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它山堰与一个叫王元暐的县令
它山堰与一个叫王元暐的县令
差一点就错过了,这个堪与都江堰相提并论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就在宁波鄞州西部的鄞江镇。
鄞江镇是一个老镇,也是个小镇。如果不是因为女儿在这里读书,我可能不会知道鄞江,更不知道它山堰。这三年里差不多每月都来鄞江,却未曾驻留。女儿毕业了,想到以后大概不会常来了,便想去四处走走,首先想到的便是它山堰。
沿着鄞江的主要街道走,再照着指示牌往左拐进一条支路,走不多远,来到一条小弄前。它山堰藏在这条叫它山西路的弄里。弄两边有一些斑驳高墙,有上如松、郎官第等古建筑,高墙的下半部分都是用长长的平整的条石砌成的。更多的是简陋的房子,有简易的廊檐,几位老妇在闲聊,如旧时倚坐在美人靠上的白发宫女——走近看,这几位老妇倚靠的,是用两根自来水管焊成的。路上还看到始建于唐代的鄞江廊桥在重建,正在浇筑钢筋水泥墩子,大型机器在施工中。岸上有许多老者围看。老人说,往前走,半根烟工夫,它山堰就到了。
它山堰竟是这般平常。这就是有着1180年历史的它山堰么?这就是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它山堰么?我站在它山的坡上,看百多米长的堰坝,堰坝静静地躺卧在水里。走下小坡,一步步小心地接近它。堰坝上是巨大的石板,都显得很光滑,是被水流磨的还是被时间磨的?我有些恍惚。我无法表达我对这个伟大工程的心情,只将全身贴在光洁的石板上。
建它山堰的是当时的鄮县县令,叫王元暐。王元暐原是京官。他是山东琅琊人,生于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开始的仕途还是很顺的,唐穆宗长庆元年中科,任翰林院书记,翌年任翰林院编修,第四年升朝议郎,数年间连升三级,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告状、诬陷的信就出来了,结果,这位春风得意的朝议郎被贬了。先是降任金华府七品同知,后调任鄮县县令。于是,他就与这片叫鄮县的土地发生了联系,而且一联系就是一千多年。就是这个被贬的文官,在这个过去叫小溪的地方留下了一段不长的堰坝。这段堰坝占据的空间不多,当年的恢宏也多被沙砾所埋,但是它却活了整整1180年的时间,而且,还将恒久地延续。这个并不得志的小县令,也随着这段堰坝,长久地活着。
正如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孕育了天府之国;京杭大运河,曾繁华了江南天堂;每一处中国重大的水利工程后面,都意味着成就一方的文明。它山堰,它真实地改变了宁波。
鄞江,那时
的小溪镇,是当时明州和鄮县的心腹之地,可以视作后来宁波的根。可是,当时鄞江江水“与海潮接,咸不可溉田”,江潮上涨时,“民不能饮,禾不能灌”。鄮县西部四明逶迤,群峰矗立,山峦重叠,每到春秋之际,大雨如注,奔腾而泻,危及生灵和农作。而明州城也常有缺水之患。千百年来,明州、鄮县、小溪的民众都深受水害煎熬。王元暐的到来,这些开始有了改观。
王元暐简直就是个水利专家。史书载,王公志存君国,心悬黎民,度山川之险,察地理之宜,终于发现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他决定利用这个优越的坝址兴筑一个可以起到阻咸、蓄淡、引水功能的水利工程。堰建成后,堰上之水,旱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涝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流到内河的水,用来灌溉,并经南塘河流入明州城的日湖和月湖。它山堰水利系统的建成,鄮县七乡农田得到灌溉,又确保了明州城区用水之需。
曾经的困顿之地,最终演变成一座繁华之城,而这一切,竟然得益于今天看来十分平常的堰坝。
如果不经意的话,平常走过它山堰,会把它看作一条平常的石板路。在现场细看,历经1180年风雨和洪水冲击,至今仍基本完好。历经千余年仍然不塌毁,除了历代的维护以外,其自身的科学设计是起了大作用的。堰体向下游有五度的倾斜,提高了水平抗滑能力;堰内筑有粘土夹砂层,提高了堰坝的防渗性;纵截面采用梯形设计,更能抵抗江水的冲刷……一千多年前的工艺与现代力学原理在许多地方不谋而合,不得不为先人的智慧而叹服。
