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招一带第二名山讲堂山与刘孝标考及其文化意蕴



2016年11月11日 09:03:05  武义新闻网  


  内容提要:通过1990版《武义县志》上的一句话记载,钩沉“武义讲堂山及其刘孝标”,并连略显之“金华讲堂洞及其刘孝标”,考证其人迹之关联性,统一性,存在性,合理性,文教性,明招文化性,唤醒沉睡的“武义讲堂山及其刘孝标”,激活民间记忆与文化名山,以便后人流连。

  主题词:讲堂山刘孝标梁 明招武义金华

  多年来,明招文化以人物时序来看,通常阮孚是一号人物,德谦禅师是二号人物,东莱吕祖谦是三号核心人物。笔者认为,此间我等还忽视了一个古代名人,曾生活在明招一带,并且留下了遗迹至今。1990年版《武义县志》人物简介上有一句记载“刘峻”,引起我多年来的关注。

  一、明招一带第二名山讲堂山与刘孝标考

  (一)明招山南之讲堂山钩沉

  明招山南边自古有座讲堂山。明嘉靖三年甲申(1524)编撰《武义县志》(以下简称《嘉靖武义县志》)卷首《武义县境图》标注,图中明显:县东,小白溪之北有明招山、(吕)东莱墓,有竹巖山,而小白溪之南、永康溪之北间有蜡屐山、讲堂山、醮山、白枫。——这是本文论述的基础之一。

  讲堂山,坐落在县东白丰二十里,传说南朝梁代刘孝标筑室讲书于此。《嘉靖武义县志》卷一山川载:“白阳山,在县东七里,周三里。小姬山,在县东十里,周十里。竹巖山,在县东一十四里,高一千余丈。蜡屐山,在县东白丰,晋阮孚之裔多居其下因名。明招山,在县东一十五里……。醮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有张天师庙。……讲堂山,在县东白丰二十里,传云梁刘峻筑室讲书于此。”明代《万历金华府志》卷四山川·武义县山载:“讲堂山,在县东二十里,传云梁刘峻筑室讲书于此。”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编《武义县志》(以下简称《嘉庆武义县志》)卷二山川1记载:“讲堂山,县东由竹巖山析,二十里,详古迹。”卷二山川6·古迹记载:“刘峻宅。在县东讲堂山。峻尝筑室讲书于此。从《通志》增。”——这是本文论述的基础之二。

  清末何德润《武川备考》中《舆图》留有“讲堂山”之坐标图。以“讲堂山”为中心,自北顺时针,围绕着的有竹岩山、醮山、文笔峰、王塘、宅园、白枫、大塘口、蟠龙山、金牛洞、九里、翠微山等,其南有绕永康江。——这是本文论述的基础之二的补充。

  由以上武义多方记载看来,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武义有座讲堂山,不仅是明招山有朱吕讲堂;讲堂山址在明招山南侧。二是讲堂山曾经来过一个达人,他是南朝梁代的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学者刘孝标;他曾经来讲堂山筑室讲书,距今已经1490年以上。总之,刘孝标是武义寓贤,与之有关的“讲堂山”是武义名胜古迹。

  进而推测:一是刘孝标在武义讲堂山“筑室讲书”之后,后来也可能“舍宅建寺(庙)”。因为刘峻在金华北山紫微巖讲堂洞讲学后,“舍宅建……清修寺。”(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寺观)又因为武义明招山阮孚舍宅建寺(明招寺),更因为古来名山多有舍宅建寺的雅例绵延不断。二是刘孝标在武义讲堂山“筑室讲书”之后,所筑之室“舍宅”后,所建之“寺庙”,虽然不得其初始之名,但一定与现在宅园村的“大皇庙”传统有关。因为讲堂山巅至今遗存一片屋基瓦砾,当地人一直清晰可辨;现修大皇庙,传说原本就是清代以前北面的讲堂山巅迁建下来的——这可能是数代来原住民已经无法说清来历的一个最为简单化的托辞。

