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资源调节的问题

 

坎者,坑陷也。坎为水在上,坎又为水在下,坎上坎下,二水相叠。坎,在《周易》中特指为水。《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仪礼·士丧礼》:“甸人掘坎于阶间少西。”《说文·土部》:“坎,陷也。”《水经注·圣水》:“(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发。”因此,此坎字特指为“坑”,意谓着地面低陷的地方。一般地面低陷的地方都有积水,如果再有水流来,则就是二水相叠了,本卦就是讨论这个二水相叠的问题的。

本卦所描述的水坑,似为周朝时期农业水利灌溉的一种人工水库,这种水库是建造在自然河流的两边,利用自然河流两边的自然地形,或者挖掘成凹地,而形成自然水库,当水库满盈时,如果上游再有水流来,二水相和,漫过坑坎,则会有“入于坎陷”“凶”险。所以周文王在本卦着重讨论了水坑的水量调节问题。

从本卦的描述可以看出周文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水资源,对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视。本卦与《兑》卦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看作是为《兑》卦是对本卦的继续与发展。

 

【辞】习12,有孚,维34,亨。行5有尚6

【译文】调节积水的坑坎,有诚信,计度大家的思想,是通达、顺利的。言说是有尊崇的。

【说明】本卦主要描述的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水量的“调节”。既不要加深水库,亦不要加高堤坝;对于“调节”,要人们有诚信,而计度人们的思想的目的,则是在于掌握人们的思想动态,是要人们相信统治者的言说,尊崇统治者的言说,从而使水利灌溉工程能够顺利地建设成功。能够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则是农业生产的最大保证。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7,凶。

【译文】调节积水的大坑,而水流入于坎坑中的又一个坎坑,则预示着有凶险。

【说明】本爻为全卦之始,首先点明水的调节问题,可是这种调节是不对的;让水流进入大坑之中的另一个小坑,是水流积蓄过多,这会增加水坑的深度,则就会导致坑底承受不住积水的压力而发生泄漏的危险。从而使水不能积蓄,达不到水库蓄水的目的,这样便有凶险。而调节之意便在于不要使水流满盈,亦不让其枯竭,这样才能保证水库里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水位,才能有利于农业生产灌溉的发展。

 

【九二】坎有险,求小8,得。

【译文】积水之坑坎有险情,若求其短暂,则能得到。

【说明】本爻紧接初六爻,大水来临,漫过原来的积水坑坎,造成了凶险;然而这是短暂的,是天地间的规律。求其短暂,是人们的愿望,但只要知道这是天地间的规律,也就不用害怕了。对于水,人们是又喜欢又害怕,地球上万物都离不开水,尤其是人类要靠水才能生存;然而,水又是人类最害怕的自然灾害之一,缺水是旱灾,水多是洪灾。所以周文王在《周易》中用许多个卦来谈水利治理问题,实是大有深意。

 

【六三】来之9坎坎,险且枕10,入于坎窞,勿用。

【译文】水之来去要坑坑相连,虽然险,但可以止。而若是水流入坑中之坑,则不可有所用。

【说明】本爻紧接九二爻之“坎有险,求小,得”之意,意谓积水之坑有险情,只能保持短暂的时间,要遵循自然规律。但怎样才能去险而又能保持长时期呢?周文王在本爻便提出了水之来去要坑坑相连,即多造几个大坑,以便可以容纳更多的积水。此举虽然费工费时,但却因为水库数量的增多,使水流有了更多的容身之地,而不至于横流于大地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库具有调节水量的功能,天之降雨,都有一定的规律,若地面没有水库容水,水就会横流大地,造成洪涝灾害。所以周文王在此提出“来之坎坎”,是很有道理的。但若是只有一个水库,其积水量增大,水的压力就会更大,就会使四周的堤坝承受不住水的压力而崩溃。所以周文王认为“入于坎,勿用”,是指只有一个水库时,就不要用这个水库来容纳水流。这种治水的方式方法,在今天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

 

