便于行人休闲观景,大桥在主桥拱脚处设置有观景平台供驻足停留。由于姚江的左右分叉,形成了类似三江口的流域,也定义为新三江,随着湾头大桥的即将通车,湾头区块作为新三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加速建设,现在搬迁工程已经开展,几年后的湾头,将是宁波新的集经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十八、青林湾大桥

青林湾大桥尚在建,横跨姚江转弯部分,是五路四桥的四桥之一,位于海曙区与江北区交界处。其北岸是规划中的江北行政区,南岸位于青林湾住宅区,为双塔斜拉桥。它将与机场路延伸段相连,这对宁波城市交通南北线的通行有着特殊意义,届时从江北到鄞州中心区,奉化市等区块的通行将畅通无阻。

 
 
 
 
 

 

 20100925青林湾大桥通车。青林湾大桥全长1069,由南高架桥、主桥和北引桥三部分组成。桥梁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全桥按双向八车道变为双向六车道设计,工程总造价约为3.6亿元。

  大桥主跨180米的主桥为反对称双钢塔五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是本桥设计的一大亮点。南、北两索塔分别布置在主梁两侧且向外倾斜,拉索及桥塔相对桥跨中心反对称布置。整个桥体形似羽翼,具有蓄势待发、展翅飞翔之势;桥塔如剑指长空,与拉索组合,又如帆船的桅杆,有乘风破浪之势。主桥造型独特,结构新颖,各构件受力特性、施工方法和难度均不同于常规斜拉桥。

 
 

 

十九、外滩大桥

外滩大桥在建,横跨在甬江桥上,沟通曙光路和大庆南路,东岸为规划中的宁波书城,西岸为高档滨江住宅区,结构为四索面独塔斜拉桥。外滩大桥工程全长约1383米,其中桥梁长度约1040米。道路红线宽度4756米,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

外滩大桥主桥为分离式断面,单幅标准桥宽21.4米,双向六车道,并通行非机动车道和行人。在远期可根据实际的交通量,在需要的时候,将非机动车道改为机动车道,即为双向八车道。主桥采用独塔四索面异型斜拉桥结构,主跨225米。引桥采用预应力砼箱梁结构。分离式桥面单幅标准桥宽16米。外滩大桥造型别致、构思巧妙,外形足以和以造型独特闻名于世的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桥相媲美,大桥建成后必将成为宁波新的骄傲,城市新的标志。外滩大桥将于201010月建成通车。

 
 

 

二十、明州大桥

明州大桥在建,东外环路上横跨甬江,这是甬江上最东面的一座桥。北岸位于镇海经济开发区和高教园北区,南岸位于科技园区及东部新城,结构为中承式双肢钢箱拱桥。它是省重点工程五路四桥项目中的重要桥梁,总投资估算11.35亿元,总长1250米,主桥桥面总宽45.8米,按机动车双向八车道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混行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主桥分为三跨,两边跨跨径均为100米,主跨跨径450米,在中承式双肢钢箱拱桥中居世界第一,在钢拱桥中列世界第六。按预定工期,大桥将于20108月建成通车。

 
                            在建中的
明州大桥


 
 

 

湾头大桥,青林湾大桥,外滩大桥,明州大桥,这四座桥是宁波五路四桥中的四桥,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连接工程。

 

增补:宁波院士桥

院士桥作为高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连接江南路至中官西路,设计荷载标准为城市-B级,于20025月竣工通车。是我省第一座应用氟碳涂料(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的高性能涂料)的彩色大桥。

 
 
 
 
 

终于把二十座不同时间段的和正在建的桥介绍完毕,这也让我自己仔细地浏览了一下整个宁波城,让我从更全面更整体的角度了解了宁波的桥。这些桥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而且在近几年建造的桥,也更前瞻性,比如对它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抗台风能力等。并且从外观的艺术角度,也更具时尚性和观赏性,这也自然成为了一道城市美丽的风景线,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虽然他们没有上海黄浦江大桥,或者长江大桥的气势宏伟,也没有绍兴、苏州等江南水乡那种桥的风韵,如果非要给宁波的桥冠上一个形容词,我想与时俱进是最恰当不过了,通过一座座飞架两岸的桥,这也见证了宁波这三十年来的发展,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延续,更是一种与时代同行的坚毅。

有时候我有一种冲动,想花点时间去亲自走走宁波的每一座桥,站在桥上去看周围的一切,去看远处的一切,那是一种何等的心境。愿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心中美好的景色,用自己能触及的一切去编织自己美好的前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愿人与人之间也能有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理想去架起一座属于自己的天桥。

                                       

 

                                                磊石山人重辑

2010.5.

宁波首条城市高架快速桥

2011112早上928分,宁波首条城市高架快速路——机场快速干道,终于通车了。

这条南北走向的干道,横跨宁波中心城区主要的东西向要道,北起中山西路北侧,南至鄞州大道南侧,全长近8公里,可直达余慈、上海等地,全程不设红绿灯、限速80码、行人和非机动车禁行。

  根据《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宁波市中心城规划快速路长度将达到364公里,形成四横五纵五条片区连接线的总体布局。待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机动车出行在6分钟内,就可进入快速路系统。

在机场快速干道上,设计有6座立交桥、7对上下匝道和15座地面桥梁。6座立交桥中,通途路立交、中山西路立交和34省道立交,与机场快速干道同步建成。其余的环城南路立交尚在施工,该立交建成后,将连通机场快速干道与在建的环城南路快速路。永达路立交、杭甬高速立交则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永达路立交连通机场快速干道与待建的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届时市民可从机场快速干道直接转往南站枢纽;杭甬高速立交建成后,现在的段塘收费站会移到立交口,市民可从机场快速干道直接上到杭甬高速。

7对上下匝道,分别是青林湾大桥上下匝道、中山西路上下匝道、环城南路上下匝道、启运路上下匝道和鄞县大道南侧、北侧各1对上下匝道。这7对匝道,均与机场快速干道同步建成。

  市民上下高架有多种选择

  市住建委方面介绍说,通过已建成的立交和上下匝道,市民可以方便地上下机场快速干道高架主线。

  如果是由北往南方向行驶,市民可通过青林湾大桥和匝道、中山西路匝道、启运路匝道、鄞县大道匝道上高架,借青林湾大桥匝道、环城南路匝道、鄞县大道匝道、34省道立交下高架。

  南往北方向的车辆,则可借34省道立交、鄞县大道匝道、环城南路匝道、青林湾大桥匝道上高架,通过鄞县大道匝道、启运路匝道、中山西路匝道、青林湾大桥匝道下高架。

它的开通,标志着宁波已正式进入城市快速交通时代。该工程的建成,对增强宁波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打造一核两翼多节点现代都市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鸟瞰机场高速高架桥

   

 
 
 

 

    

清水浦大桥

 

 
 
 

               利用特种气球飞艇高空拍摄的现场鸟瞰图

 

清水浦大桥(建设时名叫甬江特大桥)是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的标志性工程。它的主跨达468米,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联塔分幅斜拉桥。从不远处看,巨大的钢索斜拉结构,在桥面形成两个“M”。据了解,这寓意宁波人民手拉手,心连心。

该大桥主跨于20101215日正式合龙,整座大桥已经完成交工验收,计划在2011年底和绕城高速东段其他路段一起通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奇遇:赏宁波美景,听甬城故事
惊艳朋友圈!宁波三江上竟然有这么多的桥,你都知道吗
三江夜游
自驾走宁波(5)夜游三江口
甬江流域
宁波最美的十座桥,去过才算宁波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