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耕种方式的问题

 

离者,明也,丽也。一火在上为日,为太阳之火;一火在下为大地上人们所烧之火。也就是说,太阳出来了,人们在大地上燃烧起大火。卦中初九爻为日出。九三爻为日落,朝霞与晚霞相映着大地上的火焰,其绚丽灿烂之景象蔚为奇观,难以描述。本卦的上下之火是很不相同的,一个是天上之火,似火,但实质上不是火,它是光与热的代表;一个是地上之火,有火的实质,能发光与热,能造福于人类,亦能对人类造成灾害。故本卦取名为“离”。离者,有距离也:本卦通过对火的描述,揭示了古代先民刀耕火种的情形。笔者曾在贵州南部乡下当过知青,目睹并参与过这种“刀耕火种”的活动(至今我国南部某些山区仍过着这种刀耕火种的生活)。

本卦所描写的“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之景象是很惨烈的,确是值得后人警醒。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森林大火,吞食了多少人民的生命,破坏了多少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已无法统计。但本卦却应给人类一个警戒。

 

【辞】利贞,亨;畜1,牝23,吉。

【译文】利于贞问。是亨通的。容纳,要对着牛宿之星,才吉祥。

【说明】本卦是以地上之火相应于天上之火展开的,凡遇天上之火及大地上的火相映时,就称为“离”,地上之火即是当时的农民们有意放火烧山,以火灰肥其土地之法,即我们现在所称的“刀耕火种”。古人们每每在烧山之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以确保整个烧山过程的顺利。因此要选一个较宽阔的地方,能容纳许多人的所在,摆一个黄帝水阵,以能克住火。队伍要对着牛宿之星(北方,北方为水),若是祭祀不当,则会出现意外。因此,“畜,牝”也就很为重要了。如能保证“畜,牝牛”,方为吉样,亨通。

 

【初九】履4,错5然,敬6之,无咎。

【译文】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为了表示对上天的虔诚,人们琢磨玉石后,又涂上金色的颜料,以示对太阳神的恭敬,故而无咎。

【说明】人们举行祭祀仪式是为了烧荒肥土,以期生长出茁壮的粮食。但古人也深知,水火无情,烧不好的话,会殃连及大片森林。为了确保安全,古人们在每次烧荒之前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一来表达对火的敬畏,二来表示对火的感谢,三来表达人们对火的祈求,不要殃及人类。本爻旨在要求人们“敬之”,其目的就是在“刀耕火种”之前,一定要举行祭祀仪式,并要有诚意,方能确保无咎。

 

【六二】黄78,元,吉。

【译文】美好的大火,开始是吉祥的。

【说明】初九爻是日出前准备烧荒的仪式,本爻则是开始了烧荒。这时,满山遍野都燃起了大火,与高悬在天上的太阳相辉映,火天连成一片,故称为美好的大火,这是吉祥的。

 

【九三】日昃9之,离,不鼓缶10而歌,则大耋11之嗟12,凶。

【译文】太阳偏西,西方天边的晚霞与大地上燃烧的大火相映霞辉,象是天也在燃烧。不击缶而歌咏(祭祀仪式上人们的颂唱),引起了年龄很大的老年人的叹息,这是凶之兆。

【说明】古代祭祀仪式规矩很多,不鼓缶而歌,则就违背了祖传的规矩;二是缶里没有了水,使黄帝水阵缺少了最根本的东西,这个水,是救急用的,不是用来喝的。而现在疲惫的人们把它喝了,这就为这次烧荒活动种下了祸根。大火烧了一天,似乎都很顺利,年轻人便得意忘形了,大意轻敌,就会导致灾难的降临。在古代,文字尚不普及,许多先民前辈的经验全靠口头传说,因此,年龄越大的人,其听闻所见就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所以大耋之嗟,就甚为重要了。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1314,死如,弃如。