  关于宅园本保殿“大皇庙”等的一些臆测:讲堂山东的“大皇庙”本来曾经叫做“大王庙”,现大皇庙后铁路东北的“皇塘”,本来叫做“王塘”,“皇塘”东侧据称原本有座“皇坟”,是“很大很大”的一座空圹,被筑铁路摧毁了,而“皇坟”本来该叫做“王坟”。而“大王庙”,“王塘”,“王坟”的名称来历,都与“刘孝标”出身及其名望、行迹有关。理由有三:一是“孝标为汉胶东康王刘寄之后”(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P224,学苑出版社,2003.6.),故乃地道的王孙,被当地先民口头交流时尊崇为“王”,也不是不可能;二是刘孝标当时就声誉很高,所讲之学《尚书》,又是“王道”之学,可能先民后以“王”来标榜之。因而他隐居于此时的汲水之池塘称作“王塘”,晚年其友徒们为他预备的大坟圹,先民们后来也干脆称作“王坟”——不料刘孝标病卒于北山紫微巖,实在不便远涉于此而葬之,可能为了纪念他及其活动,所舍之宅就改建为寺庙了,一种可能就是也冠之为“大王庙”,后来因登山不便而下迁了。三是当地方言“皇”、“王”、“黄”同音(1990年版《武义县志·地方语言》P704),古今难分彼此,“王”逐渐演变为“皇”,再加上民间信仰“大皇庙”总爱涂上道教色彩的“皇”;所以“大皇庙”被“神”了。

  (二)武义讲堂山之刘孝标其人追索

  《嘉庆武义县志》卷八人物·寓贤记载:“梁。刘峻:【梁书本传】字孝标,平原人。好学家贫,读书终夜不寐;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天监初召入西省典校秘书,安成王秀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钞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以疾去。因逰东阳紫巖山(紫巖岩,或紫阳岩),筑室居焉;为《山栖志》,其文甚美。尝读书于邑之讲堂山。普通二年卒,谥曰元(玄)靖先生。”查民国版《浙江通志》武义之“寓贤下”记载,除“尝读书于邑之讲堂山”句外,其余同上。

  《梁书》有《刘峻传》。

  刘峻(462-521),字孝标,南朝齐梁平原(今山东淄博)人(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P1),是南朝齐梁著名作家。少时曾为奴,为沙弥,还俗后靠苦学成名。秉性刚直,耻于阿谀奉承,仕途坎坷,一生怀才不遇,故常愤世嫉俗。不平之鸣,发而为文章。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皆为骈体。不少名篇在当时和后世广为称诵。钱钟书说:“梁文之有江淹、刘峻,犹宋文之有鲍照,皆俯视一代。”(谭家健《试论刘峻的骈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昭明文选》载,刘孝标刘峻自序曰:峻字孝标,平原人也。生於秣陵县,期月归故乡。八岁,遇桑梓颠覆,身充仆圉。齐永明四年二月,逃还京师。後为崔豫州刑狱参车。梁天监中,诏峻东掌石渠阁,以病乞骸骨。後隐东阳(郡)金华山。(《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书下”)

  散文《广绝交论》是刘孝标代表作。天监七年,著名文学家任昉病故,孤子贫困,冬月尚着单衣,任氏故交莫有收恤。刘峻矜之,便写下这篇文章,谴责、抨击趋炎附势,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和道德沦落、人心败坏的炎凉世态。(谭家健《试论刘峻的骈文》)写作此文之后不久,天监八年刘孝标即隐逸。(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P5)

  刘孝标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世说新语注》。北大袁行霈教授称赞,“盖《世说新语》一书魏晋风流之生动图画耳”,(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之《序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而刘强则评说“《世说新语》,中国文化史上一部奇书也(五奇:书名奇,文字奇,故事奇、文体奇,评点奇)。(刘强会评辑校《世说新语会评》自序,凤凰出版社,2007.12.)故历代文人雅士均爱读之。《世说新语》之刘孝标注,极为后世推崇。宋高似孙《纬略》称“梁刘孝标注此书,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实为注书之法。”明代兰溪著名学者胡应麟称“孝标之注,博瞻精核,客主映发,并绝古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孝标所注,特为典瞻。”罗国威教授称“许多注文使临川原文内容更为丰富,人物更为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创造。因此,刘注自其问世以来,就一直与《世说》相辅相成,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刘孝标作注《世说新语》,时间大约在梁天监初年(502- )其入西省典校秘阁之时。(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P84-87,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

