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青岛】赫保真的艺术人生

赫保真作画中。

清音合弦  丹青留芳

——赫保真的艺术人生

柳已青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可见巨幅《满堂红》立屏。牡丹画《满堂红》构图饱满,勾勒遒劲,设色高雅。团团簇簇的牡丹,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山东厅还陈设着巨幅绢本工笔重彩画《十里荷香》,荷花盛开,蜻蜓翩飞。人在画前,仿佛清风扑面,荷香四溢,让人想到这样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幅巨作,是赫保真先生的作品。提起赫保真,真是赫赫有名,在青岛无人不知。“赫牡丹”的美誉,闻名遐迩。赫保真堪称青岛美术界的教父,画坛执牛耳的不二人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画家,美术教育家。殊不知,他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早习西诸城派古琴,后精通西洋乐器,他还是青岛音乐教育的推动者。著名艺术家宴文正这样盛赞老朋友赫保真:“丰才博知、善诗工画、深谙音律、钻研过油画、水彩、木刻、雕塑等。”左手琴音,右手丹青,让我们开启赫保真的艺术人生。

赫保真因画牡丹闻名遐迩,被誉为“赫牡丹”。

赫保真1904年出生于潍坊。他的祖父赫明儒精木工制作,会雕刻、彩绘,擅长制作龙灯、风筝。在耳濡目染之下,赫保真自幼喜欢绘画,并展现出天赋和热情。

赫保真年少时家贫。有一年夏日,他的父亲命他到街上叫卖西瓜,他望着古老的城墙,婆娑的杨柳和清澈的流水,就在僻静处画起画来。就这样忘记了饥饿和炎热,忘记了时间,着迷地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晚年赫保真回忆这一段往事,画下了记忆中的蓝天白云下的古城墙,城门旁的团团绿树,并写了一首诗:“白云青天古城夏,苦忆儿时卖西瓜。羞向鸳鸯桥头站,泪洒僻巷怕回家。”

有这样一段经历,预示着赫保真成为画家。果然,在他15岁时,名胜鹊起,被视为“少年画家”。

1923年,赫保真应潍坊原郭氏小学校长郭业耜(潍县人,字雨农。1892年生,卒年不详,解放后住大学路12号)之约,出任青岛中国青年会私立模范小学(浙江路9号)音乐图画教员,这也是他到青岛从事艺术教育的开始。

1929年至1937年冬,赫保真在胶济铁路高密小学执教,教美术,并负责园艺。他在寒暑假,利用可免费乘坐火车的福利,在胶济铁路沿线的城镇游历,并带学生外出写生。他作诗回忆这段时光:“师生结对写秋光,眷念高密为故乡,四十年来常入梦,校园寻向菊花黄。”

赫保真《菊谱》之一页。

1939年2月,赫保真出任青岛市立中学音乐图画劳作教员。不久,时任校长石祖培请来了李华萱(石是李的学生),李华萱当场鼓励赫保真,在音乐教学方面大胆干,有困难我会帮你!不久,李华萱出任教育局督学。自此,开始向李华萱学习乐队指挥、作曲、钢琴及小提琴演奏等。     

李华萱与赫保真推动了青岛音乐教育的开展,赫保真的儿子赫达生写道:“1939年,父亲在《青岛教育周刊》发表了《复兴古乐为创制国乐之基础》的文章。和李华萱老师合编并刊印了《小学生歌集》,为当时小学音乐课之用。记忆中,多是歌颂中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及用‘国语’课本中有意义的内容作歌词。在音乐方面,李老师的造诣极深,父亲经常得到他的指教。”可以看出,李赫两人联手,在青岛的音乐教育方面,爱国主义是主旋律,成效卓著。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音乐给成长中的孩子们带来抗战胜利的希望。

李华萱与赫保真合影。(郭明华先生供图)

赫保真在“气节”上的坚守,令人钦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王文彬,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精于音律的赫保真先生在日寇占领青岛时,曾将古典音乐家亨德尔的曲子改词为《我爱中华》的大合唱。在一年一度的中学生音乐会上。演唱这首令人肃然起敬的雄壮有力的中华民族颂歌时,博得全场观众的共鸣和欢呼。