它山堰建成之时,唐已走向衰败,这是不是王元暐虽建奇功却没有在政治上获得更大发展的背景,不得而知。王元暐不但没有受朝廷重用,相反,又一次受到参奏,虽然史料上看不到王元暐由此被贬,但他的仕途确实一直不见通达。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做了15年鄮县县令的王元暐辞官归隐,告老还乡。其实,那时他并不老,只有48岁。究竟有什么样的隐情,我们无从知晓了。
在鄞江镇大街寻找书店,女儿说在银河大楼有一书肆,卖的书有点老。我想去看看。有点失望,可能是还不够老。欲离开时,意外得见一本《宁波帮》杂志,里面竟有一篇纪念它山堰建成1180周年的文章。文中提到,在王元暐任职鄮县前一年,时任明州刺史于季友曾于“鄮县西南四十里筑仲夏堰”,开凿河渠欲引山水入城。文中说,平心而论,仲夏堰在当时并不逊色,作用也立竿见影,史传曾“灌田数千顷”,但很快,仲夏堰暴露出了它的硬伤,由于选址不当,种种问题在堰坝造成后很快就显现出来:蓄水不足,咸潮倒溯,沙土堆积。
于刺史的仲夏堰确实不中用。可是,这个王元暐,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在仲夏堰的上游造起了另一座拦水大坝,这就把刚刚建成的仲夏堰给废弃了。也许,正是这个不能明说的原因,引起了一些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发生。它山堰建成后泽披四方,却一直被朝廷所忽略,从建成的833年至大唐衰亡的百多年间,它山堰没有受到来自官府的任何嘉勉。有关王元暐的记载也很少,只有县志以“备勤俭,尚敦朴,戒游惰,惩贪暴,数年境内大治”等文字潦草略过。
直至三百多年后的南宋乾道年间,它山堰才被赐“遗德”功额,算是有了官方的认可。
王元暐留下这个泽披万世的水利建筑奇迹而默默离开,从此隐没在历史中,而古堰也变为平常,成为一道寻常风景,沉寂于平常生活之中。
可是,在它山堰周边逡巡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事实:这么一个在正史中形象模糊的王县令,民间的记忆里却有几分鲜活。至今老百姓口口相传着关于王县令的好多故事。有一个是王县令“放木鹅”的故事。据说,王县令为选定与它山堰配套的三个水闸的位置,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木鹅自动停下的地方就被他选作闸址。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传为美谈。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它山山坡上,有一座庙,庙堂正中是王县令的坐像。
在它山庙里,除了王元暐的坐像,还有十位建堰民工的造像。这些造像背后,有一个惨烈的传说。建堰之初,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春雨绵绵,植桩一直无法完成,眼看汛期将至,十位出身不同行业的建堰民工站了出来,用他们的身躯,做出了中国古代工程中的壮举:以己为殉,以死定桩。
一种说法是,它山庙是王县令辞官还乡后,当地乡民为他建的生祠。还有一种说法是,它山庙起始并不是为王县令建的,而是王县令为纪念筑堰殉身的十位民工而建的,始名“舍身祠”。
凭王县令的智慧,他是会这么做的。以后,不知何时起,庙里正中坐上了王县令。当地百姓还将王县令出生的日子十月初十定为当地庙会的日子。至今,鄞江镇每逢农历“十月十”举行庙会,它山庙附近每年都有一阵热闹。
它山庙在它山上,庙前有一亭,亭里有一石碑,上有“片石留香”四字,是清时官方为王元暐所立。走进庙里,人头攒动,人们在供桌上摆各种供品。问了,才知道是为应考的孩子们求的,祈望王公护佑,考个好成绩。看来,老百姓把他看作神了,而与它山庙前的它山堰似乎没有了干系。
它山堰静静地躺着。它确实平常,也看不出什么意义。其实,它存在着,便是意义。
写完此文,读到两则消息:
1967年,宁波大旱,海水倒灌入甬江、奉化江、鄞江,正是它山堰将咸潮挡在了堰外。
2009年,莫拉克台风席卷宁波,四明大地暴雨如注,山洪从四明山奔腾而泻,它山堰水利系统工程及时泄洪,保住了鄞西的农田。
草于2013年6月12日
适逢端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鄞县它山堰
县令封王,济世功德,为何三百多年后才被认可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七十八卷
宁波这个高颜值的古镇最近很火!看看它旧时的建制格局
陈鹏儿 | 宋代浙东运河上的“七堰相望”
若无唐朝它山堰,不存今日宁波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