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氏验方

罗氏验方
颈椎病方
[组成] 川芎 15 克, 黄芪 30 克, 桂枝 10 克, 羌活 15 克, 当归 20 克,
白芍 15 克, 姜黄 15 克, 桑枝 10 克, 丹参 15 克, 细辛 5 克, 鸡血藤
15 克, 红花 15 克, 茯苓 15 克, 甘草 10 克。
[功效主治] 温阳益气, 舒筋通络。 用于颈椎病。
[用法] : 水煎服。 1 日 2 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 天麻 12 克, 钩藤 12 克后下, 蔓荆子 12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9 克, 生白芍 12 克, 首乌 12 克, 丹参 12 克, 白菊花 12 克, 青箱子
12 克, 生龙骨 12 克(先煎), 生牡蛎 15 克(先煎), 石决明 20 克(先
煎), 玄胡 12 克, 姜黄 12 克, 杜仲 15 克, 桑寄生 12 克。
[功用主治] 和血, 活血, 潜阳, 镇逆。 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 目眩,
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 水煎服, 头煎先将生龙骨, 生牡蛎, 石决明先煎煮沸 15 分钟
后, 再入天麻, 蔓荆子, 川芎, 当归, 生白芍, 首乌, 丹参, 青箱子,
玄明, 姜黄, 杜仲, 桑寄生煮沸 10 分钟后再加入钩藤, 白菊花继续
煮沸 3~5 分钟, 即可取其汤服用。 二煎, 三煎将上药煮沸 10~15 分钟
即可。 每日 3 次。
[辨证加减] 呕吐加用竹茹 12 克, 法半夏 12 克; 烦躁不安加用琥珀
1. 5 克, 研末冲服; 小便黄赤加车前子 12 克, 茯苓 12 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 丹参 30 克, 赤芍 20 克, 鸡血藤 25 克, 米壳 30 克, 蚕砂 30
克, 元胡 20 克, 防风 15 克, 泽兰叶 30 克, 猪苓 20 克, 云苓 20 克。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 利湿, 通络, 止痛。 用于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
出, 坐骨神经痛, 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 上方诸药以清水 900ml 浸泡 20 分钟后煎, 每剂煎四次。 共取
汁 450ml, 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 在饭后每次 6~8 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 有“一味丹参等四物” 的说法, 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
化瘀之功, 与赤芍, 鸡血藤配伍, 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 之
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 结而散之。 元胡之延胡索素, 米壳(即含罂
粟硷的外壳) 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 猪苓, 茯苓淡渗利湿
有强功, 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 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 故滞留
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 即所谓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组织间水肿消
退, 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辨证加减] 颈椎病之疼痛加桂枝 15 克, 葛根 10 克, 腰椎部加杜仲
