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站桩练习的感觉

随着撑筋拔骨练习的持续积累,对桩架由粗到细的规范调整,以及对丹田、肾等人体先天功能的唤醒与修复,身体在功法练习的作用下,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更加符合健康要求的新的平衡。在新旧平衡交替之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体感出现,且不同的个体所出现的体感也不尽相同。这时,师父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有的体感是因为练习不得法引起的,需及时纠偏,有的体感则是功效提升的重要契机,一旦错过,便再难觅。

尤其是在站桩初期,或者由之前的散漫练习步入到规范练习时,各类体感的涌现会更加频繁和反复。这时,和师父及时沟通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练习所产生的问题只有回到练习中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通过练习内容的调配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也是练习规范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否则,仅仅靠“放松去练”或“顺其自然”等放之四海皆准却有失针对性的辅导的话去应付,则不容易让练习能得以不断深入,假以时日,规范与非规范练习所呈现出的效果自然也就差距显著。

酸、胀、痛、麻是站桩初期显现较多的体感,产生这类体感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身体由“拙”变“整”的过程中所产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工作和生活习惯的原因,身体慢慢会脱离符合健康要求的“平衡”状态,比如双腿承重不一致,颈椎、腰椎非正常弯曲···等等。所以,站桩的首要目标是疏通经络、平衡骨架、让气血的顺畅循环有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此练习阶段,通过规范的练习以形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要有效缓解这类体感,须回到不同的个体的具体练习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状况,不同的身体基础条件进行合理的练习调配,才能使每位练习者尽快脱离“煎熬关”。

产生酸、胀、痛、麻的另一大原因是“排病反应”导致的。比如身体之前受过伤,或者由于工作原因造成某个局部过于劳损,这类体感的显现往往会更加强烈。这时,师父的功理疏导和练习内容的调配是释放病灶的核心所在。比如:在撑筋拔骨练习时如何增 、减耗时,如何借助意念减轻症状,如何结合不同的个体增加一些有效的辅助练习···等等。作为学生,一定要及时、客观向师父如实反映身体情况和进行练习的反馈。很多时候,病灶的释放和功效的提升是同时可以实现的,能抓住合适的契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体现站桩“练、养结合”的价值。

气感,是站桩诸多感觉中备受欢迎同时也是最不具象的体感之一。随着身体逐渐中正、平衡、松沉之后,这时,往往会伴随有酥、热的畅快之感出现。首先必须明白这是一种好的体感,但同时也须意识到,这类体相或体感的出现,在必然中藏着偶然,所以对待这类感觉最佳的态度是:'来不迎、去不送。”不可追、不必恋、更不能为了攀比和面子而凭空臆想。不同的人,个体差异不同,所习练的体系,以及练习阶段的不同,都会造成此类感觉存在忽有忽无,或深或浅的差别。有良好的体感固然值得欣喜,但没有这类体感并不代表练习就没效果,每个人的“爆发期”不同,只要练习是合“道”的,那么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在积累和沉淀。

谈到气感,就不能不提丹田。在功法里所说的气,更多指的是先天之“炁”。我们都知道,站桩是一种功法,而不仅仅是摆一个“形”,在具体练习中对“形”的要求须符合“内外兼修”的原则,这也是站桩练习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日常练习中,对桩架“形”的任何调整,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去练习,才可使横膈膜、膻中穴慢慢松开,身体逐渐通透达到唤醒先天机能的要求,如此,在明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意念的合理把控,以及对练习节奏的熟练掌握,以丹田为切入口进行对元精的补漏、对元气的修复练习,方能真切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呼吸精气”的体感和意境。

当“休眠”的丹田被逐渐唤醒,肾的功能得到良好的修复之余,就要进一步深入练习以强大丹田的功能,促进元精元气能更好交融,从而让周身的筋骨、筋膜以及各个腑脏器官得到的滋养更加充分,进一步诠释、体现“练、为养”的宗旨。常规的练习内容有:丹田的鼓荡,哼、哈,以及丹田之气与筋骨之力的钩挂练习····等等。通过这些内外一体,动静相宜的习练,使丹田的束展合频与骨缝的开合,达到“呼吸以踵”的通畅,实现“身如气囊”的整体若一,这时对气感的体认与理解自然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通过这些功法内容的练习,对体内隐藏较深的病灶和“未病”的翻找与释放也会更加完整和彻底。

最后,聊聊对尾闾的体认和感觉。开后胯、转尾闾是除丹田功法练习之外的另一项核心练习内容,是“后天返先天”的价值体现之一。人体在婴幼儿时期,该部位区域是松活的,随着人体渐渐成长,该区域渐渐被“合拢”从而形成了一个假关节。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开后胯和转尾闾是同步进行练习的,共属于“大龙功”中的习练内容,后胯的松开和尾闾的转动,都是可以用手真切感知的。所以,刚开始练习站桩,不建议去在意尾闾的感觉,更无需在乎尾闾是垂直的还是前勾的,一切以遵循功法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练习为好。练习的感觉来源于练习的过程,真实的体感能检阅之前的练习效果,明确往后的练习目标,反之,臆想的感觉会错失很多提升的机会,迷离练习的方向。要让理想落地,需要经历规范练习所积累的实力作为支撑。(全文完)

本文作者:鲍雪峰(微信182 7033 6777)自幼受道家文化熏陶,师承南昌大学武学明师程啸斌教授,系统完整练习站桩功法。现在江西道教名山~三清山传授站桩养生功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筋+拍打+刀功+撞墙+贴墙+扭腰
站桩的种类和练习口诀
(1)说说筑基-玄心堂-先明子
兴隆闻法行功步,蒲谷神闲应百问。
为什么练习太极拳要站桩?太极拳初学者如何站桩?要领是什么?
小周天自然功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