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系列读老子《道德经》...
【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系列
读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而感
第三篇 连上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解说二】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1、前一个“是谓”句像是针对上句“善用人者为之下”而发,其实不然:乃是点明开头三句体现的道德精神之所在,即是指出“不武、不怒、弗与”三者都体现了“不争”的美德。——注意:上段第四句是从制胜的“方法论”角度对前三句的“善(于)性”做概括,不是对三者作道德评价,而本章要讲的正是这个要点,所以接下又用“是谓”起句,指出这个主旨意思。第二个“是谓”句中的“用人之力”是偏正结构,即“力”的定语不是“人”,而是“用人”;这“力”字是同“德”相对待的,“功效”义(《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其中“力”字就是这用法);“用人”就是上段第四句说的“用人”,但在这里自然是特指抱着为之下的态度“用人”了,故此句是又从事功方面做个评价,肯定“为之下”作为对付对手的方式的好效用。
2、末尾两句是从更高的角度对前两个“是谓”句作概括。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在老子看来,“不争之德”是极高的德性,这种德性又保证了极好的效益,所以他说前两个“是谓”句,其实是申明人像开头三句说的那样表现,就达到了德性和事功的高度统一。二,在古代,既有崇高道德又有伟大事功的人,是被称为圣人的,圣人是众人的榜样,他自己则效法天。据此可知:“是谓配天”的“配”是“匹配”的“配”,“够得上”、“可与媲美”的意思;所以第三个“是谓”句是说:“达到了这水平,真可以与天媲美了”。这自然是人的最高成就、最高境界;因此,接下又补说一句“古之极也”予以挑明(“古”有开端义,此指“自古以来”;“极”即“顶点”,此指“最高境界”)。——老子这样看待道德与事功的统一,说明他的圣人概念和孔子的圣人概念完全一致。这更在在证明儒道两家思想、主张是相通的、互补的。

【辩析】
1、《新译》将第二个“是谓”句翻译为“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显是误译,原因是将“人之力”连读,视为“用”的宾语了。按该书这个理解,此句和上文就接不上了。——这一句,《今注》从帛书,没有“之力”二字,翻译为:“这就叫善于用人”。这倒似乎可以同上句并列、相配了,但“善于”的意思是硬塞入原文的,并且这译文中的“用人”很可能被解释为“利用人”。
2、这收尾四句,《译注》的译文是:“这就叫作不争的品德,这就叫作用人,这就叫作与天相配,是古时极致的境界。”——这代表了大多数注家对这几句的理解。

【译文】
士兵真善于厮杀的不会逞强,真善于指挥战争的(统帅)不会被敌方激怒,真善于对待战争胜利的(战胜者)不夸耀自己的胜利:可见真正善于对付对手的人敢于向对方表现得谦卑处下。
这就是“不争之德”,也是处理同对手关系收效最佳的方式。这二者的结合,可说就能够与天媲美了,所以从来就(被视为)是人的最高境界。
【生活无处不太极】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太极拳,网络传播的便捷发达,资料多如繁星,如何在众多浩瀚资料中辨别有用和无用,真传精品和伪劣虚假,靠自己的慧眼和老师的指导。我倾向于先有导师,后有人才!
学拳,学艺,遵师重道我认为才是第一位,这样的理念才吻合老子的虚心、实腹之道,才能正确的理解太极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道德经》后40章原文及译文
至目前对老子《道德经》最靠谱的解释(修改版)
老子《道德经》10大名句,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12章原文、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1-9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