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方位认识国家安全(上)

  青少年朋友们:

  提到“国家安全”这四个字,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也许,有的人眼前会浮现这样一个情景:军人们巡守在国家的边防线上;

  也许,有的人头脑里会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间谍们隐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也许,有人会想到纵横捭阖的使节;

  也许,我们都会记起那些你死我活的战争……

  但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已经远远超出了上述内容,越来越多地与文化冲突、科技竞争、信息攻防、网络传输、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许多“非传统的安全问题”。

  这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

  那么什么是国家安全呢?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出版的专业教材《国家安全学》,对“国家安全”的定义是:

  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虽说当前国家安全问题非常复杂,涉及的领域很多,而且还有许多具体事务属于国家秘密而不能够公开讨论,但是通对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认真总结,对已经公开的现实情况进行科学概括,我们还是可以对国家安全涉及一些什么方面和问题做出比较系统的描述,形成比较系统的、科学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这在上述《国家安全学》专业教材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在这个讲座中,我们将根据国内外国家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安全基础知识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以期大家在理论上对国家安全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同时以利于大家对现实国家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分析。

  这个讲座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二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三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四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体系。

当代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

  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国家安全问题。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国家安全问题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代国家安全的构成,既包括了领土、主权、政治、军事等各种传统的要素,也包括了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等各种非传统的要素。综合起来,这些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和非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可以归纳为10个方面,我们称之为“当代国家安全的10大构成要素”。

  第一,国民安全

  “国泰民安”、“国破家亡”这样一些汉语成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家与国民密切相关、国家安全与国民安全密切相关。

  事实上,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都是人。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首要的构成要素也是人。国家中的人,即“国民”,也就成为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国民的安全,也就成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关于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这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上述观点已经显示出它严重的局限。这是因为,无论是理论观点,还是历史事实,所谓的“贵民”“重民”,仅仅是把老百姓作一种“工具”来重视,即把老百姓看作生产粮棉的劳力、卫国戍边的兵役、建筑皇家宫殿和陵墓的民夫等来重视。

  在民主社会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今天,国民不应被作为任何人包括自己国家的工具,而应成为最终最根本的目的。当代的国民安全,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是整个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是整个国家安全活动最终的、最根本的目的。无论是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还是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最终都要为国民的安全和利益服务,都应该是为了国民的幸福、安康!

  国民安全的这种核心性、目的性、根本性、本原性,在近代以来各民主国家的宪法和国际人权宪章中,包括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通过的两项国际人权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等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体现。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人类历史上,国民的生命、财产和权利,既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也经常受到国外和国内各种社会因素的侵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更是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当前,我国国民的安全,既受到国内存在的各种侵犯国民基本权利甚至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威胁,也受到在国外频频发生的侵犯我国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事件的威胁。2010年8月23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发生的劫持香港游客并造成8死6伤的悲惨事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件。

  随着我国国民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政府必须对我国国民的海外安全问题给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当然,对于自己的生命、财产和权利,我们每个国民都需要强化安全意识,给予有效维护。维护每个国民的安全,就是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

  第二,国土安全

  国土安全,即国家领土安全,在国家出现的时候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多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

  近代中国国家安全状况的恶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晚清政府在列强的淫威面前不断地“割地赔款”。

  大家知道,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此后,东西方列强通过“割地”不断蚕食中国,使我们丧失了大片国土,其中大量国土至今无法收回。

  按现在的国际法理论来看,国家领土是指在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的确定部分,是国家行使最高权力的空间,它既包括历史上人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陆地,即领陆,同时也包括在当今时代越来越重要的海域、空域,即领水、领空,以及陆地和水域下面的底土。

  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明目张胆的领土掠夺已经比较少见,但一些国家之间的领土争执并没有完全消失。

  在“海洋领土”概念进入各国视野并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今天,我国的“海洋领土安全”更是面临着严峻挑战。南海争执、东海划界、钓鱼岛主权等等问题,都需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给予充分关注和研究。

  第三,经济安全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外敌入侵时,不仅会“杀我人民,占我国土”,而且还常“掠我财物”;侵略者不仅会逼迫他人“割地”,而且常常要求“赔款”。这就涉及到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前面说到的《中英南京条约》,在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之外,还迫使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不仅如此,这一条约还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规定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要求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此后,中国的海关、铁路、工业、银行等重要经济领域,逐渐被列强控制。这给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

  今天,由于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壮大,金融开始成为经济命脉,金融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来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美国的经济安全,而且也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四,主权安全

  如果说“国破家亡”、“割地赔款”描述的主要是国家和国民的物质损失的话,那么汉语中的另一个词则说明了国家和国民的精神痛苦,这就是“丧权辱国”。这里的权,就是“国家主权”。这就涉及到了国家安全的第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主权安全”。

  与人民、土地、经济等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不同,主权是在国家出现之后才出现的。近代以来,国家主权不仅在欧洲被一些政治学家和法学家明确提出,而且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还不断得以强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挑战。当今的国际社会,仍是一个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社会,但各国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参与各种国际互动,并且认可这种国际互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地树立起新的主权观念,才能在全球化时代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

