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農为本,生生求得

以農为本,生生求得

                                --从古代农业生产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源

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獲取食物,求得生存是人和動物的最本能天性。採集植物的果實,捕獲獵物,是人類最初的生產活動。求、得,收穫物是每個人本能願望,“得”也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觀念。

明明德有得。《大學》開篇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孟子·公孫醜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證了對於“多得”所起到作用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鬼穀子《陰符七術》“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得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知類在窮,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合道,執一而養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是以術生生、求得;德門廣大普施上法度眾生,聖賢們的這些著述中都有“求得”、“生生”思想觀念的體現。

人類從收穫物不穩定的漁獵採集經濟時代,步入到收穫物相對穩定的農業經濟時代,是文明的進步,也必然有思想的進步。文明是人類生產活動進步的結果,而生產活動不斷進步是人類維持生存和追求更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因民之欲,乘民之力,聖人得以教下。

古代社會生產力限,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才能讓更多的人吃飽穿暖,社會才能穩定。《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大學之道的在親民,即本於此。

古代社會,戰亂、饑荒頻發,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糧食最為重要。糧食是立國的最基本保障,古代社會,國家的大部分財政收入靠農業納稅獲得。為此,古代社會尤為重視農業生產。

毛主席說: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裏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

每一個時代的文明成果一定有其生產活動的烙印。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大學、中庸、陰符經等古代典籍是那個時代聖人們智慧的結晶,是經過歷史反復實踐證明了的正確思想。他們所處時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在先聖們的典籍裏必然有所反映,有所記錄。

中國古代文明主要是農業文明,從起源上看,中國文明是出現在農業之前的漁獵採集時代。孕育中國古代文明的並非只有農業經濟,還有漁獵採集經濟。漁獵採集經濟時代的文明特徵是求得;農業經濟時代文明特徵是生生。

《易傳》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道德經》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黃帝內經》的“生生化化品物鹹彰”;“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在天為玄,玄妙莫測,玄生神,賦萬物之命,萬物之性;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長養萬物,萬物皆備理,皆為道化;在人為道,道生智,人獨具智慧,以慧通道,以道通神,察萬物以了物性,知天命,合事理。在天、在人、在地,在物皆為一也,無異也,本自俱也。因天之序,盛衰之時。道本自然,見之草木榮枯,見之百花開謝。《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上述這些經典的論述都有生生的思想觀念。不論作為目的還是手段,生生都必須搞好,而這些都得去其所處時代背景,“農業生產活動”中去求索才行。

農業是人類最早從事的一種改造自然的社會活動。中國的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根據考古發現,早在河姆渡時期,就有了穀物化石。

中國文明起源於伏羲時代,其標誌就是易經的出現,即所謂的“伏羲畫卦”。伏羲是三皇之首,在神農之前。神農就是農業時代,伏羲時代在農業出現之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類在改造自然過程中,發明了農業生產工具。《周易·系辭下》記載:“包棲氏沒,神農氏作,斷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說明了古代聖人認識的農具對農作物的生產的有利作用,創制農業器具,推廣天下,以期有更多的糧食收穫,造福蒼生。

《詩經》是一部反映周朝社會生活面貌的詩歌總集,裏面出現了許多與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農事詩,而這些詩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的農耕文化思想以及農耕社會下的生活形態。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中國傳統農業充分體現了“天、地、人、物相統一”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時氣論”、“物性論”、“農器論”、“耕道論”、“水利論”、“土壤論”等理論闡釋。古代聖人在格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很多古代典籍記述了先聖們對日、月、星象、天文;氣候、物候;地理、風土;植物、動物、農作物生長等有詳細的觀察體驗。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一字千金的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這本書,增損一字,賞予千金, 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呂不韋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行動指南。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其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上農》等四篇屬於《呂氏春秋》中六論中的《士容論》。《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顯然是農家之言。《上農》篇主要涉及重農理念,以政治措施保證農民及時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業政策;其他三篇主要是關於地性,物性,天性等農業技術方面的內容。《任地》篇主要講利用土地的原則,包括土地利用和農田佈局;《辨土》篇講以人力改變土壤現狀,土壤耕作,合理密植;《審時》介紹了農作及時與不及時,對農作物各方面的影響,要掌握農時,及時的進行中耕除草。

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深刻諳悉用地和養地的重要性。菑,初耕的田地。新田:開墾兩年的田地。佘:開墾過三年的田地,熟田。周朝時期,已經對土地耕作有了較為深刻認識。優化耕作制度,實施休耕制度,更有利於土地的休養生息。

種下好品種還需要加以培育、管理,包括除草、培土、翻地、施肥、澆灌等,以最大可能提高糧食產量。

凡農之道,厚時為寶,不時折必而穗,稼就而不獲,必遇天災。天氣的變化與規律對農業生產有決定性的影響。太陽隨時間的運行,是四時氣候寒熱溫涼變化的根本。萬物生長靠太陽。農業生產需要瞭解太陽運行情況,以安排排農事活動。反映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洛為本位。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週期。二十四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先聖從事農業生產,經過多年的觀察與勘測才發現的。

時事不共,是謂大凶,不絕憂唯,必喪其粃。而這種“天人和諧統一”的傳統農業思想,在《詩經》的農事詩中就有所體現: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佘?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镈,奄觀铚艾。”

意思就是,周王勉勵農官們要“順應天時”,貫徹國家實行的農業政策,積極做好各項農業生產監管工作,從而提高糧食的產量,祈求老天今年能夠有好的豐收。從中我們還能看出,國家天子甚至親力親為,親身到地裏面去監督種田。當時的周王不但春耕去“藉田”,收割也去省視。他對農業生產非常熟悉,指示具體專業,這反映了國家層面對農業的重視。古代的聖王都是農業生產的行家裏手,統籌協調,綜合平衡全國的農業生產。

《周頌·良耜》曰:“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文中的大致意思是指百穀種子種到田裏之後,粒粒冒出了新芽,一片生機盎然。人們用圓簍、方筐裝飯挑給耕地者,耕地者戴著斗笠,手裏拿著鋤頭在鋤地翻土,去除地裏的雜草,而雜草腐爛後可化作肥料,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系辭》說:“生生之謂易”。“《周易》本興神物,以前民用。”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是農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的基本思想中,甚至具體的卦爻辭中,必然會有農業經濟時代的資訊,也會留有漁獵採集時代的資訊。從農業生產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中國古代文明成果,去解釋易經的卦爻辭,對於已經遠離農業文明的我們當代的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有效的門徑,相信會有一定助益的。

梁學偉

            202112月於梅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鬼谷子22句撼世語錄,句句堪稱經典!
道家《忘字訣》《損字訣》
老子思想與氣功
三三歸一
儒家道統觀發微- 中国儒教网
八字覺原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