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评述

作者:周萌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预测社会经济变化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 信息传播工具的日益增加和信息内容的急剧扩大, 内容分析法将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内容分析法的由来、步骤及特征作概括介绍,并对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1、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法最早产生于传播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 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 获取了许多军政机密情报。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形成了一套模式。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发表的《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一书, 确立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


真正使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化的是奈斯比特, 他主持出版的“趋势报告”即是运用内容分析研究美国社会变化的动态和趋势, 享誉全球的《2000 年大趋势》一书就是以这些报告为基础写成的。在奈斯比特的推动下, 内容分析方法日渐成熟。60 年代计算机进入内容分析领域, 对内容分析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内容分析法是对被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的研究。其内容可以包括书籍、杂志、网页、诗歌、报纸、歌曲、绘画、讲演、信件、电子信息、网络上的布告、法律条文和宪章, 以及其他类似的成分或集合。内容分析法的对象不仅包括媒介中的显性内容信息, 也包括隐性内容信息。艾尔·巴比认为, 显性内容即可见的、表面内容, 是与内容分析法相关的、传播媒介中所包含的有形的词。而隐性内容刚好区别于显性内容, 是与内容分析法相关的、传播媒介中所隐含的意义。隐性内容一般是间接通过外在信息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事件现象或过程的特征、性质。内容分析法的目的是弄清或测验媒介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 对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


内容分析大致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定量分析是用比较规范的方法读取相关的、传播媒介的内容, 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 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其实这里的量化也是基于定性分析之上的, 它需要对媒介信息内容进行透彻的理解和分解, 进而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质的把握, 并在质的把握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因此可以说定量取向的内容分析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由研究者通过阅读、收听或观看, 然后依靠主观的感受理解、体会和分析, 来解读、判断和挖掘信息中所蕴涵的本质内容。在这种研究方式中, 研究者的主观分析占据绝对重要地位。比如, 刘小京的文章《静悄悄的革命: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通问题研究》, 就是通过对建国以来各种制度的话语分析, 研究了中国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的特殊规律。



2、内容分析法的程序


内容分析法从其研究过程来看, 包含6 个步骤:

step1:确定研究问题或假设。反复阅读媒介信息的内容, 形成研究问题或假设。这种假设也可以来自个人预感和常识, 也可以从已有的理论、类似研究结果或实际问题中得出。


step2:确定分析单元。针对问题或假设寻找分析所需的各项考察因素。这些因素应都与分析目的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伯格指出, 假使要分析文本材料, 那么分析单位可能是字词、题目、体裁、段落、项目( 例如书或信件) 、概念、语意或者是以上各项的合并。在确定抽样策略之前, 必须弄清楚分析单位。


step3: 抽取样本。研究者不可能对全部信息进行研究, 因此需要采用抽样方法, 选择最有利于分析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连续性、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媒介信息进行研究。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整群抽样等抽样方法都适用于内容分析。


step4:对材料进行编码和分类。内容分析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编码包含着概念化和操作化逻辑, 研究者必须推敲概念框架, 并发展出与框架相关的具体方法, 即确定分析单元的归类标准, 也就是说把分析单元分配到最能说明分析目的的逻辑分类框架中去。


step5:计算与保持记录。频数计量法是文献定量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统计分析方法。在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情况下, 首先要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 把文字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识别的符号, 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各类别出现的频数、语意强度或空间数额。


step6: 分析汇总。对统计分析结论进行有用性和可靠性分析, 并将数据统计分析的结论与媒介信息的定性判断结合起来, 提出研究人内容分析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评述




3、 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社会学中的内容分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研究者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式主要有四种: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实地研究。文献研究是一种与其他几种方式在策略、思路、材料等方面都风格迥异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特征是不接触研究对象, 主要利用第二手资料进行研究, 因而具有很明显的间接性、无干扰性和无反应性。内容分析方法就是文献研究法的一种。


根据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所用文献类型的不同, 可以将文献研究划分为内容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二次分析三种。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二次分析是直接利用官方的或者非官方的已收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收集资料。别人收集好的数据并不能准确地包含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二次分析研究者感兴趣的资料, 即原始问题所测量的并不正好是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二次分析研究者所希望的变量, 因此,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二次分析研究存在效度低的问题, 而内容分析法在效度上不存在此类问题。


另外, 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析, 其适用面非常广。20 世纪30 年代以来, 不仅以印刷文字为主的各种出版物大量增加, 而且以图像、声音等形式出现的信息载体也越来越普遍。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全文数据库以及全文检索技术可方便地调阅全文和对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 还可借助关键词词频对某主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内容分析法是通过考察已经记录好的传播内容来弄清或测验媒介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 具有如下特点:


*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显著的特点, 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 找出能反映媒介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 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内容分析虽然被称为是对媒介信息的数量化研究, 但它实际上离不开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质的把握。


*时间及经费的经济性。内容分析法不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 也不要求特别的设备。只要能够接触资料并加以编码,就可以从事内容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其他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如发现调查或是试验做得不很完美, 研究者可能被迫要再花时间和金钱去重复整个研究计划。但有时候, 要重做一次几乎不太可能,因为被研究的事件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然而内容分析法可以比别的研究方法更容易重做其中一部分。而重做时, 则可能只需要重新将资料中某个部分重新编码, 而不是重做整个研究。


* 分析时间跨度大。社会现象、事件虽然具有不可重复性, 但各种信息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社会现象的发展历程, 所以可以利用信息载体对已经成为历史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只要信息载体资料充足, 内容分析法即可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 对社会进行大跨度、多方面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在进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 研究人员与被分析的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互动, 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并且在内容分析中所采取的抽样方法, 也使得分析论证的结果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研究资料能够增加信度。内容分析法能够将所研究的具体资料进行编码、再编码, 甚至三编码以达到这些编码的一致性, 因而增加了信度。


内容分析法运用中的问题


由于内容分析法是通过考察已经记录好的传播内容, 因此内容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局限。


首先, 被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中, 常常隐含着由于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这些媒介信息过程中的客观限制所形成的偏误, 从而影响到这些被记载下来的媒介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因此, 研究者在利用内容分析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从而影响假设的检验。


其次, 内容分析法容易出问题在于内容的分类。尽管这一方法使用的是经验性资料, 对整体信息或信息系统进行统计抽样, 具有可重复性, 完全排除了人为的选择, 是一种与主观阐释性内容研究截然不同的分析技术。但在运用它之前, 首先必须建构一个分类系统。而任何信息在被统计分析处理之前,必定要被划分到这种或那种分类系统中。任何分类系统都是人工选择性的, 这就可能导致“失真”, 从而使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价值判断成了客观性分析的前提。


第三, 就内容分析的效度而言, 除非研究者碰巧研究了传播内容的产生过程, 否则仍然无法避免效度的问题。


提高内容分析法信度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在内容分析的实际运用中, 研究前弄清作者的态度以及主观意图是非常必要的, 这有利于得出更客观的研究结果。同时, 在研究前, 如果能了解到所要研究媒介的内容产生原因以及发生背景, 则有利于提高内容分析结果的效度。由于在内容分析中, 依靠主观性价值判断进行内容的分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好事先确定好分类的标准, 并只由一位编码员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信息传播工具将日益增加, 信息内容也会进一步扩大。通过对各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发现和预测社会和文化变化的趋势, 将会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分析法也将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2] 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邱均平, 邹菲.国外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图书情

报知识, 2003( 12) .

[4] 杨艳.比较社会学的四种研究方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

报,2006( 7)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简答题 论述题(附答案)上
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探究——以几种虚假因果为例 |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的区别
【学术关注】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意涵、建构与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