在鲁海先生的记忆中,“赫保真经常穿着西装,有股洋派风味”。鲁海先生读市立中学时,入选了赫保真组织的合唱团。“他将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宗教名曲《哈利路亚》,改词为《我爱中华》,以四部大合唱的雄伟架势,参与在市礼堂举行的演唱会,昂扬激愤的雄壮歌声,隐藏着的爱国意识,震撼了观众。激情的掌声、叫喊声响彻屋宇,久久未消。《我爱中华》表达了那个被异族压制的年代里人民的心声,使人振奋。”

1943年,赫保真指挥演唱《我爱中华》。

青岛著名雕塑家徐立忠读初中时,赫保真担任其班主任,教音乐和美术。徐立忠在纪念文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饱含深情地回忆:“每至周末,他都为我们班举行音乐欣赏会,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上美术课时,则经常带领我们去室外写生,亲近大自然。一年教诲,如沐春风。”

当徐立忠到了两鬓苍苍的年龄,每当同学聚会时,总会谈到当年恩师赫保真教给的艺术,陪伴他们经历山河岁月。春风化雨,对于生命的影响,功德无量。“是他带领我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孩子走进音乐的世界,使我们的灵魂,一生有所寄托和慰藉;是他带领我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孩子走进美的世界,似我们的灵魂,终生对美敬仰热爱。”音乐和美术,是艺术的两飞翼,出离尘世,遨游无垠的精神天空。徐立忠脑畔,经常回响着赫保真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明照大地……”

青岛解放后,赫保真的一些画作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949年青岛解放前,赫保真音乐美术两翼齐飞;青岛解放后,赫保真的精力主要在美术教学和创作。

他用浓墨重彩谱写新时代,他用丹青展现祖国的大好山河。赫保真深入农村、城镇、湖山,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相继作有《崂山新貌》、《泰山游记》、《钱塘江潮》、《飞来石》等,师古而不泥古之画作。更重要的是,赫保真在美术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1959年,赫保真调入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执教,由此开创系统教授中国画之先河。先后编写山水、人物、花卉教学画谱及撰写文稿诸多。

记者在昌乐路文化市场郭明华先生的工作室采访时,郭老师向记者展示了赫老的菊花名品线描写生稿、荷谱、石谱。在翻阅一幅幅画作的时候,内心感到安宁和清凉。这是一位画家在艺术中传达的境界,不求闻达,不求名利,在笔墨中安放身心。赫老的山水、花鸟、人物,深得国画的精神,“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的这段话:用来形容赫保真是妥帖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 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

赫保真的结婚照。

郭明华先生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向我们展示了赫保真作画时常用的印章,其中有一枚“头白心赤”。终其一生,赫保真不失赤子之心,不失艺术家的温柔敦厚之心,不失传统文人的淡泊名利之心。

人们非常喜爱赫保真的画作,这是因为画品与人品的统一,所达到的境界,难以企及。

“冷冷万颗玉,疏疏几枝花。临风香暗渡,对月影横斜。”“风雨任摧折,樵牧斧交加。不争桃李妍,松竹宜清佳。”这是赫保真的咏梅诗。隐逸,高洁,两首诗所展现出来的境界,让人着迷。

用了两天的时间,翻阅郭明华编著的《鉴史探源——赫保真先生艺术足迹回顾》,走进了赫保真的艺术世界,暑天的炎热退隐,嘈杂的世界消退,那一片气韵生动的水墨,如同古琴清音,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艺术之美。

最后欣赏一幅赫保真先生的山水画。希望您清凉一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中才油画作品展
即墨籍画家:张正墨书画艺术
中西互融.笔墨精深--专访中国著名画家王绍武先生
张朋画猴,谁与争锋
笔墨潇洒,设色艳丽,雅俗共赏,典雅大方——赫保真作品欣赏
日本当代艺术家——青岛千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