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被乾隆灭族的准噶尔部落到底啥来历?

最后被乾隆灭族的准噶尔到底啥来历

欲壑难填的“坏邻居”——康熙时期对准噶尔部族的战争

说到清朝时期的蒙古部族,我们一般人的印象,都知道“满蒙一家”,似乎早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就把几乎所有的蒙古部族都平定了,而且,他们日后还满蒙相提携,戮力同心,最终击灭了明朝。所以,蒙古这个草原民族,似乎一直是大清忠心耿耿的臣民。

真实历史中,清朝开国之后的蒙古问题,远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想当年,元朝被朱元璋攻破了大都,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率残部逃入草原,元朝就成“北元”了,日后,它逐步分裂成三大部落。在中原正北方向,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又称为内蒙古,漠北蒙古又称为喀尔喀外蒙古,统治者都是成吉思汗后裔;而远在戈壁以西的那一只漠西蒙古,又被称为“厄鲁特”蒙古,这一部蒙古部族的大部分头酋,并非成吉思汗正宗苗裔。

元代以前,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属于斡亦刺剔族,原本在叶尼塞河(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范围包含了西伯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是世界第五长河)上游放牧,后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率部征服,逐步与蒙古宗室通婚。而后,他们一度受成吉思汗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统辖,被封为四个“卫拉特”(又称“厄鲁特”,部落的意思)。这四个部落互相平等,互不统辖。

后来,窝阔台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成为蒙古的第二任君主(元太宗),由此,斡亦刺剔人(四个卫拉特蒙古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而元太宗窝阔台的儿媳妇、元代第三位皇帝元定宗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就是来自斡亦刺剔族的美女。元定宗崩后,她曾临朝称制三年半,统治着多半个欧洲、整个西亚以及大半个中国。

明朝击灭元朝之后,明军曾经多次出击寻找蒙古余部。蒙古宗室北迁后,几经变迁,到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双方一直鏖战不休。而所谓的“瓦剌”,正是后来清朝时期的“厄鲁特”,也就是“卫拉特”,乃语音的不同转译而已。

瓦剌部蒙古最辉煌的年代,当属也先当政时代。不过,这位也先当时不是瓦剌的汗王,他以“太师”身份操纵着北元第十三任君主脱脱不花。熟悉明史的读者都知道,土木堡一战,也先指挥瓦剌铁骑消灭明军五十余万,并且把明英宗朱祁镇生擒活捉。当时,如果不是民族英雄于谦指挥军队坚守北京,估计当时的明朝就会提前成为“南明”,而瓦剌人或许会拥着成吉思汗后裔重入北京为主了。

到了明朝末期,在漠西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中,最大的一部是和硕特部,其首领姓“孛儿只斤”,乃“黄金家族”后裔(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的后裔),所以一直是四大卫拉特的盟主,驻扎在乌鲁木齐一代;其次是准噶尔部,驻伊犁;还有杜尔伯特部,驻承化——这两个部落首领都姓“绰罗斯”,有着同一个远祖,乃元朝大臣伯罕的后裔;第四个就是土尔扈特部,驻塔城,他们既不是元代皇族后裔,又不姓“绰罗斯”,乃元朝大臣翁罕的后代,他们在四个部落中势力最弱。

漠西的厄鲁特(卫拉特)四部,多年一直以姓“孛儿只斤”的和硕特人为盟主。后来,和硕特部族因人口增长过快,大部在游牧过程中迁往青海、西藏,而留在新疆的小部人马由于势力单薄,就争不过准噶尔部。趁此机会,当地的准噶尔部的首领,名字叫和多和沁(巴图尔珲台吉),当时很有政治头脑,他联合与自己同宗姓的杜尔伯特部,最终争得了盟主地位。于是,他以厄鲁特汗王自居,并将四部中的土尔扈特部族挤到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放牧,同时把一个也姓“绰罗斯”的小部落“辉特部”提升为大部,从而又凑成了“厄鲁特四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场70余年的较量,这个面积700万的强国最终败给中国,历经三代
土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畔的幕后故事
五分钟了解《卫拉特》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
土尔扈特东归真是向往清朝吗?部落贵族的目标其实是抢占伊犁
一度令明朝头疼的“瓦剌”,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让皇帝头疼的“瓦剌”,现在变成了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