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扰迷惑的问题

 

蛊者,迷惑也,诱惑也。艮为山在上,巽为风在下,山下有风。山阻风行,风遇山而迥转四散,前风未散,后风又至,前风迷惑而不知所往也。故称蛊为迷惑。这种遇山而阻,不知所往之迷惑,体现在人的思想上,是人人都有的;有的是有意去迷惑人,有的是被别人所迷惑,因为人的思想就象是风一样,往来不定,杂念丛生,一遇到艰难险阻,就会茫然而迷惑,这是人类共有的弱点。周文王观察到水上有风而制定了“涣彼聚我”的对敌方针,现在观察到“风遇山阻”的现象,认识到人的思想就象风一样往来不定而迷惑,就制定了“迷惑”敌人的方针。意味我要象山一样雄伟壮健,要让别人象风一样遇山而阻,茫然不知所措而迷惑,这样就能达到我的目的。

卦中六爻,有四个爻涉及“父”,有一个爻涉及“母”,等于有五个爻涉及到“父母”的问题,再加上九爻的“王侯”,实际上全卦六个爻都涉及到商纣王。殷人从盘庚迁往河南安阳——殷墟——以后,便建立了一个完形的种族奴隶制王国。所谓种族,即是指殷氏族,它是由同一血缘的宗族关系紧密地维系着而成为奴隶制王国的统治者。也就是说,“所有的土地与奴隶均属殷族所有”(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而被征服的氏族,则全都成为奴隶。而在京都的殷宗族为“王族”(刘鹗《铁云藏龟》),即是“元宗”或“大宗”,被分配到远地异邦去做“邦伯”的,则为“王族”的分族,即“子族”或“多子族”,即是所谓“小宗”。自从殷种族国家建立以后,社会上阶级壁垒便明显地形成了,也就有了明显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统治者阶层中,除侯、邦伯、师长等以外,最大的一位自然就是殷国王,他是这个国家中的至高无上者。从下界来说,他就是“下帝”,可是,有了“下帝”,便不能没有“上帝”,于是就有了“上帝”这一至上神的出现。“上帝”有如父亲,“下帝”有如儿子,所谓“天子”即是指上天的儿子,上帝的儿子。“天子”为一国之君,而作为公、侯、伯、子、男等一系列小统治者,则是一国之君的儿子。那么,小邦周是远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理所当然地要称呼殷国王为“父辈”了。本卦所指的“父”、“母”意即为此。

理解了“父”、“母”这种关系,本卦的“迷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初六爻为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姬昌自称“子孝”,这是没有过错的,虽有危险,但最终却是吉祥。九二爻为干扰母辈的迷惑思想,并强调不可贞问。九三爻又是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并说明这是短暂的。六四爻则是要丰富父辈的迷惑思想,其用意不言而明。六五爻还是要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并且用赞美、称颂的方法巩固父辈的迷惑思想。上九爻则是回叙己事,总结了前五个爻的作法,并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全卦一气呵成,并反复强调“干扰”、“迷惑”,其用意颇似《涣》卦,乃是要想方设法让商纣王颓废下去,衰败下去,而终于一蹶不振。《涣》是针对商纣王以下的官员及人民,而本卦则直指商纣王,说明了周文王对反殷事业的处心积虑。同时也说明了周文王在反殷事业的过程中,确实动了许多脑筋,采取了许多办法。而这许多办法则说明了周文王是小心谨慎、慎重其事对待反殷事业的。

 

【辞】蛊1,元亨,利涉大川;先甲2三日,后甲三日。

【译文】山下有风为蛊,这从开始以来就是亨通的。利于涉越大川大河。而且我们还要先于天下第一人三天,又要后于天下第一人三天。

【说明】本卦之蛊,意在迷惑之,周文王观山下有风,风遇山阻而有迷惑之象,而认识到人类亦是如此,但凡遇到艰难险阻,就会茫然而迷惑,不知所措;这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现象,所以他认为这是亨通的,这是人类特有的弱点。而如果我们认清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主动迷惑、诱惑别人的办法,我们就利于涉越大川大河,去征服更多的地方。而采取主动迷惑、诱惑的办法,就要先于天下第一人三天,又要后于天下第一人三天,这样就能使他不知所措而茫然迷惑。这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一种掌握人类弱点而出奇不意的方针。目前商纣王是比周国强大,只有采取这种方法,逐渐迷惑他,使他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迷于酒色淫乐中,我们才能最终瓦解他,打垮他。

 

【初六】干34之蛊,有子考5,无咎;厉,终吉。

【译文】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其有子辈表现出孝顺之心,这是没有过错的;虽然有危险,但最终是吉祥的。

【说明】当商纣王还是较为强大的时候,周文王认为不能直接和他对着干,因而采取了很多方针、策略,本卦即是他采取的策略之一。用干扰的方法,迷惑商纣王,诱惑商纣王,并表现出自己作为小邦周君之子的孝心,用酒、色、财等物资来孝顺商纣王,使商纣王放心将征伐之权柄交出来,自己才好见机行事。这样做,周文王认为是没有过错的,虽然有危险,主要是怕商纣王一旦醒悟,就能轻而易举地打垮还在发展中的周国。但周文王反复思索后认为,这样做,只要做得好,最终的结果是吉祥的。

