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只知养肾!50岁后一定要养它,95%中老年人都缺!

 
 文章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2-21)
 

本文指导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李显筑

电视广告铺天盖地讲肾虚,几乎人人都知道肾虚这个概念,但是几乎99%的人不知道,还有一件事比肾虚更严重,那就是髓亏!

三髓不足百病生

髓亏一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陌生,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髓亏。髓是分布于骨腔内的膏样物质,三髓即脑髓、脊髓和骨髓的统称。医学认为三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养骨中枢、造血中枢和免疫中枢,可以说髓在控制着我们整个生命。


▲骨髓是造血之本。


《黄帝内经》有云:“脑得髓养,脑髓充盈,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身体轻劲有力;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人为什么会变老?中医学认为,衰老多由髓亏所致。骨为髓所养,精又生髓,只有精髓充足,人体才能健康长寿。我国95%的中老年人都有髓亏现象,髓亏者易患高脂血症、冠心病、白内障、前列腺增生、骨质疏松等症。


可以说,三髓不足则百病生,三髓充盈才是老年人重获并保持健康的基础。过了50岁,要想不惹上高血脂、冠心病、白内障等病,要想减少慢性病、延缓衰老,必须要养髓。


中医教授养髓方


髓在体内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养?《医药养生保健报》记者王秀秀、苏全新采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显筑教授时,~~李教授给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养髓方案,主要都是食疗方,既能养髓,又能滋补身体。

   1、益脑髓:
  
     脑髓不足就会头晕、记忆力下降,出现耳鸣、两目昏花、腰膝酸软、注意力不集中等。补脑髓以温补肾元、填髓益阳为主,可服用由鹿茸、杜仲和骨脂组成的脑髓膏。将鹿茸9克、杜仲30克、补骨脂30克研细末,每日早晚饭前各取1克,加蜂蜜10毫升,以沸水250毫升冲服,连服3周。

    
 2、补骨髓:

 骨髓不足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不易愈合、腰酸腿疼、小腿抽筋、牙齿松动等,还会造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服用虫草乌鸡汤补骨髓效果好,可用虫草花代替虫草。将乌鸡1只(去内脏和尾部)、牛脊髓50克、适量葱姜放入炖盅,加盖隔水炖2小时后,加入虫草花3克,再炖30分钟即可。每天早上食用,每周1剂,连食5周。患有骨质增生 (俗称骨刺)的中老年人可取生白术100~200克,加水3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煮沸30分钟即可,然后趁温热泡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用药半个月便可见效。

       
  3、填肾髓:
 
肾髓不足,肾脏不能得到肾髓的充养容易导致小便浑浊、夜尿增多、尿频尿急、下肢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状,常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疾病。填肾髓以补肾精为主,可常食养肾鸭肉粥。将250克鸭肉洗净,加料酒、盐煨20分钟,熬成鸭汤,然后把100克粳米放入汤中煮成粥,喝粥食鸭肉,隔天1次,连食2周。由于鸭肉是凉性的,手脚冰冷、易腹泻的体寒者,可将粳米炒至微黄后使用,这样能中和鸭肉的凉性,将保健的作用最大化。

   
 4、 清髓热

髓热常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秘结,易患紫癜、白血病等。这部分人要及时清除髓热。首先,要清淡饮食,少食辣椒、花椒、韭菜、葱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烟酗酒,少吃油腻煎炸食物。其次,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忧思等。最后,饮用小蓟茶清髓热,取小蓟10克、卷柏10克,以沸水300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长期服用。(提示: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及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没有一种药方能够适合所有的人应用,更没有一种药方能够对所有的人都有效果,为了安全起见非专业人士,使用以上药方时,最好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

     

5、一招养髓功,人人都适用


想要养髓,晨起后可练养髓功,该方法特别适合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以疏通经络、填补精髓,长期坚持还可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两手重叠(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压左手;女子右手在下),置于头顶,手心对准头顶正中百会穴,推动头皮旋转,一吸一呼为一息,一息转1圈。

逆时针转8圈,吸气时由右向左转前半圈,呼气时由左向右转后半圈。如此再顺时针转8圈。然后在百会穴上按3次,按时吸,抬时呼。三组动作为1节,每天清晨做3~4节即可,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做这个动作时不要低头,头要尽量向上顶。

6,吃枸杞子:填精补髓,又补精又补髓
 

7  最后,多“叩齿”。不要小看这个“叩齿”,多“叩齿”也能强肾固精生髓,因为“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生骨髓,肾气实,齿更发长。”也就是说:人体骨骼体质有赖于骨髓的营养,而骨髓则为先天之本肾精所化生。肾精衰少,则不能充养骨髓,代表“肾之标,骨之本”的齿就会生长迟缓,新陈代谢功能低下,或松动,或质蚀,或病变,或脱落……
  
现代医学也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保持并增强咬肌和牙齿根基部的整体机能,还能延缓老年性机体萎缩带来的凹脸瘪嘴状。新经络公众号提示:最为可贵的是,经常叩齿还能十分有效地增强牙周粘膜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促进口腔、牙床、牙龈和整个牙齿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时充盈其中组织营养,增强牙齿的抗病抗菌能力,从而使牙齿变得更加坚固,整齐洁白,丰润光泽。

中医理论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进肾经,储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叩齿咽津是老子的养生法,他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即唾液)有益于自身。后来,这一方法受到唐代孙思邈的肯定,也受到明代龚居中的赞扬,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养生秘诀。

方法: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俗称“叩天钟”。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早、晚上下叩齿30次。叩毕,如果能嚼食几枚核桃,效果则更佳。

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做法是: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匀吞”法则会使效果更佳。

   三髓不足百病生,不是人人都肾虚,但95%的中老年人都髓虚,可以说养髓甚至比养肾还重要,50岁后要想不生病,记得按照中医教授的方子好好养髓哦。

 附:让您“延年益寿”的十句话:

 1,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2,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3,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4,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5,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6,夫妻之间互捶背,解疲强身又防癌。

 7,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8,消瘦健美助血运,勤伸懒腰效最高。

 9,合谷内关足三里,日按一遍健全身

 10,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 年过五十要养髓
骨髓坚固,气血皆从,我们该如何养髓?
“养髓”可“防老”及其5大方法
年过五十养养髓
李显筑 :95%中老年人都有髓亏现象,养好此处就够了
肾主骨与生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