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茹的妙用

药用竹茹

《本草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景岳全书·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竹茹善治咳嗽及胃热呕吐。竹茹能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嗽常与黄芩、瓜蒌配伍;竹茹兼有清热除烦的功效,治痰火扰心而心烦不安、惊悸、胸闷痰多,可与陈皮、茯苓、枳实等同用。竹茹止呕吐,与黄连同用能增强药效。若治痰热互结而烦闷呕逆,竹茹常与陈皮、半夏、黄连配伍,如《温热经纬》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对于胃虚有热而呕者,可与生姜、陈皮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竹茹功能涤痰开郁,用治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等同用,如温胆汤。用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等同用,如涤痰汤。

竹茹 《金匮要略》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异名】竹皮、青竹茹。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心、胆。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注意事项】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用法用量】5~10g。

食膳与实际应用

竹茹以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为佳。姜竹茹呈焦褐色,有姜辣味,是取净竹茹以姜汁炙法炒至黄色而成。生竹茹注重祛痰,姜竹茹偏于止呕。

竹茹验方

竹茹清逆饮

治胃酸过多所致心烦、呃逆、呕吐等

【做法】芦根 20g,白茅根 20g,竹茹 10g,水煎代茶饮。

【解析】胃热的时候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这种胃酸过多在常态情况下,会出现心烦、呃逆、呕吐等情况,甚至会出现牙龈出血、口舌生疮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芦根、白茅根和竹茹这三味药,水煎代茶饮。方中芦根味甘性稍寒,归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的作用。白茅根味甘性稍寒,具有凉血止血、养阴清胃、利尿的作用,临床上经常会用于治疗胃气上逆、胃热呕吐,以及出现下部尿血等情况。竹茹味甘性稍寒,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这三味药配在一起,更增加了养阴清热降逆的作用,对于因胃热或肺热引起的泛酸、呕吐、呃逆,甚至吐血等情况都有不错的疗效。尤其是胃热型的打嗝,临床表现为打嗝的声音比较响亮,同时伴有口气臭浊、大便秘结等胃热的症状,本方对于这种情况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这个代茶饮整体是个清甜的口感,喝起来很舒服。

【特别注意】本方整体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茹的功效
王振涛教授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内科杂病举隅
壮胆第一方温胆汤,失眠多梦、焦虑、抑郁都管用!
【中药释义】对付烦躁、失眠、甲亢,竹茹茶饮就可以搞定。
▲温胆汤科普:能治疗失眠与多种疾病
橘皮竹茹汤临症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