 

【九二】干母6之蛊,不可贞。

【译文】干扰母辈的迷惑思想,说服其不可贞问。

【说明】本爻紧接初九爻之“干父之蛊”,意在同时也要干扰商纣王身边的后、妃等女人,也要让她们沉迷于酒、色、财等享乐,不要帮助商纣王过问政事。在《涣》卦中,周文王的“散彼聚我”的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商内史(太史之误)向挚,载其图法奔周。”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商纣王的文化官向挚,携带了很多图书典籍逃奔到周文王这边来了。当然,同时也有另外一些官员也奔周国而来。既然瓦解了商纣王身边的一部分官员,周文王理所当然地也要向纣王宫中的女人下手。对付这些女人,自然就不能用瓦解的方法,而是本卦所提的“迷惑”的方法。女人们大都喜欢问蓍卜筮,所以周文王在此强调了要说服她们“不可贞”,这样才能保证他的计划成功。

 

【九三】干父之蛊,小7,有悔,无大咎。

【译文】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如果是短暂的,就会有悔恨,但没有大的过错。

【说明】本爻紧接初六及九二爻,又一次强调干扰商纣王的思想,让其迷惑;并强调说明这个过程如果短暂,就会有悔恨,但没有过错。也就是说,周文王认为这次采用的迷惑于人的方法,是要作好长期的准备,不要认为这一时刻迷惑了商纣王就行了,商纣王虽然残暴,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能干的人。所以,要长时间他干扰他的思想,让他迷惑,还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

 

【六四】裕8父之蛊,往见9,吝。

【译文】充足、丰富商纣王的迷惑思想,如果前往而显露出来,是会有遗憾的。

【说明】本爻紧接九三爻,周文王知道用较短暂的时间是不能迷惑商纣王的,所以在此提出了丰富、充足迷惑商纣王思想的办法。意即多多地、不断地使其更加迷惑,才能使商纣王昏头转向,不来过问周国的所作所为。所以周文王自己也认识到,这种迷惑的方法,不能显露出来,也就是说,不能让商纣王觉察到,如果显露出来了,就会有遗憾。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10

【译文】干扰父辈的迷惑思想,要采用称颂、赞美的方法。

【说明】本爻紧接六四爻,除了要丰富、充足使商纣王的思想迷惑外,周文王认为还要加上称颂、赞美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纵其骄”、“拍马屁”、“戴高帽子、“捧”。后来的《吕氏春秋·适威》则总结说:“骄则恣,恣则极物。”《庄子·骈拇》则说:“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也就是说,被迷惑了而能使人乱性,而性乱则一事无成也。周文王此举实际上就是摸透了人性的弱点,而加以充分利用。此举实足以使所有领导者戒。

 

【上九】不事1112侯,高1314其事。

【译文】不侍奉王侯,但又推崇、尊崇其侍奉之举。

【说明】本爻处全卦之终,亦是本卦的总结,前五爻周文王叙述了其干扰、迷惑商纣王的各种方法;本爻则表明周文王不甘心忍受王侯的残暴,不愿意侍奉他们。虽然如此,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在这个形势下,仍不得不在表面上侍奉他们。因而,在侍奉他们的时候,要推崇、尊崇现在采取的这种“迷惑”的方法。因为,也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乱其本性,才能乱其根本,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象】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译文】山下有风,是为迷惑之象;君子观此象,就须懂得振兴、振奋我们的人民,着力培育人民懂得客观规律。

【说明】这是象传的作者对“蛊”提出的另一面的看法,对待敌人可以用“蛊”,用迷惑的方法,但对待人民,却要用振兴、振奋的思想,培育人民懂得客观规律。因为只有懂得客观规律,才能随时而动。

 

【彖】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译文】山下有风,是为迷惑之象,山在上为刚,风在下为柔,顺其自然而止住迷惑。这种迷惑的思想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才能使我们治理天下。采用迷惑别人的办法,就能利于涉越大川大河,前往而能成就事业也。先于天下第一人三天,又后于天下第一人三天,终结前事而又重新开始,上天就是这样运行的。

【说明】彖传充分肯定了周文王采取“蛊”的方法是正确的,并且追述了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方法。因而采用这种方法是元始亨通的,是能治理天下的。这里所提出的“终则有始”,则又是一大哲学命题,世上万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终结了过去的而后又有新生的,那么,周文王采取“蛊”的方法,也就意味着要终结殷商王朝,才能有周国的新生,这就是天的道路和道理。如果不终结旧的社会制度,那么新的社会制度就会有很大的阻力,也就难以得到发展。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随卦,这是商纣王为了查看周国的水灾而到周国之行。周文王隆重接待了商纣王,并采取了蛊惑的方法,用意很明显在于迷惑商纣王,使其对小邦周不起疑心。可以想象,在当时,周国会有不少人想乘此时机刺杀商纣王,并借此时机一举而消灭殷商王朝。但周文王并不这样想,他认为殷商王朝目前来说还是很强大的,即使刺杀了商纣王,但殷商王朝还会推举出另外一个王,如果新王更加残暴,那么小邦周也就更难推翻大邦殷了。因此,借此商纣王来视察周国之机,蛊惑他,迷惑他,使他更加骄奢淫侈,更加狂妄自大,那么,他也就等于是自掘坟墓了。

