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柏青、王一川、戴锦华 等:九零后对大师电影视而不见
    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暨系列丛书全新发布(上)

  时间:2015年12月24日9点—12点

  地点:北京电影学院中型放映厅

发言人:张会军、吴玉萍、章柏青、王一川、戴锦华、张卫

  主持人: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北京电影学院热烈欢迎各位老朋友到来,我知道各位其实岁末年终,每个人都特别忙,在你们日程表上排满了各种会,所以确实有些事情到年底必须,有些事儿到年底必须做,所以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到来。其实今天开这个会,我们策划了很长时间,和我的老师,他本来今天也应该来的,但是因为视网膜脱落,刚做了一个手术,现在三周不能抬头,必须低着头,所以他今天非常遗憾缺席今天这个会,所以我们其实在一年前就开始策划这个会,一方面是因为这套丛书,一会儿会详细地介绍一下这套丛书,另外一方面电影批评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博弈的一个情况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象,所以如何讨论电影,讨论什么样的电影,在这种商业资本之下,变得既忧虑重重又妙趣横生,所以利用今天新书发布会场合我们请来了各位。我们今天请的各位专家和领导,不仅仅是这套丛书的作者和编者,同时我们认为今天我们请到的这些尊贵的嘉宾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到今天活跃在电影批评界的最重要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天这样一个会,在中国电影110周年此刻,在这个贺岁影片着陆未来一两个月的局面下,我们也希望各位充满智慧的表达,能在这样一个计算各种票房,计算各种收益的当下,能显示出一定的冷静。

  主持人: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吴玉萍女士。那么今天出席我们这个研讨会的校领导是我们北京电影学院校长,也是我们这两套丛书的总顾问,编委会主任张会军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章柏青会长。当然我们出席今天研讨会还有许多重要的,刚才我说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家,那么我们这儿本着排名不分先后,但长幼有序原则向各位一一介绍。我想介绍完请大家一并鼓掌,出席今天研讨会专家有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先生,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中国电影研究中心李旭研究员,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晓云教授,南卡大学叶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云雷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因为我们会分两段,所以有些专家可能上午没来,出席下午的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员贾磊磊研究员,还有来自西南大学的黎萌教授和刘帆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的李洋教授,还有来自我们活跃的影评界的赛人先生,木卫二先生,严蓬先生,沙丹先生。还有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一些青年学者,他们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潘若简教授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叶航老师,吴琼老师,赵斌老师,王垚老师,再次欢迎各位到来。下面我们有请北京电影学员张会军校长致词。


浏览大图

  张会军:特别高兴,特别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都是电影学院的老朋友,这个题目其实我们也很纠结,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电影批评,历史经验和当下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想换一个题目,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功绩和当下思考。其实中国电影界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高人来指点,现在虽然钱多,但是不一定是好事儿,跟家里似的,钱多了日子能过好,不一定。但是现在这种状况是像北京的雾霾一样,我们看不清楚,但是我希望我们在座的这些专家学者能够担当这种责任,为中国电影给予指点。回想起来七十年代中国电影界在电影理论很有前瞻的,很多声音和思想,对中国电影指引给予很高的的评价和指引,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开这个会的意义,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当下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历史功绩还是当下担当,另外一种声音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是特别看好各位专家对中国电影这种责任。实际上我们想,电影批评实际上是很孤独的一种职业。可能我们说了以后非常中肯,但是没有人听,甚至人家可能也听,但是不是从心里服,可是我觉得这种声音还是要有,所以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这个选题我觉得还是对的,我们也在做一些相关的学术上一些东西,这一套丛书也说明了我们始终在从事电影教育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责任和担当。所以也特别希望各位能够对关于中国电影批评的当下的一些问题,能够给予更高的一种判断。所以再次表示感谢。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会军校长致词,下面我们有请我们合作方,人民东方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吴玉萍女士致词。有请。

