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言据性的语言与认知表征》简述

摘要:

言据性已成为近年来颇受语言学家青睐的研究课题?它是指说话者在陈述一个命题时指明其信息的来源及表明对信息真实性的承诺?对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说话者更好地利用语言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表达语言意义,并且表明说话者对话语信息真实性的承诺,使听话者更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语用意图及命题态度?本文试图在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视域下,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言据现象,阐释其在语言与认知两个层面的关系,揭示汉语言据性的感知觉基础及心智观?

言据性 命题态度 认知机制 心智哲学

作者简介:

齐振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认知(神经)语言学?

晋小涵,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委“2009年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语言与认知研究团队”项目(编号:PXM2009-014221-101037);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新形势下英语学科发展及理论创新促进平台”项目(编号:P X M2013_014221_00003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2015年度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10026)资助?

言据性指信息的来源(言之有据)及说话者对该信息来源可靠程度的评价(言之有信)。任何语言对言据性都有编码能力,而负载这类意义的语言单位被称为“言据性成分”。文章在开头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介绍了言据性的由来和发展,并介绍了国内言据性的研究现状。文章试图在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视域下,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言据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揭示汉语言据性的感知觉基础及心智基础。

言据性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认知的本源义是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而“认知”一词的词义发展到现在,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者桂诗春、袁毓林、彭聃龄等从心理、信息处理等角度定义“认知”。文章在探讨“认知”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相关的理论。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认知系统,两个系统承担不同的任务,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两种系统既可以独立加工,又可以相互关联加工,其运作的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增强记忆和识别。

Barsalou提出了知觉符号系统理论。知觉符号是对知觉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元兴奋的记录,与指代物存在着类比的关系。知觉符号之间通过整合形成模拟器,而这个模拟器会对一个知觉成分进行无线的模拟使概念具体化。传统认知心理学中的以概念为基础的认知计算就成为以知觉符号为基础的认知行为。

文章同时列举了布伦塔诺和胡塞尔所提倡的的意向性理论并作诠释。意向性理论认为,人的心智是以意向性的关指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同外界事物联系。探究意向的本质,人的心智有基本的生理学功能性能力,意向性是这一能力和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意向性是人脑浮现出的一种意识,是心智的一种特性,心智通过意向性可以对某个对象表示喜好、愿望等不同的心理状态。

文章在探讨言据性来源和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言据性的语言及认知表征。文章认为言据性表征产生于说话人在交际中将信息传递给听话人,且说话人必须设法使听话人感受到信息的真实。言据性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言据性研究知识的来源,包括“亲眼目睹”、“推理”和“听说”三种。文章主要讨论的也是狭义言据性的语言意义。狭义言据性语言意义的词汇表征分为三类,即感知类、推理类和传闻类。文章接下来主要分析了汉语言的言据性表征。

在汉语中,言据性成分也可以分为感知类、推理类和传闻类三种。感知类言据性成分由感官动词构成,感官动词又分为视觉与非视觉两种。视觉的言据性非常高,但是视觉动词在句中表现时也有例外的隐喻性用法。非视觉动词包括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尽管非视觉动词获得的言据性不像视觉动词那样高,但是由于这些动词是出自于说话者的“亲身经历”和“个人认知”,其主观性也很强,言据性也相对高。

推理类言据性成分的表现形式通常为“认识动词”和“副词”。认识动词是指表示主观认知的动词,语义上,认识动词表达人的心理活动或心智状态,其言据性体现为说话者对“自己”所说话语真实性的评估。推理类言据性成分也表现为“副词”,主要是“或然”副词、“必然”副词和“实然”副词。“或然”副词主要是表现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话持不十分肯定的推测或估计,表达出一种“可能性”。这类副词主要包括“大概”、“似乎”、“可能”等副词。“必然”副词表示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话语持肯定的推测或估计,包括“当然”、“绝对”、“肯定”等副词。“实然”副词表示说话者对所说话语真实性的肯定,或对自己判断正确性的肯定,包括“的确”、“确实”、“实在”等副词。

传闻类言据性成分表示信息来源于除了说话者之外的其他人,包括表明或不表明具体来源的传闻。

言据性的认知表征不仅表征为“世界-认知-语言”连续统的一种认知编码,而且还反映出语言使用者与社会现实建构的互动关系,后者是认知科学与心智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身体经验的第二代认知科学主张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三个方面。心智的体验性是指人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经由人的身体经验获得,由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人们对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人的知觉的建立需要涉及许多认知加工过程及神经加工过程。思维的隐喻性是指隐喻基于身体经验,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人们获得基本隐喻。

文章最后研究了言据性认知表征的形成过程。文章认为外界事物的信息以“意象”或“表象”的形式进入知觉符号系统,开始了知觉到长时记忆的转化过程。“双重代码理论”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来自语言经验的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这两种系统可以独立加工又可以相互关联加工,其加工的结果就是感官动词。这些感官动词表现为“直接”的言据性特征,推理类言据性表现为说话者以自身的“言据”推理事态,推理类认识动词“觉得”、“认为”等和言据副词“或然”、“实然”、“必然”由语境决定,表达说话者对自己话语的一种肯定态度,具有间接地言据性特征。而传闻类言据性表现为信息来源于除了说话者之外的其他人,具有“间接”信息的属性。

(本文刊于《中国外语》2015年第12卷第2期,详细见原文地址:http://ling.cssn.cn/yyx/jfyyx/201607/t20160715_3122765.shtml)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作风格和文字处理
走进认知心理学
具身认知研究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为什么我们能在脑海中进行言语思考或者哼唱?顶刊导读74期
Cognitive?Psychoogy?认知心理学(第七版)第一章(书摘)
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