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你一个真实的冬季鳌太

雪花乱舞,一如你桀骜不驯的心

作为中国遇难人数最多的徒步线路,鳌太穿越,已经让人望而却步。

而冬日的鳌太,因其更加恶劣的气候也成为极限之旅。

12年冬,传闻驴友踏雪25天穿出鳌太,惊动了多支救援队伍。

12年12月,3位驴友在鳌山导航架附近失温遇难。

16年冬,2位驴友在鳌太失踪,至今没有音讯。

在多次救援事件和山难后,关于冬鳌太穿越的各种声音纷沓而来——

妖魔鬼怪论,英雄主义论,无知无畏论。。。 。。。

在此,笔者通过数次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描绘一个真真切切的冬季鳌太。

本次冬鳌太穿越只有3个人,队友之间很熟悉,风险易于掌控。

领队夜色:13年2月历时十天穿过暴风雪的鳌太,17年1月4天半带队快速走出鳌太,其他季节也有10余次穿越鳌太的经历,并且无一次下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南京队友君扬:跟随行者无疆户外走过洛克、千八、鳌太等路线。爱好摄影、乐观热情而又沉着稳重,每一次活动既不冲在前面也不拉在后面。即使是端午艰难的鳌太穿越,也能悠然的端起相机给大家拍照。

上海队友西庇:前后完成小鳌太、千八、环博格达、四姑娘山大二三峰等诸多高强度路线。元旦太白南南穿越作为收队,富有耐心,认真负责。年纪轻,体能好,经验丰富。

麦桔岭上日出

一、气候

1月的秦岭,一场强冷空气的施压就可以降到零下30度左右,并且伴随着大风大雪。

而我们出行前夕恰逢迎来18年首次全国大面积降温,4日上山的计划因担心冰雪带来的交通问题而提前到3日。

即便是恶劣天气,已经安排好的行程,我们也不想放弃。一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二是每一次艰难都是珍贵的经历和经验,三是户外本身有时也需要迎接一些可控的风险。

进山前查阅的天气预报

山里冰雾很浓,眉毛、睫毛、帽檐、衣领都结冰,而温度不是很低,-10度左右

从东源回望太白梁

1月3号中午12点进山为中雪,晚大雪。此后每天都在风雪中行走,享受暖阳的时间很少,尤其在山谷里,几乎全程笼罩在风雪和大雾中。

夜晚和早晨的气温比较低,每次搭帐收帐都把手指冻麻。

尤其上了空旷的东跑马梁,气温骤降,大风带着冰气吹得眼都疼(建议带雪镜),一路不敢停歇。这里没有遮挡,五一三位驴友就在此失温遇难。

8号早晨玉皇池的室内温度低达-24度,夜间可能低于-30度。其他时间的夜晚气温在-15度左右,白天-10度左右。

凤凰腰林地云雾弥漫

阴装素裹的东源松树林

跑马梁万仙阵

山梁和哑口的风很大,达到8级以上,行走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容易被吹翻。帐篷必须搭在背风的地方,最好是林子里。

风卷着雪,打在脸上很冷,一定要做好防护。

爬石头,过山梁,尽量从背风口走,降低大风带来的危险。

队伍必须保持距离,大风大雾能见度低,而且声音传送受阻。5日中午在梁一前林地,在此扎营休整一支陕西队伍看到我们的脚印,边走边喊,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听到。否则一路同行,能解决很多困难,增强安全性。

水窝子山坳口

鳌山大梁下云海翻滚

二、装备

恶劣的自然环境必须保证充要的装备,我们对装备要求的原则是够、省、因人而异。

所谓够就是必须足以应付冬鳌太-30左右的严寒和8级到11级大风以及复杂的山地环境。

所谓省,就是要求轻量化,不要冗余,以节约体能,降低扭伤和滑坠的风险。

而因人而异,则需要个人自己把控,因为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体能差异很大,另外经济条件相殊也影响了对装备的选择。

西庇负重15到18公斤

君扬和我共用帐篷和炉具,负重12到15公斤

我负重25公斤

13年2月 负重35公斤,经验不足,冗余装备较多

本次鳌太穿越装备和食物配置合理,直至出山,我们的气罐和实物依然有余,而且部分备用衣物全程没用上。

冬鳌太装备配置清单(建议)

