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年顽固口疮?看完药学博士整理的中医序贯疗法,蹦着双脚谢自己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482期

#用药科普排位赛#前一段时间连续分享了针对各种口腔溃疡的辨证分型治疗。但是,不管如何辨证分型,对于各类口疮如果引入西方的一个对于疾病的序贯疗法,将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是在发作期和缓和期采用不同的疗法不间断的治疗,不管是多久的顽固口疮,内服+外部局部用药基础上,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质和发病诱因,避免顽固口疮反复发作。

所以,今天在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481期科普中,就来详细解读对于各型顽固口疮中医如何分其辩证续贯治疗。

相信,你看完今天的文章,不管是多久的顽固口疮,也不管经历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你都会绷着双脚谢自己。

各种顽固口疮急性发作期,如何中药内服治疗?

顽固口疮在发作期,口疮主要表现为口唇、舌、两颊、上颚、牙龈等处会发生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并具有“黄、红、凹、痛”的典型临床特征,也就是溃疡表面中央凹陷,覆盖有浅白色或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红肿充血,口疮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口疮的病因解读,古今中医多以火热立论。

《素问》中有:“岁月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指出外感六淫可导致口疮,而且临床中,还把“炎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之分(其实对于上火,除了实火、虚火之分外,还有多种解读,比如君火和相火、外火和内火、阴火和阳火、三焦之火、雷龙之火...)。

比如清代医家龚贤庭就在《寿世保元》中认为:“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

清代刘清臣所著的《医学集成》中认为:“口疮初起,多属实火...凉药不应,多属虚火”。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把口疮发作期分为实火热毒和虚火上炎两大证型,从而分别治疗,这口疮发作期的治疗为中医学贯疗法的第一阶段。

实火热毒型口疮发作期治疗:

这种类型的口疮患者其溃疡多可单发或发生多个,溃疡颜色鲜红,表面可见黄白色分泌物,周围红肿隆起,局部灼热疼痛,并伴有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小便黄赤;或者口中黏腻,纳差,大便黏腻不畅或便秘,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通常认为这种实火热毒型口疮对于心脾积热有关,可以从心为舌之苗,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病机可从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里的记载:“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俯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古中医对于心脾积热的口疮还有很多解读的方法,但其治法不外乎清热除湿、泻火解毒。其治疗方剂也很多,可用甘草泻心汤合三仁汤加减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703甘草泻心汤合”有惊喜)由黄芩、黄连、杏仁、法半夏、生甘草、薏苡仁、白蔻仁(后下)、通草、淡竹叶、党参、厚朴组成。

加减方法:

如果胸中烦热、心脾积热明显的,方中加栀子、淡豆豉用以清宣郁热,除烦止燥;

如果口中黏腻不爽,溃疡面黄色分泌物多,脾胃湿热比较严重的,方中可加滑石、茵陈蒿用以增阿基清利湿热之功;

如果口疮缠绵难愈,久治不愈的,有化毒倾向的,方中可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用以清热解毒。

上述方剂中黄芩、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具有宣上、倡中、渗下,行上下分消之功;配以党参健脾除湿,半夏燥湿和胃,通草、竹叶甘寒淡渗,使气畅湿行,且脾胃健运,湿热之邪无以复生;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可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燥、健脾和胃。

虚火上炎型口疮发作期中药治疗:

这类口疮多表现为口腔溃疡数量少而色淡, 红肿不是很明显,边缘略有隆起;并可伴有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口淡食少,脘腹胀痛,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小便清溲,尿频清长或夜尿多,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细。

这类口疮发生的原因多可归于中焦虚寒,下焦阴火,相火上冲,熏蒸口舌发为口疮,表现为上火下寒中间虚的特点,

这个解读可参见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的记载:“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上冲无制。”

对于这类虚火上炎口疮的治疗,可以采取温阳潜镇、摄纳相火、引火归元。治疗方剂可以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703潜阳封髓丹”有惊喜)由制附子(先煎)、砂仁(后下)、黄柏、知母、黄连、肉桂、龟板(先煎)、炙甘草组成。

以前我们分享过,潜阳封髓丹出自于中医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所著的《医理真传》中,根据郑钦安之扶阳理论,名门之火须潜入水中,肾水方可得温,肾之气化功能方可以正常运行,肾之阳气为人体五脏阳气之本,水温-木生-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脏腑功能方能正常。

