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块发芽的山芋,竟催生出这千年好帖!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山芋(也称红薯,红苕,白薯)也不例外。

        山芋投在土里,嫩芽会破土而出;倘被忘记了,即使没有土,没有水,它凭借体内的水分和养料,一样会发出芽来——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这情形,在915年前的春天,被黄庭坚看到了。

        那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被贬四川的黄庭坚沾了新皇登基的光,转移到湖北江陵,等着分派官职。这个春天,也是57岁的黄庭坚心情的春天。


        因为心情不错,所以看什么都是生机。

        这些山芋,是去年腊月湖北当阳的张中叔送来的,许久没有吃,加上出去小游了些时日,转年回来一看,山芋已经发芽了,而且很茂密,有的竟满一尺长。

        山芋发芽还能吃吗?即使今天,度娘还不时接受这样的追问。黄庭坚的孩子们说,不要浪费,试着烹饪了一下,居然味道大好。

        欣喜之下,黄庭坚提起一支笔,写下这通美美的小札——


黄庭坚《山预(芋)帖》 纸本行书 31.2×2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当阳张中叔去年腊月寄山预(即山芋)来,留荆南久之。四月,余乃到沙头。取视之,萌芽森然,有盈尺者。意皆可弃。小儿辈请试煮食之,乃大好。盖与发牙(同芽)小豆同法。物理不可尽,如此。今之论人材者,用其所知而轻弃人。可胜叹哉!

        这通小札写得轻盈跳脱,行距均匀,字间错落,从头读下来,有种移步换景的小新奇。

        我们知道,1101年至1105年,是黄庭坚生命的最后时光,也是他个人书法史的升华时期,当然,这升华主要源于他在历经磨难后对人生,对世事的开悟。

        因此,我们从这通小札中读到的,不仅是黄庭坚的书法,也不仅是山芋发芽这件事,更有他举一反三,小中见大的点睛妙笔。

        黄庭坚说,山芋发芽,看上去像是可以扔掉了,但是换种思路,居然是种新的美味。原来山芋发芽,和绿豆发芽是一样的道理。

        他进而感慨了一句“物理不可尽,如此”,这有点哲学的意味了,那就是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不能轻易定性,就像这发芽的山芋。

        然后他从山芋发芽联想到了用人,人们总是用自己了解到的东西去评价别人,却不知道被轻易抛弃的人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强大能量,真的可叹啊!

        写这句话时,黄庭坚也许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苏东坡,想到了一干才华横溢却不见容于当朝的人。

        不过,历史是公平的,走过近千年,他的人格魅力,艺术才华,与山芋的嫩芽一同不朽。

        我们今天读黄庭坚的《山芋帖》,除了欣赏书法,也能体会做人。

        那就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要选择坚强,不能轻言放弃。

        我们要学发芽转型的山芋,不做被人看穿的白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几块发芽的山芋,逼黄庭坚写出这么帅的书法!
「愙斋书法」黄庭坚《山芋帖》
黄庭坚《山预帖》(“山预”即“山芋”。学名“红薯”,北方称为“地瓜”,武汉人叫它做“苕”)
春天发芽的红薯,竟让黄庭坚写出千年好书法!
黄庭坚《山预帖》里的山预,究竟是什么东西?
黄庭坚名帖《山预帖》欣赏,探究“山预”是何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