【六四】樽11酒,簋1213,用缶14,纳1516,自牖1718,无咎。

【译文】节约用酒,增加用簋,用缶来作为祭祀仪式的乐器,贡献而节俭,自引导开始而穷尽,没有过错。

【说明】本爻亦紧接六三爻,紧扣治水的主题,但却笔锋一转而来告诫人们,举行祭祀仪式要节约用酒,酒为水,酒多即意味着水多。增加用簋,而簋是容器,有多容纳水的意思。在祭祀仪式上,主要还是用乐器来告祈祖先神灵。这个祭祀仪式要有贡献而又节俭,“自牖”,有来自于引导之意,也有自引导开始,然后无穷尽之意。意思是治理水利工程除了开辟新的水库外,还须加以引导而无穷尽,才会没有过错。“引导”即是在坎坑间增加导洪明渠,使高位之坑与低位之坑间有水道连接,那么高位之坑就不会满盈了。

 

【九五】坎不盈19,祗2021平,无咎。

【译文】积水的坑坎不会满盈,正好、恰好让其平沿,没有过错。

【说明】本爻亦紧接六四爻,引导而无穷尽后,积水的坑坎就不会满盈了。既然初六爻讲调节,六三爻是坑坎相连,到本爻则是“坎不盈”了,坎不盈也就是水量调节的表现;调节了水量,让其正好、恰好平满坑沿(堤坝),也就解除了险情,也就无咎了,这就是治理水利的结果。后来秦朝修治的“都江堰”、“灵渠”也都体现了周文王的这一治水思想。

 

【上六】系22用徽2324,寘25于从棘三岁26,不得,凶。

【译文】连接使用带有标识的绳索,安放、安置于丛棘之中,要三年,若不得,则有凶。

【说明】本爻乃全卦之终,亦紧接九五爻的“祗既平”,即:既要使积水的水面平满坑沿,又要使坑坎相连的每一个坑坎都不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怎样才能使每个坑坎都不要在一个水平面上呢?周文王在这里告诉大家,要用带有标识的绳索,安放、安置于丛棘之中作为长期性的水位水平标志,那么,调节水平面的高低,以及调节坑坎的高低,便有了依据。而通过调节的坑坎,就可以按人类的意志积水,从而不会造成洪涝灾害,而这些积水之坑坎就可以作为水利灌溉工程而为人民所利用了。本爻与卦辞的“习坎,……行有尚”遥相呼应,实为周朝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极佳描述。其着重点明不是天地之客观规律,与九二爻的“求小,得”之意甚合,九二爻乃求其短暂,是天地之客观规律,本爻乃是要说明若不遵守这个规律,不使用带有标识的绳索,不安放、安置,不作为长期性的标志,就会有凶险。因此而为“不得,凶”

 

【象】水洊27至,习坎;君子以常28德行,习教事29

【译文】有水来到了,就要调节原来积水的坑坎;君子应以规则及客观规律而言说,调节政教之事。

【说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周之时,农业种植已经较为普遍,但农业生产中须臾不可少的水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水利灌溉工程很不发达。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但怎样充分利用水资源,怎样调节积水之坑坎,使其能容纳更多的水,以利农业生产之用及人民百姓日用呢?这里统治者号召官员们要以水的规则行事,遵循水流的规律;并要调节政教之事,统一人们的思想,方能使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得以成功。本卦讲水,尤重“调节”,说明周文王很重视先辈治水的经验,不光在“引导”上下工夫,而且很注重坑坎水量的“调节”,这在当时,应该是很先进的方法了。

 

【彖】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调节积水之坑坎,是谓重重之险,要让水能流动而又不满盈,能积水而又不枯竭;行其险境而不丧失信心,计度大家的思想,是通达、顺利的。其以刚强中正,不偏不倚也。我们言说而尊崇,行动就会有成就。天之险为高远而无法升越,地之险为山川丘陵;统治者以山川丘陵之地险来作为国家的屏障,以险要的地势作为国家疆土的边界,所以调节积水之坑坎之重险非常有意义,因此可以看出利用坎险的功用是多么弘大啊。

【说明】彖传在这里对本卦作了延伸发挥,建筑坑坎,并调节坑坎的积水量,除了是保证农业生产外,还将山川丘陵之大的地险坑坎作为国家的边界屏障,这无疑是古代人民对水资源利用的又一大发明。确实,在古代渡水工具尚不发达之时,水险确实可以用来抵挡侵略者的进攻。古代的护城河也是由此而来。因此,利用坎险而一举两得,确实说明坎险的功用是很弘大的。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大过卦,在阐述了国家的建设问题后,周文王转到了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收成,然而水利工程却不是一家一户就有能力完成的,因而它也属于国家建设的一部分。

