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五):改变,艰难得难以想象

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五)

教育,不应该是单枪匹马的战斗。缺失了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同样也是残缺的教育。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走近家长,认识家长,带动家长,其实,也全是为了孩子……

改变,艰难得难以想象

送走了济宁学院二附小的戴老师和孩子们,回到学校。接孩子的家长也陆续来到,孩子们兴奋地迫不及待地向家长叙述着自己的见闻,那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今天这是忙什么啊?”一个接孩子的家长随口问了我一句。

“哦,济宁学院二附小的学生来我们学校搞联谊活动,让孩子们在一块儿玩玩,交个朋友。”我微笑着向他解释道。

“哦,我还以为补课呢!原来光玩啊!”家长的语气里,明显地透出不满,或许顶着寒风把孩子送来惊扰了他的温柔梦,或许顶着寒风把孩子接走耽误了他的电视剧。

我没有作声,与其言多不讨好,倒不如不说少生气。

家长接了孩子便骑车而离去。

“又不上课,瞎折腾什么呢!”呼呼的北风,飘过来这样一句若有若无的话。我不知道家长是不是有意说给我听的,但我的确听到了。

我没有生气,也没有追上家长去向他解释什么。有时候,有些话,和有些人你是说不通的。只是觉得这一句话,比刺骨的西北风还要冷。

这次活动,是放了寒假之后的第三天。开始组织的时候,我就考虑到有的家长可能不乐意,便事先和孩子们说了,让他们和家长商量,一定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考虑到安全问题,低年级的和太远的孩子也没让来。我又统计好了每一个孩子的电话号码,再三叮嘱如果不来的话一定要给我打电话请假。

没想到,还真的有几个学生打来了电话。

“老师,明天我不去学校参加活动了。”

“为什么?”这是个比较积极的孩子,前天放假的时候,她还准备好了小礼物,小卡片,我还准备让她在一间教室里当主持人。

“我爸爸不让我去。”语气里透出许多无奈,听得出她在哽咽。

“没事儿,以后有的是机会……”我想不到什么合适的话来安慰这个孩子。我知道,我的劝慰多么地苍白无力;我也知道,以后这样的“机会”也不会很多的。

又有两三个孩子打来电话,问他们原因,几乎都是同样的话——“别问了,反正去不成了……”

随后传来的,就是挂断电话的嘀嘀声……

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当然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放假的那天下午,还有七八个孩子回到学校,帮忙打扫了每间教室的卫生,擦了玻璃,还在黑板上画了画,写了欢迎标语……

可是,我相信许多孩子都会在家长那里遇到了一些阻力。有的孩子拒理力争,得以成行;有的孩子比较“听话”,忍痛请假;有的孩子估计是“先斩不奏”,偷偷地跑了出来……来的孩子可能没有太多的收获,但没来的孩子却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也失去了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这样家长不奇怪,家长说这样的话我也不奇怪。在农村,像这样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我无力改变他们,但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影响他们的孩子……

J,一年级的“插班生”,是个“天赐”的孩子。(我们这里学前班只有一个班,有的学生不够上一年级的年龄,但已经上了一年或者两年的学前班了,家长要求跟着一年级试学,但不建学籍,我们称之为“插班生”。)为什么这样说呢?还得先从我和他家长的一个笑话说起……

J上学前班的时候,整天来晚。那段时间安全又要求得很严,上课时间要封闭式管理。你这里刚锁上门,她娘俩就来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咚咚地砸大门。

有一次,娘俩又来晚了。我打开门,无心地埋怨道:“你也不让您孙子早起一会儿,每天都来这么晚!”

“你看看,你这个当校长的怎么这么说话?”

“我哪里说错了?”我觉得自己没说错什么呀!

“哪里是俺孙子呀!这是俺儿……”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不知说什么好,搪塞几句也就过去了。

后来才听同村的老师说,小J妈妈是二婚,改嫁后年龄很大了,才添得这一个宝贝疙瘩。原来如此,难怪我会把她当成小J的“奶奶”——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吧!大家说,是不是?哈……

因为老来得子,小J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娇生惯养,在家是个小皇帝,也养成了许多的坏毛病,特别能惹事儿。不是把这个弄哭了,就是把那个给打了。经常有小朋友抹着眼泪来告状。如果有一个课间没人告状,办公室里就好像少了点什么。也就因此,我没少和小J妈妈打了交道,一来二往地也就熟悉了。

今天早上,我到班里看孩子们的到校情况。小J妈妈正帮小J削铅笔,刚扫完的地上,洒了许多铅笔屑。

“你怎么往地上弄啊!得给我弄干净!”

