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颠覆,后视镜使用全攻略!(上)

后视镜和安全带一样,是汽车当中最有用同时却最容易被忽视的工具,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空气的特点是什么?在的时候,你习以为常,但一旦没有的时候,就致命。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司机并不会正确使用这两个重要的保命工具,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去用。驾驶不系安全带,从不扫后视镜,甚至根本不知道内后视镜有何用处。

大部分司机诸多基础知识的缺乏以及安全意识的缺失,是导致如今交通问题的根源所在。

梦飞将用几次文章来和你探讨,与后视镜有关的方方面面。

1、后视镜的作用
安全带的作用,是把我们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当遭遇特殊情况(撞击、侧翻)时,能避免被甩出,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后视镜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所谓的“后视镜”,就是起到“后视”的效果。

以下文字非常重要,请仔细思考。

梦飞时常说过,做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知道做它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缘由,只是单纯模仿,无异于“东施效颦”,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后视镜的操作尤其如此,很多车友就是听教练说,要隔一定的时间,按照顺序去扫三个后视镜,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机械地模仿,很多时候可能改扫的时候没扫到,不该扫的时候注意力又被牵扯,非常危险。

这时候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必须使用后视镜?

使用后视镜的目的有三:

a、逢自身变化要保障后方安全

比如的拐弯、掉头、倒车、变道、起步……

b、怕被后车追尾

什么时候会被后车追尾呢?

速度差变化,特别是剧烈变化的时刻,你能刹住,但不能保证别人能刹住。所以自己降速的同时,也必须扫后视镜,看看后车是否能刹住,如果刹不住,就得想办法逃离。

c、怕被后车别车

所谓的“别车”,就是在不具备变道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加塞变道。

当车道变窄或者数量变少(修路、有障碍物)时,最容易遭遇别车。

大家请想想,使用后视镜的目的,是不是都可以归类进这三种情况之中。明确了目的之后,明天梦飞将会为你规范所有的操作细节。
   
2、后视镜的调整
后视镜应该如何调整,问的车友也比较多。梦飞其实在《开车是一场修行2:别以为你不是新手》中也做过详细的规范和解答,在此做一个总结,当中的很多细节还是请大家去翻书。


目前有两种常见的后视镜调整方法:

a、常规法
梦飞在《开车是一场修行2:别以为你不是新手》里分享的就是常规法。

内后视镜要达到最大视野。

 

 

左后视镜调整标准 

 


右后视镜调整标准


    
b、颠覆式
所谓颠覆式的调整方法,就是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把外后视镜再往外调整,目的是增加视野范围,减小盲区。

调整到什么程度呢?

调整到自己的车屁股刚好消失在后视镜当中。

后视镜调法,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有的人能适应在后视镜中看不到车屁股,而有的人不习惯,比如梦飞就习惯于常规法,看不到车屁股让我没有安全感。

所以,关于如何调整后视镜,看你自己的习惯,在常规法和颠覆式中间的任何一个值都是可以的,看你自己的喜好。       

3、后视镜盲区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概念,后视镜是存在盲区的,颠覆式调法,梦飞没有试过,大家可以去试试。常规法一定是存在后视镜盲区的。

对于后视镜盲区,你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a、定性知道后视镜盲区的存在

b、定量知道自己车辆后视镜盲区的范围

c、逢自身变化(变道、拐弯……)时,注意自己的后视镜盲区

d、不要行驶在他人的后视镜盲区范围之内

如何定量分析后视镜盲区的范围,请翻看《开车是一场修行2:别以为你不是新手》中的P132-138页。

关于后视镜盲区有个重点,就是如何避免盲区。国际推行的方法是,变道时,扭头看盲区,现在也被写进了驾考的科目三当中。

但梦飞对这个做法持保留意见,个人愚见,在各个交通参与体都不具备安全意识,交通混杂的市内,这样很容易追尾前车,或者新手很容易抖动方向盘,其实更加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任何做法,都需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国外之所以推崇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各个交通参与者都各行其道,具备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同一套规则。

其实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盲区,就是靠稍微地加减速,后视镜盲区的范围其实很小,只有稍微和后车产生一点点速度差(靠小幅度加减速),后车就能有效驶出盲区范围之内。

这个方法是梦飞独创的,靠稍加或者减速,把原本在后视镜盲区范围内的车辆甩出来,只是多一次扫外后视镜的操作而已,方便、简单而且更加安全。

4、内外后视镜区分
内后视镜是平面镜,正确反映了与后车的真实距离,而两侧的外后视镜是凸面镜,之所以不用平面镜而选择凸面镜,目的是增加视野的范围,但相应的有个特点,就是外后视镜里看到的物体要比实际小。

所以,之前有位车友问,为什么内后视镜里看到的车辆要比外后视镜里的更近?

但实际情况应该这样论述:内后视镜里的车辆大小、远近是正常的,而外后视镜里的偏小。

5、内外后视镜使用规范
大部分司机使用后视镜是不规范的,请记住以下措辞,使用后视镜时,我们最常用的三个字叫:“扫”、“看”、“瞟”。


很多车友喜欢用“看”后视镜,后视镜不是用来“看”的,所谓“看”,指的是目光在后视镜上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在前进中,如果视线长时间离开前方,很容易追尾。

所以,请记住,在慢速倒车的时候,才勉强能用“看后视镜”字。 

梦飞,后视镜不是用“看”,那用什么呢?

从看完这篇文章开始,请注意,以后咱们在讨论后视镜的时候,一定分内外,因为内外后视镜,无论是镜面、用途、还是使用规则都是不同的,必须分开考虑。

内后视镜用“瞟”,所谓的“瞟”是指,基本上头不动,眼睛向右上方抬一下,迅速瞟一眼内后视镜,然后目光回到前面。

外后视镜用“扫”,所谓的“扫”是指,微微晃动头部,我们以“扫”右后视镜为例,有需要的时候,微微向右晃动头部,眼随头动,迅速扫一眼右后视镜,然后视线回到前方。

所以,请记住梦飞给出的规范,内后视镜用“瞟”,外后视镜用“扫”。

很多车友就会说了,这么快,怎么看得清。

请记住,如果没有观察清楚后方的情况,也千万不能增加在后视镜上的停留时间,怎么操作呢?可以增加频率,扫一次没扫清楚,就再扫一次,但每次都应该迅速视线回到前方,否则容易追尾。

今天的文章,是对后视镜相关的所有细节,进行盘点和定义,明天我们将进入关键性的部分——后视镜的使用规则,梦飞将详细规范所有需要使用后视镜的情况和细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内后视镜判断车距【驾校不教的知识】
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及使用全攻略
开车不知道“危险半径”?你会很被动
【微讲堂】驾校不教的知识 后视镜那些事儿(三)
驾校不教的知识(1) 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驾车盲区应该如何预防和避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