全卦由浅入深,层层剖析,从水库的不加深、不加高到另建一个水库,使坑坎相连,以容纳更多的水量,使水能为我所用,而不生水患,而杜绝水患。可以想象,在一条自然河流的两边,星罗棋布地有着一个又一个的积水坑,或湖泊,对于调节水量将会起着多大的作用。如果将一条自然河流比作银练,这银练两边的水坑或湖泊就是布满着的一个个的珍珠。初六爻讲调节,但不是在坑中调节,即不是加深水库;因为若是继续加深水库或是增高堤坝,则会导致坑底的泄漏,那样将会发生凶险。九二爻之“求小”,乃是周文王告诫人们,凡是坎坑,皆是有凶险的,若求其短暂,则会知道这是天地间的规律,既知道这是天地间的规律,也就不用害怕了。六三爻是点明要坑坎相连,以容纳更多的水量。六四爻则是要人们遵从治水的古法,并遵从“引导”,才不会有过错。九五爻是说明“坎不盈,祗既平”的道理,即是强调水量的调节问题。上六爻则是描述坑坎相连,不要同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具体施工方法。

在《讼》卦中,周文王即描述过对自然河流的“窒”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对自然河流进行堵截。因此,本卦即是描写在自然河流的两旁利用自然低陷的地形或是挖出低凹的“坑”,以蓄存和调节水的流量。当水量不大时,坑内或湖泊的积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而不影响下游的农田灌溉;当涨水时,坑或湖泊又可以蓄存大量的水,——现代的“垸”就是由此而来,——从而减少洪峰对河流两岸的压力。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对大自然的改造和挑战。由此,农业生产不再是粗放的野蛮耕种,人们走上了更为安定和更为富裕的生活道路。

——————————————————

【注释】1.习:(xí席)《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管子·七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2.坎:(kǎn)《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仪礼·士丧礼》:“甸人掘坎于阶间少西。”《说文·土部》:“坎,陷也。”《水经注·圣水》:“(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发。”因此,此坎字又特指为“坑”,意谓着地面低陷的地方。

3.维:(wéi)《易·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书·多方》:“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维其棘矣。”《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诗·周颂·雍》:“相维群公,天子穆穆。”《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帝……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隐:“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这里用为计度之意。

4.心:(xīn)《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关尹子·鉴》:“心之所之,则气从之。”《列子·黄帝》:“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这里用为思想之意。

5.行:(háng)《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尔雅·释诂下》:“行,言也。”郭璞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战国策·燕策》:“行而无信。”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八:“《左氏哀元年传》:‘因吴太宰嚭以行成。’服虔注:‘行成,求成也。’《管子·山权数篇》:‘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是皆行为言也。”这里用为言说之意。

6.尚:(shàng)《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集韵·漾韵》:“尚,贵也。”《字汇·小部》:“尚,崇也,又尊也。”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7.窞:(dan)《尔雅·释水》:“窞,坑也。”王念孙疏证:“窞之言深也。”《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窞路、托伏深虑。”《说文·穴部》:“窞,坎中小坎也。”徐锴系传:“坎中复有坎也。”这里用为“很深的水坑”之意。

8.小:(xiǎo)《易·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成玄英疏:“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这里用为形容短暂之意。

9.来之:犹言来去之意。

10.枕:(zhěn)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注,训“枕”为“止”,这里用为“止”意甚为恰当。

11.樽:(zun)《淮南子·要略》:“樽流遁之观。”杨树达云:“樽,经传通作撙。”撙,抑止之意,通常作节省、节约之用。这里用为节约、少用之意。

12.簋:(gui)《易·损·辞》:“损,有孚,元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诗·秦风·权舆》:“每食四簋。”《诗·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礼·掌客》:“鼎簋十有二。”《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说文》:“簋,黍稷方器也。”本义是指为古代青铜器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这里用为“容器”之意。

13.贰:(èr)《书·多士》:“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三贰,三益副之也。”《管子·弟子职》:“周还而贰。”尹知章注:“贰,谓再益。”《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广雅·释诂一》:“贰,益也。”这里用为“增加”之意。

