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水寒老师碑帖分享-《尚博碑》《谯敏碑》

各位老师,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下面咱们继续分享古帖,大家一起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咱们知道汉代是中国书法艺术成型的重要阶段,隶书是汉代书法的最大成就。隶书随时代变化而逐渐改易,到了东汉,趋于定型并形成汉隶。特别是汉恒帝、灵帝时期,汉隶达到了艺术最高峰,此时期定型的汉隶字体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用笔技巧也更为丰富。


在两汉,隶书不但通过隶变过程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同时还有着向草率和规范两极方向发展的整体趋势。一方面,隶书在过分强调书写便利的极端中逐步脱离了隶书的原本实用立场,进而在持续草化过程中因书写的运动态势不同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章草和今草;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隶书原本书写形态的规范建构,而且这种规范建构是以形式秩序确立为前提的。因为文字的形式秩序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交流的畅通和社会进步。这是历来被官方重视的重要环节。因此,随着西、东汉王权的相继确立,对现实生活中广泛流通的隶书进行规范整理也就成为必然。



认识是继承的前提。所以,发掘两汉隶书的美学实质及其背后所含盖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是我们持续关心的内容。同时,它也应该是我们完成隶书的时代性突破和发展的前提和理论支点。话不多数,上周分享了汉隶《唐公房碑》、《魏元丕碑》,这周分享汉隶《尚博碑》、《谯敏碑》,大家一起学习。


《尚博碑》

《尚博碑》又称为《汉甘陵相碑》《汉尚博碑》《汉甘陵相尚博碑》《汉袁博碑》《汉甘陵相袁博碑》《汉甘陵相袁府君之碑》等。石刻,东汉文物,碑文残存11行,满行30字,1922年12月在河南省孟津张羊村北一座北魏墓中出土,发现时,该碑己被魏人劈为三块,作为墓门用石,现仅存两块。一块残高185cm、宽26cm、厚20cm,存字6行,碑额题“甘陵相尚府君之碑”篆体大字。另一块残高149cm、宽23cm、厚20cm,存字5行,各行首字均缺,共存碑文300余字。碑文记载碑主的历官事迹等,碑文书法卓著,为汉代碑刻的上品、中国历代隶书的典范,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及重要的档案资料。



此碑姓氏已残缺,只留有“讳博、字季智”。碑文记载了博所任官职,以及对他的称道赞美之词,至于博的生平事迹未提及。关于立碑年月,近人王国维认为:“此碑额署甘陵相,其人必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清汉国政治甘陵之后,而立碑又在其后,当在后汉末矣”。1998年在河南省博物馆展出。该碑额为篆书,碑文隶书。字体稳重秀逸,笔力遒劲。可以说是开狂放姿肆的魏碑体的先河。它是研究魏碑体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该碑拓片经康有为鉴定,认为书丹者是东汉大文豪蔡邕。



汉甘陵相尚博碑,碑额用端庄高贵、方正整齐的篆书来写,而主题碑文则用易于辨认的汉隶,具有稳重秀逸、笔力遒劲、书法精整,骨力雄强的特点,历来有多家评赞:康有为“近数十年所出汉碑此为冠”;罗振玉“书法至精劲,为汉刻中上品”“碑字茂美隽逸,住进洛阳,曾摩揪其下,叹为妙所”;王国维“隶法健拔姿肆,已开北碑风气,不似黄初诸碑,尚有东京承平气象也。”


从碑额及碑穿位置看,该碑似被凿为三段,第一、二段用作墓中门楣和门槛,第三段遗失。额题篆书“甘陵相尚府君之碑”2行8字,其中“甘”字仅存下部,“府”字缺上部三分之一,应为“□故甘陵相尚□□府君之碑”12字,碑文残存6行;另一残石(无穿石),存字5行,各行首字均缺。


具体来看,主体碑文当中有一些非常精彩的例字。先看笔画例字。“分”字的两点画已为三角形,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气势夺人。“百”字的蚕头燕尾特征非常明显,但胜人处在于夸张到了极致,有汉简笔意,与下方的“日”部,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尤其是的“日”部中的横画,相对细小轻盈,这种对比度,非汉人而莫能为。“河”字的“可”部中横画的收笔,没有一个顺势而划过的动作,而是戛然而止,形成一个锐利的三角形,极为醒目。“弟”字的“弓”笔画,行笔时有明显的回旋动作,幅度极大,改变了字形的重心,也调整了疏密关系。


