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都是香港保险,为什么宣称的分红差距那么大

近几年,香港保险公司开始注重对大陆市场的拓展,2015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总保费有1/3来自内陆,这一数据显示了香港保险的巨大优势,也说明了大陆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意识普遍觉醒。与之相匹配的是,近期我们碰到的消费者咨询,已经不是要不要做海外保险的问题了,而是另一种困惑:为什么同样类型的保险公司,宣称的分红却有比较大的差距。


预期分红差距的两个原因:1、投资渠道风险不同 2、分红能不能马上拿到


保险公司的分红绝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是据我观察,大多数已经购买了海外保险的客户都对这一点认识不足。正是因为对分红投资渠道认识不足,导致了他们购买了不适合他们需求的、错误的产品。比如说,现在某英资和法资系的保险公司就以高收益来标榜自己的主打产品,而资历较老的北美系公司,给出的分红预期却要保守许多。造成分红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投资渠道的风险不同;2、分红能不能马上拿到。尤其是风险等级,如果是一位追求低风险的客户买了高风险投资渠道的产品作为养老和教育储备,将会把家庭的未来绑定在不可靠的高风险市场上如果需要养老或教育的时点,遭遇诸如2008年这样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养老教育的配置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香港顶级保险公司间没有投资水平差距,渠道风险的差异决定了分红不同


香港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比某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好多了,这是一个国际化、市场化的舞台,所以顶级保险公司的资管,人才是流动的、策略是互相参照的,投资水平基本上一致,如同顶级的运动员一样,虽然互有胜负,但大家在同一位置是毫无疑问的。

针对客户经常疑问的某英资保险公司主打产品,还有法国某公司的储蓄计划,其投资策略是很明确的,因为该产品除了客户投入的本金,没有任何保证收益,所以投资渠道少部分放于固定类收益,大部分放在高风险股票、甚至更高风险的VC、PE投资里。恰逢2008年之后全球复苏,港股拥有不错的表现,因此给出的分红预期是较高的。但众所周知,港币和美股波动较大,大多数股票没有涨跌停限制,跟全球市场直接动态挂钩。无论多么强劲的市场总有周期性波动。如果再次遭遇全球金融风暴,那么分红就不只是不够高的问题,甚至还有回缩的可能。


分红能不能马上领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再回到分红差距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分红能不能马上领取。这一点也绝对重要,我们都知道有个词叫纸上富贵,2015的股票市场,很多投资人账面从大赚到大亏,充分说明了及时变现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钱只要没落入口袋,给的再高也没意义。

英资和法资等欧陆保险公司产品采用的是英式分红,或者叫保额分红。简单解释,分红当年分出来,账面上可以看到,但是如果要领取,就必须死亡或者退保。比如当年分红给了1000元,只有死亡才能拿到整1000,如果是退保的话,可能只能取出二三百。

另外,这个分红由于是账面上的,未来会有调低的可能,因为它显示的是股票的持仓市值,这正如我们今年所投资的股票,年初天价,年末有没有那么多可就难讲了。万一真要领取的时候赶上市场暴跌,那就无法匹配当时的开支需求。能够落袋为安的选择,只有死亡,或者退保。对少数不用刚性支付、愿意盯住海外市场的客户来说,可以考虑;但对大多数买了保险就是解决教育养老的省心需求的客户,错误的选择将投保人置于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意味着判断投资高低点的重任交到了投资者手里,费心费力。

市面上保险公司还有一种分红,常见于北美保险公司,叫做美式分红,或者现金分红,顾名思义,每年分配出现金给客户,客户可以随时取走,如果不取走也会按照4%左右的利息继续生息。它的好处就是每年都可以落袋为安给客户一部分收益,不会随市场波动变化,另外根据分红的使用可以有直接领取、累积生息、抵交保费、购买保额等几个选项,有趣的是,购买保额基本上等同于保额分红,所以,现金分红本身就包含了购买保额的选项,有更多灵活性可以选择。

选择保险产品前,要评估自己的需求是刚性还是弹性


因此,消费者在投保前,需要评估自己的需求,是不是要通过股票型的投资来完成养老和孩子的教育。事实上,该英资公司的产品在香港本地推出时,市场并不太认可,香港客户对于保险公司用产品投资股票有疑虑。因为大多数客人希望用保险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或者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事情都是刚性的。如果到了养老和教育的时点,市场连续低迷怎么办?这道理就像用64元投资了中石油,本指望孩子上学中石油涨到100元,谁知道孩子真上学用钱的时候,中石油不但没能到100,反而降到了10元,刚性的支出需求匹配了一个波动的投资渠道,真是欲哭无泪。

该产品真正增长的机遇就是推广到大陆市场。因为大陆市场的投资者对于产品设计原理不了解,同时存在着片面追求高收益的误区,所以把高风险市场当成自己未来养老的依靠。香港消费者由于受市场洗礼多年,早就充分了解到收益风险匹配的原理,正所谓用适合的产品满足适合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提醒客户,在选择保险产品前,一定要评估自己的需求是刚性还是弹性。而根据投资专家的建议,保险因为其特殊的金融属性,还是以追求刚性保守为最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我为什么说“人寿保险分红“应当“免交个人所得税”!
国内的投资平台频频暴雷,赶快看看您的投资中枪了么
【社会保障】王剑:面对个人养老保险市场的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发展!
香港保险的“非保证”收益是如何达到的
如何利用微信理财?
为什么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这样做对投资者有什么益处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