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锦峰:单侧聋与单侧听觉剥夺及其对声源定位的影响

点 击 上 方 “ 听力行业通讯 ” ↑ 即 可 订 阅


2017年5月28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听力协会共同举办的“2017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完美闭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在嘉宾、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次大会的全部议程。现将各位嘉宾的主题演讲内容逐一整理出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听障人士、关注听力行业发展,参与到听力事业中来。


5 月 27 日下午,刘锦峰博士做了题为“单侧聋与单侧听觉剥夺及其对声源定位的影响”的主题发言。刘博士在介绍了单侧聋、单侧听觉剥夺的基础之上,详细解释了声源定位依赖的信号机制,以及 SSD 、单侧 CI 对声源定位的影响。最后强调双侧聋、单侧聋需要及时干预康复。



1997-2000年就读于延安大学医学院,2001-2003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4-2007年就读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7-2010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一)声源定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单侧聋(单侧听觉剥夺)对声源定位的影响。(二)听觉系统的性别差:生殖激素对听觉功能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联合气道疾病:鼻内镜鼻窦外科解剖与临床,变应性咽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论文与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持与参与的课题研究8项,其中主持3项,包括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抑制性传入对发育早期单侧听觉剥夺所致声源定位通路再重构的限制性影响,项目号:7162066,经费18万元)。

获得专利:1.外耳道冲洗头及外耳道冲洗器(专利号:201520358459.9);2.耳廓假性囊肿负压引流装置(专利号:201520729908.6).3.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及鼓膜切开的固定于推进系统(专利号:201511026124.8)


单侧耳聋


首先,刘锦峰博士和我们一起回顾了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 SSD或Unilateral hearing loss, UHL)的概念。刘博士说,目前,它的含义还停留在字面意思,即单侧听力下降,问题是我们没有对耳朵的性质和程度进行界定;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大部分对单侧聋的定义指向的是单侧重度听力下降,包括感音神经性聋和传导聋。

接着,刘锦峰博士强调了单侧聋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患者群体多

    • 获得性语后SSD包括:特发性突聋,听神经瘤,梅尼埃病,单侧中耳炎、胆脂瘤等未能获得有效听力重建

    • 先天性或语前SSD:新生儿语前 SSD (发病率约 0.5%),而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先天性双侧耳聋儿童早期只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

  • 目前重视不足:原因是认识不足

    • 双侧耳聋植入比较昂贵

    • 对听觉效果要求不是很高


同时,我们也知道单侧聋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丧失了双耳聆听优势

    • 通过双耳综合增加响度感知(5-10dB)

    • 提高安静即噪声环境下的听觉效果和言语理解(静噪效应)

  • 严重损害声源定位能力(SL 并没有完全丧失,还有 SSC )

  • 可能会造成单侧听觉剥夺(与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有关)


单侧听觉剥夺


刘博士说,单侧聋概念可能是针对单侧听觉剥夺产生的。单侧聋无论是感应性质还是传导性质,对于听觉中枢来说,听觉信息输送都减少了。如果听觉中枢缺乏有效的听觉刺激,中枢听觉系统就会弱化,甚至丧失对听觉信息的编码能力。这个现象就是听觉剥夺。



单侧聋持续时间越长,发生时间越久,耳聋程度越重,那么,单侧听觉剥夺的情况也会越严重。


 单侧听觉剥夺病理


听觉神经是互相交叉的,但信息传递大部分还是独立的。发生单侧听觉剥夺之后,耳聋侧对应的听觉通路会出现弱化,包括耳蜗核、上橄榄和下丘的连接减少、神经元大小和数量减少、树突形态改变。


最后,导致下丘两耳信号整合的消失及广泛的神经电生理活动减弱。这样,双耳优势减弱。


单侧听觉剥夺主要的两个病理结果是:


跨通道重组


两侧听觉通路活动的偏侧性改变


听觉剥夺之后,听觉评测会去执行一些临近评测的功能,比如视觉和本体感觉。


跨通道重组指的是,中枢系统井然有序地负责不同区域的功能,当听觉皮层失去听觉刺激之后出现听觉剥夺,机体反应会执行临近区域的视觉、本体感觉功能。


耳聋患侧的听觉通路发生弱化,同时还会出现另一侧听觉通路增强,强于正常听觉活动。这样,形成了过大的偏侧性。


声源定位


为了便于理解单侧聋、单侧听觉剥夺对声源定位的影响,刘锦峰博士先介绍了声源定位的概念和它的发生机制。


声源定位:以听者为中心,对声源空间位置的判定,包括声源方位角位置,声源与听者的距离以及运动声源的运动速度的判定。


刘博士指出,声源定位非常重要,是我们管理感知的基本能力。比如我们在马路上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在噪声环境下对言语的理解,都需要声源定位能力。


  • 声源定位是人与动物对环境感知的一种基本方法

  • 如果声源定位能力降低或丧失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真实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及日常生活


 声源定位机制


声源定位依赖的主要是以下三种信号:


  • 耳间时间差(ITD):(1.5kHz以下),是双耳信号

  • 耳间强度差(ILD):(2kHz以上),是双耳信号

  • 波谱特征(spectral shape cues):耳廓信号(5kHz以上),是单耳信号


 


