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试讲】逐字试讲音频和试讲稿!



《最后一课》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 ...号考生,今天我为大家试讲的题目的是都德的《最后一课》,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沉淀出了无限的爱国文化。

师: 爱国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

师:爱国是鲁迅“零台无计逃神矣,我以我血祭轩辕”的义愤填膺;

师:爱国是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师: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课》,同样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严肃的主题——爱国主义。

师: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入课文。


二、初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同 问题一: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问题二:思考课文围绕最后一课,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你们的阅读吧。

师:大家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生字词整理到了我们的多媒体上。

师:哪位同学勇敢的展示自己?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

师: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

师:声音洪亮,非常的有气势。我又听到有同学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

师:那这个字应该读为?

师:郝叟,大家一定要将它和显赫的赫分清。来,我们一起在黑板写一写。

师:赤加耳刀就是郝;赤加赤就是赫。

师:解决了生字词,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围绕“最后一课”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师:哦,你说作者先给我们写了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见闻,我们可以叫它“课前”(板书);

师:接下来呢?嗯,进入教室,见到了韩麦尔先生。也就是“上课”(板书);

师:最后就是?非常好,下课。

师:本篇课文一共给我们塑造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学生小弗朗士,一位是老师韩麦尔先生。

师:本节课我们侧重分析——小弗朗士。

师:现在,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你觉得小弗朗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好,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同学已经自觉的坐好了。

师:第一组的小组代表说,他们认为小弗朗士是个幼稚、淘气、贪玩的孩子。

师:这主要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哦,上课前。

师:也就是这一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师:仅仅因为害怕挨骂,就想到逃学,这确实是能看出他的幼稚、贪玩。

师:你说,还能看出他不爱国。这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师: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师:通过课前预习,大家都知道,当时普鲁士和法国是处于敌对状态,法国人民对普鲁士士兵应该是充满仇恨的,但此时的小弗朗士却说普鲁士士兵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看来,我们这位小主人公确实不懂什么叫爱国。

师:第二组同学也有想说的,你们觉得在经历上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教诲,小弗朗士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变成了一个懂事、爱国的孩子。

师:那文中哪些语句刻画出他的转变呢?

师:没错,就是这一句——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师:这是刻画小弗朗士的心理。

师: 你觉得还有这一句——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师:哦,还有这一句——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师:好,现在,老师已经将这些句子整理到了多媒体上,请同学们一起带着感情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读出小弗朗士的懊悔、难过。

师: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思路,知道作者是按照课前、上课、下课的顺序写的,在整个过程中小弗朗士由最初的贪玩、不爱国转变为最终的懂事、爱国。

师:那文中对小弗朗士产生巨大影响的韩麦尔先生,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师: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

师:那就是本文是以小弗朗士为第一人称写的,课下请同学们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

师:好,同学们,下课。


三、板书设计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

《荷塘月色》

名师示范试讲音频



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 ...号考生,今天,我为大家试讲的题目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师: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主干?

师:嗯,你说是时间的先后顺序,非常好,还有吗?

师:你说还有——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也就是移步换景。说的也非常的准确。


二、析读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还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它的叶脉呢?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同学已经自觉的坐好。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成果。

师:哦,你们认为“精美的语言”构成了文章的叶脉。(板书:语言精美)

师:那文章有哪些精美的语言呢?

师:是啊,文中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它们之所以读来流畅、自然,就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叠词。

师: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等。

师:哦,你说如果不用叠词是否可以?

师:那就让我们试着换一种说法。

师:“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很多的叶子”、“微风过程,送来缕清香”... ...

师:你的头啊,都快要成拨浪鼓了。

师:看来你是不赞成删掉叠词的,那就说下你的理由吧。

师:嗯,你说叠词更能体现文章的柔美、舒缓、流畅。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再次感受下文章的叠词之美。

师: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师:第二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哦,你们觉得“贴切的修辞”也构成了文章的叶脉。

师:那文章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师:哦,你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将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子,写出叶子的美丽。

师:你说的非常准确,不仅点出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指出了它的作用,基础知识非常的扎实,好,请坐。

师:你说“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白花人格化,写出花的婀娜多姿。同样精准到位,请坐。

师:那老师说一句,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修辞?

师: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有同学说还是比喻。再好好看看。

师:清香是我们用鼻子闻到的,而歌声是我们用耳朵听到的,我已经听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师:没错,就是——通感。

师:也就是将嗅觉和听觉互通。

师:那缕缕清香和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师:哦,你说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是时有时无的,一会能听到,一会听不到。就好像缕缕清香,若有若无,一会能闻到,一会闻不到。

师:所以通感的好处就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师:第三组同学说语言的凝练,也构成了文章的叶脉。

师:那课文中有哪些凝练的词句呢?

师:你们觉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话中“泻”字用得特别好,那它好在哪里呢?

师:嗯,泻字说明月光非常的柔和、细腻。

师:那如果我这里将它换做“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是否可以呢?

师:是啊,如果将“泻”换成“照”就和前面的流水不一致了,这足见作者把控全篇的能力,同时写出了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师:好了,同学们,课上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师:这节课,在各小组的共同补充下,我们知道本篇文章美在——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凝练的语言。

师:其实,本文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值得鉴赏的角度可远不止如此,课下希望同学不用停止分析的脚步,继续去细细品读本文。

师:这节课,我们就先分析到这里。

师:现在,请同学们记下我们的作业。

师:第一,预习下一课《故都的秋》

师:第二,写写自己身边的美景,适当运用今天所学到的写作技巧。

师:好,同学们,下课。


三、板书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编小学语文试讲稿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走进朱自清 --《春》《绿》《荷塘月色》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