15 克, 平时怕着凉有风寒湿症者加萆解(加草头) 20 克, 香附 15 克,
狗脊 15 克, ; 偏腰脚痛者加牛膝 10 克; 小便不利短涩者加木通 15 克,
薏苡仁 10 克。
气血辩证: 平素阴平阳密身体强壮者, 按上述剂量开方, 平素体质较
弱气血不足者, 可将丹参, 赤芍和鸡血藤各减 10~15 克, 加黄芪 30
克以补气养血。
寒热辩证: 舌质淡湿润水气多, 舌周边有齿迹者, 加肉桂 5 克, 细辛
5 克, 温经散寒
服药后疼痛加重者辨证: 1 服法次数改变 12 小时一次。 2 每次口服剂
量减半, 日服次数不变。 3 痛甚者停药 24 小时, 如果痛减, 视为有
效。 本方连服 9 剂为一疗程。
天柱通关汤
[组成] 生黄芪 15 克, 葛根 30 克, 当归 12 克, 生地 15 克, 乳香 6 克,
苁蓉 15 克, 鸡血藤 12 克, 僵蚕 6 克, 威灵仙 12 克, 桂枝 6 克, 牛
膝 12 克。
[用法] 本方用于颈椎病。 临床应用 500 余例, 配合手法及练功, 对各
型颈椎病显效北在 85%以上。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组成] 黄芪 15 克, 桂枝 10 克, 白芍 12 克, 生姜 3 片, 大枣 4 枚,
细辛 3 克, 制川乌 5 克, 制草乌 5 克, 止痉散粉 1. 5 克。
[用法] 上药除止痉散随饮片另吞服外, 其余诸药加水煎, 分二次服。
[特点体会] 颈肩臂痛
胸椎, 胸背痛
瓜蒌枳壳二陈汤加味
[组成] 瓜蒌 12 克, 枳壳 10 克, 茯苓 10 克, 半夏 10 克, 陈皮 6 克,
甘草 3 克, 青皮 6 克, 桔梗 6 克。
[辨证加减] 痰多咳甚加蜜冬花 10 克, 密枇杷叶 10 克, 咳痰血加白芨
6 克, 藕节炭 10 克; 痛甚加元胡 6 克, 郁金 10 克。 合并血胸者; 加
桃仁 10 克, 红花 6 克, 丹参 15 克, 葶苈子 10 克。
[特点体会] 胸部内伤的治疗应以宣肺理气为主, 因肺居胸中, 肺主气
为贮痰之器, 胸部损伤致内伤气滞血瘀, 肺气失宣, 痰浊停留, 气为
痰阻, 胸阳痹阻, 致胸部疼痛, 咳嗽痰喘。 瓜蒌, 枳壳二陈汤中以二
陈汤行气化痰, 治疗肺损伤后所致的湿痰, 加瓜蒌以助润肺化痰, 瓜
蒌能“泻肺火” , “止一切血” , 可制止肺损伤之出血。 以青陈皮合
用, 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枳壳, 桔梗合用, 升降结合, 流畅胸中气滞,
使气行则血自行。 加强痰湿的排净, 有利于肺中分泌物的排泄, 防止
肺的并发症。 因肺宣气行血活, 有助于气胸的吸收, 枳壳破气又有泻
除胸腔中不利之气, 血胸的治疗因瘀血偏重应加桃红, 红花, 丹参,
以活血化瘀,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因本方的行气化
痰宣肺为主, 使胸部内伤(伤气, 伤血, 伤经络, 伤脏腑) 均获治愈
(心脏内伤除外)。
胸胁散痛汤
[组成] 柴胡 6 克, 郁金 12 克, 赤芍 12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9 克, 玄
胡 12 克, 姜黄 12 克, 木香 5 克, 瓜蒌壳 9 克, 地龙 12 克, 炒山甲
9 克, 香附 9 克, 甘草 5 克。
[功用主治] 疏肝理气, 祛瘀止痛。 主治胸胁挫伤, 青紫瘀斑, 两胁窜
痛, 咳嗽痛剧。
[用法] 水煎服, 每日 3 次。
[辨证加减] 伤后咳嗽痛剧可加杏仁 12 克, 桔梗 12 克, 胸胁痛兼背脊
痛加用狗脊 12 克, 薤白 12 克。
胸肋骨痹痛治验—肋软骨炎
多见于胸壁 2~5 肋骨部位, 局部疼痛, 胸壁隆起高突, 坚硬压痛明显,
重咳或深呼吸震痛, 胸闷, 表面光滑, 不红不热, 屏气持重则疼痛加
重。
治疗方法: 虎杖 12 克, 生乳香 10 克, 生没药 10 克, 甲珠 10 克, 共
研细末, 用食醋加少许黄酒拌调成糊状, 摊于纱布上外敷。 有红肿热
者, 不加黄酒, 2~3 天更换一次, 一般敷贴 3~4 次, 即可痛止全愈。
腰椎, 腰臀痛
腰脱方
[组成] 熟地 20 克, 山药 15 克, 山萸肉 15 克, 茯苓 20 克, 当归 20
克, 鸡血藤 15 克, 红花 15 克, 续断 15 克, 杜仲 15 克, 山甲 10 克,