【译文】火势突然增大增猛,而且向举行祭祀仪式的我们这个方向蔓延过来,焚烧了祭坛及许多祭祀用品,还没有来得及宰杀的敬神的牲畜也被活活烧死;人们只好放弃这个地方、这些东西,大家四散奔逃。

【说明】由于九二爻出现的不鼓缶而歌,违背了放火烧山的某些规矩,灾难果然发生了。大火随风而行,突然蔓延到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老人之嗟叹实现了。这是人们麻痹大意,不听从老人言说的沉痛教训。水与火,是人类最不可离开又最难控制的;因此,在对待火的问题上,一定要小心慎重,方保无咎。

 

【六五】出涕151617,戚18嗟若,吉。

【译文】人们痛哭流涕,悲伤地感叹火之无情;人们有痛苦悲伤之表现,说明他们有悔改之心,而才会有吉样。

【说明】大火蔓延,祭祀失败,人们遭受了很多损失。逃离火场的人们为大火的蔓延、为祭祀的失败,为祭祀用品的损失而痛哭流涕,悲伤地感叹火之无情;为此,他们痛苦而悲伤。正因为有了痛苦悲伤,才能生起悔过之心,而有了悔过之心,以后才能改过自新。设若是抱怨、指责,甚至于嚣骂,毫无悔恨的心情,不总结经验教训,以后还会失败的,还会遭受灾难的。

 

【上九】王用出征19,有嘉20,折21。首2223,匪其丑24,无咎。

【译文】君王拿出了国库征收的钱财物品,这本是原来人民所贡赋、被征收的粮食及日用物品。用此钱财物品,重新举行一种叫“嘉”的祭祀仪式,并用相应的葬具来埋葬被焚烧的祭祀用品(牲畜)。并叫女性奴隶站在道路两旁,不要太多的人来参加这个葬仪,因此无过错。

【说明】九四爻遭受灾害,祭祀仪式失败且受到损失,统治者体恤民情,拿出了向人民征收的贡赋,不再向人民征收,这是减轻人民负担的英明举措。取之于民,仍用之于民,才能算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此时若再向人民征收贡赋,加重人民负担,则会有凶。由于吸取了经验教训,大家又重新开始了新的活动。本卦至此结束,虽然刀耕火种的活动并没有结束,但可以想象,人们又开始新的祭祀仪式,又开始了新的农业生产活动。

 

【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译文】天上、地上之火为两种光明,大人应以火一样的光明,用智慧的思想照亮人们的内心,用文明的礼俗来普照四方。

【说明】不论是天上之火还是地上之火,都给人类、万物以光明、温暖。现在天上地上都有火发出光明,照耀着人类、万物,因此本卦称为“离”。天上、地上之火既然以光明照亮人民,大人(这里所指是与《乾》、《否》卦一样,是比君子的智慧要高的人)君子们也应该效法天地的精神,用光明来照亮人们的思想,用文明的礼俗来普照四方,教化人民。

 

【彖】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译文】离,是光明绚丽的景象,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放出光明,百谷草木可以在大地上燃烧而放出光明;两个光明同时照耀人们,是很正常的。正因为天上有了太阳、月亮,人类有了火,这个世界才会形成这个样子。人们所用的火是柔弱的,它的光明可称为中正,火按人们的意志燃烧,放出光明,故为亨通。是以,人们在使用火之时。必须摆出阵式,设立祭祀仪式,并选定方位,才能使用火,才能获得吉祥。