“你看看,不就一点铅笔渣么,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是那种惯有的语气。

“如果你不扫,一会儿你走了,也得让你儿子扫!”我寸步不让。

“好,好,好,我扫,我扫,别难为我儿子,这么点孩子,会干什么?”一听说让她儿子扫,心疼得不得了了,赶紧拿扫帚扫干净了……

J妈妈走后,我又组织孩子们讨论了一下,铅笔屑应该削在哪里,孩子们讨论得可热烈了……

许多家长,根本就没有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意识。有时候,在一些小事儿上,你也得给他们上一课!

现在的家长,疼自己的孩子是疼出了“水平”的。

今天中午,一个幼儿的奶奶来到学校,一进教室就大叫大嚷:“那个谁谁谁在哪里?我得教训教训他。”

接着便是对“肇事者”一番讨伐,声色俱厉,唾液在空中乱飞,老师拦都拦不住,直吓得那个孩子缩在自己的位上,大气儿不敢出。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好歹才把家长劝出来。

一出门儿,家长好像换了个人似的。“老师,我不是给你难看,我只是吓唬吓唬那个小孩,让他以后不敢再欺负我孙子了!”

这又使我联想起年前的一件事。

在我校借读的五年级的三个女生和三年级的一个女生发生了矛盾,(据调查,在原学校早就结下了梁子,具体原因不明。)在拉扯中,扯坏了衣服。当时,并没有学生向学校里报告。

第二天下午放学的时候,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拿个剪刀和拖把把五年级的三个学生堵在路上,气势汹汹地威胁要剪坏三个学生的衣服,以示报复。三个小女孩吓得不轻,在路人的劝说下,家长才悻悻而归……(因为发生在学生放学后,学生所在的村子离学校又很远。这一切,学校里也并不知情。)

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五年级三个学生的家长,听了自己孩子的描述,直接就去找三年级孩子的家长,争执之下,两边动起手来。三对一,当然是三年级的家长吃了点亏……

第三天,双方的家长都到学校来找我评理。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觉得本是一件小事,让家长这样一搅和,反倒火上浇油了。

我委婉地批评两边的家长:“小孩子们之间闹点小矛盾,这很正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用不了一袋烟的工夫就又在一起玩了。大人最好别搅和孩子们的事情,如果再因为孩子们的这点小事,闹翻了脸,让邻居们笑话。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两边的家长都不好意思地脸红了,刚进门时的委屈和气愤,早已烟消云散了。

“学生之间的事情,有老师来处理。如果你们这样横加干涉,学生有了事情,都不给老师说,而是跑回家向你们告状,而学校还蒙在鼓里,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两位家长都点头称是,我接着说:“孩子们的事,交给学校了。你们大人之间的事,我们学校不负责处理,你们自己看着解决吧。孩子们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人千万别再跟着起哄了……”

送走了家长,我又把四个学生叫到图书室里,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分别给予了批评,并要求他们摒弃前嫌,重新做朋友。如果实在是不能做朋友,就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最后我吓唬他们说:“以后,有事要先和老师说。你看看,现在老师什么都不知道,家长就打起来了。幸亏伤得不重,要是打厉害了,你们怎么办?”

看着几个学生后怕的样子,我又有些于心不忍。又安慰她们说:“好了,别哭了,只要以后不再闹矛盾了,还是好孩子……”

孩子有事儿不跟老师说,而是回家向父母告状,让父母给自己撑腰、出气。是学校管理不到位,还是家长太溺爱孩子?这背后,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啊!

MM,是六年级的一名男生。

对于学生MM,没来孙徐小学之前就有印象。孙徐小学的学生去龙湾借读时,开学三个多月他才到校的。听说是去某个地方当保安了,干了两个多月让人家给辞退了。无地可去,于是,又来到了学校——毕竟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啊!(我就奇了怪了,竟然有单位敢要童工!)