子啊潜阳封髓丹方中,制附子补真阳壮君火;龟板滋阴平肝潜阳,通阴助阳;知母、黄柏可清降相火;黄连、肉桂可阴火归元,交通心肾;砂仁醒脾开胃,还能受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

正如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所说:“口腔溃疡为病,...采用粉碎单加味治疗,考黄柏泻相火而清湿热,又是治疗口疮的要药;砂仁养胃醒脾,除咽喉及口齿浮热;甘草补脾胃,清热解毒...封髓丹乃补土伏火之方,土虚则浮火上炎,常用于多年反复发作的口疮,脉虚者率效”。

从蒲辅周所说的话中,不难看出潜阳封髓丹对于虚火上炎口疮的疗效。

加减方法:

如果脘腹胀满,动辄大便稀溏,中焦虚寒明显的,方中可加党参、炮姜、陈皮以温中健脾;

如果阳损及阴,伴有口干齿燥的,方中加麦冬、山茱萸以滋其阴。

在虚火上炎口疮证型中,临床还经常见到一种阴虚火旺症候口疮,其中药治疗方法如下:

阴虚火旺口疮,其口疮可见颜色鲜红,数量较多,表面分泌物少,可伴有咽干口燥,心烦不眠,手足心热,腰膝酸痛,小便短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这类患者多因平素阴虚或劳倦过度,亏耗真阴伤及心肾,阴液不足,虚火旺盛,虚火循经上灼口腔,发为口疮。

这个时候,要辩证属于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既可以采取黄连阿胶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用以滋阴清热降火。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703黄连阿胶汤”有惊喜)由熟地黄、黄连、白芍、山茱萸、阿胶、百合、知母、黄柏、山药组成。

方中熟地黄生精益髓,滋阴补肾;黄连清心除烦,与熟地黄相互配伍,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山茱萸、白芍、阿胶补血养阴,还能收敛精气,固摄元气;百合养阴润肺,辅以清心安神;知母、黄柏清降相火;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益气养阴,还能防治药物滋腻碍脾。

口疮间歇期用什么中药治疗?

在口疮间歇期,不管是实火热毒、还是虚火上炎口疮,其口疮疮面均以愈合,没有溃疡和灼痛所苦。可是要知道统计表明,口疮在3个月后的复发率高达50%,为了防止复发,所以还是建议继续用药,

但这个时期的用药又和第一时期不一样,属于中医序贯疗法治疗口疮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治疗是决定能否根本控制口疮复发的关键。

我们知道“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环绕口唇”,足太阴脾经“止于舌”,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足厥阴肝经“环唇内”,口疮只发生与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反复发作状况与脾胃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很多口疮患者在口疮愈合后,与缓和期用理中汤、从脾胃论治的关键。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活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通联上下,为五脏奇迹之枢纽。

如果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就容易聚湿生痰,变生他病,还因为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湿热之邪上犯,也容易发生口疮。

日过脾胃运化失司,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后天不足以养先天,在用以出现虚火上炎,熏蒸口舌分为扣除。

如果脾胃健运,气机调和,则五脏精气得到濡养,人体自然安和,口疮自无发作可能。

所以防止口疮复发自当以脾胃入手。

而且,多年的临床会发现顽固口疮患者多伴有肠胃问题,不是有胃肠道疾病史,就是正在经受多年脾胃疾病困扰。

综上所述,顽固口疮间歇期当以益气健脾、调理脾胃气机为要,治疗方剂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703参苓白术散”有惊喜)由党参30g,茯苓、白扁豆、山药、薏苡仁各15g,白术、陈皮、莲子、桔梗、炙甘草各10g,砂仁(后下)6g组成。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山药、莲子补脾固肠;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陈皮理气;砂仁化湿;桔梗载药上行,炙甘草调和诸药。前方用药平和,能补中焦之虚,助脾气之运,渗停聚之湿,行气机之滞,回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

另外如果平素少气无力,气血症状明显的,方中可加炙黄芪益气补中;如果素体偏于阳虚,形寒怕冷的,方中去掉莲子、薏苡仁,加干姜、肉桂以温阳助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发作期还是缓和期,都可以辅助以美生溃乐口腔局部治疗,来加强和巩固效果。

怎么样,今天的文章比较长,看到这里,你知道不管自己属于哪类口疮,在发作期和缓和期该如何用中药调理了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顽固性口腔溃疡辨治心得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
口腔溃疡从 “火” 论治
口腔溃疡发作真难受,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有一方,专克口疮
蒋健:经方方小作用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