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类方 之 柴胡汤类方(四)

鉴于后世医家的“柴胡类方”至少还有五十首。体系庞大,若每一首都躬身临遍,何日是个头啊,后面花费在其他类方如四逆汤类方、半夏泻心汤类方等方剂的精力将会受损,于整体了解类方体系不利。所以这一篇就专门讲“小柴胡汤”,讲它的每一味组成药物的作用,讲它有意义的相关知识。以求用一方而万变,那我们所用的每一个加减方都是其类方。

中医的方剂药物组成,是每味药物功能相互配合的结果。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是人所总结的药物特点,这和我们说这个人脾气暴躁,那个人脾气温和有相似处。但要知道,中药是一种固定的物质,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用、我用或者千千万万个中医人用它,它都不变其本色。而人不一样,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脾气表现。我们说柴胡这味药,一般用于解热用量最大,疏肝解郁用量次之,升阳用量最少。这也是柴胡的特有属性,和大黄不同煎煮法而产生不同的作用一样。

》》》》》》

1、柴  胡

(苦、辛、微寒)

一般解热用量最大,疏肝解郁用量次之,升阳用量最少。其作用总结如下:


《中药学》上说柴胡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退热截疟的作用。对此要有个怀疑的态度,《中药学》里面中药的作用大多是根据某味药在某个方剂中的作用反推出来的。我们说了中药是一种固定的物质,凭什么我说柴胡可以解表它就可以解表?凭什么我说柴胡可以疏肝解郁它就可以疏肝解郁?难道人的意志可以改变柴胡的性质吗?这是不大可能的,这就提示我们在面对某味中药时,要充分尊重其客观性,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去看待该中药的功能变化。来看柴胡作用:

①解表退热。纵观《伤寒杂病论》柴胡解表这个作用是要打疑问的。如第146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你看外证未去,加了桂枝解表,若柴胡可以解表,为何不直接加柴胡而要加桂枝?

再说柴胡退热,退的是什么热?是少阳之热,是偏里的热,且是运用大剂量的柴胡后这个作用更明显。在《伤寒论》中也得到体现,用量有半斤、四两,而在鳖甲煎丸中柴胡只用了六分。

当年我们的老师卜文超先生说逍遥散这个方剂得病人有热证时更适用。当时不理解,逍遥散不是疏肝理气的吗,如何要有热证才更适合。现在理解了,即使你用中等剂量的柴胡去疏肝解郁,但是柴胡本身的退热作用你是不能忽视的。我不能说柴胡在逍遥散里面是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而柴胡其他如退热作用则全部没有。柴胡是一种固定的物质啊,我说它没有退热作用它就没有吗,这不可能。

②疏肝解郁。肝性升发,以疏为用。人体气机有“左升右降”的规律。肝把气机从左边升起来,肺把气机从右降下去。如下图:

肝气之机顺畅了,肝郁气滞也就通了。在《伤寒论》中“四逆散”柴胡的用量才十分(四分等于一两);在“薯蓣丸”中柴胡用量为五分;在“鳖甲煎丸”中柴胡用量为六分。

③升举阳气。这里还是和第②条相关,气机的上升作用故而升阳举陷。如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张锡纯的升陷汤。

④退热截疟。对于这一点,还是用第①点来解释。柴胡退热示退少阳之热,是退偏里的热。为什么可以截疟呢?因为疟病有寒热往来之症状。

》》》》》》

2、黄芩(苦、寒)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

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根据《伤寒论》所有天文来看,其主要作用示清热、泻热,且偏于上中二焦之热,其清热燥湿之力是没有黄柏强的。那么黄芩清热,是清哪里的热呢?是清“心下”之热,心下是胃、中焦的热。在《伤寒论》中黄芩见诸多“泻心汤”,如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这就说明“胸中之热”用黄连。

第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汤主治”。是表示黄柏在下焦使用。

②止血、安胎。至于其止血、安胎的作用,都是要有热证的情况才能使用,若脾胃虚寒之出血、气血不足之胎动不安自然不能再使用黄芩。

》》》》》》

3、半夏、生姜(辛、温、半夏有毒)

《中药学》中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的功效。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散寒、解毒作用。

但在《伤寒论》中,半夏、生姜都与“呕”有关系。如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以及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都提示半夏可以治疗呕吐,再看条文剂量,治疗呕吐时的剂量要偏大。此外半夏还可以治疗咽痛、呕而不渴、咳喘、咽痛、心悸等。更详细请参看黄煌教授《张仲景五十味药证》。掌握药证是踏入中医之门的关键。半夏止呕方面,董洪坦师兄曾说:若是孕妇不能用半夏,可用砂仁,既能止呕又能安胎。

我们说生姜为呕家圣药,在伤寒论中多有出现“呕”的症状就加生姜,也有加半夏的。如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那么到底出现“呕吐”症状时用半夏还是生姜呢?看下表:

那如果寒热、燥湿、气机升降不是很明显又出现“呕”的症状怎么办?《金匮要略》给出了答案,生姜和半夏同时使用。如:“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再如:“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

4、人参(党参)(甘、平)和大枣(甘温)

诸多医家考证,《伤寒论》之人参即是党参。党参有补脾肺之气、补血、生津的作用。在“白虎加人参汤”时咱们说过,加人参(党参)的作用是辅助人体这味药恢复健运生津的作用,所以人参(党参)作用是健脾益气。在《伤寒论》中健脾扶正之药有人参(党参)、大枣、炙甘草,而人参应当居首。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作用。炙甘草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之作用。

》》》》》》

5、炙甘草(甘平)

炙甘草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祛痰止咳之作用。名老中医李可曾说运用附子心里没底时,加30g炙甘草、蜂蜜以缓解附子之烈性,现在研究也表明炙甘草能使附子药性变得平缓持久,不加炙甘草的附子作用剧烈而短暂。一个思路就是:你要把药物的作用放在中焦,你就加上;若不需要药物作用留在中焦那就去掉。就这里来说,炙甘草是有把药物作用挽留在脾胃的作用。

最后再来看一下“小柴胡汤”的方解:

(来自《方剂学图解笔记》)

总结来说,要想知道《伤寒论》中更多药物的治疗作用,就看这个药物在每个条文中的作用,每个条文一一对比,多半能比较出每个药物的作用,这样对比出来的认识对于临床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知道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不同的通腑泄热能力,面对临床一个阳明腑实的病人,到底要不要使用大承气汤全方,这时候根据病人“实”的多少,再来看是否用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这四味药,还是只用其中几味。再如临床遇见呕吐病人,能想到生姜与半夏,进一步判断病人呕吐的发生原因,这样下来,治病的步骤,治病的层次便体现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议《伤寒论》治呕法
五个泻心汤的学习体会
《伤寒论》中控制中药功效发挥方向的药物配对组合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一一)临证谈小柴胡汤
七,表里双解方
方剂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