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学习是啥样之续篇

前几日我们与大家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关于未来学习的展望,他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具备8个特征:情境感知、异构通讯、无缝移动、自然交互、任务驱动、可视化、智能管控、自动适应。虚拟弹性智慧学习环境是今后学校和教育系统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形态会越来越泛在化。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一话题——未来学习是啥样?

首先从未来学习环境来探讨。谈到学习,人们总是喜欢用刻苦、努力等词汇形容,那么未来学习能否给人们带来一种不同的体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吧。

1

7种未来学习环境设计理念和建设思路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基于国内数字学校及未来教室的建设现状,结合国际典型设计案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7种未来学习环境设计理念和建设思路。

1.安全、绿色、环保、智能、开放、舒适、幸福

物理学习环境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学校建筑设计上注重绿色、环保、开放、安全等理念,在声、光、温等物理学习环境上应遵循舒适的理念;学习环境考虑充分吸纳最新智能化技术,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学生营造出在情感上的幸福感,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真正拓展学校的时空维度,为学校构建的人性化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案例:北京四中花园学校以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为出发点,采取了垂直方向上创建多层地面的设计策略,室外剧场、师生园地、荷花水塘、诗歌花园、竹石庭院、龙形山丘六种不同功能的生态公园将学校围合,令学生能够在自然天地中快乐地学习,同时营造了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2.空间布局逐渐优化,单一形态的普通教室转型为多功能、多形式的学习区

教室分成不同的学习区域,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具有不同的空间特点和功能。它不仅影响到师生交往,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课堂行为和学习成绩等。教学理念及模式的转变对学习及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来单一形态的普通教室逐渐转型为多功能、多形式的学习区,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参考案例:欧洲学校联盟2012年成立的未来教室实验室。物理空间上是由一间会议室和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空间组成。开放式空间由6个学习区组成,分别为互动区、展示区、探究区、创造区、交换区、发展区。每一个学习空间侧重于特定的教和学领域。如探究区在物理空间上,能够灵活、快速地改装成便于小组学习、配对学习或者独立学习的形式。在一个设计和布局精巧的互动演讲区域内,鼓励互动与反馈,支持结果分享。

3.信息化学习环境朝着智慧学习环境发展

学习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有赖于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媒体教室朝着智慧学习环境发展。学习环境中交互设备的改善,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互,促进课堂学科教学效果;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校园移动互联、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促进学习环境的建设,在多种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学习环境下新技术的发展能够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便于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支持教师教学。

参考案例: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开展未来教室项目,采用灵活式座椅与平板电脑及电子双板课堂教学系统,利用“云端教室”,开展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逐步从浅层次的工具化应用转变为以技术为支撑的深层次、体系化教学变革。课堂教学的传统环境和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4.学校信息化促进家校联系、学校管理、学校发展

信息化水平高的学校能够利用技术等手段及时与家长互动联系。家长可以在网上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检查,还可与教师进行交流。学校信息化有利于学校高效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案例:广东顺德德胜小学借助虚拟学习社区平台为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设定了固定的用户名与登录密码,通过学校公告、班级留言、BBS和聊天室等为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空间。

5.学习环境优化与教学创新互相促进,与本地的文化及理念融合

信息技术在学习环境建设中的地位逐渐显现,促进了教学环境的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全面整合。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功能之一,学习环境需要根据本地不同的传统文化特色来进行设计规划。

参考案例:北京史家小学开设京剧课程,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的人力资源,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仅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

6.为低龄儿童设计家庭氛围的学习空间

利用不同颜色、材质及灯光,塑造适合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的多种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空间。在日常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休息、游戏、交往等都是正常的活动内容。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案例:美国圣地亚哥科技中学校园布局处处体现创意,而又不失家庭的温馨气息。教室的地板上全都铺设了暖色调的地毯。教室不是统一规格,大小教室一应俱全。教室与教室之间仅用帷幕作为隔离的材料,方便随时隔出各种大小的教学空间。一个个类似飞机座舱的东西取代了传统的椅子,每个教室都增加了一扇直接通往户外的门。毕竟在学生们的心里,户外活动才是最令人无法抗拒的。

7.虚拟学习空间突出应用特色并有较好的助学策略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空间服务体系,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互动交流平台,支持教师备课、教学、教研和学生自主学习。虚拟学习空间的建设,面向不同的群体如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管理者,应具备不同的功能及资源生成与更新机制。促进用户从接受信息向创造信息转变,实现良好的交互性及丰富的参与性,增加学习空间的粘合性。

参考案例:上海市普陀区利用云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环境,打造“J课堂微视频”。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核心,探索传统授课制环境中的个性化教与学。在资源生成方面,不仅制定了良好机制保障教师发挥特长,录制精致实用的微视频资源。而且提倡让学生们录制微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深化。

看了上面关于未来学习环境理念和建设思路,各位是不是很期待呢?下面再来分享下关于未来学习更神奇的一则报道。

2

未来学习或可直接将知识上传到大脑器

据《每日快报》报道,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装置,他们声称这种装置能够直接将新技能和新知识上传到你的大脑。这项突破性研究所带来的新技术有点像《黑客帝国》中的情景。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位飞行员大脑中的电信号,并且通过电极帽刺激大脑的恰当区域,将数据直接传递给不具备飞行知识的人。通过电极获得信息的参与者随后成功进行了一场现实飞行模拟测试。

研究的首席作者Matthew Phillips博士解释称:“我们研发的这一系统是一种大脑刺激系统,尚属该领域的首次研发。它听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但是我们研发这种系统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我们所设计的特殊任务是驾驶一架飞机,这需要认知和飞机操控的共同协调。”

Matthew Phillips博士称,当你学习知识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发生生理上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可塑性过程。研究发现大脑的某些功能,比如说语言和记忆,位于大脑特定的区域,大约只有小指大小。

Matthew Phillips博士认为,这一系统有可能提供一种未来的学习方法。这一系统所针对的事实上就是当你学习时大脑发生变化的特定区域。事实上这种方法本身相当古老,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就通过电鱼刺激来减少疼痛。

他补充道:“即使本-富兰克林也曾经将这种电刺激用于自己的头上,但是这种方法真正的科学探索开始于21世纪初期,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使这种刺激更高效。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脑刺激似乎在改善学习方面特别有效。”

科学家们或许已经找到方法如何将知识上传到大脑,一位俄罗斯亿万富翁就试图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一台计算机上。这位富翁Dmitry Itskov就曾经宣称在未来30年内通过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相连,实现人类永生。

这一神奇又带点荒诞色彩的学习方式是否会实现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小编认为,不管学习方式与环境怎样发展,但学习的本质是不变的,加入信息技术的未来学习会让人们更广泛、便捷、快速的获取知识。

(内容素材来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腾讯科学。由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郭桂真编辑整理)

声明:

2.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位同学,你们可以专心听讲嘛?
凌宗伟:关于教学环境设计
美国优秀教师26条守则
教学就是教师的人生
物理环境的价值
【教室设计】碰到这么赞的学习环境,周末补课都乐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