黄芪 30 克, 木瓜 15 克, 细辛 5 克, 没药 10 克
[功效主治] 补肾壮腰, 通经络, 用于各种腰腿疼痛
[用法] 水煎服, 1 日 2 次。
治腰第一方
[组成] 川独活 10 克, 防风 10 克, 细辛 3 克, 川断 15 克, 桑寄生 15
克, 小茴香 5 克, 降香 10 克, 枳壳 10 克, 怀牛膝 15 克, 元胡 10 克。
[功用主治] 祛风理气, 通络止痛。 用于腰痛骤发, 痛苦难忍, 挺不起
腰, 俯仰屈伸则患部疼痛如钻似割, 咳嗽喷嚏不敢放大声, 动则双手
撑托腰部, 微屈腰膝方能艰难慢行, 或卧床不得转侧。
[辨证加减] 如腰部拘急, 痛不可抑者, 加制川乌, 制草乌, 小活络丹;
腰冷如坐水中, 得温则静, 遇寒加剧者, 加炙麻黄、 川桂枝(或肉桂)、
淡附片; 兼见湿邪客于腰部, 腰部胀, 重困不适者, 加川萆解(加草
头), 海风藤, 木瓜, 生米仁; 腰痛及背, 板滞不利者, 加威灵仙,
乌药。
[特点体会] 腰为肾府, 系足太阳膀胱经, 带督二脉之枢纽, 主一身之
表, 易受风邪所客, 痹阻于经脉。 其时, 腰部用力过猛或失当, 或腰
部屈伸动作不相协调, 姿势不正, 或咳嗽喷嚏, 卒然迸闪, 而致疼痛。
因岁邪致病快速, 势如电闪, 名为“闪腰” 。 故当以风论治, 方用独
活入太阳少阴之气分以搜风, 细辛入肝肾二经之血分以治风, 配以防
风以加强祛风湿, 通经络之功效。 降香理气兼入血分, 元胡索理血兼
行气, 小茴香行气, 以治浅近之新寒, 枳壳理气, 以宽下焦之郁结。
经曰: 邪之年凑, 其气必虚。 故又用续断, 寄生入督脉以补肝肾, 通
血脉, 利骨节, 除风湿, 更以牛膝强壮筋骨, 取其下行之力, 直捣病
所。 全方具有祛风除湿, 理气通滞, 补虚镇痛之作用。
益肾固腰治损腰
损腰, 亦称闪腰, 岔气, 急性腰扭伤。 通常以气滞为病设治, 针刺宣
通滞积之气, 或手法扳动骨节, 俾气机顺畅, 内服亦以理气通络止痛
为主, 佐活血之品。 腰痛有诸多原因, 风寒痰湿, 瘀血滞气, 皆标也。
肾虚其本也。 所以当益肾固腰以图其本, 内服药物在治疗早期即宜增
入川断, 狗脊, 杜仲等, 症情缓解后更当以这类药为主以得巩固。 而
某些病例或年高肝肾不足, 或体弱气血亦亏, 或稍有不慎, 转动间即
易病发损腰, 更当注重益肾为治。 某, 55 岁, 损腰已经多次, 昨站
立活动之际, 骤然挫伤左腰骶关节, 酸痛不能俯仰转侧, 经脉气血阴
滞, 大便亦然干结。 腰为肾之府, 拟以理气活血固腰补肾。 针刺阿是
穴并作按揉手法, 外敷三色敷药, 内服: 当归须 9 克, 炒杜仲 15 克,
川楝子 9 克, 制香附 12 克, 延胡索 5 克, 炙乳香(去油) 5 克, 盐
水炒补骨脂 9 克, 川断肉 12 克, 巴戟天 9 克, 青皮 5 克, 陈皮 5 克,
甜苁蓉 12 克, 路路通 6 克。 三日后症情大为改观, 转侧间尚有酸痛,
原方稍予增删再进二剂, 并处调治脾肝肾(平素脾运欠健) 之丸药,
缓图取效。
腰龙汤
[组成] 穿山龙 10 克, 入骨丹 8 克, 煅龙骨 10 克, 川续断 15 克, 牛
入石 10 克, 败龟版 10 克, 桑寄生 10 克, 全当归 6 克, 留行子 10 克,
熟地黄 10 克, 骨碎补 10 克, 川杜仲 10 克。
[用法] 加水 500 毫升, 浓煎成 15 毫升。 每天一剂, 早晚二次煎服, 5
天为一疗程。
[辨证加减] 治腰部陈伤则去入骨丹, 加无名异 15 克; 若治风湿为主
则去龙骨, 牛入石, 加防风 8 克; 治慢性腰肌劳损, 药后数剂症见日
趋转愈, 则原方去山甲、 入骨丹、 牛入石, 续服几剂以为养后。
[特点与体会] 本方专治腰肌劳损, 亦治腰部陈伤及风湿。 以补为主,
以攻为辅, 全方具有补肾壮腰, 通经活络, 祛风胜湿, 舒筋活血之功。
腰痹止痛汤
[组成] 骨碎补 12 克, 威灵仙 12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9 克, 赤芍 12
克, 熟地 12 克, 延胡索 12 克, 姜黄 12 克, 狗脊 12 克, 杜仲 12 克,
肉苁蓉 12 克, 枸杞 12 克, 甘草 5 克。
[功用主治] 壮腰补肾, 活血化瘀。 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 腰肌劳损,
腰扭伤后经久疼痛, 腰椎骨质疏松症。
[用法] 水煎服, 每日 3 次。
[辨证加减] 腰痛牵涉腿痛加用川牛膝 12 克, 木瓜 12 克; 腰痛痛无定