来到孙徐小学之后,与MM渐渐熟悉了。要说熟悉的原因,绝不是学习成绩优异,或者是表现突出,也不是调皮捣蛋,而是不讲卫生,还有那个整天守候在大门口的“神经”妈妈。

还是先说说MM妈妈吧。MM妈妈大约有四十多岁,可看上去好像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如果我记忆力不错的话,我来到孙徐小学快三个月了,MM妈妈始终就是这一身外衣,只是里面的衣服由厚变薄了点。原来戴帽子的时候,不显得头发乱,只是衣服又脏又破,脸上也脏得很,好像有几年不曾洗脸一样。现在,天热了,帽子去掉了,头发真的像鸟巢一样,整天蓬松得很。

就像按时上班的工人一样,每天上午八点多,MM刚吃过早饭来到学校的时候,MM妈妈就会提着一个破乎乎、脏兮兮的篮子来给MM送午饭。可是,她并不进校,只是徘徊于学校门口,天冷的时候,就在人家的柴堆里躺着;天热的时候,就在大树下或者墙阴里坐着。一听到下课铃声,她就会扒着学校大门的栅栏朝着里面嗷嗷大喊,谁也听不懂她在喊什么。许多时候,你都会看到MM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过去。隔着栅栏,妈妈递过一点什么东西塞进MM的嘴里,或者递过水杯让MM喝几杯水。有时候,看得我热泪盈眶,感动于这伟大的母爱。

再说说MM。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眼却特别大,并且很有精神。下课后,你常会在操场上看到他奔驰的背影。MM最怕学习,也不喜欢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无论老师怎么教育,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些吧,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甚至有学生和老师在背后说MM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神经”,老师们也不便强管。他最不能让同学、老师和我容忍的就是不讲卫生——那不是一般的不讲卫生。脸是照例每天都不洗的,衣服每天都脏得乌云密布,脖子里、肚皮上的灰真的黑得很,要说他半年没洗过澡,绝对不会冤枉他。而且,下课后,还喜欢在地上滚来滚去,弄得浑身是土。有时候,我遇到了,喝住他,让他到办公室去洗把脸。如果你当时“押送”过去吧,他还能好赖抹上两把,如果你一疏忽,他就会溜之大吉,没了踪影。

MM比较喜欢看书——我不知道他是真喜欢还是随大流。别人到图书室借书的时候,他也来。每次我都要让他去洗干净手脸,否则,不得借阅图书。往往要往返三四次,才能达到我的“最低标准”。我想,这也许是一个转变他的契机吧!快三个月了,看上去只是手和脸干净一点了,其他地方还是“黑色依旧”。我敢保证,这几个月里,他没有洗过一次澡。几乎每次下午放学,我都专门叮嘱“回家洗洗澡,不然,明天不让你进校门!”他总是嘿嘿一笑,第二天原封未动地来到学校,你还真能把他再撵回去吗?看来,要转变一个学生太难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更让我头疼了。

晨读结束的时候,我看到MM妈妈站在学校的垃圾池附近,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我以为他在捡垃圾池里的废纸和饮料瓶,也就没在意。快要上课的时候,突然看到MM从旁边跑过来,MM妈妈也拿着树枝嗷嗷叫着追了过来。说得迟,那时快,MM像兔子一样窜出了学校大门,MM妈妈追了出去,我也紧跟了过去。出来门,并不见MM的踪影,兴许躲到什么地方不敢出来了。

我问MM妈妈怎么了?她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我愣是一个字也没听清楚,只是感觉到她很气愤。说罢,她一屁股坐在地上,挽起裤管给我看,指着小腿上的伤口,哇哇直叫。旁边的一位家长告诉我,这是MM给踢的——怪不得妈妈这么伤心,拿树枝打他。

我轻轻地对她说:“你先回家,一会儿我批评MM。”

她又从衣兜里掏啊掏啊,掏出一袋东西,我一看是一包塑料子弹。正在我纳闷的时候,她伤心地说:“他,枪,打我!打我!”说着,她扬起手,给我看手背上的淤青,眼里溢出了泪水。

我无法形容那一刻,我的心有多痛。我几步跑到前面的拐角处,大声地喊MM,却听不到任何回声,更看不到他的影子。就我心里那个狠劲儿,抓住他非得痛扁他一顿——竟然有如此不肖的子孙!

