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审视的问题

 

观者,观看、观察、审视也。巽为风在上,坤为地在下,风行大地,无处不到,无处不观。君子观此象,应效风行大地之理,四处观察各地民俗风情,审察民心向往,查看各地生产状况。借本卦之喻,周文王的心态从一个只关心自己小邦周的君子,上升到一个欲君临天下的“天子”了。

从六四爻起,周文王从庆幸自己的正确,到更多地关切民生疾苦,天下苍生的贫富,思想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升华。他不再是一个小邦周的诸侯方伯了,他将视拯救天下众生于水火之中为己任。其实,这也是“风行大地”的“观”之根本宗旨。

 

【辞】观1,盥2而不荐3,有孚顒45

【译文】在大地四处观察,要举行求雨的祭祀仪式;在举行“灌祭”时,水马上就被土地吸干而不聚集,我们极有诚信地盼望雨水是会来到我们的大地上的。

【说明】风在大地上吹行,也吹走了降雨之云,也吹干了大地上的水分,除了大江大河还有水流外,其余的溪流、池塘、湖泊的水都干涸了,为此需要举行一种名叫“灌祭”的求雨仪式,即是将水灌在祭祀仪式中特定的一小块土地上,如果水能够聚集而不泄漏,表示上天将会降雨,就可以解除旱情;但是若干桶水灌下去后,马上就被干透了的土地吸干,以至水不能聚集,表示上天暂时还不会降雨。于是人们便举行“灌祭”的祭祀仪式,拜求神灵、祖先,我们是有诚信的,是盼望雨水来滋润我们的。卦辞用“有孚若”这短短的四个字,描述了人们极虔诚地跪在地上,仰首盼望而祷告的情状,说明风行大地给大地带来干旱而干旱带给人民的灾难与痛苦。并借此“观”,说明周文王不辞辛劳,到各地去察看旱情,指导人们抗旱,并帮助各地人民设立教化,从而取得天下民心。

 

【初六】童6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观看、观察山地皆无草木的景象,这不是平民百姓的过错,这是领导者的遗憾。

【说明】周文王为了改革统治与治理制度,以及听闻天下皆有旱情,便效法先王到各处去观看、观察;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山地上的草木都因缺水干旱而枯萎的景象。他了解旱情后,认为这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过错,而是领导人的责任;一个领导者,应该懂得“四时不忒”的道理,应该知道天象的变化而预先采取措施;现在旱情如此严重,以至于山地上的草木都干枯而死,人民的生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就导致了他的满怀愧疚。本卦在此初爻就定下了基调,所有的领导人都有责任,也都应该负责任,才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领导人的责任则是“设教”

 

【六二】窥7观,利女8贞。

【译文】利用一根直管,对天象进行观测,利于观测女宿星象并贞问。

【说明】窥观,管窥,是周文王以前古人观测天象的一种方法,类似现代的直筒望远镜,它是观测天空某一特定区域星象的较好方法。直到现代,儿童们在游戏时,都不自觉地用杂志或报纸等卷成筒状,用以观看较远处的物体。本爻所指,是周文王以教化某些不懂天文星象、气象变化的落后民族、部落,用直管来观测女宿星象并贞问,就可以得知大地的气候变化的方法。本爻紧接初六爻,点出了领导人的责任,要求领导人应学会天象观测,知道天地的运行规律,知道气象变化,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进行农业生产。

 

【六三】观我生9,进退10

【译文】风行大地,我应观察我所养之民众的学习问题。

【说明】本爻是紧接六二爻教民“窥观”,观测女宿星象之后,周文王继续四处各地观察、察看他所统治(养育)的人民,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对付这场旱情的,是采用了什么进退之策的。他之所观,乃心中之关切,因为他明白他的“裕民”政策是让民富而国家强,如今民众遭灾,民不富而国强从何谈起呢?所以,他之所观,一是对民生民计的关切,二是对富国强兵的关切。“进退”二字,既是人民减灾赈灾的方针政策,也是强调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应该多方面考虑的问题。只有全面考虑居住地的进退问题,才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进退之路,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六四】观国之光11,利用宾12于王13

【译文】观看国土之广大,还是利于用居住在水边的为兴旺。

【说明】周文王在天下各地观看以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居住在水边的人民还是较为兴旺。这里的“滨”泛指一切江河湖溪等水边。居住在水滨,可以不受干旱的影响(有一利必有一弊,居住在水边,又会受到洪水的肆虐,但《兑》、《萃》二卦已经描述了水利的治理),因此他希望某些民族、某些部落,要谨慎地选择居住地,要在靠近水的地方居住,要充分利用水资源,方不会受到旱灾的损害。本爻紧接六三爻的“进退”,即一进一退而“利用宾”。只有利用“滨”,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会兴旺。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我所养育的万民生活情状,作为一方小国的领导人是没有过错的。

