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勇:教在乡下

          教在乡下

        一篇旧文,已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我们的学校位于大山深处,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麻雀小学”,而我,则是这所小学的校长。我经常说——我首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是一名班主任,最后才是一名校长。每天,我都以三位一体的角色徜徉于校园,观察着生活,审视着教育,反思着自己。

   教在乡下,注定要吃更多的苦。作为校长,我要“以身作则”,所以每天都早出晚归,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学校离家比较远,有二十多里,路又坎坷不平,每天耗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一两小时。遇到上风和日丽的天气,我会瞟一眼路两边的风景,甚至哼几句跑调的流行歌曲。最怕的还是冬天,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刀子一样地划过你的脸颊。刚走出家门口,早饭带来的那点余温早已经烟消云散。这时候,往往就得下车,推着跑一会儿,以求带来些许暖意。几年后后,我经常会觉得腿疼,,害怕落下病,就咬咬牙贷款买了辆车,罪少受了不少,可是每月的汽油费又成了一笔不少的开支……

教在乡下,注定要受更多累。师资匮乏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且教师普通年龄偏大,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也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每年开学的时候,也是我最发愁的时候。学要开,课要上,可是教师不够。于是乎,每天到处打听有没有愿意到学校代课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只能由现有的老师“瓜分”一下课程,好歹把课开起来。因为我相对年轻,所以要替老教师着想,多上些点课;因为是校长,就要“身先士卒”,再多干一些。每个学期,我的课表都安排得满满的。

教在乡下,注定要孤单地前行。乡村学生家长大多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每次召开个家长会,总是稀稀拉拉来不了几个人。多数家长认为,在学校“耽搁”几年,不如让孩子外出打工来得实惠。教育孩子,本来是家校双管齐下的“合奏”,但在在乡村,许多时候却成了学校和老师单枪匹马的“独角戏”……

然而,教在乡村,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幸福。

学校新规划了花池,还没来得及绿化,就有家长从自己家里挖来了花,悄悄地栽上了……

有些送孩子来上学爷爷奶奶,安顿好孩子,就拿起大扫帚,把大门口扫得干干净净……

“校长老师,我星期六上山摘的山枣,你尝尝好吃不……”一个孩子悄悄地来到我面前,神秘地往我兜里放了一把。

“校长老师,这是我家的香椿芽,给你一把回家炒鸡蛋吃……”放学路上,一个家长拦住了我。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彰显着山里人的朴实与憨厚,构成了乡村教育最美丽的风景,给坚守乡下的教育者带来了许多的感动与幸福。

教在乡村,有无奈,也有收获;有苦恼,也有幸福。尽管坚守在乡村,少了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但我仍旧在书中、在网络中找到了教育的意义和坚守的价值。我愿意用一生去守候那个关于孩子、关于教育的梦想,并努力把它演绎成一道路独特的风景。

静静地候着,守候着那个关于孩子、关于教育的梦,站起来,我就是一驿风景;走下去,我就是一个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年,我作为乡村教师曾经走过的路 我从...
校长声音/留住乡村的希望
没有坚守,只有乐在其中
洋思中学是一所创造神奇的乡村中学
调研15所乡村学校,我看到的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工资低生活条件差 多选择逃离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