喊了几嗓子,毫无动静。因为还要上课,我也就折回了学校。老师们,见我回来了,就劝我说:“以后,尽量少和她打交道,发起疯来谁都不认。那回,她和MM在教室里互相打起来了,打得头都破了,满脸是血,谁拉打谁。后来,下去疯劲儿,娘俩一块去诊所包扎。”

话虽如此,MM毕竟是学校里的学生,作为校长,还是不能不管的。

每下一节课,我就去六年级看看MM回来没有——可是,一直到放学,仍然没见到MM的身影。我现在想的不是怎么惩罚他一顿了,甚至庆幸当时没有抓到MM,庆幸整个下午他没来上学——否则,依我当时的气愤,还不知道整出什么事呢!

放学的时候,我让一个学生去看看MM回家没有。不料,那个学生的一句话更让我不知所云:“老师,没事儿,MM和他妈妈经常这样打仗,这还是轻的呢!有时候,你也不能信MM妈妈的,她自己摔破了,也会赖MM给她弄的……”

真的是这样吗?我心中充满了疑惑……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许多老师路远,中午不能回家,我们就把原来的旧教室当成伙房,每天中午每人一碗大锅菜,却也吃得津津有味。

兄弟学校的学生来我们学校借读,老师也就自然跟了过来。由于路远,中午吃饭的人就多了许多,一张桌子都坐不下了。上午最后一节课,要腾出两个老师专门负责做饭。

奇怪的是,不到一个月的工夫,用坏了一个炒勺和两个铝锅——不过,也倒无所谓,用了这么多年了,也应该坏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么!能修的修修,不能修的换新的。

今天中午,有两个学生溜进我们学校仓库里拿粉笔,一人拿了一大把,揣在怀里。恰巧被贾老师发现了,便把这两个学生喊到办公室里。他俩交出了自己拿的粉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贾老师又随口问了一句:还做过什么坏事吗?

俩孩子倒也诚实!

我在老师吃饭的铝锅底上钻了几个小洞。一个学生吞吞吐吐地说。

我把老师吃饭的炒勺砸裂纹了。另一个也小声地说。

老师们都惊呆了,纷纷批评他俩不懂事。

我下课回来,老师们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的火一下子就窜上来了,真想把他俩抓过来揍一顿。仔细想想,孩子嘛,谁不犯错?我先没管他俩,倒了一杯水,坐下静了一会儿,等心里的火气消了一些,才把他们喊到跟前。

老师吃饭的锅是你们两个弄坏的?

嗯。两个孩子都应了一声,不敢低头看我。

 什么时候弄的?

记不清了,那天中午你们吃完饭回办公室了,我们进去玩弄坏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以为是破的,没用了!一个孩子说。

我……我也以为是破的,没用了。另一个孩子看来是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了,停顿了一下,找了一个同样的理由。

因为要去上课,我让他们俩写个检讨,并通知家长进行赔偿。

还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不然,我还在心里嘀咕做饭的老师不爱惜公物呢!

这两个孩子,真天底下少找!

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甲学生的家长来接孩子。班主任随便跟她说了一声。没想到家长却哈哈大笑,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丝毫没有批评孩子的意思。反倒笑话老师:你看看你教的好学生!

然后,遇到哪个老师都哈哈笑一阵子,扯两句儿子砸炒勺的事情。最后,来到我跟前,还是先笑了一阵子。

真是我儿子砸的?

不信,你问他呀?

我们两个同时看着甲学生,他点了点头。

又是一阵大笑之后,才算是批评了两句:你看看你这个孩子,砸老师的锅干什么?狗不干的事你都干!话虽是批评的话,语气里却没有一丝真正的责备之意。

张校长,你看看,给你添麻烦了。小孩子不懂事,多原谅呗!

你也没难为他,不过弄坏了东西要赔偿的!

这好说,只要不难为孩子,一个锅值多少钱!我家开饭店,多的是,明天给你们拿个来。

你看着办吧!

看到这样宠孩子的家长,我就生气,这样惯孩子,长大了得成什么样呀!

不过,还算说话算话,今天一大早,就给我们拎来了一个炒勺,刷得还挺干净。

学生乙的家长就不一样了。今天早上,我问学生:你把这件事跟你妈妈说了吗?学生点了点头。

你妈妈怎么说?

我妈妈说她忙,没空来!

我一时无语,难道比国家总理还要忙吗?连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吗?我摆了摆手,让学生回去上早自习了。

一个优秀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家长;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有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也就足够了!

