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析第八弹舒曼第四交响曲赏析
舒曼 d小调第四交响曲 赏析

演奏唱片:477 8621  库贝利克  柏林爱乐  舒曼交响曲集



       这部作品舒曼在创作第一交响曲“春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动笔,具体完成于1841年,在他妻子22生日的时候他将这部作品当做生日礼物献给了她,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克拉拉的影响,而且在首演时这部作品得到的回应并不好,于是舒曼把这部作品收了回去,再在差不多10年后的1850年至1852年两年间重现修改了配器,并对作品结构进行了修改,比如对于一些分句的延长与缩短,这主要体现在首末乐章之中,他将首末乐章中音符的长度一分为二,从而将每一小节的长度延长为原来的两倍,这样使得演出时乐曲的节奏加快了不少。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比修订前音响更好,更有效果”。
       这部作品的指挥也有许多版本,我只能每部作品选一个指挥家的版本来分析,这次就选库贝利克的版本吧,还有两首交响曲作品,第一和第二交响曲,稍后会奉上,请耐心等待。

第一乐章   甚慢板-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    11:34
 
       这一乐章从一段缓慢的引子开始,引子主题是一段歌唱性的旋律,一开始在定音鼓的引导敲击下由大管、单簧管和弦乐组奏出,引子主题显得很忧郁,显然是小调风格,但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由它发展而来。引子主题奏出后便不断在积聚力量,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在2:00孕育出第一主题。第一主题由一段渐快的旋律向我们快速走来,在第一主题陈述完成后2:22时刻乐章进入第二主题,但这个主题让人很容易辨认出只是第一主题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可以说这个乐章是没有第二主题的,或者可以说是第一主题的后半部分,在2:52时刻迎来第一主题的结尾部分。3:36时刻进入发展部,发展部开始先是原调完整复奏第一主题,接着在5:13进行第一主题后半部分的变化发展,在铜管乐器吹响的背景下气氛显得很阴郁,在5:40时刻出现新的音型,新的动机,整个氛围都产生了变化。然后动机不断发展,在6:13时刻迎来高潮,由弦乐组和铜管及定音鼓的对位来发展新动机,调性也转变为大调,6:58是新主题的结尾部分。整个乐章后半部分都将是该新主题的发展和变化。7:37是第一次重复开始,第二次9:29则加快了节奏和速度,该乐章没有再现部,直接在11:08进入短小的结尾。

第二乐章  “浪漫曲”Romanze ,甚慢板,a小调,三部曲式     4:51

       乐曲的基本主题由第一双簧管和大提琴乐曲开始呈示,该乐章舒曼曾说过主题象征的是他的妻子克拉拉,该基本主题旋律代表了克拉拉,这段旋律从0:08至0:48完成,虽然是小调风格,但旋律中充满了作者对克拉拉的爱意,在三部曲的第一部分结尾作者还对克拉拉主题进行了应答:1:38至1:50,配器同样是双簧管和大提琴,而第一部分中段则可以看成是第一乐章引子主题出现后的发展段,两者及其相似。乐章中段则变为D大调(开始于2:01),由优美的小提琴独奏开始,这段独奏是整个乐章最美妙的部分,小提琴奏出的三连音和弦优雅明快,让人流连忘返。3:45时刻再次回到克拉拉主题,乐章进入第三部分。调性回到a小调,配器也加入了大管,由大管、双簧管和大提琴来合奏,但并不完全,只是第一部分的简短回顾后就结束了。

第三乐章  “谐谑曲”Scherzo ,快板,d小调      5:54

       基本主题开始便呈现,浓浓的卡农风格,在0:52时刻原调重复基本主题。乐曲中段是在1:44时刻出现,很容易可以听出就是上一乐章小提琴独奏部分的旋律,只是调子转为降B大调,小提琴在不同乐器的伴奏下流淌着上一乐章的美妙旋律。3:37回到基本主题,基本无变化,之后在4:30中段再度出现,随后力度慢慢减弱,消失。紧接着一段过渡后不间断进入第四乐章。

百度百科:
卡农(音乐谱曲技法)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复调音乐。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卡农”就是根据严格模仿的原则,用一个或更多的声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

第四乐章   慢板-快板,d小调,幻想曲式(奏鸣曲式)      7:30
 
       看标题觉得奇怪了吧,怎么舒曼会把传统的第四乐章写成幻想曲式,其实作者确实想把这部作品写成交响幻想曲,它前后统一,首尾一致,还打算用“Symphonic Fantasy”这个名字来称呼修改之后的D小调交响曲,但在1852年12月30日正式演出之前,他还是将名称改回了传统的“第四交响曲”,原因不得而知,所以我也加了括号注明是奏鸣曲式。乐章开始是一个由小提琴奏出的小调引子,但音乐色彩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在定音鼓和小号等铜管乐器强奏下,引子已经转换成大调,显得很光彩夺目而又迫不及待。紧接着在1:22时刻全队齐奏迎来了让我们熟悉的旋律----第一乐章的新动机主题,但又有所不同,乐句整体富有进行曲的风格,而且是D大调。短暂过渡,1:45时刻由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奏出A大调的第二主题,第二主题显得很梦幻,一段过渡乐曲来到了发展部3:17时刻。发展部先由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的附点音符节奏的赋格段开始----3:26时刻(赋格的意思前面的赏析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解释)。接着是4:04进入发展部第二部分,即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中间的经过部的发展,由圆号引导,很容易辨认。4:24进入再现部,这里作者省去了第一主题的再现,而是只再现了第二主题和呈示部的结尾。6:01开始进入结尾,结尾旋律也是一个新的赋格段,让人听起来显得很奔放豪爽,最后乐曲结束在乐队激情四射的演绎中。

参考文献:
http://blog.tianya.cn/post-35671-6169304-1.shtml                夏日里的春天 - 舒曼第四交响曲
http://sinbam.com/work/schumann-symphony-op120          舒曼 - d小调第四交响曲 Op.120
http://www.yinyuezj.com/baike/yinyueshi/4274.html             罗伯特·舒曼简介-舒曼的作品及故事资料
音乐圣经 下卷 增订本   舒曼   第四交响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以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为例丨赏析舒曼《第一“春天”交响曲》
聆听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丨在他的写作里,舒曼的目光始终贯穿其间......
贝多芬(Beethoven)《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
时代的迷茫——BBC交响乐团《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听感
舒伯特,我们不想说抱歉(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