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列位朋友:

人们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那么什么是苦的海洋呢?那就是人们于五色受蕴(色声香味触法,财色名食睡)无边无际的爱著乐取不捨,身陷其中渐行渐远而不能自拔。

但凡是人们喜乐的东西的背面一定是蕴含着痛苦,痛苦与喜乐如影隨形,当你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也收获了痛苦。只有那些于五色受藴觉悟了的圣人贤者们,才于色物不喜、不爱、不取著,所以他们才是回头向岸到达苦边的人!

下面让我们仔细聆听佛陀的如是说吧:

42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異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異,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 

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異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異,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異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变、若異,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異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異,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2经释文:当佛陀住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的时候,一天世尊对比丘们说: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其意是说,由于众生对五受蕴的取索、摄受行为滋生了他们染污习气,生成贪欲之心而执著不舍。这个道理你们应当明白、善思,我将为你们说清楚。

佛说什么是取故生著呢?愚痴无闻凡夫,当他们见到色法(事物)的时候,立刻就产生出什么是我所喜欢要取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厌弃的,以“我”好恶为中心划线 立观点立场,值根于色法之中我所想相的理想、事业、财物。见色是属于我所喜爱的,尽取而已,无一遗漏,若果这些色法(物质、利益)发生了变化或分离,凡夫之心也跟随着转变、迁移追宗逐不捨。也就是说看到了变化的凡夫,心亦跟随转变,摄取心依旧坚固不舍。由此会产生无限妄想、希望,乃至浮想联翩,心性膨胀,世界也随之扩大。

心随物转后,于新的色法,再生取著。此时的物质与众生的心,等同无二,心即是物、物亦是心,取得如得命;失去如同丧生。充满着恐怖、担忧;心情烦乱,甚或迷茫。心物等同,心物一元;外物质,内精神皆成为物。因此说精神存在的实质,是物质的存在。而精神又可反作用、影响于物质,又能产生新的精神(种子生现形、现形生种子是也)。此段文字有较深的禅学味道,而禅学的实质又是辨证的科学,所以说佛学的核心是辨证科学。

这一段经文所讲是初发阶段、基础时期,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认识(精神)是第二性。存在与认识之间的辨证关系:贫乏的物质生活,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发展经济,改变现状,追求幸福。而富裕的物质生活又能使人们懒惰无为,不求进取,只是一味追求享乐,对物质的要求欲望愈加强烈,愈增加贪婪心,这就是物质利益对精神上的刺激作用。正是“心随转已,亦生取著”之意。若果摄受的心行无有摄取对象,失去了工作、事业,则生恐怖、障碍、心乱、热恼。

取著是愚痴无闻凡夫的习性,一但终止了摄受,马上便会产生恐怖、担忧、害怕的心理状况。担心因失去物质的东西会直接影响当前生活,乃至威胁到生、老、病、死。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蕴”是这样,那么于“受、想、行、识蕴”也是如此这般,不一详述。

那么“不取著”又是什么意思呢?多闻圣弟子,他们在对待色法的态度上不是这样的。他们于色見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前译已详说)。正因为这样,当色变化、分离时,心不随转。由于心不随转的原故,所以不生取著,摄受心住。由于不摄受的原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热恼,以至于“受、想、行、识”蕴也是这样。

以不取著心为取著,是说从无我,无我所,不相在的心态中,取得了“不取著”的清净心态,是名“取著”。这个取著是无心而著,即是生起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即是说若摄受心有所取著话,那便是取到了“无取著”的心,从而生起无所住心。

小结:此段经文很拗口,但是禅机重重。简单地说,多闻圣弟子,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观察五蕴诸法,得如实知。无常,苦,变易之法;无我、我所、不相在的真实性。故尔依辩证思维的方法,于五色蕴无取无著,所以无有恐怖、障碍、心乱、热恼的事情发生,从而实现清净心住,信念坚固。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十九卷 大宝积经
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醒尘法语
能所两忘
诸法无行经(纲略)
坛经(3)268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