下午开车回到家的时候,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电话。回打过去,响了一声,却提示正在通话中。

不一会儿的工夫,电话就打了过来。

“张老师——”一听这拉着长腔的音儿,我就知道是TT的妈妈。

TT家是开饭店的,学校里有事也去他家吃饭,一来二往,也就和TT妈妈熟悉了。她是一个极其开朗的人,每次见到总是热情地打招呼,有说不完的热乎呱儿。问的、说的最多的当然是她家的宝贝疙瘩TT了。

说起TT,不光在我们学校是知名人物。在我们整个济河教育界,说起他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不知道的。

一年级的时候,TT妈妈因为忙饭店,没空照顾孩子,就把TT送到一个封闭式的留守儿童学校读书。可是,这孩子天性好动,甚至有点多动,学校那矮矮的栅栏也拦不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因为受不了学校的管束抑或是实在想家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偷偷地溜出了学校,自己踏上了回家的路。

七八岁的孩子,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二十多里人迹稀少的山路……想想就让人害怕,他却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归程。

学校里发现有学生溜走,兵分几路追寻,却无果而归。据TT后来说,他一看到车灯就躲到路边的草丛里去,难怪学校的老师和车辆来回几次都没有发现他。好在,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他回到了自己的家,算是有惊无险。可是,那所学校,却怎么也不敢再留下这个“祸害”了!

于是,他就回到了现在的小学。

2010年的时候,他上三年级,我在龙湾小学教学。因为现在的北孙徐小学新盖教学楼,所有的学生都在龙湾小学借读,我才开始认识了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教学十几年,我从来就没见过如此顽皮的孩子。

脾气小点的老师根本镇不住他,总是转着圈在校园里跑,根本撵不进教室里去。就算是堵到教室里,一会儿钻桌子底,一会鼓捣个小玩具,别寻思让他老实一小会儿。通常情况下,老师一转身写字,他就已经溜出了教室。

他和另一个同学曾经干过把老师的铝锅、炒勺钻个洞的勾当。说起他的小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今年过了寒假,我来到了北孙徐小学。恰好调走的是TT的语文老师,我也就理所当然地和TT“短兵相接”。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怪吧,我总觉得TT表现不好。不料,第一节课他就受到了我的表扬。因为我发现他升入了四年级,能在教室里坐住了,上课也能听会讲了。我记得第一节见面课,我给孩子们聊了半天,扯了些关于“长大”“懂事”之类的话题,总是时不时地拿TT和他的“死党”为例子,夸奖他们“长大”了,“懂事”了。

看着几个孩子眼里闪亮的光芒,我对自己说:不要急,慢慢来,慢慢来……

可是,历史的欠账实在是太多了,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给他补起。只能是发现一处补一处了。语文还好,连续性不太强,他的进步也比较快。数学,就不是那么好办了,数学老师心也呕了,血也沥了,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张老师,我知道您和数学老师都尽力了。可是,我觉得孩子的成绩还是很差。最起码也要考及格啊!我也知道,我们从小娇惯坏了,习惯不好,底子不好。可是,有没有什么好法啊!”TT妈妈着急的追问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对不起,我这里没什么好办法,更没有什么快速提成绩的方法,就像盖大楼一样,底下没砌好基础,盖得越快,盖得越高,可能塌得就越快。我们不能逼孩子太紧了,我们不能要求太高了,否则会适得其反。这是一个慢工夫,就像你们家炖笨鸡一样,高压锅炖得快,但却失去了应有的滋味。学习也是一样……”

电话足足打了有十多分钟,放下电话,我思考的时间更长。许多做家长的,从小不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到大一点了,也只关注孩子的分数,总是妄想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有什么“秘方”可循,殊不知,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你的方向错了,罗马再近也永远到不了啊!

真的对不起,我没有什么好办法!