【说明】彖传是对本卦的说明,其宗旨在于说明用火要谨慎,要中正,火的使用才能对人类有用。如果不谨慎不中正,则就会造成悲剧,使人们丧失很多东西。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坎卦,坎是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周文王在阐述了这个问题后,紧接着描述了一次“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过程。卦中初九爻描写日出,设祭;六二爻描写日在中天以及大地之火;九三爻则描述了傍晚地上大火的猛烈情形;九四爻则是描述人们乐而忘形,而导致大火蔓延,人们猝不及防,以至遭受到很大的损失的情形;六五爻则是人们悲哀,并举行祭祀的经过:上九爻则着重描写了君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英明举措。整个卦,通过人们进行刀耕火种的活动,而不慎引发森林大火,导致损失惨重的经历,旨在告诫人们,慎重待火!亦表现出《周易》的作者对刀耕火种的反对,用火烧荒山,烧荒肥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既然水利工程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改变我们古老的生产方式,摒弃“刀耕火种”。因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容易引发森林大火,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用火烧荒山,烧荒肥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本卦所描写的“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之景象是很惨烈的,确是值得后人警醒。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森林大火,吞食了多少人民的生命,破坏了多少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已无法统计。

因此,改火耕而为水耨,是周文王对农业生产的一大改革,农业生产的耕作由粗犷走向精细,粮食产量也随之而得到提高。

从《史记·贷殖列传》:“楚野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而水耨”中,可以看出,水稻及旱地作物的精耕细作已逐渐取代了刀耕火种的活动,中国的农业生产在周文王以后便有了较大的发展。

后来周文王专门在《易·旅·六二》中用:“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来讨论森林防火带的问题。也就是说,周文王很重视森林保护问题,因而不愿意烧山毁坏森林,而愿意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

【注释】1.畜:(xù序)《易·小畜·辞》:“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书·盘庚中》:“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诗·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获罪于两君,天下谁畜之?”《老子·六十一章》:“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说文》:“畜,田畜也。”《广雅·释诂一》:“畜,养也。”《玉篇·田部》:“畜,容也。”这里用为畜养,容纳,收容之意。

2.牝:(pin)《易·坤·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国语·越语下》:“凡阵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武经总要·制度·本朝八阵法》:“右牝即黄帝之水阵,孙子之牝阵,吴起之曲阵,诸葛亮之龙阵,刘裕之却月也。”这里用指为举行祭祀仪式时,人们摆设的一个队伍形式,谓为右翼的队伍。

3.牛:(niú怓)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颗。这里用为祭记仪式的队伍的排列要对着北方之牛宿。又或是指丑时。《易·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易·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4.履:(lǚ吕)《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易·归妹·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商颂·长发》:“率履不越。”毛传:“履,礼也。”郑玄笺:“使其民循礼不得逾越。”《尔雅·释言》:“履,礼也。”这里用为“祭祀仪式之礼”之意。

5.错:(cuò措)《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大雅·韩奕》:“淑旂绥章,簟茀错衡。”《诗·商颂·烈祖》:“约軝错衡,八鸾鸧鸧。”《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钩饰在前,错錣在后。”《说文·金部》:“错,金涂也。”段玉裁注:“涂,俗作涂,又或作搽,谓以金措其上也。”《盐铁论·散不足》:“中者舒玉紵器,金错蜀杯。”这里用为琢磨玉石,然后用金色涂料涂抹其上,以祭祀献礼之用之意。

6.敬:(jìng)《易·需·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诗·小雅·沔水》:“我友敬矣,谗言其兴。”《诗·大雅·常武》:“既敬既戒。”《诗·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释名·释言语》:“敬,警也,恒自肃警也。”这里用为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之意。

7.黄:(huáng)《易·坤·六五》:“黄裳,元吉。”《书·康王之诰》:“皆布乘黄朱。”《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毛传:“黄,嘉谷也。”《诗·鲁颂·有駜》:“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吕氏春秋·功名》:“缶醯黄,蚋聚之,有酸。”高诱注:“黄,美也。黄故能致酸,酸故能致蚋。”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8.离:(lí梨)《管子·侈靡》:“官礼之司,昭穆之离,先后功器。”《管子·五行》:“经纬星历,以视其离。”《玉篇·佳部》:“离,丽也。”这里引申为“光明”之意。

9.昃:(ze)《书·无逸》:“日中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日下昃。”《说文·日部》:“(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这里用为太阳偏向西方之意。

