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咖啡品尝观——请停止用你的眼和耳去品尝

因为现在见到很多人的品尝咖啡是靠听靠看的,一直以来都有点不同观点。

这杯是红茶还是咖啡呢?

1、网上很多盛传:咖啡一定要趁热喝,咖啡在90度的时候散发的香气最好……十分钟之内要喝完,因为香气如何如何……这样才是懂行的人Blabla……

听到这句话,估计全意大利甚至WBC比赛的,没多少人懂行,庄园那些杯测师们也没几个懂行,一杯ESPRESSO,正确萃取出来的温度,就只有55~75度这个区间(其实有资料是写60~70的)。手冲出来的温度也没可能是90度。

而且对豆做杯测的(这里不是说杯测比赛,是豆品质检验的杯测),有某些标准是会在不同的温度下对香气等等进行评估。

有人会说,小编,那些是杯测师们做的事,我们一般人不同,但其实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方法,泡好一杯耶加那类的果酸豆,慢慢的喝上半个小时,自己体会一下不同温度和时间下风味的变化,有些味道是高温段不能体会到的

如果豆足够好,后段的味道是不会转化出令人难受的杂味,当然,温度降低了,酸感有可能会比高温明显,但也与人的舌头在不同温度段敏感程度有关。

2、手冲时,粉包形成的汉堡不够网上很多视频的大,肯定是咖啡不新鲜,风味不好了。

我估计如果那些90+、瑰夏、耶加等等这些豆,如果会听人话,肯定是哭得比孟姜女还伤心,比窦娥还冤啊。

汉堡,是排气量的一个标致,虽然不新鲜的豆几乎都排二氧化碳,肯定就形成不了汉堡,但问题是浅烘豆的二氧化碳量,会大大小于中烘、深烘类豆,粉包的膨胀程度,自然是会比中深烘小。

所以,汉堡虽然与新鲜度有关系,但并不是绝对,凭汉堡论新鲜还倒不如靠自己的嘴和鼻。

3、ESPRESSO以多油脂的为好,或者是发张图片上网,一杯ESPRESSO,问网友觉得我做得如何。

一杯ESPRESSO,油脂量是与豆、研磨度、布粉、压粉都有关,不一定是油脂多的就好,例如全部罗豆的,油脂肯定就漂亮,也多,但味道呢?

另外,网友们不是神,可以隔空品尝,有没通道,有没萃取不足,有没过萃、有没萃取不均匀,图片只能部分反应,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喝的感受。

4、大神书论,一开口就某本书某位大神如何说,某们大神说对口味最重要的影响是生豆品质,烘焙,而冲泡占很少。

小编在这问你一句,那个作者的出品你喝过没有?同一支品质不错的豆,用不同的水流方法去冲泡是否会不同风格或者有差异这些动手试过没有?

5、咖啡最好的风味是前七天(这个很多人传也很多认同,争议比较大)。

小编想问,如果烘焙方式使到排气过程比较缓慢,前三天,都还在排气期,豆没熟成,有种香气跳不出来的感觉,而且有点涩感,而10~12天香气最舒展、甜感也充分表现,那么你愿意喝3~4天那段,还是10~12天那一段。

6、当论及某些问题,设备时,有些网友就会说:“我们是一般人,品尝不出的。”,“一般人需要很长时间才像谁谁一样的品尝水平。”

之前在这吧还曾经就200多元连玩具机都不是的机器,我和麻兄吐槽过一位网友,那网友一味的只是说一般人没这个需求。

可是谁又不是从一般人开始起步的,只是因为爱好,喝多了,舌头开始尖了。一般人要很长时间才成长?态度才是根本问题。

7、某人在某店看见店长在冲泡,问:“贵店冲泡比例是多少?”店长:“1:18”。客人“出来的会水感重”

一支巴西豆,本来body薄,现用个粗磨(法压程度),很大的水流快速冲泡1:13,而且水流是乱绕圈,另外一边是一支90+日晒,本来就body很厚重,取正常手冲研磨度,水流控制的很好的1:18,两支哪一支会水感强?

淡泡不一定就等同于水感重。

所以,别以观念性的先入为主,先用口品尝过或者自己去练习过之后再下定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浓缩咖啡制作宝典,你值得拥有!
日常冲煮 | 看粉渣和粉床形状,判断萃取咖啡情况
简单好用的Nomad,可携式家用义式机热萃与冰萃espresso
无底手柄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它真的会使咖啡变得与众不同吗?
干货 | 不用去咖啡店,你在家/宿舍也能高品味地享受现磨咖啡。
年终盘点:咖啡专业术语大全,交流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