处, 加用防风 12 克以祛风解痉止痛; 腰膝重着加用羌活 12 克, 独活
12 克以祛风胜湿止痹痛; 腰膝冷痛加用桂枝 9 克以散寒止痛。
臀腿痛药物治疗(荆地细辛汤)
有臀腿痛麻却无腰及足踝症状。
[组成] 荆芥 6~9 克, 熟地或生地 30~60 克, 细辛 3~6 克, 蜈蚣三条,
牛膝 12 克, 猫人参 30 克, 徐长卿 12 克, 花粉 12 克, 七叶一枝花 9
克。
在实践过程中, 对虚寒型用药见效明显。 阳虚与寒邪留滞, 适量饮酒
可助药力达病所。 但对阴虚内热, 或湿热浸淫者严禁饮酒。
腰痛汤
[组成] 当归 6 克, 牛膝 6 克, 红花 10 克, 杜仲 10 克, 川断 10 克,
威灵仙 3 克, 生桃仁 3 克。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 强健腰肾。 用于一切腰痛。
[用法] 水煎服, 黄酒为引, 日一剂。
辨证施治: 五心烦热者加知母, 黄柏各 10 克, 腰脊经痛, 小便清长
者加附子 6 克, 肉苁蓉 10 克, 劳累后症状加重者加寄生, 菟丝子各
15 克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 勿过劳, 忌房事, 孕妇禁服。
乌龙固腰汤
[组成] 制川乌 9 克, 青龙骨 30 克, 迁胡萦 12 克, 川楝子 12 克, 威
灵仙 12 克, 乳香 9 克, 当归 12 克, 制川军 12 克, 金雀根 30 克。
[用法] 本方用于急性腰扭伤或腰肌劳损时有发作者。
腰痛中医治疗
(一) 外邪所致腰痛类
1. 风湿型: 主要证治: 腰部发凉、 酸困胀痛, 遇阴雨气候改变加剧,
坐卧则痛不减, 痛无定处, 抽掣作痛, 舌白嫩, 脉浮涩, 常见于现代
医学的增生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某些先天性变
异(隐性骶椎裂,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椎间盘突出) 等症。
治法: 祛风湿, 益肝肾
方药: 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 10 克, 桑寄生 12 克, 秦艽 10 克, 防风 10 克, 细辛 3 克, 熟地
10 克, 赤芍 10 克, 当归 10 克, 川芎 10 克, 桂枝 10 克, 元参 10 克,
炒杜仲 12 克, 川牛膝 15 克, 党参 10 克, 甘草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2. 寒湿型
主要证治: 腰及髋痛, 冷痛喜按, 热则舒适, 辗转不利, 静卧亦不能
减轻, 舌苔白润或白腻, 脉沉紧。 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腰肌劳损。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脊柱炎, 增生性脊柱炎等。
治法: 祛风除湿, 温经活络
方药: 二炒散合舒筋饮
黄柏 9 克, 苍术 10 克, 当归 10 克, 赤芍 10 克, 莪术 10 克, 干姜 6
克, 海桐皮 10 克, 羌活 10 克, 沉香 5 克(冲), 甘草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3. 湿热型
主要证治: 腰髋疼痛伴有热感, 酸痛沉重, 恶风, 口渴, 烦闷, 遇热
则痛加剧, 小便赤涩, 苔黄腻, 脉濡或细数, 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风
湿性腰肌炎, 外感腰痛等。
治法: 消热化湿
方药: 四妙散加味
黄柏 10 克, 苍术 10 克, 川牛膝 15 克, 薏苡仁 30 克, 白术 60 克,
芡实 30 克, 干姜 6 克, 木瓜 10 克, 川断 10 克, 炒杜仲 12 克, 女贞
子 15 克, 功劳叶 15 克, 佛手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二) 肾虚腰痛类
1. 肾阳虚型
主要证治: 腰膝酸软痉痛, 绵绵不绝, 少腹拘紧, 面色白, 四肢不温,
大便溏稀, 舌淡, 脉沉细无力。 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慢性腰肌
