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的通病,百分之80的人中招,仲景的方子最管用!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通病。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也有一个通病,十个人里面八个人都有,这种病叫做上热下寒。最近有太多的人跟我诉苦,感觉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半身是热的,还时不时上火,长口疮、长痘痘、还特别心烦,但是下半身又很寒凉,肚子、腿、脚特别容易凉,经常拉肚子,女性会痛经,男性会夜尿频繁。上热下寒的人身体很矛盾,想清清上火,稍微吃点寒凉的是拉肚子,想补补下寒,吃点温燥的就上火,真是太痛苦了。

为什么现代人“上热下寒”现象比较严重呢?首先,上面动得太多,眼睛在动,手在动,脑子也一刻不得停息,嘴巴也一直吃东西,上边动得太多,气有余变成了火。其次,下面动得太少,我们一天的时间是有大半天坐着,下半身很少活动,经络不通,脾胃难以运化,火无法引领到下半身,造成了下寒。现代人太爱生气,肝气不顺。人一生气,气就上跑,肝气郁结,全身气机不通,上下交通不顺,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寒化不掉。


肾阳不足,现代人平时吃了太多冷饮,损伤体内阳气,还有就是女人经、带、胎、产都需要肾阳的参与支持,经期或产后养护不当,就容易损伤肾阳。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是上热下寒的根本原因。人体最好的状态是阳气在下部,自下而上温煦全身,阴液在上部,自上而下灌溉全身,也就是我们的心火往下走,温暖下半身,肾水往上走,滋润我们上半身。这样我们身体才会阴阳平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肾相互交融。

怎样使身体才能达到心火往下走,肾水往上走的水火交融的最佳状态呢?当然要依赖我们脾胃这个枢纽,胃气下降、脾气上升,带动全身的气机升降有序。如果中焦脾胃虚弱或者受损,气机运行就会收到阻遏,就会导致该往下走的心火上炎,该往上走的肾水堆积下焦,造成生热下寒的病理状态。所以要想我们身体阴阳平衡、水火既济,首先第一要务就是保护好我们脾胃这个枢纽。

可我们现在的人,不但没有好好保养脾胃,反而天天在糟蹋脾胃,不好好吃饭,垃圾食品吃得太多,从而导致脾胃的运化能力越来越弱。终于有一天,脾胃罢工了,于是停留在脾胃的垃圾运化不出去堵塞了中焦这个要道。小伙伴们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上热下寒太痛苦,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调理呢?当然有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千年医圣张仲景给我们留下来的专方——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子非常神奇,里面有温里的药,也有清热的药,有功邪的药,也有补虚的药,可谓是有攻有守,有温有热,有升有降,真是为上热下寒专门打造的神方。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用来治疗狐惑病的。什么是狐惑病?这么说吧,凡是粘膜系统的病它都可以治疗,尤其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有奇效。比如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角炎、牙龈炎、结膜炎等。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疗,比如阴道炎等。

治疗狐惑病的甘草泻心汤为何能调理上热下寒呢?不着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甘草泻心汤的方药组成。

【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煮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张仲景的思路,就是把煮后的药渣去掉,把汤液倒出来再煮,这样才能发挥出甘草泻心汤的最大功效。

我们来分析一下甘草泻心汤的组成。要想使脾胃这个枢纽正常运转,那就必须要健运脾胃,增强脾胃的原动力,张仲景在这里用了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大枣。炙甘草和大枣是张仲景药方中常用的两味药,甘草可以直接补脾,补充脾胃的津液气血,张仲景补脾最喜欢用甘草。甘草味甘性温,还可以甘温除热,再加大枣,补脾胃的功效更强。
干姜味辛温,可以温胃增强脾胃阳气,胃阳增强可以使整个五脏六腑阳气增加,对下寒有很好的疗效。半夏,可以降逆,也可以化痰消痞,这样就能够把都塞脾胃气机的垃圾化掉,还能够降逆,对胃气上逆导致的打嗝、嗳气非常有效。那么上热怎么办呢?比如上热导致的口腔溃疡、痘痘痤疮、口臭、牙痛等等,这个时候黄芩、黄连就能够派上用场了,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结节等一切绊脚石除掉
这个方子对付上热下寒,并不一味地清热,也不是专职温阳,而是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清上火不至于伤阳气,温下火不至于上火,简直太奇妙了。有上热下寒症状的小伙伴可以来试一试甘草泻心汤,若气虚明显者,黄芪、人参,以益气补中;若口腔溃烂者,加赤小豆、当归,以活血利湿愈疡;若湿热明显者,加苦参、栀子,以清燥湿热;若胁痛者,加柴胡、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之四
李可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
伤寒学习笔记
罗大伦2020秋
【出现了“上热下寒”我们不能单纯清热,也...
一个方子,健脾胃,去痰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