周文王的这种谋略思想来源于他对天象星宿和对人生的观测和理解,天道、星宿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月盈要亏,日中要斜,冬去春来,亢龙有悔,这些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人道亦是如此,人到壮年,必然也就要走向老年,人到老年必然也要走向死亡。与其现在刺杀商纣王,不如再等一等,先迷惑他,使他不知所以,等到时机成熟,即可一举而歼灭之。这其实也是《随》卦“随时机而动”思想的发挥,时机不到,“出门”就不会“交有功”,也就不可能“拘束之,乃从维之”了。时机一到,“出门”即可“交有功”,而且也可以“拘束之,乃从维之”了。

———————————————————

【注释】1.蛊:(gu)《尔雅·释诂》:“蛊,疑也。”郭璞注:“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墨子·非儒下》:“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玉篇·虫部》:“蛊,或(惑)也。”《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这里用为蛊惑、诱惑、迷惑之意。

2.甲:(jiá胛)古代用于纪年月日时的十个天干之一,甲居第一位,以下为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程颐《周易程氏传》:“甲,数之首,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甲第,甲令,皆谓首也,事之端也。”历来解《易》诸家均本于“数之始”这一寓意。细求卦辞象征内涵,甲,实谓第一之意,其乃暗喻天下第一的商纣王。

3.干:(gān)《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管子·七臣七主》:“劳主:不明分职,上下相干。”《国语·周语上》:“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而干农功。”韦昭注:“干扰农功。”《淮南子·说林》:“辐之入毂各值其凿,不得相通,犹人臣各守其职,不得相干。”这里用为干扰、扰乱之意。

4.父:(fù负)谓父辈之意,实是指殷天子商纣王。商纣王为一国之君,姬昌为邦伯,为君子,即国君之子,所以称商纣王为父辈。

5.考:(kǎo)孝的古字。《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第一章第一节:“卜辞中有兄己,又有父己,据王国维氏的研究,就是孝己。只是因为孝己不曾继承王位,所以《世本》和《史记》两书都不曾提到他的名字。……在殷代,有了孝的事实,当然也就说明那时确有了孝的思想的产生。同时,从卜辞中已见到‘考’字和‘老’字,在古代,‘考’、‘老’两字本和‘孝’字相通,金文也是如此。这可见,当时的‘考’字即是‘老’字,‘老’字即是‘考’字,‘考’字或‘老’字也即是‘孝’字。今卜辞中既有了‘考’、‘老’两字,也就说明卜辞中有了‘孝’字。卜辞中的‘孝’字作‘■’,意思就是要‘奉先思孝’。”这里用为孝之意。

6.母:(mǔ牡)谓母辈之意,意同初九爻之父辈。《易·晋·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7.小:(xiǎo)《易·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成玄英疏:“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这里用为形容短暂之意。

8.裕:(yù玉)《易·晋·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管子·小匡》:“名声广裕,不可掩也。”《礼记·中庸》:“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说文·衣部》:“裕,衣物饶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宽足之称。”这里用为充足、丰富之意。

9.见:(xiàn)《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老子·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广韵·霰韵》:“见,露也。”《集韵·霰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示。”这里用为出现、显露之意。

10.誉:(yù玉)《易·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诗·大雅·韩奕》:“庆既令居,韩姞燕誉。”《墨子·经》:“誉名美也。”《荀子·臣道》:“推类接誉,以待无方。”《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说文·言部》:“誉,称也。”这里用为称颂、赞美之意。

11.事:(shì士)《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存韩》:“今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12.王:(wáng)这里用指为商纣王,当时称王者只有商纣王,余均称为公侯伯等。《易·师·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易·随·上六》:“拘束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13.高:(gāo)《书·康诰》:“高乃听,用康乂民。”《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管子·山权数》:“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庄子·盗跖》:“世上所高,莫若皇帝。”《商君书·君臣》:“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汉书·地理志》:“贵财贱义,高富下贫。”这里用为推崇之意。

14.尚:(shàng)《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国语·晋语》:“尚有晋国。”《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集韵·漾韵》:“尚,贵也。”《字汇·小部》:“尚,崇也,又尊也。”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畜
为何荒淫昏庸的纣王只有两个儿子,,贤明爱民的周文王却有一百个
主卦
融解六十四卦 | 困卦九二:困于酒食—周文王吃下了儿子的肉
当有人说易经是迷信时,我突然怒了
易经笔记《易经的智慧》第112集:升卦(下)适时上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