包 OSPREY(或GG等欧美大牌)。

帐篷 三峰征途(或阿珂姆土星等,重量控制在1.5KG左右,地布可以不带)。

睡袋 700克绒两个(或其他搭配,拒水羽绒为佳,最好有一个)。

防潮垫 普通蛋槽泡沫垫(充气垫慎选,银搓为佳)。

穿戴 三合一冬款冲锋衣裤一套,超轻高蓬户外羽绒服一件,抓绒裤一条,

备用抓绒衣(或其他轻质棉服)一件,排汗保暖内衣一套,

加厚保暖羊毛袜2双,打劫帽一顶,头巾2个,GTX保暖防水手套一副,

雪镜一副,韩国LIFE6齿冰爪一副,雪套一副,GTX欧产

电子设备 手机一部,1万毫安小米充电宝一个,山力士单节轻款头灯一个,

600毫升左右保温杯一个。

炉具 MSR反应堆一套,气罐2个(建议两人合用,带3罐气)。

食物 香肠咸肉计2斤,挂面速食米计2斤,不同品种的干菜一斤,坚果1斤,

芝麻糊奶粉等10包, 肉铺士力架等路餐2斤。

登山杖 品牌铝合金登山杖一对(据说碳素在极寒下强度会降低)。

就大家关心的装备,这里再单独提出来细述

▲睡袋

每天起营,睡袋外层都会结满冰霜(做饭、呼吸和人体散发的水气凝结),所以建议2个睡袋,拒水羽绒为佳,但是价格较贵。

2个睡袋可以有效避免冷点,多一层睡袋也会有效阻挡外界冰气的入侵。

每天收拾睡袋前最好一下冰霜,否则越积越多,大大降低保暖性能。

▲帐篷

1000元上下价位的帐篷即可,四季帐保暖性能会好一些,个人觉得非6000米以上雪山路线对帐篷要求不高,但要适当考虑轻量化。本次鳌太我们选用阿珂姆土星鱼脊帐篷,重量1.4公斤左右,没带底布,睡2人,包放前厅。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营地搭建,最好是林地。因为打地钉不便,要不是冰土打不进去(不太容易找到砸地钉的工具),要不就是深雪无法打地钉。其实即使打进去,第二天也不容易拔出来,这点需要权衡。

麦桔岭临时营地,用4根登山杖勉强固定帐篷

西源冰土,没找到石头砸地钉,插登山杖又嫌浅,只好人进去压住

▲登山鞋

鞋子必须全皮且内衬GTX。

一直在雪里跋涉,如果中午和下午气温上升,阳光辐射雪融化后会渐渐浸湿鞋子,因而防水尤为重要。

硬雪和石头对鞋子的磨损非常严重,拼接鞋面容易断线,甚至掉帮,鞋头最好有保护,推荐SCAPA欧产全皮。

13年2月的鳌太数日在深至膝盖甚至大腿的雪里行走,加之后面几天气温升高,即使有雪套防护,最后几天鞋子也湿透,每到傍晚降温便冻成冰块,第二天再穿会非常痛苦和艰难,也容易导致冻伤。

有人提出把鞋子用塑料袋包住塞到睡袋里,如果不是极寒,也可以尝试。

13年2月 鳌太后几日拔营前的登山鞋

13年2月 队友(还是外科医生)在处理冻伤的脚,大拇指已经发黑

▲冰爪、冰镐

本次鳌太几乎全程下雪,气温一直在0度以下,太阳很少露脸,难以形成冰面,所以冰爪并没用到,但作为冬季鳌太穿越还是必须配置的。

冰镐,个人觉得并不必要,即使部分斜坡形成亮冰,靠谱的冰爪一般可以通过,遇到穿冰爪都无法通过的极端情况,还可以选择绕行,鳌太的路几乎没有断崖。

13年2月 冰镐成了拍片子的道具

三、路况

传统鳌太线全程70多公里,即塘口-导航架-飞机梁-金字塔-万仙阵-大爷海-铁甲树。

塘口至盆景园为上升的林地;

上鳌山大梁到麦桔岭的西跑马梁是起伏不大的石头草甸混合路面;

从麦桔岭开始到九层石海是鳌太的核心地段,以横切山梁和攀爬石海为主;

太白梁到万仙阵为东源林地;

东跑马梁为混合路面,直至大爷海哑口;

大爷海哑口到铁甲树出山,是下降近2000米的山坡,林地为主。

鳌太穿越路线图

麦桔岭横切

翻过麦桔岭眺望飞机梁

下飞机坪

金字塔三横切

17年1月 冬跑马梁

其中石海是鳌太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也是鳌太最危险的地段,扭伤、滑坠、迷路都容易在这里发生。

