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好课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以往打造优质课,往往是利用教研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反复打磨、切磋、演示,然后下面教研组的老师听课、挑刺,这个地方要改一改,那个地方增加一点,最终整个流程成熟之后,就拿出去了。

此时授课老师就有优势了。我见过的很多优质课老师,他们自己对那个文本或者那段历史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但是在教学组同仁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比较好的课件、一个好的教案,然后凭借他表演的才能把这个课很完美地展示出来了。往往这种课还能够在目前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大奖。


那么,这种课的设计究竟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呢?我觉得是着重表现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这个课里面缺少学生,学生成了教师手下的道具,学生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就好像学生是群众演员,教师是主角。


究竟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什么?2005年成都的一个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那次优质课评比采取了一种新颖的形式。三位上课老师都是全国的名师,课后,学生留下来和听课的老师一起评课,结果学生的看法和听课老师的看法大相径庭。老师们觉得课很好,体现出名师的专业素养很高——这个细节过渡得很好,那个地方挖掘得很好。但是学生不买账,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个老师态度很亲切,很和蔼,仅此而已,他们并没有从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获得东西。


当时,我的课堂观是那种老师自我展示的理念,恨不得一整堂课把自己对历史自以为独到、深刻的见解都讲出来,不但感染学生,还要顺便感染老师。但学生的评价却让我感触很深。我们理论上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我们上课的时候还是非常强调老师的强势地位,往往还是目中无人。


在老师很精心设置的课堂里面,为什么学生感受最多的是老师的教态或者老师的口才,而不是思想和认识上的收获呢?我们都当过学生,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一想,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才有收获?事实上,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时,老师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否则,学生跟老师对话只是为了迎合老师。正如法国作家安东尼· 德 · 圣-埃克苏佩里所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优质课评选时学生大都聪明、体贴,平时不怎么专心的学生可能在那个时候都很专心。此时,他是消极的、被动的,他是在揣摩我们老师上课的意图,而这个问题他是否感兴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师需要他回答什么,他怎么回答才能够出彩。因此,他有一种压抑感、紧张感。


我们作为成年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这样的课堂里如果你是学生,始终有一种下意识的紧张感,生怕出丑,那你能够从这样的课堂里面获得多少东西呢?这样的课再好,恐怕也只是盆景,剪裁得再精致也没有生命的气息,缺乏野生植物的那种活力。


人只有在松弛、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灵感和思想的火花。怎么才能让学生有松弛、自由的状态呢?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只有学生感觉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放松下来。主人是不紧张的,只有客人才紧张。


所以,好课的第一个标准是,以学生为中心,尤其以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为中心。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学生状态自然松弛,才能够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兴趣、见解以及情怀。


要做到这一点,课堂必须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甚至我们允许它有一定的无效性。所谓高效课堂,并不是说从头到尾都是干货,如果让学生的脑袋一刻也不闲着,一直在高速运转,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大,学生可能难以消化。为什么课堂需要老师重复一些内容甚至留白,就是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反刍知识;为什么课堂中出现的幽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幽默的时段里虽然并无干货,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有好心情来接受干货或者思考干货;为什么课堂里有一些无效的环节和内容是必要的,因为这跟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样,这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聪明才智用于学术。




现在的课堂有一个隐蔽而巨大的误区,那就是将生活与学术完全隔绝,学生在现实中形成的聪明才智无法用在学术思考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把上课搞得过于严肃,过于高大上,仿佛课堂是教堂,讲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也就是说,课堂不够生活化,从而妨碍了学生的生活频道被打开。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总想让每一堂课都实现最大的容量,都实现最有效率的利用,就好像在一块土地上我们要把它全都种上粮食,不要一根草,不要一点其他的杂物,恨不能24小时都给它施肥。这样做最后的结果,不是丰收,而是烧苗。

二、好课有一定的模糊性


好课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个模糊性指的是课堂流程粗线条,并不是指知识和逻辑模糊,更不是否认老师备课的作用。老师上课必须得备课,必须得对他的课有自己的理解和设计,但是不能够精确到在哪个地方做什么表情,在哪个地方要停顿。我们应该关注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时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捕捉其中的一些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而展开。也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出乎老师意料的,不在设计教案和备课当中,而那个话题、那个回答也许比我们老师事先准备、事先理解的东西更有价值。但有的老师就把这个问题淡化了,然后导向自己事先预设的那个情景或者结论。好的老师在这个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好老师可以放弃自己事先的理解,顺着学生提出的很重要的、有价值的话题展开。


这样,学生的精神才会真正地生长。所以,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三、好课有一定的开放性