“转”字的“车”部,竖画拉长极其醒目,其中“田”部紧凑,营造出强烈的疏密关系。“饥”字的“食”部走笔,方切入纸,有一个明显的停挫动作。“撇”画收笔上扬,明显有楷化的痕迹,而且存在一个锐角,不求含蓄,而求显露,无疑是时代审美的变化,“几”部中行笔也有相当特点,饶有趣味。“为”字的撇笔最具夸张性,弯钩上翘,形如象鼻,但给人的感觉并不突兀,放纵有力,其一直送至笔端,乃是此笔极富创意特点之一。


再看结字例字。结字多为正方、扁方,但也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晋”字非常接近楷书笔画,其中的上半部已经变成了三角形;第二笔长横画伸出,有效地打破了绝对正方的平板,收笔略见上翘,相当有趣味性。“坐”字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的两个“△”形成对比变化,正中求偏,偏中有正,出手不凡。


据《洛阳石刻出土时地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阴历十一月十四日,洛阳城北张羊村北陵出土。原石析为四,迨六朝时不知珍惜裂为墓门,此仅得其前二片,他二片未见。字中有穿。”关于立碑年月,近人王国维氏谓:“此谓额署甘陵相,其人必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清汉国改为甘陵之后,而立碑又在其后,当在后汉末矣。”(《观堂集林》此碑书法精整,骨力雄强。罗振玉氏谓其精劲之至,为汉刻中上品。传世拓本稀少。



《尚博碑》字形扁阔 ,体势开张,波磔飞动,向背分明, 笔画匀称,内紧外松 ,自然茂密。该碑笔法上的丰富多变、笔势的自然天成以及结体的充满活力。点画的提按、虚实、粗细、轻重、疏密以及呼应、避让等变化丰富,和《乙瑛碑》,《肥致碑》用笔有些相似,也是汉隶直接学习的精品之一。



“尚”字的上方左右两点画动态感十足,使得平正的字形极富动感,而字形框架两侧笔画极力收缩,有效的改变了字形重心,而“口”部稳稳拖住整个字形,安若泰山,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技法高超。“朋”字取章草之意,以斜取势,但斜而不倒,危而之中见正气,在全篇中取到了调节全篇节奏的作用。“则”字的精妙处在于疏密关系处理,左右两部分尽得分合离合之妙,形散而神不散。





《谯敏碑》

汉代隶书的发展与完善,首先深刻表现了艺术创作的形式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关系、节奏的律、多样统一等。同时,它们还深刻表现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形态:崇高、优美、悲剧和喜剧。学习书法,最难在于把握古人的气息。自清季以来,学习汉魏晋唐者不乏其人,能真正得高古风韵者,能有几人?“下笔便到汉人处”,这是咱们梦寐追求的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基于生活实践,灵感来自迁想妙得。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感悟,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精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天地间万物多有灵性,只是在于你是否去认识发现它,更重要的是去触类旁通地去运用通融它。



《谯敏碑》又称《小黄门谯敏碑》,汉隶碑刻。东汉中平四年(187)立于冀州(今江苏连云港)。久佚,仅有重刻本传世。纵32.2cm,横38.85cm不等。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故宫博物院藏。拓本为宋翻刻明拓本,十三开半跋一开半。碑立于汉中平四年(187年)。碑文记述譙敏生平事迹。书法流丽秀逸。《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谯敏碑》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虽然是“重刻”,但可补订《隶释》不足,“则是本亦可贵也”。为“宋拓本”,后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宋翻明拓。



宋黄思伯《东观余论》中载:“汉世隶法至魏大变,不必梁蔡,势自而也。此碑意象古雅,借非中郎(蔡邕),自可师法。”


《小黄门谯敏碑》没有收入蔡邕的文集之中,从各方面进行考察,这篇碑文应是出自蔡邕之手。宋人认为这篇碑文是蔡邕所作,其结论可以成立。谯敏逝世阶段,蔡邕的处境比较安定,相继撰写了一系列碑文,完全有可能撰写《小黄门焦敏碑》。谯敏和蔡邕的故里相邻,具有撰写碑文的地缘优势。谯敏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蔡邕在刊刻石经过程中可能与他有过交往。《小黄门焦敏碑》应收入蔡邕文集,它对研究蔡邕写作及审视汉代为宦官所撰的碑文,均具有重要价值。