10.缶:(fou)《易·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诗·陈风·宛丘》:“饮其击缶,宛丘之道。”《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说文·缶部》:“缶,秦人鼓之以节调。”本义是一种泥土烧制的瓦器,可以用来盛水。这里用指为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主要使用在祭祀仪式上。

11.耋:(die)《诗·秦风·车邻》:"今者无乐,逝者其耋。”《尔雅·释言》:“耋,老也。”郭璞注:“八十为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礼记·射义》:“耆耋好礼。”这里用为老人之意。

12.嗟:(jiē街)《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诗·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小尔雅·广言》:“嗟,发声也。”这里用为感叹之意。

13.焚:(fén)《管子·揆度》:“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左传·成公十三年》:“遂从而尽焚之。”《庄子·外物》:“乃焚大槐。”《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公羊传·桓公七年》:“焚咸丘。”《说文·火部》:“焚,烧田也。”《玉篇·火部》:“焚,烧也。”这里用为用火烧山林宿草之意。

14.如:(rú儒)《诗·邶风·旄丘》:“褎如充耳。”《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均为语气助词,又为“然”之意。

15.涕:(tì替)《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策·燕策》:“士皆重泪涕泣。”《说文·水部》:“涕,泣也。”这里用为痛哭流涕之意。

16.沱:(tuo)《正字通·水部》:“沱,涕垂貌。”这里用为痛哭流涕之意。

17.若:(ruò弱)《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二子楸然改容,超若自失。”这里用为助词,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之意。   

18.戚:(qī齐)《易·离·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管子·小匡》:“是以圣王敬农戚农。”《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这里用为忧惧的样子之意。

19.征:(zhēng)《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周礼·地官·闾师》:“以时徵其赋。”贾公彦疏:“闾师徵敛百里内之赋贡。”《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於是以门赏班,使食其征。”杜预注:“征,税也。”《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赵岐注:“征,赋也。”《仪礼·乡射礼》:“徵唯所欲。”这里用为征收赋税或是贡品之意。

20.嘉:(jiā加)《周礼·地官·保氏》:“而养因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郑玄注:“五礼,吉、凶、宾、军、嘉也。”这里用指为五礼之一的“嘉”礼的祭祀仪式之意。

21.折:(shé哲)《荀子·礼论》:“抗折,其貌以象槾茨、番阏也。”《仪礼·既夕礼》:“陈明器於乘车之西,折横覆之。”郑玄注:“折,犹庪也。方凿连木为之,盖如床而缩者三,横者五,无篑窆事毕,加之圹上,以承坑席。”《礼记·杂记上》:“而后折入。”郑玄注:“折,承席也。”陆德明释文:“折,形如床,无足也。”这里用指为古之葬具,类似棺材之物之意。

22.首:(shǒu)《易·既济·上六》:“濡其首,厉。”《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管子·地员》:“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竃陈于军中,而疏行首。”王引之述闻:“引之谨案,首,当读为道。疏,通也,谓通陈列队伍之道也。”《荀子·宥坐》:“伊稽首,不其有来乎?”《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讼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司马贞索隐:“今检《会稽石刻》文,首字作道。”这里用为“道路”之意。

23.获:(huò惑)《诗·小雅·采芑》:“方叔率止,执讯获丑。”《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墨子·小取》:“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荀子·王霸》:“则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埶业。”《韩非子·喻老》:“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己乎。”李善注引晋灼曰:“臧获,败敌所破虏为奴隶。”《方言》卷三:“荆、淮、海、岱杂齐之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这里用为古代奴婢的贱称之意。首获,谓道路两旁站立着女性奴隶之意。

24.丑:(chǒu)人数众多。《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郑玄笺:“丑,众也。”《诗·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管子·内业》:“其精不见,其征不丑。”《尔雅·释诂上》:“丑,众也。”《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这里用为众人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离卦
一八二九 再谈既济九五
易经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
壮族火猫舞
重阳节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