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荨麻疹、湿疹反复难缠?76岁老中医教你一个方子,止痒消肿不复发!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碰到大大小小各种身体问题,其中皮肤病应该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的。

湿疹、荨麻疹、痤疮作为人类常见的三大类皮肤疾病,中医会有怎样的特色调理方法呢?

今天我们请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宋成钦主任,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专家简介】

宋成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山东中医学会皮肤委员会委员、男科委员会委员,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10余篇,参研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奖3项。

【擅长治疗】

擅长治疗痤疮、色斑、牛皮癣、脱发、急慢性湿疹、皮炎、紫癜、红斑狼疮等过敏及自体免疫性皮肤病,并且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男科疾病。

宋成钦主任为《大医本草堂》观众提供了一些免费提问名额,有需要的观众直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主任团队微信,填写信息,主任团队会与您联系,为您答疑解惑。

皮肤病从瘀论治是关键

身体出现瘀堵之后之所以会出现皮肤上的疾病,从中医角度说,有一句话叫久病必瘀,当皮肤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血瘀的病理变化,所以从瘀论治是调理皮肤病的重要方法

瘀血的发生发展是各个脏器功能失调,气血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所以调理皮肤病要用从瘀论治,尤其是慢性皮肤病,活血化瘀必须辨证施治。

从瘀论治之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皮疹呈多样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也常常会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中医将湿疹分为三大类:

1

热重于湿

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炎症,急性湿疹,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期时有潮红,有轻度水肿,然后就是素疹成片或者水疱密集,还肯恩恶搞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等情况。

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可以选用龙胆草、黄芩、白茅根、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等中药,如果瘙痒比较严重,还可以加入白鲜皮、苦参等等。

2

湿重于热

相当于急性湿疹或者亚急性湿疹,他的热点是发病缓慢,皮疹为丘疹、丘疱疹以及小水泡,皮肤轻度潮红,有瘙痒的感觉,抓后糜烂渗出较多。

中医应对方法为健脾利湿佐以清热,可选用的中药有赤茯苓皮、生白术、黄芩、栀子、泽泻、茵陈、枳壳、生地、竹叶、灯芯草、生甘草等。

3

脾虚血燥

相当于是慢性湿疹,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的瘙痒安,表明可有搔痕血痂,颜色暗晦,色素沉着。

中医应对它的方法为健脾燥湿,养血润肤,可以选用云苓、苍白术、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白芍、生地、陈皮等药物。

介绍一个适合湿疹患者的日常护理小妙招:

金银花和马齿苋煮水,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利湿;马齿苋解毒祛湿,煮水后可以用来擦拭皮损,每天擦拭次数不限,不过要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水,保持在四十摄氏度以下比较好,二十度左右更好,严重者可以通过洗澡的方式,将金银花、纯净水按一比十的比例混合,长时间应用,对湿疹、长痱子等都有效。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从瘀论治之荨麻疹

荨麻疹的特点是起病快,消失也快,往往几小时,一般不超过一天,再就是发无定处,说哪里发哪里发,抓哪里哪里发。

中医将荨麻疹分为三大类:

1

风热型

风热型的特点是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剧痒,可能伴有发热恶寒,肿疼呕吐、腹痛。其应对方法是辛凉透表,宣肺清热,可以用荆芥穗、防风、僵蚕、薄荷、浮萍疏风宣肺;金银花、牛蒡子、甘草、清热解毒利咽;丹皮、干生地凉血清热;黄芩泄肺火;蟾衣散风清热止痒。

2

风寒型

它的特点是皮疹呈粉色,遇风加重,应对的方法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我们可以选用麻黄、杏仁、干姜辛温宣肺;浮萍、白鲜皮散寒散湿;丹参、丹皮、白僵蚕等养血润肤,和血止痒;陈皮、干姜调气开胃,行脾化湿;遇风寒加重者可以加黄芩、防风、白术。

3

阴血不足型

其特点是皮疹反复发作,病情日久或午后或夜间加剧,还有可能伴有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应对的方法是滋阴养血,疏散风邪。可以选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制首乌养血;黄芪补中益气固表;刺蒺藜、麻黄、荆芥穗、防风散风止痒;甘草和中。

介绍一个适合荨麻疹患者的日常护理小妙招,既可以口服又可以外洗:

防风12克、薄荷12克、浮萍12克、苦参12克。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皮肤病患者在洗澡时,要注意

1、注意洗澡的水温

2、注意洗澡的频率

3、避免对皮肤刺激

从瘀论治之痤疮

痤疮外号叫青春痘,从西医来说就是皮脂腺分泌过足,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中医称肺风粉刺,肝主风,肝主疏泄情绪,长粉刺多为青年人,雄激素旺盛的人,心情烦燥的人易发生和加重本病,所以痤疮的病人应该平息烦燥、疏肝化郁。

从中医角度痤疮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

风热型

其特点为脸上起的小丘疹,红斑比较多,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

2

湿热型

其特点是起的小包,也就痰湿的小包,小结节,治疗以燥湿祛湿为主。

3

血瘀痰湿型

就是大的一些囊肿,像是豆粒和米粒这么大的,治疗以祛湿化痰为主。

4

冲任失调型

这种主要是女性的名词,就是月经不调,经前期有时候引起痤疮,要注意调节冲服血脉。

注意!

