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持针的纵舍之法

【原文】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

歧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译文】黄帝说:持针有纵舍之法,是怎样的?

岐伯说:一定先要清楚了解十二经脉的起处和出处,皮肤的或寒或热,以及脉气的或盛或衰,或滑或涩。脉滑利而充盛的,病将日渐严重;脉虚而细的,其病经久不愈;脉大而涩的,是痛痹症;脉阴阳如一,不可分辨的,病难医治;胸腹四肢还有热象,说明病还存在;如胸腹四肢热已消退,说明病也已痊愈了。诊视患者的尺肤,借以察知其肌肉的坚实与脆软,脉象的大小滑涩,以及病的属寒属热,属燥属湿。通过审视眼睛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测知五脏的内在变化,并由此断定患者的生死。再是诊视患者的血脉,观察其肤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了解疾病的寒、热、痛、痹。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持针的纵舍之法,本末者,十二经脉之本标,血气之流行出入者也。皮肤之寒热,病气在于皮肤也。脉之盛衰滑涩,病气在于经脉也。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于经脉之中。虚而细者,病久持于脉外也。夫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脉大以涩者,为寒热疼痛麻木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第七十一章第四节
中医《脉经》基础理论错误传承千余年之改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六十六黄帝灵枢经
赵京生|四时针刺与五输穴
艾灸养命26式,不入其门不得其法!
这种方法验证了“死人身上无经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