劳损, 增生性脊柱炎, 慢性肾炎等疾病。
治法: 温补肾阳。
方药: 右归丸
熟地 10 克, 山药 10 克, 山萸 10 克, 枸杞子 10 克, 菟丝子 10 克,
鹿角胶 10 克, 肉桂 6 克, 制附片 10 克(先下), 炒杜仲 15 克, 当归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2. 肾阴虚型
主要证治: 腰膝酸软, 缠绵不绝, 心悸, 失眠,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面色渐红, 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 脉细数, 常见于慢
性腰痛, 胸腰段结核, 慢性肾炎等病。
治法: 滋阴清火
方药: 左归丸
熟地 10 克, 山药 10 克, 菟丝子 10 克, 枸杞子 10 克, 鹿角胶 10 克,
川牛膝 15 克, 山萸肉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三) 跌仆闪挫腰痛类
1. 血瘀型
主要证治: 腰前发酸如针刺, 转侧不利, 活动受限, 痛在定处, 伤处
肿胀痉挛, 压痛, 腹胀便干, 饮食不佳, 舌紫暗或有紫斑, 脉弦细,
常见于急性腰扭伤,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棘间韧带损伤等疾病。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加味桃红四味汤
当归 10 克, 赤芍 10 克, 红花 10 克, 川芎 10 克, 桃仁 10 克, 川断
10 克, 炒杜仲 15 克, 木瓜 10 克, 羌活 10 克, 炒大黄 3 克, 制乳香
6 克, 制没药 10 克, 甘草 10 克, 黄酒引。 水煎服。 一日 2 次。
2. 气滞型
主要证治: 腰部胀痛, 活动受限, 胁肋窜痛, 痛无定处, 常有呼吸,
咳嗽震动腰痛之症, 疼痛和情绪有关, 舌紫暗, 脉沉缓或弦涩, 常见
于急性腰扭伤, 椎间盘脱出, 更年期综合征,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疾
病。
治法: 理气止痛
方药: 加味乌药顺气散
白芷 6 克, 白术 15 克, 陈皮 10 克, 青皮 10 克, 乌药 10 克, 木香 6
克, 肉桂 6 克, 破故子 10 克, 甘草 10 克。 水煎服, 一日 2 次。
2. 劳损型
主要证治: 劳累后腰痛加重, 休息后缓解, 四肢倦怠, 饮食不佳, 苔
薄白, 脉细缓, 常见于慢性腰肌劳损, 椎间盘脱出, 棘间韧带损伤,
后关节紊乱,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等病。
治法: 益气祛风止痛
方药: 金毛狗脊汤或用补肾止痛汤
金毛狗脊 12 克, 制川乌 6 克(先煎), 制草乌 6 克, 露蜂房 10 克,
蝉蜕 10 克, 木瓜 10 克, 川牛膝 15 克, 川断 10 克, 炒杜仲 15 克,
石楠藤 12 克, 防已 15 克, 制乳香 6 克, 制没药 10 克, 水煎服, 一
日 2 次。
补肾止痛汤
当归 10 克, 白术 12 克, 川断 10 克, 炒杜仲 15 克, 破故子 10 克,
毛姜 10 克, 桃仁 10 克, 木香 6 克, 炒大黄 3 克, 乌药 10 克, 青盐
少许。 水煎服, 一日 2 次。
通痹汤
[组成] 制川乌 15 克, 制草乌 15 克(另包), 全虫 10 克, 骨碎补 15
克, 白芥子 5 克, 白芷 15 克, 鸡血藤 30 克, 紫草茸 6 克, 大熟地
30 克, 麻黄 6 克。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 活血止痛。 用于坐骨神经痛及慢性腰腿痛, 并
对各种骨质增生症亦有良好效果。
[用法] 先将川, 草乌水煎 40 分钟后再下其他药, 沸后再文火煎 45 分
钟至 1 小时, 取药液 250ml, 再在药渣中加水煎 40~50 分钟, 取药液
200ml 左右, 两煎合在一起, 早晚分服。 服后半小时酸痛渐减, 若用
药后出现血压升高, 血沉快或关节腔有积液, 可加生石膏 30 克, 诸
症可消。
接骨, 骨折, 损伤
接骨消瘀散(外用)
[组成] : 红花、 白芷、 五加皮。