  (三)武义讲堂山与金华北山讲堂洞隔山相望

  武义讲堂山的刘孝标,即金华北山讲堂洞的刘孝标。刘孝标在东阳郡(婺州)的隐逸讲书活动,主要有两个基地,除了武义讲堂山,就是金华北山讲堂洞。

  南宋陈亮金华《北山普济院记》云:“梁刘孝标以不合当世,弃官居金华北山,今其故居,是为清修院。盖尝溯流缘磴,欲以尽发山水之奇。结庐紫微巖,吴、会人士多从之学。巖有石室,因以为讲书之堂,所谓'刘先生讲堂’是也。至今其山号讲堂原。而陈隋及唐,泯然置之不问。周显德二年,吴越王建寺于巖麓,曰九龙,本朝庆历六年,郡守关公尝命河南许归以毡笔书'紫微巖’三巨字,镵之石。治平二年,又改赐普济院额。”(见陈亮《龙川集》)

  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三山川载:“紫微巖。(金华)县西北三十里。一名讲堂洞。有石室,深广十丈,即梁刘孝标隐居讲学之地。孝标名峻,后卒于巖。门人谥曰玄靖。所著有《类苑》、《山栖志》。”

  明代《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载:“……出洞(即双龙三洞),日色已中,潘姥为炊煮黄粱以待。感其意而餐之,报之以杭伞一把。乃别二僧,西逾一岭。岭西复成一坞,由坞北入,仍转而东,去双龙约五里矣。又上山半里,而得讲堂洞焉。其洞亦有二门,一西北向,一西南向,轩爽高洁,亢出双龙洞之上,幽无双龙洞之黯,真可居可憩之地。昔为刘孝标挥麈(zhǔ拂尘)处,今则塑白衣大士于中。盖即北山后支南下第一岭,其阳回环三洞,而阴又辟成此洞也。”

  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四山川九载:“紫微巖。《方舆胜览》: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石室。梁刘孝标弃官舍其下。撰《类苑》。”

  清卢标《婺志粹》卷十一金石志载:“刘文靖(玄靖)《山栖志》刻石。……宋文宪曰:余读刘元靖(玄靖)《山栖志》,见其所载紫岩灵岩胜概,分明如画,时正当袢暑,不觉凉颸生肘腋间。”

  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二山川载:“金华山。……又自白岩山西南至羊角尖,紫微巖、九龙洞[即白衣洞,今已闭塞],经讲堂坞至讲堂洞[县西北三十里,去双龙洞西北三里。为刘峻读书处。石室深广十余丈,其中峭壁青黄丹碧,夕阳返照,色更艳丽,阴晦则黯然一色。有悬岩水滴,大旱不竭。……],东南至罗汉洞[旧志作九龙洞,在紫微巖东。……]。”

  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寺观载:“清修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竹村。其故址在紫微巖下九龙村。梁刘峻舍宅建。……”卷十五艺文·金石载“清修院”旧有:石刻刘孝标金华《山栖志》及《始营山居诗》。

  附录《始居山营室诗》(南朝·刘峻)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响像瑶池侧。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

  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古迹载:“栖云轩。在千载巖清修寺。为刘孝标读书故处。寺僧本庵建。苏伯衡记。废。”

  清光绪《金华县志》卷十一人物·流寓载:“齐(梁)刘峻。字孝标,平原人。博极群书,文藻秀出,官户曹参军,梁安成王秀雅重之。以疾去官,逰东阳紫巖山,筑室以居;作《山栖志》及撰《类苑》一百二十卷。吴、会人士多从之学。普通三(二)年卒,无子,门人谥曰元(玄)靖先生。宅东招提寺,宋太宗时赐号灵岩。山中紫微巖三大字,仁宗时镵。旁有石室其讲学之所,名讲堂洞。……”为之,后人游而留诗不少,今存《金华山诗词选》。