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师生均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二是指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例如,语文课中可以有音乐、地理、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例如,美国老师在教物理学科中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速度的向量分解、摩擦力测算等知识时,设计出调查车祸中车辆是否超速的实践问题,进而将之具体化为三项任务:第一,车祸中的两个车主被控超速,每个小组要作为一个律师团队向法官证明他们超速或不超速,证明时需要使用数字、图表、演示等手段。第二,地方新闻频道不间断地报道这起车祸。学生扮演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地方台的记者、物理学专家或其他角色解释事故的细节,要使用视觉图像以帮助说明其中的物理现象。第三,给美国联合通讯社写一篇文章,详细报道这次事故,其中要有证据显示的物理事实,并使用图表。这些任务都是相关行业的实践任务,学生既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同时需要了解和运用一点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法庭辩论的知识技能、新闻报道的写作技能等,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如,《美国语文》中有篇课文叫《“有趣的故事”》,讲的是终止奴隶贸易的故事。教学要求有以下几条:“利用图书馆资源收集奴隶贸易的事实。组织你的信息,最好画一张地图表明奴隶贸易的路线、日期和其他关键细节。”这跟历史有关。设计电影海报,“要求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趣的故事》的海报。”这跟美术和平面设计有关。写一篇社论,“想象你是一名1789年的美国报社记者,当时艾库维阿诺的《有趣的故事》刚刚上市。作为一名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废奴主义者,请你写一篇社论作为对该书的反响。”这跟论证式写作有关。一堂语文课可以自然地把历史、科学、艺术等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好课。


有些时候,我们受制于专业性,主动画地为牢,使知识支离破碎,在狭隘的专业圈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专业意识,只有问题意识,只要能解决问题,能满足好奇心,他们很多知识都愿意学。因此,重要的是调动并满足学生思考的欲望,而非强调老师所谓的专业性。


语文教育界有种观点,叫作“让语文回到语文,为语文而语文”,这有排斥其他学科进入语文的意思。我觉得这种课堂是可疑的,最多只能够把我们的学生训练得表达清晰、层次清楚、中心思想正确。但他的表达没有特色,没有见地。什么是见地?是积累的结果,你都不让学生见识语文以外的东西,他怎么能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见地呢?


为了训练表达而训练表达不是好办法,而应让学生先有思考的素材,这素材可以来自任何学科,思有所得,然后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好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对一幅画或一段音乐没有感觉,无动于衷,他能够表达出很精彩的东西吗?




中国现在的文科教育的现状是狭隘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等于是合理的。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可以把虚假的史实讲得活灵活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有本事可以把一篇文章,无论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都讲得非常生动。比如,峻青的《秋色赋》、杨朔的《荔枝蜜》,许多老师都可以讲得花团锦簇一般。


实际上,这些文本很少经过我们的思考,如果老师缺乏历史视角和历史思考,就可能将红肿之处看作艳如桃花。《秋色赋》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然而文本里面到处是丰收景象。然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在阐释文本的时候,便淋漓尽致地把所谓的美、风格、诗意发挥到一种很高的程度。但是,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吗?


如果我们没有思考,没有了解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怎么可能把这堂课、这个文本真正地解读好?对于有的文本是建构性解读,对于有的文本则是解构性解读。好的文本,我们要建构,帮助它、挖掘它;不好的文本,要么不学,要么从解构的角度来学。


所以,好的课堂不会局限于学科,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自然地引入其他学科信息和知识。或者说在老师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语文课或是历史课,眼前只有这段史料或者一篇课文,需要音乐就让音乐进来,需要历史就阐释历史,需要物理就让物理进来,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进来。






四、好课是有边界的

好的课堂是开放的,即对文本的解读是开放的,最后的历史结论也是开放的,同时好的课堂又是有边界的。


 俗话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体现了解读的多元性,但是这个多元性不等于解读没有边界或者可以随意解读。我们在解读的时候需要逻辑,需要将解释严格化。比如,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们语文老师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劈柴、喂马都是常人的生活,很简单,为什么海子要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或者是从后天开始?对海子这首诗歌的解读,我们就必须结合作者的生平及作者的价值取向来看。


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他为什么自杀?他对生活持什么信念?自杀和他的诗歌、和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什么关系?我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要讲究逻辑性,要将我们的解释严格化。


 为什么是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因为海子本人是一个虚无感很强的人,他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觉得现实的世界实际上对他而言是荒诞的世界,而他自身的世界无法与现实的世界接轨。




这种折磨、这种焦虑让他痛苦了很长时间,他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他千百次地下决心,要做一个平常人,想避免自己的精神被撕裂,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他知道这样可能会令自己发疯,所以他说要从明天开始。


这就像一个染上了毒瘾的人,下定决心要戒毒,但每次下决心都不能马上就戒了,每次都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因此这个“从明天起”,实际上表达了海子对生活的一种绝望,而不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

 

有人认为诗句表达了海子对平凡生活的向往,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如果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那他就不用自杀了。我们看他的诗歌,他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虚无,而不是沉醉在现实生活的幸福中。


 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才能够对他进行一种解读,这样我们的解释才相对严肃。当然,我这个解释不一定是最贴切的,但是这个解释是有内在逻辑的。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既遵循其内在逻辑,又能够在开放的前提下得出一个比较严格的解释,这样,才能在解读中建构一节美好的课堂。


对历史课而言,课堂的边界指的是对事实、证据和逻辑的坚守,离开了这些东西的言论,不是新颖,而是胡说八道。



来源:新学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作者:魏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做一个“好玩”的老师?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20130510
警惕五种语文课堂
我心中的语文课堂什么样?
【原创论文】浅论高中语文微课之开发与应用(如果您对微课感兴趣,欢迎添加我个人微信,我们私聊)
初中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