[功用主治] 软组织损伤和骨折, 骨关节慢性炎症、 各种痛证等。
[用法] 将以上药物其研成极细粉末, 加饴糖或蜂蜜、 醋、 酒调成软膏,
外敷局部。 24 小时更换一次。 急性软组织损伤 3 次为一疗程, 骨折,
陈旧性软伤、 骨关节及软组织慢性炎症 7 次为一疗程。 一般使用一个
疗程后, 间歇 2~3 天再用。
[特点与体会]: 止痛迅速。 一般敷药后疼痛即刻缓解; 具有明显的消
肿及促进骨痂生长作用。 少数女性患者敷药后局部可出现皮炎。
三色敷药
[组成] 紫荆皮(炒黑) 240 克, 黄金子(去衣、 炒黑) 240 克, 全当
归 60 克, 赤芍 60 克, 丹参 60 克, 牛膝 60 克, 片姜黄 60 克, 五加
皮 60 克, 木瓜 60 克, 羌活 60 克, 独活 60 克, 白芷 60 克, 威灵仙
60 克, 防风 60 克, 防已 60 克, 天花粉 60 克, 川芎 30 克, 秦艽 30
克, 连翘 24 克, 甘草 18 克, 番木鳖 60 克。
[用法] 上药研细末, 和匀, 用饴糖或蜂蜜调和如厚糊状, 置缸内备用。
使用时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 约 0. 3~0. 4 公分厚, 上盖桑皮纸一
层, 敷于患处。 隔三到五日更换。 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
其他药膏如凉血清热的金黄膏, 护肤生肌的红玉膏等或桂麝丹, 接骨
丹等掺药。
[特点与体会]引药膏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 续筋骨、 利关节。 主治一
切伤筋骨折, 青紫肿胀, 疼痛难忍, 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方中的主
药是紫荆皮和黄金子, 用量明显重于其他药物。 紫荆皮苦平, 善于活
血消肿, 又能解毒。《仙传外科集验方》 有一胜膏, 仅以紫荆皮合白
芷治初生痈肿。 此类痈疽等病患是气血不从, 逆于内里为病。 治以活
血消散, 凉血解毒为先。 今用治损伤, 活血消肿又解瘀毒, 颇为得当。
黄金子辛苦温, 能温经散瘀行气除痰, 祛风止痛。 今以二味合用为君,
消散瘀结而得肿退痛止之功。 损伤后的外用敷药多偏于凉性, 而三色
敷药偏温。 血本喜温而恶寒, 温能运化散瘀。 所以本方可用于损伤后
各个时期, 也可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药名以三色为原由药铺加工时, 黄金子捣去衣膜, 炒成黑色, 研末为
一包, 紫荆皮微炒为紫色, 研末后作另一包, 其他药物研末后合为三
包。 这是三包不同颜色的药末, 因此原名三色敷药。 自行混合均匀并
用饴糖调制后成药膏, 仍称三色敷药。
麒麟散
[组成] 血竭 60 克, 乳香 30 克, 没药 30 克, 制锦纹 30 克, 地鳖虫
30 克, 杜红花 60 克, 当归尾 120 克, 黄麻炭 45 克, 参三七 15 克,
煅自然铜 30 克, 雄黄 24 克, 辰砂 6 克, 冰片 3 克。
[用法] 共为细末, 和匀。 每日服 1. 5~3 克, 开水或黄酒送服。 伤在上
肢饭后服, 伤在下肢饭前服, 尤以晚饭前后服为宜。
[功用主治] 散瘀生新, 理伤续断。 可用于一切损伤, 诸凡骨折, 脱臼,
伤筋等。 既可在使用汤药时同时嘱服, 也可单独使用。
[特点与体会]血竭为散瘀血, 生新血要药, 主治“内伤血聚, 金疮折”
等。 为本方君药。 但血竭专主血分, 佐“虽主血病, 而兼入气分” 的
乳香, 没药, 则散瘀活血又能推陈致新。 地鳖、 三七、 红花, 归尾亦
佐逐瘀理伤, 破积通络之功。 大黄用制锦纹, 说明本方并非峻攻, 而
属缓行, 因为伤损瘀血难以药后即祛, 宜渐除方得清彻。 自然铜散瘀
血, 续筋骨。 雄黄解瘀毒, 消肿散积, 又能化积血为水以得消散, 辰
砂能通血脉安神定志。 冰片则走窜, 引药入达伤处。 黄麻炭甚少应用,
作用为“破血, 通小便” 。 “跌仆折伤疼痛接骨方: 黄麻烧炭, 头发
炭各一两, 乳香五钱为末, 每服三钱, 温酒下, 立效。 ” 可见黄麻为
治伤良药。
珊瑚接骨丹
[组成] 珊瑚 10 克, 石决明 30 克, 降香 20 克, 乳香 20 克, 代赭石
20 克, 炉甘石 20 克, 没药 20 克, 西红花 5 克, 寒水石 20 克, 杜仲
20 克, 银珠 10 克, 麝香 1 克, 三七 10 克, 黄瓜子 20 克, 自然铜 20