  第五,政治安全

  汉语在表达国家安全时,既有“国泰民安”一词,还有“政通人和”一词。所谓的“政通”,就是“政事通达”,这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政治安全”。

  与主权一样,政治也是与国家相伴而生的。从根本上讲,政治安全就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方法及行为活动的安全,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合法性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变革以及这些方面之间互动发展的安全。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的政治安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甚至是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对此,政府必须积极、主动、有效地通过“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来改善社会政治状况,提高国民对政府的执政者的认同。

  当然,从根本上讲,我们还需要积极、主动、有效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使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建立在国民广泛认同的坚实基础之上。

  第六,军事安全

  我国著名兵书《孙子兵法》一开头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正是因为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军事历来都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军事安全历来都被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要素。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国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为了军事力量能够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又必须保障军事的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军事设置的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军事安全的重要内容。1990年《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200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各地也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配套法规,军事设施保护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此外,《刑法》《国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也对军事设施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形成了从国家大法到地方性法规、从部门指导文件到具体措施办法衔接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是,我国国防军事设置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因为上述法律的颁布而得到彻底解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经济建设影响军事设施使用效能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在军用机场净空区域内违规建设超高建筑,影响飞行安全;在军用港口航道非法进行水产养殖、开发旅游项目,影响舰船航行和战备训练;在雷达、技侦阵地附近建设干扰或障碍设施,影响军用无线电设备使用效能;在重要军事设施周边违规建设涉外项目和高层建筑,影响安全保密等。这些行为虽然对军事设施实体没有损害,但却严重影响了军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效能,限制了武器装备战技性能发挥,甚至危及重大军事机密。

  对此,我们大家要给予高度重视。

  前述六个要素,即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虽然在今天已经包括了一些在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内容,形成了一些时代特点,但从本质上讲,它们都属于“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简称为“传统的安全要素”或“传统安全要素”。

  这里所说的“传统安全要素”,是与“非传统安全要素”相对应的,是指在国家出现以后就已经出现,并且从古到今始终存在的国家安全构成要素。正是由于它们是在国家产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因而我们也称其为“国家安全的原生要素”。

  与此不同,“非传统安全要素”则是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并且只有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才被人们明确揭示出来,才逐渐受到专家学者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因而也可称之为“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

  国家安全在不同历史阶段逐渐出现或形成非传统的派生要主要有: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第七,文化安全

  文化就是社会化。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因而文化是一个比国家古老得多的现象。但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真正出现,是在国家间交往比较频繁和发达的近代之后。

  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同时还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就引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引发了文化的冲突,也由此产生了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

  文化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总的来看,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在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改进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获得国家的文化安全。保持文化一定程度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的先进性程度越高,文化的安全度也就越高。

  第八,科技安全

  由于科学技术在包括国家安全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中所处地位日益加强、作用日益扩大,科技安全不仅成为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在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地位。

  所谓的国家科技安全,就是一般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延伸,是与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不同程度密切关系的科技成果、科技研究、科技发展的不受威胁与侵害的客观状态。当代科技安全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安全,二是科技人员安全,三是科技产品安全,四是科技设施安全,五是科技活动安全,六是科技应安全。

  随着科技在社会生活和国家安全中地位的日益增加,我国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也都开始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技安全意识。但是从总体上和国家安全的要求来看,我国的科技安全意识不强,某些部门和某些人士,特别是某些领导部门和领导人,对国家科技安全重视不够,常常使我们的一些先进技术或独特的传统工艺被他人窃取,流出国门,从而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原有制度不能适当新形势,新制度一时难以完全建立起来,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管理方面的疏露,使我国的科技秘密有时被个别人有意无意地泄露出去,或者被别人采取包括间谍在内各种手段窃取,给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科技安全意识,制定与时俱进的科技安全保障制度,既亡羊补牢,更防患于未然。

  第九,生态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遭受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使生态安全逐渐进入到全人类的视野之中,同时也逐渐进入到国家安全的视野之中,成为当代国家安全一个新生的非传统要素。

  当前,世界各国对生态安全越来越重视,也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态安全,甚至从整个人类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本国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同程度地承担起生态安全的国际责任,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和气候异常,二是水资源缺乏、水体受到污染,三是土地荒漠化,四是森林面积锐减,五是生物物种减少,六是废弃物的置放和转移。

  因此,整个人类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每个人也需要“从我做起”,为国家生态安全和整个人类的生态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制造了一个新的安全问题,即信息安全问题,其中既有个人的信息安全,也有企业的信息安全,更有国家的信息安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的广泛运用而造成的泄密事件,在国内外都层出不穷,给各国的安全带来的一些重大隐患。