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正在上课。

转眼之间,看到窗外,一个青年妇女领着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向外走去。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农村,经常有家长提前接走孩子,去喝喜酒啦,串亲戚啦……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看到单校长也向外走去。接着,单校长和那个青年妇女领着孩子,拎着一大包东西返回了一年级教室。又过了十多分钟吧,只见那青年妇女颓然离去……

下了课,回到校长室,单校长向我叙述了这样一件事……

“老师,我找XX同学有点事。”一年级的姜老师正在上课,一个青年妇女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姜老师喊了一声,那个孩子便磨磨蹭蹭地走了过来。

“她是你什么人啊?”姜老师问道。那孩子低着头,并不出声,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哦,我是他妈妈。喊他到校门口说点事,也就20多分钟。”那个青年妇女说道。

老师见孩子没有否认,便许了那青年妇女带他离开。看着二人远去,姜老师越想越不对劲儿——怎么妈妈和儿子谈话,还要20多分钟呢?不是整天见面吗?会不会有什么隐情?别出什么事吧?

老师越想越后怕,赶紧回到办公室,询问本村的老师。

原来,这个青年妇女的确是孩子的母亲,在日本打了三年工,前些日子刚回来,与丈夫闹矛盾,要离婚,现在已经回娘家去住了。时间长了,想孩子,便买了点零食,偷偷地来学校看望一下。在农村,父母离婚,一般孩子都归男方——况且,许多女人不愿意带孩子再婚,认为这是个累赘。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想念也在情理之中。

“别让她把孩子领跑了!”有老师提醒了一句。

话音未落,单校长已经赶紧向校门口走去……

事情并不复杂,更没出什么意外。和孩子聊了一会儿,那青年妇女独自离去……

孩子与母亲没有感情,也在情理之中啊。在孩子三岁多的时候,母亲便去日本打工,三年啊,母亲的慈爱与温柔还能在幼小的心灵里留有多少印迹呢?

汹涌的打工潮,让许多的农村人走出了大山深处,腰包鼓了起来,问题也接踵而来。几年下来,外面的灯红酒绿疯狂地冲击着现实。外面的时尚、开放、发达与农村的保守、闭塞、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人,不愿意回来,不愿意再过这种粗茶淡饭、辛苦劳作的生活。这一切,便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也成了最近几年农村离婚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一条难选的路。是为了孩子维护家庭的完整,还是为了“爱情”抛却年幼的孩子?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或许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极其痛苦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更不想妄加评说。不过,当我们在追寻自己所谓的“幸福”时,能不能考虑一下无辜的孩子啊!受伤最深的,还是这些幼小的生命啊!

每天我都比其他老师早那个三五十分钟到校,放好签到簿,便到各班里逛一逛,看一看学生的到校情况。

“来到的同学都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几乎每次,几乎每个班级,我都会喊那么一嗓子。然后,一群小家伙就积极行动起来,搬凳子的搬凳子,扫地的扫地,擦黑板的擦黑板,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还是照例,每个班里逛一逛,看一看,喊两嗓子。

“闺女,咱不扫,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凭什么让咱扫?”本来喊完这一嗓子就要去其他年级再吆喝一下,耳边传来这样一声并不甚响,却也听得真真切切的一句话。

于是,停下脚步,踱进了班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约三十五六的农村妇女,个头不高,上身穿着红色的羽绒服,没有拉锁扣,下身穿着深蓝色的裤子,已经有闪出些许光泽——估计有段日子没有洗过了。头发乱蓬蓬的,像个鸟窝,显然早晨没有洗漱,就打发孩子来上学了。

看到我走了进来,想必也知道我听到了她的话语,却也并不退却,又瞟了我一眼,嘱咐自己的孩子说:“闺女,谁让扫咱也不扫?就扫咱自己的座位底下。”说完,转身离开,其间,还回过几次头,好像是怕我再批评她的孩子似的。

我什么也没说,又叮嘱了几句打扫卫生的孩子,便转身走出教室门。

作为一名老师,总是想着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许多孩子也喜欢做。可是,在一些家长眼里,这是老师役使自己的孩子,多打扫了些卫生,就是“吃亏”了。有时候,会听到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暗授机宜。有的孩子受到了家长的负面影响,变得又奸又滑,每次劳动的时候,都拈轻怕重,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孩子吧,这只耳朵听了,那只耳朵就冒了,家长说家长的,来到学校后还是照样积极地参加劳动。偶尔被家长看到,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唠叨……

有时,还会听到有家长交待自己的孩子:“别惹事儿哈,谁惹咱咱也别怕他!”当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便跳出来,去替孩子出头,指责“肇事者”。转过头来,又指着自己的孩子大骂,“你憨啊?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啊?”

