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美玉】玉鹿—妇好墓出土

文物编号:M 5 : 983

尺寸:长 60.5mm 宽 49.1mm 厚 4.1 ~ 6.2mm

重量:35.2g



青绿色,有黄斑,可见絮状物。微透光。油脂光泽明显。硬度为 6 ~ 6.5莫氏度。经拉曼光谱仪及红外光谱仪检测为透闪石。可能为新疆料。

浮雕。形似幼鹿,作伏卧回首状,闭口,圆眼小耳,无角,短尾奇蹄。前肢较长,蜷曲于腹下,蹄朝上;后肢前屈,蹄朝下,后肢上侧有圆孔。颈饰鳞纹,身饰云纹,背脊与尾刻人字纹。


如果您对我们有好的建议或者有新的见解和发现,欢迎您与我们联系:gyyjlhgzs@163.com。我们期待您的消息。



玉鹿线图


玉鹿拉曼光谱图



红色区域局部放大图


蓝色区域局部放大图


黄色区域局部放大图


绿色区域局部放大图



鹿是祥瑞之兆的说法由来已久。鹿的形象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经常出没于山林草石间,典雅机敏,能带来美好吉祥。《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在文明起源的时代,古之人类也是认识到鹿的,而且不约而同地将幸福愿望寄托在它身上。起源于印度半岛的佛教,也讲着七色鹿的故事。看来这种生物,的确讨喜。

玉器上见到鹿的形象,最早源自商代,也就是妇好所在的时期。目前考古出土所见商代玉鹿,片状体居多,也都是小件,长度没有超过 8 厘米的。玉工刻意雕琢出鹿的角、耳和眼睛,用极其简洁的弧线表示后腿和蹄足。鹿身上有孔,可见用作佩戴。鹿不像龙、虎、凤鸟之类,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庄严隆重的内涵,而是只做一种单纯的生灵,装点生活,寄托情思。

西周时期晋国国君墓中出土过一只小玉鹿,非常精彩,如火焰燃烧又如梅花绽放的鹿角,回首翘臀的神态,让人过目不忘,实在是早期玉鹿的典范之作。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这几只玉鹿也是堪称经典的,稀有罕见,我等当仔细观赏,倍加珍爱之。





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在山吟馆古玉研究中心联合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为研究对象,与考古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开展中国古代玉器科学检测分析的专项研究,创建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实验室,从事中国古代玉器数据库建设。服务学术,服务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美玉】 玉兔(残) —战国墓葬出土
【每天美玉】玉勾形器—妇好墓出土
料工形紋俱佳之上品玉璧
大汉帝国之西南夷传奇——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一)
南昌西汉大墓发现玉具剑 墓主身份尊贵
妇好墓出土玉器细节放大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