【说明】风行大地,风吹水涣,从而引起干旱,这乃是天地之道的规律,是宇宙间的自然变化所致。因此,不应该把过错归罪于某一方的领导人,更不能把过错归于人民百姓。本爻旨在说明,干旱乃自然所生,乃自然变化,乃自然而为,不关人的事,因此君子是无咎的。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再观察其他国家所养育的万民,作为某一小国的领导人是没有过错的。

【说明】本爻所指的其他国家,主要是指殷商统治下的所有小邦国、小部落。观察他们的受灾情况及生活状况,应该认为干旱的发生也不关这些小邦国领导人的事,因为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如果说某一小邦国的领导人有违天意,那应该只是他的小邦国受灾,而不会是天下都有受灾的情况;现在全天下都受旱灾的肆虐,那只能是上天之意了。在这种全天下都受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归罪于某一个人、某一个领导者,而是应该积极地想办法,拿出办法,帮助受灾的人民度过难关。本爻乃全卦之终,最后重复点出“君子无咎”,是颇有深意的。君子之“观”,从“观”而了解民生疾苦,从“观”而悟出民之“进退”,实是为天下苍生计。从这个“观”,可以看出周文王的广大胸襟。

 

【象】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1415,观民设教16

【译文】风吹行在大地上,称为观,先前的君王都在此大地干旱之时,以视察四方各邦国,观察民风民俗,帮助他们设立教化。

【说明】这是对本卦的说明与肯定,先王即是指周文王。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象”传作者是读懂了本卦周文王之“观”的,也是读懂了周文王视察四方各邦国,观察民风民俗,帮助他们设立教化,教之以祭礼,以求得上天的保佑的。

 

【彖】大观在上,顺而巽17,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译文】大的观察要在最上之处,最高之处,要顺从而具备,上天中正以观天下。风行大地而观察,举行“灌祭”的祭祀仪式而水不聚集,人们虔诚地盼望雨水的到来。下民得到观看“灌祭”仪式而会被同化,得到观看上天之神灵,得到观看大自然运行的神秘规律,而相信四季交替的道理。圣人以祭祀的方法设立教育教化,从而使天下人民信服。

【说明】彖传其实也是对本卦的说明与肯定,作为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即是农业种植,而农业种植的最主要条件即是风调雨顺。然而天象之变幻莫测,实是出人意料之外。因此,人们必须要学会天象观测,知道气象变化的规律,才能把农业生产搞好。其“圣人以神道设教”,是说圣人以祭祀的方法设立教育教化,为什么要以祭祀的方法来对人民进行教育呢?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迷信于神灵,因此周文王要因材施教。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临卦,怎么样改革统治与治理的制度?周文王并不是闭门造车,凭自己的想象就开始工作,而是就风行天下的这个现象,借着视察旱情之机,开始了他的“观”,对各地民风、民俗、民情的考察。在对各地的观察与考察中,他了解到很多人不懂得气象观察,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他设立教化,教导人们学会观测天象,以天象变化来定农业生产。

观测天象,自夏商以来,主要是王室贵族的专利,他们之观测天象,并不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是出于迷信神灵思想,相信天是有意志的主宰,以天象变化来指导自己个人的行动。而周文王的天象观测,是要了解天象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这两者是大不相同的。商国人迷信于天,认为天象的变化是人间某人造成的,是天对人间某人的惩罚。而周文王却认为“小人无咎”、“君子无咎”,意即不关人民百姓的事,也不关君子的事,是天自然的变化规律。这种思想,是对殷商王朝“天命观”的最彻底的否认与批判。

本卦所描述的是风行大地,风吹水涣的干旱情状,周文王值此天下皆逢旱灾之时,巡察、审视各地,教民助民,从而使自己本来是站在小邦周的立场上的大君之子,开始站到关心天下民生疾苦的王位角度,来关注天下苍生了。初六爻描写周文王始出国门,便看见满山遍野草木荒芜的“童观”景象,他心怀歉疚,认为人民是无辜的,没有过错的,但为什么人民要遭受这旱灾的肆虐呢?六二爻的“窥观”,乃是他教育异邦别族的人民用管窥蠡(lí)测的方法观测天象,以求达到更准确地知道天象之变化,从而知道大地气候的异常。六三爻则是周文王仍站在小邦周的立场上,思考周国的进退之策。六四爻则描述了周文王走过了更多的不属于自己领地的地方,从而总结出靠水而居,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人民是可以兴旺的。值得周文王庆幸的是,从周原(岐)到丰的迁都(《巽》卦),他都选择了紧靠河流之地,因而没有遭受到太多的旱灾侵袭。九五爻为反观周国,君子无咎。上九爻是纵观他国,认为这旱灾的降临乃是自然之变化,不关乎人事,故也称为君子无咎。