  2010年7月26日,一家叫做“维基解密”或译“维基泄密”的网站,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引起轩然大波。这一大宗军事情报泄密事件,被认为是美国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2.0版本”,再度引发了各国对于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我国,一些计算机管理者和使用者,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计算机购买和报废时,在存储媒体使用与交换时,在使用互联网时,不严格按保密规程办事,造成国家秘密的大量泄露。有些家住军事重地附近,或家人及亲戚朋友在军事军工部门工作的年轻人,出于好奇,或者出于展示我国军事力量强大的良好愿望,偷偷拍摄军事基地和先进武器装备的照片,撰写有关军事秘密的文字,并把这些照片和文字发布到互联网上,而一些网吧和网站管理又不到位,结果使这些本属国家秘密的信息在网上广泛传播。这都危害到了国家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容易接触到许多过去接触不到的从商业到政治到军事的信息,同时也越来越容易向全世界发布和传播这些信息,因而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时,必须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信息安全规定,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

  国家安全是国家不受威胁和危害的客观状态,但这种状态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着。像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国民素质,以及整个世界的时代主题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洪涝灾害、军事入侵、恐怖主义等等,也都会危害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这样一些作用于国家安全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联动性等特点,因而使我们这个短短的讲座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把它们完全概括起来,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它们之间复杂联动的关系都陈述出来。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分类概括的方法和详略互见的方法,在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分类后,有详有略地加以简单介绍。

  总体来说,作用于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可分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两个方面,而无论是影响因素还是危害因素,又都可以划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类。

  现在,我们先讲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

  第一,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

  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很多,但大体来说主要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人口数量。

  国土面积,也就是一个国家领土的大小,它对国家安全是否有影响呢?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反驳“速胜论”和“亡国论”两个极端观点,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论证了中国不可能速胜,但也不可能灭亡的原因,其中就谈到了“地大”这样一个自然因素。毛泽东写道:

  “加上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决不会亡的根据。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说明,国土面积大,对国家安全是有利的自然因素,土地面积小则是对国家安全不利的自然因素。

  当然,国家的胜败存亡并不是由国土面积一个因素决定的,而还取决于其他更复杂的多种多样的自然因素,以及更为重要的种种社会因素。

  地理位置影响不影响国家安全呢?大家如果想到美国它现在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看看它的历史,想想它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地理位置对于国家安全有多大的影响!

  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两个大洋,把美国与欧洲大陆、亚洲大陆隔离开来,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打到美国本土去,这就使其在战争中避免了国家安全受到损失,而且还为其发战争横财和战后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一个比其他国家都要发达得多的美国,其国家安全度自然也就相应地高于其他国家了。

  当然,美国的立国与发展,以及比较安全历史和现实,并不是地理位置这一个因素决定的,但独特的地理位置确实对其安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不仅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可变的、多样的、复杂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人口数量这些自然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都是可变的、多样的、复杂的,同样的状态和情况有时会造成正面的影响,有时却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

  例如人口数量,在国家出现后的多数历史时期,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基本遵循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即人口多对国家安全有利,人口少对国家安全不利。甚至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这条规律都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才把中国“人多”作为中国不会亡国的一个证据来使用。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没过几十年,人口多就成了一些国家面临的重要的不利因素,而且深入分析下去,也会发现其对当代世界一些国家的安全来说,也已经转变为不利因素了。这种情况在中国就有表现。现在,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国家为人口多发愁,把以节制生育为内容的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但也有一些国家为人口少发愁,还在提倡国民多生孩子。

  第二,影响国家安全的社会因素

  影响国家安全的社会因素也很多,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认识。

  影响国家安全的内部因素又可以分为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大政方针、国民素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一些方面。

  比如说国民素质问题,对国家安全是否有影响呢?

  大家想一想,在近代的时候,西方列强、洋人对中国的国民素质有个什么样的描述呢?有句什么样的话非常刺痛我们呢?就是“东亚病夫”!这个词虽然我们不爱听,不愿听,听了不舒服,但它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的素质。那时,我们军队中的军官、士兵上战场的时候,不仅带着钢枪,有的还要带着烟枪。以这样的身体素质下,怎么能够打胜仗呢?怎么能保卫国家呢?此外,当时我们的士兵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有许多文盲,我们的军官对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特别是那些“洋枪”“洋炮”,也没有多少知识,这样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了作战,影响了国家安全。对此,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文化素质对军队的重要性,也间接说明了军人的文化素质,及作为军人之来源的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对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文化素质不仅会改变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命运。无论是为了个人前途,还是为了国家安全,我们既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又要学好文化知识,用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至于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国际安全形势、邻国关系这样几个方面。

  时代主题不一样,国家安全形势就有不同的情况。很明显,在过去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的情况下,与如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国家安全的形势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国家安全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甚至整个国家安全形势比过去要复杂得多,但国家安全的整体状况,与抗战期间、内战期间、冷战期间相比,无疑要好得多。这就是时代主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其他方面,我们这里就不能细谈了。

  总的来说,上述所说的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都是对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它们在一种情况对国家安全是积极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变成消极的。

  与此不同,如果某个因素,——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对国家安全来说总是消极的、损害性的,那么它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而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校军事教育] 国防的基本要素
国防类型
国家安全十大要素
尔雅军事理论参考答案16新版 张国清
专家:新冠疫情对国际关系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