诚然,“谁家的孩子都是孩子”,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但要正确看待什么是吃亏,帮班级打扫一下卫生就“吃亏”了吗?孩子之间闹了矛盾,非要“以牙还牙”才算不“吃亏”吗?我想,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么,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这一阵子,学前班的王老师有病,没来上课,我们几个年轻的老师就轮流到学前班去“值班”。今天早晨是我当值,教室里人气并不旺。天气太冷了,学前班的孩子们来得稀稀拉拉的,一会儿来一个,一会儿来一个。

第一节课前的课间,我去办公室倒杯水。转身回来的工夫,就看到小X向大门口跑去,我赶紧放下杯子追了出去。

小X奶奶在学校南边的轧皮厂子里剥树皮,小X直接就跑去了那里。见到奶奶,就哭着喊:“我害怕——我害怕——”

小X说话不清楚,又哭着,根本听不清他在喊什么。我便和他们祖孙二人一起回到学前班教室里。

“你一个大人,怎么吓唬小孩子?”小X奶奶看到教室里的一个高个子家长,大声地喊着,“小孩子之间有点矛盾有大人来处理,干嘛跟一个吃屎的孩子过不去啊!”

“你们家小X老欺负我家孩子,我们也不是好惹的!”那个大高个子也不客气,“夏天时,推倒了孩子,摔破了腿,经常拿我家孩子的铅笔、橡皮,昨天又把我们的杯子盖扔了。凭什么老欺负我家孩子?说他两句都不行啊!”

说起这两个孩子,有必要插上几句。小X,男孩,眼睛很大,今年6岁,估计有四到五成的心眼儿,除了吃、玩、打闹,其他的都与他无关。小J,女孩,与小X不相上下,也就是席上地上的差别。在其他孩子眼里,他们都属于“非正常儿童”。下课时,都不愿意和他们两个一起玩。于是,小X和小J(还有一个类似情况的孩子)三个人形影不离——这也倒没什么。偏偏小X又爱惹事儿,“动手能力”特别强,经常欺负小J,拿她的东西。每次受了欺负,小J都回家给父母“学舌”——孩子的话,有时候是比较夸张的,添油加醋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小J家长又特别护孩子——当然,这也没什么大错。有几次,和学前班的王老师打招呼,不让两个孩子一块儿玩。可是,两个孩子哪有这么强的自制力,上课时,座位离得远,隔得开;下课后,又毫无“隔阂”地玩在了一起。因此,两家大人之间,也就有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交锋。

“小孩子不懂事儿,你也不懂事儿啊?”小X奶奶指着小J爸爸质问。

“你这个老嬷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是你的孩子受欺负,你会不管吗?”小J爸爸说着就往这边走。

“你说谁不是好东西?你说谁不是好东西?”小X奶奶声音更大了,也迎着往前赶。

“怎么着?想挨揍啊?”小J爸爸边说边欺上前来,小X奶奶也不示弱。眼看两个家长就要短兵相接了,我和几个家长赶紧把他们分开。我推了小J爸爸往外走:“赶紧忙你的去吧!因为孩子的事情,大人吵架让人家看笑话。”

“校长,不是这个事儿,她孩子老欺负我孩子!她一家老小没一个好东西。早晚我得给她点颜色看看。”

“行了,就这么点事儿,不够丢人的。赶紧干你的活去吧!”我把小J爸爸推出大门外,关上了门。看他骑车离去,才又折回了教室。

小X奶奶还在和几个家长倒苦水:“我知道俺家孩子调皮,可是一个大人,一米八九的个子,不能吓唬小孩啊!有什么事儿跟大人说啊……”

在其他家长的劝说下,小X奶奶也嘟囔着离开了。

整个上午的时候,我们都十分注意,课下的时候,尽量分开两个孩子,省得再因为孩子之间的事情,火上浇油,激化了家长之间的矛盾。

终于放学了!送走了孩子们,我便回到微机室处理几个表格。也就几分钟的工夫,又听得下边吵了起来。

“老师,我奶奶和他奶奶打架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下边两个大人吵得不可交,这边两个孩子拉着手一块儿来找我求救。我赶紧跑下楼去,看个究竟。