14.缶:(fou)《易·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诗·陈风·宛丘》:“饮其击缶,宛丘之道。”《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说文·缶部》:“缶,秦人鼓之以节调。”本义是一种泥土烧制的瓦器,可以用来盛水。这里用指为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主要使用在祭祀仪式上。

15.纳:(nà那)《易·蒙·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书·禹贡》:“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服。”《管子·君臣上》:“君善用其臣,臣善纳其忠也。”《春秋·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盐铁论·本议》:“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这里用为交纳、贡献之意。

16.约:(yuē曰)《论语·述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庄子·天下》:“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成玄英疏:“以深玄为德之本根,以俭约为行之纲纪。”《荀子·不苟》:“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广雅·释言》:“约,俭也。”这里用为“节俭”之意。

17.牖:(yǒu)《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熏如篪。”毛传:“牖,道也。”孔颖达疏:“‘牖’与‘诱’古字通用,故以为道也。”《广雅·释诂三》:“牖,道也。”王念孙疏证:“道谓之牖,故道引亦谓之牖。”此通诱。这里用为引导之意。

18.终:(zhōng)《易·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书·吕刑》:“非终惟终,在人。”《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礼记·儒行》:“孔子对曰:‘遂数之,不能终其物也。’”孔颖达疏:“终,尽也。”《广雅·释诂一》:“终,极也。”《广雅·释诂四》:“终,穷也。”这里用为穷尽、到达事物的最大限度之意。

19.盈:(yíng)《易·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诗·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觉其盈。”《老子·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墨子·经》:“盈莫不有也。”《礼记·祭义》:“乐主其盈。”《说文》:“盈,满器也。”《广雅》:“盈,满也。”这里用为充满、满盈之意。

20.祗:(zhī支)《易·复·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诗·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祗搅我心。”郑玄笺:“祗,适也。”《广雅·释言》:“祗,适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示部》:“祗,为语辞,适也。凡此训,唐人皆从衣从氐作祗,见《五经文字》、唐石经、《唐韵》、《集韵》,宋以后俗本多作祗,非古也;至各体从氐,则尤缪极矣。”这里用为“正”、“恰”之意。

21.既:(jì计)《易·临·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孟子·告子上》:“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五:“既,犹其也。一为指事之词。”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

22.系:(jì计)《易·姤·初六》:“系于金,柅贞,吉。”《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郑玄注:“系,联缀也。”贾公彦疏:“谓王者於邦国之中立法,使诸侯与民相和耦而联缀不使离散。”《逸周书·作维》:“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郊山。”孔晁注:“系,因皆连接也。”《春秋左氏传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类篇·系部》:“系,连也。”这里用为联缀、维系、连接之意。

23.徽:(huī灰)《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扬徽者,公徒也。”杜预注:“徽,识也。”这里用为标识之意。

24.纆:(mo)《管子·乘马》:“薮,镰纆得入焉,九而当一。”《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韩非子·难言》:“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裴骃集解:“瓒曰,‘纠,绞也。纆,索也。”《玉篇·系部》:“纆,索也。”这里用为绳索之意。

25.寘:(zhi)《诗·周南·卷耳》:“寘彼周行。”《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周礼·秋官·大司寇》:“凡害人者,寘之圜土。”《左传·隐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颍。”《说文新附》:“寘,置也。”这里用为安排、放置之意。

26.岁:(suì碎)《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诗·商颂·殷武》:“岁是来辟,勿予祸适。”《管子·侈靡》:“满虚亡时,其散合可以视岁。”《尔雅·释天》:“岁,年之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论语·子罕》:“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这里用指为古人较通用的纪年单位。

27.洊:(jian)《玉篇·水部》:“瀳,水至也。洊,同瀳。”这里用为水至之意。

28.常:(cháng)《书·皋陶谟》:“彰厥有常,吉哉!”《诗·周颂·思文》:“陈常于时夏。”《管子·君臣上》:“而相为常具以给之。”《老子·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韩非子·扬榷》:“其事不当,下考其常。”这里用为规则之意。

29.教事:孔颖达《周易正义》:“政教之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板易经189:习坎卦——陷险 有孚维心勇往直前
钟奎华║竹坑水库(诗三首)
第二十九卦坎坎为水坎上坎下
【航拍三坑水库】怀集没有海,只有水库....
《易经》习坎卦智慧1|易经四大难卦之二 ,习坎卦义,习坎之用
《易经》讲义(第17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