  附录《讲堂洞》(明陈元珂)

  结伴寻幽向赤城,灵岩洞处托高情。

  松花入口凭风起,竹杖穿云带月行。

  谢眺青山吟自适,陶潜浊酒兴偏清。

  此身已判从深隐,懒慢缄书寄玉京。

  1991年版《金华市文化志》大事记中称:“南朝梁武帝萧衍年间(502-548),刘孝标隐居金华北山,在讲堂洞聚徒讲学,并著有名篇《金华山栖志》。”志末附录了《山栖志》;其作者栏误署了“南朝宋”。该志《双龙风景区》一节中称,双龙风景区,“包括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讲堂洞、罗汉洞、鹿田书院、智者寺及卧羊山等名胜古迹。”

  由以上五类记载看来,也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金华山,即金华北山有个讲堂洞,是名胜古迹,址在双龙洞西北角附近,古代北山白竹村上首紫微巖处。二是讲堂洞因刘孝标讲书而名:南朝“梁刘孝标以不合当世,弃官居金华北山”,“结庐紫微巖,吴、会人士多从之学”;“巖有石室,因以为讲书之堂”而谓之;清修寺栖云轩是其读书故处。三是刘峻在读书、聚徒讲书讲学之余,还撰写了著名的《金华山栖志》及《始营山居诗》等,并曾有过石刻于清修寺。四是后来刘孝标舍宅以建清修寺——这一点与明招山阮孚隐居筑宅,晚年又舍宅建明招寺,如出一辙。五是据罗国威教授考证,刘孝标隐居金华山的时间当在梁天监八、九年(509、510)至梁普通二年(521)。总之,刘孝标是金华寓贤,与之有关的“讲堂洞”是金华名胜古迹,而且众人皆知。而对于刘孝标来说,武义讲堂山,是金华北山紫微巖之兄弟山,南北相望也。据说,紫微巖今属北山兰溪境内。

  刘孝标在金华北山讲堂洞之事迹,有力地佐证了“刘孝标与武义讲堂山”的真实性,绝非止于传说而已,而且说明并提升了“刘孝标与武义讲堂山”的历史文化意义。

  (四)武义讲堂山田野考察与结果及其思考

  考察情况:时阴,雨露浓重,开路引队的徐若楚先生被汗水湿透。随行四人。

  考察结果:在武义县城东,明招山、蜡屐山、竹岩山之南,泉溪镇宅园村之西北,白丰自然村东北正对面最高峰,有座“讲堂山”,山巅有一大片平顶,中有屋基砖瓦等建筑物遗存(当地多位六七十岁男子等口述),如今被树木草丛所覆盖,且被野猪所肆虐。如今白丰与讲堂山之间的讲堂山脚即是金温铁路擦边而过,“王塘”西南也是金温铁路擦边而过。首先,明《嘉靖武义县志》卷首《武义县境图》“讲堂山”之标注,清末何德润《武川备考》中《舆图》留有“讲堂山”之坐标图,两者是吻合的。其次,这两图的标示,与明代《万历金华府志》卷四山川·武义县山“讲堂山”之文字记载、清《嘉庆武义县志》卷八人物·寓贤文字记载等,是吻合的;与民国版《浙江通志》武义之“寓贤下”文字记载、1990版《武义县志》“人物简介·刘峻”中的“讲堂山”文字记载等,是相匹配的。再次,名称与叫法、说法有出入,一是“讲堂山”在当地如今口语叫做“岗堂山”,二是“讲堂山”的参照物“王塘”,当地已经口语叫做“皇塘”,三是“白丰”村相符,但是当前网上“武义卫星地图”上写作“红丰”,而《武川备考》中图示等可能写作“白枫”了,四是“皇塘”口重修的大皇庙,传说最早建在“岗堂山”颠——当地记载“传说”而已。

  考察前后问题思考与推论:

  第一、本县有关讲堂山的事迹有所湮没的原因,存世并流传较多的清代《嘉庆武义县志》卷首《县境全图》上,在“县东十七”之上标有“智觉寺”与“朱吕讲堂”,附近没有标示“讲堂山”等,也许是受纸张局限无法细标。只是《嘉庆武义县志》卷八人物·寓贤刘峻简介中文字记载了“讲堂山”。

  讲堂山所属当地农村有关讲堂山的事迹有所湮没的原因,因为一方面著录并图标“讲堂山”的一是《嘉靖武义县志》已佚不知多年,近年才从日本复制回邑,二是《武川备考》又只是手稿本,不久私藏于人、继而匮藏于侍王府;故而没有几人见识“讲堂山”记忆,更没有几人传播“讲堂山”痕迹。第二方面《嘉庆武义县志》、1990版《武义县志》、《武义县地名手册》、《武义县地图》(政区图、交通旅游图)等忽略了“讲堂山”之标录,从而淡化了对“讲堂山”的官方记忆和民间记忆。第三方面加上历史长河久远,“讲堂山”记忆,就自然泯灭了。这不足为怪,但却彰显了《嘉靖武义县志》《武川备考》等对后世的文化提醒与标示的重大历史意义。

  长达1500年的历史长河,湮没了“讲堂山与刘孝标的关系”,进而荒山野岭湮没了“讲堂山”之“讲”义,但是武义当地方言保存了一些联系,“岗堂山”与“讲堂山”当地完全同音,亦即“岗”“冈”“讲”等语音古今不分(1990年版《武义县志》P698),值得欣慰。这一点使我们可以采信并匹配《嘉靖武义县志》、《武川备考》等的图标。

  第二、讲堂山是否徒有虚名,或者张冠李戴呢?武义的记载都是“讲堂山”,金华的记载都是“讲堂洞”,“山”“洞”之分清晰,没有混淆。不至于硬拉“讲堂洞”改之为“讲堂山”,来命名本地一山,更不至于强拉刘孝标从“讲堂洞”到“讲堂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七中称:武义县,舆地志云,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永康县置,隋废;唐天授二年(691)分永康西境又置。所以,武义明招山与金华北山历来同郡;而北山是郡山,讲堂洞则是郡山之属迹,讲堂山则是郡属之邑山之外的名山,不易乱名。

  第三、武义刘孝标是否同名之他人?

  从武义所录之“刘峻”来看,姓、名、字、籍贯、年龄、朝代、要迹等,都与金华讲堂洞之“刘峻”相合,故应该视同一人,而非另有同名其人。

  金华讲堂洞,是刘孝标的第一“讲书”之所,武义讲堂山,是刘孝标的第二“讲书”之所。

  第四、刘孝标为什么会莅临武义讲堂山?

  料想刘峻博览群书,了知金华山“赤松子”仙道故事,而追慕之,特地隐逸金华北山。

  首先,刘孝标流连名山逸川。金华山(北山)包括赤松山,早已是婺州本郡名山胜迹;稍后名声鹊起的明招山也是本郡名山胜迹,离婺城不过百里。南宋前期的吕祖谦曾自述道:“明招,婺之名山,予家三世葬焉。”(《东莱吕太史文集·处士徐意元先生墓志铭》)明招山成为婺州之名山胜迹,不外乎有三:一是东晋阮孚隐居之名声滥觞;二是明招寺在本地历史较早,影响较大,名声在外;三是明招山一带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古朴幽静,离县城又不很远,很适合晋代以来隐者士人流连之情趣与口味。

  其次,孝标在隐居金华山期间,而知传闻中的明招隐逸轶事,故心慕之。弃官隐居金华北山的刘孝标得知明招山胜况以后,大凡俟得机会,都会前往以遂心愿的。而两地之间不过百里余,婺城过来的交通又有水路可行。因为武义讲堂山脚白丰村南边即是永康江,永康江经武义江直达婺江。又因为来游明招山,有可能发现了江边的讲堂山风景怡人,于是心仪之,隐居之。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氏家族墓地
金华“丽泽书院”考
【书院文化】游览刘孝标讲堂洞
金华北山
浙江这个景区由50多个景点组成,被称为小众秘境,丹霞景观是一绝
武义:在俞源古村看星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