《小黄门谯敏碑》碑文:

君讳敏,字汉达,邺君之中子,章君之弟,郎中君之昆也。其先故国师谯赣,深明典奥,讠录图纬,能精微天意,传道与京君明。君承厥后,不忝其美。幼而好学,才略聪睿,《诗》《书》是综,言合雅谟。虑中圣权,既仕在公,忠允笃诚,以直佐主。帅下惟约,肃将玉命,振之于外,群寮有司,各敬雨仪。君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微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耻与邻人,羼并合驱,识真之士。谓君为哲,在昔甯武,当亨南山难老之祷。昊天不惠,降慈凶疾,年五十有七,以中平二年三月九日戊寅卒。呜呼哀哉,国丧良佐,家陨栋梁,遐迩咨悼。士女哀怀,寮朋亲戚,莫不失声,泣涕双流。于是立表,写愤斯铭,传于罔极。



其辞曰:

  於穆使君,盛德昭明。爰惟懿业,帅由旧章。文武彬或,柔而能刚。屈道从政,令名显扬。臣多丑直,是用逊让。且以毓姿,优游(缺一字)京。曷意构罹,景命不长。屋栋倾覆,君(缺一字)丧亡,如何如何!吁嗟昊苍,身退名存,永世遗芳。中平四年七月廿八日癸卯造。(《释》十一)



原碑辞译文:伟大的使君,高尚的德行光燃显现。于是只有美好的行为,按照规律办事操守如一。文的武的都具备,温柔中也有刚强。改变思想而来从政,使名声显现赞扬。作为臣子有些拒绝耿直,这样多了一些谦虚谦让。而且以多盛的姿态,在京城优雅地做官。不知为什么构罪殉难,天子大命不长久。房屋倒了,于是就丧命了。怎么了怎么了~向苍天哀叹,身体虽然没了但名字却留下,世世代代留下了芳名。缺字应为,氐,乃。



《谯敏碑》在百花竞艳的汉代石刻中独标新格,以一种淸瘦野逸、豪放新奇之态博得后人的一致赞叹。的确,只要面对这古老的碑刻,便会立即被这天眞雄放的气势、浑朴古厚、潇洒野逸的意趣所折服。东汉之际,隷书已经十分成熟,并走向了平正方整,华贵俊雅的书风。而此刻偏得天然古朴之趣,实爲难得。此刻随意布阵,自然变化,无拘无束。线条沉着劲挺,纵横挺拔而草情篆意毕现于毫端。它如粗旷稚拙之中透出古厚俊雅之气。可以说它是汉隷中尙意的典型代表,是一种以观赏爲价値的产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値。




进入微观的分析,这裏试举两个字例。以第二列的“达邺君”几个字为例,它们是彻底的方体构架,形体异于其他隶书偏长方,也更趋简洁。中宫紧凑“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内外空间处理的很到位。再看看后面的“谯”字。作爲文字,这也是一个左右两部结构。而作爲空间构成的抽象形体,它却至少有几个个独立的分形。按常规的处理方法,多笔画的字应该更强调平直的秩序,以减弱不必要的笔画在空间中的扩张力,从而使衆多的笔画、形体在一个整体中能够协调、统一。而这裏的“谯”字却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但将左右两部作大幅度的分离,同时还将右侧的下部再次进行远距分离。仅此,在常规的隷法中是难以找到如此範例的。


《谯敏碑》作爲风格型的作品,它在结字上也多有强烈的特徵。此碑採取了外紧内松,外挺内弧的方法,使字体呈圆鼓、方鼓、扁鼓型,从而在整体上奠定了饱满宽博、雍庸大度的精神基调。然而线条的纤细凝炼、结字的圆浑方整仅起到统一整体气氛的作用,它只是人们视觉上最外在的一个表象层次,而一件成熟的成功之作,势必还包含着更多、更深的局部构成系统,这个系统,也即是形式规律。





上为龚望老先生临谯敏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一起学习。下周咱们继续分享,谢谢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 易水寒老师分享碑帖汇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晨碑》高清 单字 临习指导
东汉八分书 冯君碑(花榭月点评)
赵文渊:《华岳庙碑》独矫健
《尹宙碑》
【东汉】张景碑碑文欣赏(隶书)
书法知识《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