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鱼水关系的问题

晏子使晋,晋平公飨1之文室,既静矣,晏23,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众若何?”

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4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

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迺5得见,愿终闻之。”

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

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孰贤?”

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

公曰:“王室之正6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7也。”

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8武,士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9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10身,不足以及子孙矣。”

【译文】晏子访问晋国,晋平公请晏子在文室吃饭,等到安静后,已是很晚了,平公问他说:“从前我的先君得到众人拥护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晏子回答说:“君主请我的君主吃饭,让我这个使臣得到,我侍奉于君主身边,受宠惶恐不知道怎样回答。”

平公说:“我听说大夫先生多次了,如今乃得相见,希望最终能听到教诲。”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像水一样美好,深渊大泽都能容纳,众人都归附,就像鱼儿一样有水依附,能极大的得到游泳的快乐;如若深渊大泽决堤枯竭,鱼儿游动流散,就会流向有雨水的地方,再不能复返。”

平公说:“请问齐庄公与今君上谁更贤能?”

晏子说:“两个君主的行为方式不相同,我不敢知道。”

平公说:“王室的政事,如今都成了诸侯的专制,因此想听听先生的建议。”

晏子回答说:“先君庄公不安于静处,乐于节制饮食,不喜好钟鼓礼乐,喜好兴兵勇武,士兵都与他一起忍受饥渴寒暑,庄公力强,有过人的力量,但有一过错不能停息,因此免不了灾难。如今的君主扩大宫室,壮美台榭,以避开饥渴寒暑,畏惧祸患而敬鬼神,如今君主的善行,足以保全终身,但不足以造福子孙。”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鱼水关系的问题。晋平公很疑惑,于是询问算是前辈的晏子,晏子则用水与鱼作为比喻,强调了君臣的鱼水关系。同时期的老子也有一段关于“水”的精彩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产生和制造出的污物,大部分被排入水中而流到最低处,这个低处,往往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是人们所憎恶的地方。然而若是没有水的自动去污能力,人类这几十万年所生产和制造出的垃圾有多少大海都会被填满。而水却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它没有埋怨人类的自私,也没有要求人类的回报,也没有与人类争什么,也没有对人类求全责备,它就这样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所以,上层的统治者要擅长象水一样,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这是老子用水的美德来比喻做人的人格,也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埋怨别人的自私,不要去要求别人的回报,也不要与别人争什么,更不要对别人求全责备;要象水一样,象似水的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类的世界更加美好。

但是很遗憾,晏子所遇到的国君,没有一个有“水”的品德,齐庄公很强悍,穷兵黩武,而且好色,与大臣崔杼之妻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

【注释】1.飨:(xiang)《书·顾命》:“上宗曰:‘飨!’”《管子·大匡》:“齐侯怒,飨公。”《国语·周语上》:“神飨而民听。”这里用为接受酒食之意。又为请客吃饭之意。

2.晏:(yàn)《管子·乘马》:“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管子·八观》:“早晏不禁,则攘夺窃盗。”《论语·子路》:“何晏也?”《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吕氏春秋·慎小》:“二子待君,曰晏。”这里用为迟、晚之意。

3.以:(yǐ椅)《易·小过·初六》:“飞鸟以凶。”《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战国策·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淮南子·原道》:“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以,犹及也。”这里用为连及之意。

4.御:(yù玉)《书·顾命》:“由宾阶隮,御王册命。”《诗·小雅·雨无正》:“曾我暬御,憯憯日瘁。”《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管子·山权数》:“未也。将御神用宝。”《战国策·齐策一》:“于是舍上之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小尔雅·广言》:“御,侍也。”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5.迺:(nai)古同“乃”。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诗·大雅·緜》:“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诗·大雅·公刘》:“迺场迺疆,迺积迺仓。”《尔雅·释诂》:“迺,乃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迺,语词也。”

6.正:(zhēng)古通“政”。《书·咸有一德》:“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管子·四时》:“风与日争明,则失正之国恶之。”《墨子·兼爱下》:“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荀子·大略》:“虽天子三公问正。”《尚书大传·皋陶谟》:“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这里用为政治、政事之意。

7.言:(yán)《易·困·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书·舜典》:“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诗·大雅·板》:“我言为服,勿以为笑。”《论语·为政》:“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韩非子·难一》:“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吕氏春秋·义赏》:“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於城濮。”高诱注:“言,谋也。”这里用为建议、主意、计策之意。

8.作:(zuò坐)《书·禹贡》:“恒卫既从,大陆既作。”《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管子·势》:“动静者比于死,动作者比于丑。”《孟子·公孙丑下》:“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论衡》:“周秦之际,诸子并作。”这里用为产生、兴起之意。

9.辟:(bì毕)古通“避”。《周礼·掌交》:“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管子·权修》:“刑罚不审,则有辟就。”《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礼记·中庸》:“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荀子·荣辱》:“不辟死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辟亲贵,法行所爱。”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10.没:(mò莫)古通“殁”。《老子·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墨子·明鬼下》:“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荀子·正论》:“圣王已没。”《易·系辞下》:“庖牺氏没。”《国语·晋语》:“以没其身。”《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这里用为死去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晏子春秋》卷4内篇问(下)诗解14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15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16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
晏子春秋 內篇問上
管仲“三归”考说
晏子春秋集释*景公問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諫第四〔一〕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第七卷外篇第七*景公問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諫第四〔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