 耳间时间差 ITD


由于两耳不在同一点,一个声源到达两耳之间的距离不同,这样就形成时间差。



比如说,正前方和正后方的时间差是 0,与此对应的耳的位置的时间差是最大的,在环境的区域中,时间差逐渐变化。中枢依赖于行波的相位差进行编码声源位置,根据时间差定位水平方位角,但它主要依赖低频信息。


 耳间强度差 ILD


对于高频信息,由于它的行波速度、频率比较快,效应差难以被中枢使用。所以,高频信息声源定位使用耳间强度差。


由于高频信息的波长比较短,无法绕过头颅,被阻挡产生声音衰减,声音在两耳之间会产生强度差。远离声源的一侧由于经过头颅阻挡,听到声音的响度会降低。


 波谱特征 SSC



当声源在两耳连线的轴锥体面上时,ITD 和 ILD 一样,中枢难以区分前后、上下,这时需要耳廓波谱信号定位。


耳廓波谱信号是指耳廓对声源信号进行折射、反射,和原来的声波形成综合波形。新的波形不仅能帮助我们定位,它还具有一定的波谱。


在声源由下(-45 度)向上(+45 度)的变化时,实际波谱的中央切迹由低频向高频迁移。中枢根据这种变化来确定垂直方向。


SSD 对声源定位的影响


基于对声源信号的解释,刘锦峰博士接下来讲解了 SSD 对声源定位的影响。


SSD 患者 ITD 及 ILD 信号缺乏,只有单耳 SSC 信号,声源定位能力严重不足。


为了获得双耳优势能力、声源定位能力,避免单侧听觉发生,刘锦峰博士建议单侧聋患者及时地进行听觉康复。


 单侧听觉剥夺对声源定位的影响


刘博士指出,如果没有获得及时康复,就会产生听觉剥夺。如果 SSD 持续时间长,发生时间早,会导致单侧听觉剥夺,同时声源定位能力会提高。


  • 听觉通路偏侧性形成是为了代偿耳间信号的不足,利用健耳完整的耳廓波谱信号来提高声源定位能力

  • 听觉中枢的重构也是为了提高皮层神经功能区的效用,使其不至于闲置

  • 但是 SSD 后的中枢代偿性改变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发生于敏感期的代偿,持续到敏感期后便成了听觉康复的重要障碍,患侧听觉恢复后听觉通路的这种偏侧性也难以逆转,造成了目前 SSD 康复干预的困境

  • 两侧听觉通路活动的偏侧性改变难以逆转


刘锦峰博士解释到,如果单侧聋发生在发育早期,进行干预可以正常发育;如果单侧听觉剥夺形成,发生了跨通路重组,再进行干预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最后,刘博士说,目前来讲,想要恢复数以万计的单侧 CI 儿童的听觉完整性,实施序贯人工耳蜗植入,就必须降低或克服单侧听觉剥夺的影响,使得双侧 CI 后患儿能够从第二侧 CI 中获益,能够获得一定的双耳优势,改善其声源定位能力及生活质量。


正在研究从机制上逆转偏侧性活动,让两侧通路尽量均匀,恢复双耳优势、声源定位能力。


基于上述的声源定位的需求以及避免单侧听觉剥夺的发生,双侧聋、单侧聋需要及时干预康复。


互动问答


Q
&
A


Q:在接触人工耳蜗的个案中,发现原本没有植入人工耳蜗的那一侧耳朵能够用助听器聆听,可是当植入人工耳蜗,3 ~ 6 个月适应期之后,佩戴助听器的一侧有声场测试和灵敏度,但原本的听到力没有了。这种情况是否也是单耳聋会出现的问题?这样的个案怎样做听能康复呢?


A: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原本双耳听力都在下降,一侧耳朵植入人工耳蜗之后,另一侧佩戴助听器反而变得更差。我觉得这和听觉剥夺出现的优势耳类似。植入人工耳蜗之后有了健康耳(优势耳),目前对优势耳增强没有可靠证据,我推测优势耳抑制增强对应的是患侧兴奋,会抑制没有植入人工耳蜗一侧的活动,但并不会倒退,只是听觉发育变慢。因为在发育过程中已经形成的突触联系不会再倒退回去。


你讲的这个个案情况,我认为可能和单侧聋听觉剥夺关系不大。


Q
&
A


Q:听觉剥夺现象大概会在多长时间内出现?


A:听觉剥夺和中枢可塑性关系密切。在发育早期,听觉可塑性越强,这时候听觉剥夺就越严重。一般而言,2.5 岁以下出现听觉剥夺会比较严重,2.5 岁以上出现的获得性听觉剥夺现象,明显轻于 2.5 岁以下的程度。


对于一个先天性耳聋,如果只是做了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而且助听器测试没有宽频测量,可能会影响后期的言语理解。


高频编码含有机器编码,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信息理解密切相关。如果只有 4kHz 以下低频的言语信息,那么对处理高频言语信息的影响是很大的。


传统的人工耳蜗只提供时域包络信息,没有精细结构信息。精细结构一般是对人工耳蜗编码、信号处理来讲。那么,高频听力损失之后,精细结构信息理解缺失,对这些信息的理解也会变差。


2017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赞助商


关注

听力行业通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工耳蜗双耳聆听,1+1>2
为什么简单同步双侧耳蜗不足以改善声源定位
人耳如何对声音进行识别
双耳听觉与单耳听觉
音乐为何成为人类通用的语言
老年人重度耳聋, 助听器不管用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