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大同”(上)

编者按:2020年7月10日,“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北京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高峰论坛由凤凰网、岳麓书院、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围绕“继承创新:疫情下的中华文化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演讲从《礼运大同篇》的“大同”这一概念切入,对“天下大同”进行了解读。王石先生认为,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把不同文化对立起来。从人类发展趋势看,从未来世界的视角看,许多传统的、天经地义的概念,都应该以“天下”为单位重新定义。王石先生还指出,好的文化兼具现实性与未来性,是未来在今天的样子,我们要更多地反思整个世界的人文状况,要更多地看到不同地域文明的共同性,追求人类的共同价值。“天下之事,天下之人,从大处看,是相同的”,人类走向共同体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王石,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何谓“大同”

何谓大同——王石_腾讯视频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链接观看视频)

今天,我主要和各位讨论“大同”二字。

什么是“大同”?《礼运大同篇》已经把“大同”讲得很清楚了。很多人将其比作西方的“乌托邦”,这是完美之境,同时也是世上所没有的幻想之境。因此,“天下大同”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现实性。比如,“故外户而不闭”这一条,从现在看来反而是闭得越来越牢了。

而我要阐述的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大同”。其义是:天下之事,天下之人,从小处看千差万别,从大处看却是同样的,由此引申出大同小异、求同存异。

目前看来,过度强调人的差异性和特性,各美其美,是危险的,这会使人类文明走向倒退,走向分化,走向失败。

“文化认同”的另一面

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是后果,其实在开头就已经走岔了。

相信各位早已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全球化运动在经济、科技方面的走向,与在精神方面、文化方面的走向恰好相反。在世界、在中国,都是如此。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亨廷顿教授在其论述“文明冲突”的作品(1996年)发表之后,又写过一本新书《我们是谁?》(2004年)。在这本书里,他特别使用了“特性/身份(Identity)”这样一个词语,用以强调美国人的身份,以及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的特性。Identity这个英文词汇,一度引起了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引入中文时被翻译为“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认同的是什么呢?按照作者原初的意思,自然是认同本国本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于是在中国,因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国人顺势就形成了一种思想格局:经济、科技对外开放,精神、文化向内认同。显然,这与晚清洋务运动时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颇为相通,虽然其间只相隔了一百年。

在很多年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句问话不断被人引用。据说这个著名的三连问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两千多年以后,在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传世名作之上,这三连问变成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必须加以区别的是,无论是柏拉图还是高更,他们的追问,可以说是哲学之问,是人类之问。而亨廷顿教授的“Who are we?”虽然同样是追问,却已变为来自欧洲的新移民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问、美国之问。受到亨廷顿教授的启发和影响,我们的追问、我们的文化认同,在胸襟与格局上,也与柏拉图和高更大不相同了。

先哲们所问的是世界,是人类,我们所问的仅仅是自己。

“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从海外到内陆,从学界到官方,正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称谓和文化认同,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

2004年,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愚、杨振宁、王蒙五人发起,中华文化促进会邀集海内外七十余位知名学者、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在北京举行了一次以“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并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十六年过去了,我作为论坛的提议者和宣言起草人,抚今追昔,不能不感到那次颇具声势的文化认同也未能免俗。因为过于强调本国本民族文化,而缺失了全球语境下的世界性眼光和人文关怀。

这个反思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文化认同”的正面意义。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悖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作为一种因应,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似乎都有理由以“文化认同”为口号,来保护自己的固有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对策,与全球化运动是背离的,是缺少对应性的,甚至是对立的。因为“认同”即隐含着“不认同”。

按照一般的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文化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各种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对话、交流、合作、融合,总之是一种全球性、动态性的文化激荡。而“文化认同”却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动态性的激荡,相对主义地缓解为静态的多元并存,各美其美,为今天的逆全球化思潮埋下了种子。它与现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以及分离主义前后呼应、互为因果。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在近几年的会议上,一再主张不可过度夸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过度夸大某一民族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更不可过度夸大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各自比赛着唯我独美。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居然出现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说法,还说这是我们的“国策”!

更加缺少对应性的是,中国不仅一贯坚持全球化方向,而且还于2011年率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在如此宏大的理念之下,“文化认同”显然已经远远不足为用了。因为它之认同,乃是小同,而今日之认同,除本国本民族之小同外,还应包括西方以至全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全部文明。

费孝通老先生的“四句教”影响很大,充满善意。但我总认为还是有讨论的空间。“各美其美”说得斩钉截铁,不太容易引出“美人之美”;而“美美与共”强调的也不过是多元并存的各个文化单元的和平共处,你好我好他好,明显缺失了这个时代风起云涌的文化激变与融合。如此一来,“天下大同”还是天下不同,只是各有所宗,一堂和气,谁也别说谁。

我还想说的是,“文化认同”,是人的故土之恋、父母之爱,原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思量,自难忘”,不必大声喧哗、刻意表白的。

(未完待续)

作者 | 王石,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1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包容和文化认同迫使佛教变成了禅宗
弘扬旗袍文化,绚丽时尚中华 | 天下华服闪亮中华旗袍(国际)盛典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