商代的宗教观念,是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且两者紧密结合。商王受命于天,死后又回到上帝左右,因而请命的对象也包括上帝与祖先。商代盛行占卜,凡事大自祭祀、征伐、天时、年成、田猎,小至私人疾病、生育,无一不求神问卜,以定凶吉与行止。人同鬼神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一项专职,掌管占卜事宜的卜官为巫、史及卜辞中的贞人,所以商代的星象观测是垄断在商王族手里的。这也标志着天象观测自周文王始,开始了全民普及,只可惜后来到了宋朝以后,天文星象的观测就都被国家统治者严禁在民间流传,以至使普遍人民百姓再也难以知晓了。

——————————————————

【注释】1.观:(guān)《易·颐·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诗·大雅·文王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王逸注:“足以观察万民忠佞之谋,穷其真伪也。”《说文·见部》:“观,谛视也。”《广雅·释诂一》:“观,视也。”这里用为观察、观看、审视之意。

2.盥:(guan)《集韵·缓韵》:“盥,灌祭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马融曰:“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时。”这里用指为殷商时期每逢干旱时,人们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其称为“灌祭”,即以水,或酒灌入地中,以示上天降水于地。

3.荐:(jiàn)《诗·小雅·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多。”《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汉书·景帝纪》:“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徒。”王念孙杂志:“荐者,聚也,言地饶广而草莽聚其中也。”这里用为聚集之意。

4.颙:(yong)《广韵·钟韵》:“顒,仰也。”刘琨《劝进书》:“苍生顒然,莫不欣戴。”这里用为盼望之意。

5.若:(ruò弱)《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这里用为“及”、或“到”之意。

6.童:(tóng)《易·蒙·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诗·小雅·宾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管子·侈糜》:“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庄子·徐无鬼》:“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扬倞注:“山无草木曰童。”《汉书·公孙弘传》:“山不童,泽不涸。”颜师古注:“童,无草木也。”《释名·释长幼》:“山无草木亦曰童。”这里用指为山上草木被烧光之意。又指为防火带区域的草木被砍伐光之意。

7.窥:(kuī亏)《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这里用指为夏商周时代占星师们用于观测天象的一种工具,似直管,颇似十九世纪初的长筒望远镜。从直管中观测天空的某一个区域,以便求得更准确的星象。后来这种方法失传,反被人们误解。其实,所谓“坐井观天”,也是古人们观测天象的方法,即固定一个地方,利用井筒,特定观察天空的某一个区域,与管窥是相同的道理,只不过用管窥可以更灵活些,可以转向。这里用“窥观”,是指周文王教导其他小邦国的占星师们用直管来进行特定的天象观测,就可以更清楚、更准确地认识天象,认识气象变化,从而采取预防措施。

8.女:(nǚ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易·蒙·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诗·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正字通·女部》:“女,宿名。”《晋书·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这里专指为星名。

9.生:(shēng)《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以驭其福。”郑玄注:“生,犹养也,贤臣之老者,王有以养之。”《荀子·致仕》:“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这里用为养育之意。

10.进退:《易·巽·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管子·君臣下》:“心道进退,而形道滔赶。”《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吕氏春秋·慎行论》:“而进之。”《礼记·王制》:“升诸司马曰进士。”这里当为学习讲,如进修,进取之意。

11.光:(guāng)古通广。《易·需·辞》:“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光之为言,犹广也。《周颂·敬之》传及《周语》注并曰:‘光,广也。’《尧典》:‘光被四表。’汉《成阳灵台碑》‘光’作‘广’。《荀子·礼论》:‘积厚者流泽广。’《大戴礼·礼三本篇》‘广’作‘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庄子·庚桑楚》:“生者,德之光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称》:“自光(广)者人绝之。”这里用为广大之意。

12.宾:(bīn)古通“滨”。《字汇补·贝部》:“宾,与滨同。”章炳麟《检论·方言》:“天之草昧,大陆之先民必宾巨川以为宅。”这里用为滨,即水边之意。

13.王:(wàng)《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管子·轻重己》:“作衍牛马之实在野者王。”《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广韵·漾韵》:“王,盛也。”《集韵·漾韵》:“王,兴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王,假借为旺。”这里用为兴旺之意。

14.省:(xǐng)《书·洪范》:“王省惟岁。”《管子·小匡》:“乃召而与之坐,省相其质。”《尔雅·释诂下》:“省,察也。”邢昺疏:“省谓视察。”《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荀子·王制》:“省农功。”《礼记·乐记》:“省其文采。”《说文·眉部》:“省,视也。”这里用为观看、观察、审视之意。

15.方:(fāng)《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书·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老子·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这里用为“各邦国”之意。亦为“各地方”之意。

16.教:(jiào)《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礼记·乐记》:“广乐以成其教。”《说文·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广雅·释诂三》:“教,效也。”这里用为教育、教学之意。

17.巽:(xùn)《易·巽·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书·尧典》:“汝能庸命,巽朕位。”《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乎?”《说文·丌部》:“巽,具也。”徐锴系传:“具,谓巽具而进之也。”这里用为具备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 第二十卦 观卦
韬光养晦的智慧——解读《易经明夷卦》
十句话为你讲清易经
64第六十四卦 未济卦
《易经》到底在讲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