在临床上并不是按着四种类型来治疗,有很多混合型,有的湿热里边偏痰凝,有的痰凝里边偏冲任失调,有的风热里边还有湿热,所以说这四种分型它不是单个发生的,它有可能会交叉发生,要辨证进行治疗。

宋成钦主任为《大医本草堂》观众提供了一些免费提问名额,有需要的观众直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主任团队微信,填写信息,主任团队会与您联系,为您答疑解惑。

皮肤病的中医诊疗思路

1

审症求因 从源头祛瘀

这个就是我们主张从源头去瘀,根据瘀的部位、原因、瘀的程度、时间长短对症下药,活血化瘀,这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

2

血必由气 重视调和气血

中医有一句话就是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就是气和血之间它俩有互相平衡,互相调节的作用,大家知道万物生长都需要水分的濡养,我们身体的脏器组织需要血的濡养,血瘀了这些脏器组织细胞产生病变,但是血必由气,气为血之母,所以它的血的瘀或者是它的变化

有气的统帅和调节作用,影响着血瘀,影响着皮肤和脏器的病变。

3

辨证灵活 用药巧妙

这一点不太难理解,其实就是要对症下药。

4

诸法结合 内外兼固

主要就是说内服中药调理的同时应用中药外洗、熏洗、中药面膜、针灸等方法结合,内外兼治,如果患者在内服中药我常常叮嘱患者药渣子不要丢掉,还可以再次煎煮拿来外洗,比如在调理痤疮时,在服中药同时还可以配合石榴皮、乌梅、玫瑰花、白枳、忍冬藤、夏枯草等中药制成的面膜,用于打造解毒散结,活血化瘀的目的。

止痒小妙方

湿疹患者

可以准备一些鱼腥草,鱼腥草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抗过敏的作用,当湿疹皮损没有流水时可以用中药湿敷。具体的做法是先把水五百毫升烧开,再放入鲜鱼腥草一百克,水煎三至五分钟,冷却后用纱布沾药冷敷患处,每日一至两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荨麻疹患者

可以准备一些马齿苋、地肤子,马齿苋具有止痒清热的作用,临床用于皮肤的止痒消肿,具体的做法是将马齿苋、地肤子清水洗净,煮约十分钟,用纱布六至七层,浸药水冷湿敷患处,可以擦洗患处,每日一至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真实病例1

周某,男,41岁,普通工人,1年前全身泛发红色丘疹,瘙痒异常,抓患处糜烂渗出,严重时夜不能寐,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湿疹。

曾经在当地社区医院经静脉点滴注射液,口服止痒药剂,皮疹未减轻,反而加重。又经多家医院进行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反复复。

近日因为食用辛辣食物,导致皮疹加重,经朋友介绍,来到医院找宋主任进行治疗。

面诊:全身有红斑丘疹,布满抓痕,大部分皮损粗糙,腰部双下肢皮损部分已经糜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中医诊断为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辨证属湿热内 蕴兼感毒邪。

处方:黄芩、龙胆草、生薏苡仁、板蓝根、生栀子、苦参、金银花、车前草、地肤子、甘草等。

经过1个多月的中药调理,皮损消退,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温馨提示:以上药方须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照方抓药!

真实病例2

郭某,男,24岁,公司职员。2013年5月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现躯干部出现红色丘疹,近日逐渐增多,表面有白色脱屑,瘙痒明显。

在社区医院诊断为急性牛皮癣,经过半个月的西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皮损泛发全身,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我讲解关于中医调理皮肤病的内容,通过助理预约了1个号,来到医院就诊。

面诊:头发内、躯干、四肢有米粒或杏仁大小红斑,表面附着白色鳞屑,鳞屑周围有明显红晕,用手刮后出现筛状出血点。舌苔薄白,舌质微红,脉象微数。

辨证属气机壅滞,郁久化火,心火亢盛,治疗以活血散风,清热凉血为主。

处方:鲜茅根、生槐花、生地黄、紫草根、露蜂房、土茯苓等。

经过将近1个月的中药调理,红斑、鳞屑全部退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温馨提示:以上药方须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照方抓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瘙痒这事很常见,咱今天说说它的中医辨证及中成药
杜志坚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采菁
艾灸温通血海、曲池治疗皮肤病4则
名医名方:肤光净治疗溢性皮炎、痤疮、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牛皮癣、疱疹等
《三仁汤》可以调理5类皮肤病,大有可为,可惜无人知晓
皮肤病性病验方电子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