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体证良知这么难?


为什么体证良知那么难呢?因为这个过程首先需要自己否定自己。体证的主体和被否定的对象都是“自我意识”,我们依靠它生存,生活了几十年,在它上面构筑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哪里是说否定就能否定,说抛掉就能抛掉的呢?况且,这个过程中,需要自我意识自己意识到自己是假象,无益于自己咬自己的舌头,如何下得了嘴呢?

先生说: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所以,想要体证良知,首先要有与“自我意识”诀别的勇气,不要再把它当做主人,其方式方法就是先生所谓“戒慎恐惧”的觉察当下的工夫,哪怕是“对境心数起”也不要害怕,那些当客人的妄念、邪念和杂念,只要良知主人一登场,是非判断性能一展现,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

体证良知,既是回归,也是超越。超越了“私我”,回归了“真己”,最终就是换了一个主人。


四、体征之后是何境界


对于体证之后是何境界,古圣先贤们都是讳莫如深,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担心:境界会让人产生执着。一是执着于语言概念范畴,二是执著于他人的悟境。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所以一谈境界,前辈们就会推说“不可思议”,既是在阐明自性良知只会在性能发用时才会呈现,也是在表明我们不要用思辨讨论来感悟良知本体,因为它无形无相。

那么良知发用之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结合经典中的一些描述,看看能否初探一丝端倪:

《《诗经》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鸟兽虫鱼重回自性天地,充分展现其性能之时,那种说不出的自在,是否类似于“悟境”呢?

庄子讲述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在“解牛技术”不断展现的过程中,庖丁那种游刃有余的轻松与惬意,是不是“悟境”呢?

还记得你小时候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个状态吗?你充分展现着你的“骑车技术”,无论上坡、下坡、拐弯,你都稳稳地保持着平衡,一路的坑坑洼洼你都有惊无险地避让,遗忘了汗水,享受着凉风,那种畅快,那种自在,那种“无我”的喜悦,是不是“悟境”呢?

读到这里,你不妨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去到窗边,让你的见性和闻性充分地展现出来吧,把窗外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高楼大厦尽收眼底;让鸟叫声、汽笛声、人语声,自己的心跳声、呼吸声轮番登场,让凉风轻抚,让时间消失,这时,您是怎样的感受呢?

所谓“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外境如何改变,无论心念如何变化,只要我天赋性能得以充分地彰显,何处不是大同世界呢?

重要的话说三遍:良知是天赋性能的源头和主体,它蕴含着我们生理、心理和道德实践的性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习录之良知本体 潘鹰
彭国翔: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之辨
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
张卫红:由凡至圣: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
3000字揭开“阳明心学”的神秘面纱
2017年12月“初冬”——2047年12月“初冬”!!!“未来叁拾年的时间”!!!“我和我的挚爱”!!!“我们壹致认为”!!!“在我们未来的漫漫人生路上”!!!“在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知行合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