克, 石膏 20 克。
[用法] 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另研。 其余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再兑
入麝香细粉, 混匀, 制成黄豆大小丸。 银珠挂衣, 凉干, 备用, 一次
9~13 克, 1 日 2 次, 白开水送服。
[功用主治] 各种类型的新旧骨折, 脱位, 骨痂不易形成, 废用性脱钙,
肌肉, 肌筋, 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等。
[特点与体会]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万能丹” 。
仙灵接骨丸
[组成] 仙灵脾, 土鳖虫, 骨碎补, 川断各等份。
[用法] 以上诸药共研细粉, 蜂蜜为丸, 每丸重 9 克。 每日 3 次, 每次
1 丸, 温盐开水吞服, 儿童用量酌减。
[功用主治] 补肾接骨, 活血散瘀, 促进骨痂的生长。 适用于各种各型
新鲜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者。
正骨七吊散
[组成] 白芥子 300 克, 五加皮 350 克, 生大黄 300 克, 自然铜 300 克,
香白芷 300 克, 楠香木 300 克, 山栀子 300 克, 姜黄末 200 克, 煅乳
香 150 克, 没药 150 克。
[用法] 诸药依法共研为细末, 烘干备用。 按伤患处范围大小, 酌情用
药。 使用时以冷茶叶水加金霉素眼膏半支, 共搅拦成浓糊状, 涂抹伤
患处, 后用不易吸水之纸或塑料薄膜包盖, 再用绷带包扎。 若治疗陈
旧性挫伤则加入少量白酒搅拌。 一天换药一次。
[特点体会] 本方系外用药, 专治软组织挫伤及伤筋, 骨折早期。 全方
具有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时切勿专用酒搅拌, 否则易致皮肤过敏瘙痒。 应用本方治疗
停药后, 局部皮肤会遗留浅黄及浅紫黑相兼之色, 此系栀子与自然铜
之色所致, 几天后自然逐渐消失。 皮肤破损或开放性骨折须待创口愈
合后方可使用。 本方一般无副作用, 若偶有皮肤过敏, 可用肤轻松软
膏擦抹患处, 则可痊愈。
珠碧沉香散
[组成] 珍珠 5 克, 琥珀 25 克, 梅片 5 克, 沉香 50 克, 桔皮 50 克,
京墨 50 克, 秋石丹 50 克, 柿霜粉 50 克。
[用法] 诸药依法共研为极细粉末, 密封备用。
重症每用 2~3 克, 日 3~4 次; 轻症 1. 5~2 克, 日 2~3 次。 温开水送下。
[特点体会] 本方主治跌打损伤所致之吐血, 咳血、 痰喘症重者。 全方
具有凉血止血, 降气定喘、 止咳化痰之功效。
如若陈伤之咳、 吐血, 病人体虚, 且治之难以收功者, 以此药散 20
克, 麦芽糖 250 克, 调匀后隔水炖。 共分十次服。 每天 2~3 次, 温开
水下。
栀乳散
[组成] 栀子, 乳香, 大黄等量研为细末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用于急慢性扭挫伤及无
破口的红肿痛热之症。
[用法] 用温开水调药末外敷于伤部, 每日 1 次。
活血止痛丸
[组成] 党参 9 克, 当归 10 克, 骨碎补 9 克, 破故纸 9 克, 海马 3 克,
川芎 9 克, 自然铜 10 克(醋煅), 杜仲 12 克, 栀子 9 克, 乳香 9 克,
没药 9 克, 黄瓜子 10 克, 红花 9 克, 三七 3 克, 枳壳 9 克。
[功用主治]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健脾固肾, 清热及接骨。 用于外伤
肿痛, 骨折脱位及关节扭挫伤的中后期, 尤其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效。
一盘珠汤
[组成] 当归 9 克, 芍药 6 克, 木香 6 克, 生地 9 克, 红花 6 克, 赤芍
9 克, 续断 12 克, 桃仁 6 克, 川芎 6 克, 泽兰 9 克, 苏木 6 克, 乳
香 6 克, 没药 6 克, 甘草 6 克, 大黄 6 克。
[特点体会] 一盘珠汤为祖传验方, 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脱位