学前班教室里,传来不堪入耳的对骂声,几个家长正奋力地拉扯着两个人——一个是小X的奶奶,一个是小J的奶奶。

“你们这是干什么?这里是学校。不是打架的地方。”进了教室,我大声地喊着。

站在中间,分开了两位老人。我拉着小J奶奶往校外走,其他几个家长拉着小X奶奶先留在教室。两个人还挣扎着想往一块儿撕打,都被死死地拉住。

“这里是学校,你们要打出去打,不要在这里难为人家校长。”本村一个老教师闻声出来,劝说了一阵子都还互不相让,生气地嚷道。

这一声,还真管用。两下里都消停了许多。那位老教师又数落了她们一阵子,她们才在众人的拉扯之下,离校而去……

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顿感疲惫,刚才拉扯之际,累出了一身汗水,北风吹来,才觉得浑身凉凉的……

都是为了孩子,这样做,至于吗?现在的孩子都娇,特别对于像小X和小J这样的智障孩子,家长的疼爱或许会更进一层。先天性的智力缺失,让家长心怀愧疚,想用更多的爱来弥补。孩子之间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家长就要大打出手,这是对孩子的爱吗?这样的爱,有用吗?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世界,给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可是,这样的道理,两边的家长会明白吗?

 “张老师,我给你说个事儿?”前天的早晨,RR妈妈找到我。

“什么事儿?说吧。”

“RR班的YY,说是RR打坏了她的保温杯子。RR说不是她打破的,可是YY妈妈总是找RR,吓得孩子总是哭!”说话间,泪光熠熠,看得出,爱女之深,心疼得不得了。

“哦,我知道了,我和她们班主任说一声。就这点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RR妈妈走了,我来到班里,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在某个班空,YY的放在窗台上的杯子掉下来了,摔坏了盖儿。班主任调查了一下,几个孩子说是RR走过去,杯子就掉下来了。可是,RR说当时有好几个同学从那里跑过,不是她弄的。这样,就成了一桩“悬案”。

这不,今天早晨,RR妈妈又找到我,说YY妈妈还是不依不饶。恰好,YY妈也来送孩子,我就把她们两个叫到了办公室。

“不就是一个破杯子吗?还没完了不是?”RR妈一开口就没好气儿。

“你说话怎么这样?打碎了杯子还有理了?杯子再破也得花钱买啊!”YY妈也不甘示弱。

“要是俺闺女打破的,别说是一个破杯子,就是十个俺也赔。关键不是RR打破的。”

“俺也没说是你闺女打破的呀!”

“那你怎么老是吓唬她?”

“你说话要有根据,我什么时候吓唬她了?我连哪个是你闺女都不知道,怎么吓唬她的?”YY妈妈的声音立马提高了许多,语气中透出不满。

“RR妈,这是怎么回事?”我转头问RR妈妈。本来,喊他们来办公室,我是想批评一下YY妈,有事不应该吓唬孩子。可是,现在一听,根本就没那么回事。

“那为什么我家RR吓得不敢来上学了?”RR妈妈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恐吓。

“要不,把孩子喊过来,我们三面对词,你问问我吓唬过她吗?”看样子,YY妈真的没有做过,“我再不讲理,也不会和孩子一般见识。我家孩子的保温杯子打破了,我找班主任让他给问一问,这有错吗?”

……

“行了!行了!不就一个杯子吗?大清早的,别在办公室里吵吵了,让孩子们看笑话,影响上课,都走吧!回家该干么干么去。”一位家长听到里面的争吵声,走进来把两人拉了出去……

杯子打破了,可以再买;心里有隔阂了,却不好化解。有时候,不能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辞,家长之间心平气和地多沟通一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关链接:

1、张学勇: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序言)

2、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一):新“官”上任

3、张学勇: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二):不一样的教师节

4、张学勇: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三)“占”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

5、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四):你好,新厕所

6、张学勇:第一辑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五):做个好人难,做个“坏人”更难

7、张学勇:第一辑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六):我的学生要借读

8、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与家长的第一次交锋

9、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问题孩子”VS“问题家长”

10、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三):话,不说不明

11、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四):与“事故”有关的故事

附:全书目录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你若喜欢,圈个“在看”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心机故事:毕业九年后,报复恶毒班主任并拆散她儿子一家 | 佳人
沟通,从家访开始
只因作业做错!梁山某小学老师把二年级学生打住院!
烦心俗事风飘散,良友佳朋酒打来
怒气冲冲的家长
孩子不愿谈起在校情况怎么办?这一招准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