冰雪覆盖下的石海危机四伏,行走起来十分凶险,一旦受伤而行动缓慢就会导致致命的失温。

走在前面开路,几乎每一步都要用登山杖先探,然后先迈出虚步,踏实后方可前行。

而且冬季鳌太救援更加艰难,恶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阻挡了救援队伍的脚步,一定要慎重。

飞机梁巨石堆

飞机坪下石海

攀爬飞机坪石海

从九层石海回望飞机梁和金字塔

四、行程和营地

冬季鳌太穿越比寻常多1到2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积雪深厚行走艰难,二是受阻于严寒,出发迟扎营早。

13年2月因为持续的暴风雪和经验不足,11天才完成鳌太穿越;17年1月,天气晴好另外有队伍刚刚走过,脚印明显,则用了4天半时间。

本次鳌太计划6天,遇到了突发降温而产生的持续风雪,最终如期出山。

13年2月 南天门下的林地艰难开路

13年2月 遭遇暴风雪

下太白梁,进入东源林地

东源林地

铁甲树出山的太白国家森林公园

行程和营地如下:

D13日中午12点从登山口进山,下午4点半到达2900营地,住进药棚子,没有搭帐篷,为第二天出发节省了时间。

D24日上午7点出发,下午5点半在麦桔岭山顶下方50米的背风口扎营(途中药王庙是一个上好的营地,如果行程合适)。

D3 5日上午8点半出发,下午6点半在凤凰腰扎营(途中梁一前林地可以作为应急营地)。

D4 6日上午8点半出发,下午6点在西源扎营。

D57日上午8点半出发,晚7点赶到玉皇池小木屋扎营。

D68日上午7点半出发,下午3点出山。

其他可以作为营地的地方还有2800营地、南天门营地、东源营地等。

13年2月 扎营药王庙

13年2月 扎营南天门

17年1月 同一个点扎营,雪小了很多

五、饮食

冬季鳌太几乎全程化雪取水,建议使用反应堆,高效省气,节约一点两个人只需备三罐气。

2900 营地、东源营地和南天门附近多能找到气罐,甚至食物(如果意外发生食材紧缺)。

每天路上要保证600毫升左右的开水,在寒风中徒步尤为重要。

食物根据自己的喜好配置,高海拔徒步,食欲会不同程度的减退,建议品种多样化。

我和君扬以火锅为主,另有配菜下酒(高海拔不建议饮酒),君扬经常不佳食量减少很多,带了2斤面条只用了半斤

六、通讯

鳌太并非很多人想象的荒芜得像火星,实际上塘口到2900营地,大爷海到出山口,是非常成熟的,通讯信号覆盖了大半路程。

在其他地段,电信也有较强的信号,甚至可以上网。特别是作为鳌太核心的两个重要地标,电信网络可以上4G,这就是麦桔岭临时营地和西源一带。

于是,在鳌太的任何位置出现紧急情况,几乎在3个小时以内都可以通过手机取得和外界的联系(如果没备卫星电话或其他卫星通设备)。

为了争取更好通讯网讯,我带全了三大通讯公司的SIM卡。

另外,东西跑马梁都各建了一个瞭望塔,用以监测驴友的行踪。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鳌太通讯盲区将越来越小。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要任性,最好跟队出行,或者有向导陪护。

1月5日清晨4点,在麦桔岭应急营地打开手机意外的搜到了4G信号

13年2月 鳌山导航架,现已坍塌一半

16年端午 鳌山监测塔,鳌山南北穿越与鳌太穿越在这里分路,鳌山右拐,鳌太直行,我们称之为新导航架

六、心态

最近对冬季鳌太穿越跃跃欲试的驴友越来越多,他们多有一颗向往成功的自豪的心,多有一颗向往新知而探索的心。

我不反对坐在空调房里的安逸,同时也理解那些为梦想而奔走的身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天空,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理解,那么也可以保持沉默。

他也曾在尘世,而你不曾在云颠。

最后谢谢所有关注和关心本次鳌太穿越的朋友,我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与大家分享,欢迎指正,一起交流和学习!

愿每一个出行的人,都最好准备,自由的行走,平安的归来!

2018年1月冬季鳌太作业贴,欢迎转发分享

暴风雪,鳌太路,致命诱惑(一)在风雪中迈步

暴风雪,鳌太路,致命诱惑(二)翻过山,我们就扎营

暴风雪,鳌太路,致命诱惑(三)穿过风云,见生命的光芒

暴风雪,鳌太路,致命诱惑(四)夕阳西下,遇见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雪鳌山(之一)
亲历生死|2018冬季鳌太穿越纪实
鳌太穿越
四个男人的真实鳌太穿越记录
户外扎营注意事项
自驾游露营怎么选择舒适的露营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