早期的通用方。 功能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消炎镇痛。
充髓养血汤治疗骨不连
[组成] 熟地 9 克, 当归 9 克, 白芍 9 克, 白术 4. 5 克, 党参 9 克, 黄
芪 9 克, 补骨脂 4. 5 克, 甜苁蓉 9 克, 枸杞子 9 克, 陈皮 4. 5 克, 鹿
角片 12 克, 千年健 9 克。 水煎服。
[特点体会] 8 例 7 例治愈。
林如高正骨水
[组成] 淮牛膝, 红花, 归尾, 生草乌, 生川乌, 木瓜, 樟脑, 五加皮,
三七粉, 三棱, 榕树须, 铁树根, 白花风不动。
[用法]95%酒精适量密封浸泡一个月后, 过滤药渣, 另加薄荷脑, 梅
片。 同时将药水涂擦患处, 每日 2~3 次。
药水能舒筋止痛消肿。 适用于一切跌打损伤, 如果配合按摩理筋效果
更佳。
续骨散
[组成] 穿山龙, 骨碎补, 煅狗骨, 煅自然铜, 煅毛螃蟹, 楠香, 侧柏
叶, 鹿含草
[用法] 共研粉末, 用酒水各半调成糊状敷贴患处, 每日 1 次, 每次八
小时。
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方药。
矫正接骨膏
[组成] 荞麦面 250 克, 羊角灰 15 克, 人中白 9 克, 蜈蚣 10 条
[功用主治] 矫正骨折畸形愈合, 功能不能恢复者。
[用法] 共研细末, 每用 20~30 克, 放糖瓷杯内, 加陈醋调成稠膏, 在
火上加热, 并用竹筷搅动使粘, 摊布上敷畸形处, 外用布带固定, 二
日换药一次, 至愈为止。
[特点体会] 羊角灰, 即用羊角一只, 在烧红的炉口上潦烧, 随起松泡
一层, 用刀刮下, 再烧再刮, 即得。 有软化骨质作用。
敷后局部搔痒起红点, 属正常反应。 如起水泡较小的, 继续用药, 如
起大水泡时, 可暂停敷药, 待水泡消失后再敷。
乌鸡接骨丹
[组成] 五加皮 90 克, 骨碎补 60 克, 松香 30 克, 桂枝 15 克, 生大黄
15 克, 麝香 0. 3 克(研细后入)
[功用主治] 骨折延迟愈合。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 用公鸡一只(毛色不限), 扭死干拨去毛, 捣
为泥状, 再将药末分 3~4 次兑入捣匀成膏, 干湿适度(药末多余的弃
之不用), 摊布上约一指厚使平, 然后掺麝香, 包敷骨折处, 外用夹
板布带固定, 24 小时拆除。
[特点体会] 因活公鸡扭死捣烂受创, 产生促使创伤修复的物质, 透入
毛窍, 进入人体发挥作用, 所以制作时间要短, 动作要快, 超过四小
时者无效。 公鸡肠杂弃之不用。 砸鸡用石板, 铁锤要洗净, 二, 三个
带围腰, 一齐动手。
如同一患者连续用此方, 间隔时间不能少于 12 天, 否则无效。 无麝
香时可不用, 效果不受影响。
加减接骨丹
[组成] 当归 3 克, 桂枝 3 克, 三七 3 克, 儿茶 3 克, 乳香 3 克, 没药
3 克, 骨碎补 3 克, 血竭 9 克, 红花 0. 9 克, 辰砂 2 克
[用法] 共为细面, 加红糖 125 克, 混合均匀, 分成七包, 第一天吃 2
包, 其余每天吃一包。
[特点体会] 使用效果满意, 每一病人, 开方即可买到药物, 制作不困
难, 甚为方便。
小儿伤者可根据年龄分成 14 包或 16 包, 早晚各服 1 包。
促进骨折愈合系列方
壮筋补骨丸
[组成] 当归 60 克, 川芎 30 克, 白芍 30 克, 炒熟地 12 克, 杜仲 60
克, 无名异 30 克, 川续断 45 克, 五加皮 45 克, 骨碎补 90 克, 桂枝
30 克, 田三七 30 克, 刘寄奴 60 克, 土元 90 克, 自然铜 30 克, 黄
芪 90 克, 虎骨 30 克, 破故纸 60 克, 菟丝饼 60 克, 党参 60 克, 木
瓜 30 克。
[用法] 共研细末, 蜜为丸, 每丸重 6 克。 成人每天早晚各服一丸, 小
儿酌减, 黄酒为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药方甄选(典藏)
疼痛科协定方
神奇的外用药酒---特效治疗颈肩腰腿痛!
有效治疗腰痛4个中药方
耗时3年,收集了这8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子,业界经验,值得珍藏
验方、秘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