  吴玉萍:尊敬的张会军院长,吴冠平主任,各位嘉宾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与各位齐聚一堂,2015年距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诞生120周年,又是中国电影110周年华诞,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电影人为中国观众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它们既是优秀的艺术品,更记录着中国成长与变迁,承载着国家民族的记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呼唤中国电影研究与批评的强力介入,电影理论批评实践和努力不仅推动了中国电影研究,更在文化建设意义上,为有影响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声,彰显其学术影响力。今年恰逢北京电影学院65周年校庆,在钟大峰、吴冠平教授的主持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整体梳理了电影成果,最终汇总为两套丛书。《电影学文丛》和《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校庆的献礼性的作品,这两套丛书既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品位,又有广泛的社会性。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非常有幸的与北京电影学院战略合作,促成了两套丛书的出版,现就两套丛书历经两年多的出版情况向各位嘉宾和老师做一个简单的汇报。《电影学文丛》从电影批评,电影史学,电影理论创作研究,中外电影比较文化等多种角度,整体展现了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风貌和学术水准,作者包括李一鸣、吴冠平、潘若简等资深的教授和专家。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吴玉萍:其中李一鸣教授的电影学文集发满生命之光,是钟大峰教授根据李教授的遗作编成,因此本套丛书既有对先行者的缅怀与致敬,也包含了当代电影学者的思索与激情。《电影学文丛》是北京电影学院2012年度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最终成果。也是北京市重点培育学科电影学建设最终成果,该套丛书出版后会成为中国电影研究重要著作,兼具学术性与实际指导意义,其学术性和专业性使我们在出版过程中不敢丝毫怠慢。投入了编辑部的最强的编辑实力,为整体体现该套丛书的出版品位可以说不计成本,最终出版总成本高达30%以上,为方便阅读使用,我们编辑团队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诸多细节,聘请资深的设计师吴蒙先生,在保持高品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逻辑、索线、装订等工艺,使这套丛书既方便翻阅批注,也提高了丛书的耐用性和收藏性。《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是北京市重点培育学科电影学建设,北京电影学院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2014年重点支持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

  吴玉萍:编撰者均为国内最前沿的电影学者,主编为著名学者钟大峰,吴冠平教授。本系列丛书首批计划出版六种,是对中国最早的话剧、电影学专著的重新发现和整理,这六种专著首次出版早至1914年,流传至今的原书极少,几乎全部是孤本,而且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难以被广大电影研究者查阅,历史概况针对电影资料重现西域风采,在专家的指导下,经编辑部反复地研究出版方案,在这套影印本制作出版过程中,我们特别聘请了著名设计师三明书店美编室主任蔡立国先生担当整套丛书的装订设计,以保证该套丛书出版的高品质。其中钟大峰先生和吴冠平教授对该套丛书收藏整理和策划,凝聚了大量心血,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方的寻访,通过与国家图书馆沟通协商,我们逐页的翻拍图书,重新进行编辑设计,对于文字残损部分,编辑部特别聘请了行业的资深美术编辑,逐步完成数码修复,目前我们已整理出版本丛书新剧史,中国影戏大观,影戏名卷三种,其余的将在两位教授指导下逐步出版。以求打造一套兼具阅读和收藏价值的出版精品,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以传播优秀文化,思想为己任,致力于为各领域的优秀思想者提供专业的出版服务,本次与北京电影学院战略合作使我们获益良多,我们今后也将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和配合工作,发动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中国电影类出版精品品牌,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和嘉宾给予我们更多支持和指导,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总编辑详细对这套丛书的介绍。我相信您的介绍从编辑角度把这套丛书的另外一种艰巨工作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再次谢谢,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电影评论研究会会长章柏青先生致词。


浏览大图

  章柏青: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和同学,今天咱们电影学院举办了这次中国电影批评历史经验和当下问题研讨会,非常高兴,我代表中国电影评论协会向这次会议,向参加会议的专家致以热烈的祝贺吧。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成功。中国电影现在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中国电影批评历史可能比咱们中国电影历史还要早一点。因为中国电影产生之前,外国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时候我们已经有电影评论了。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批评有的时候很激烈,经过了很多曲折走到现在,那么曲折过程当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也有很多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解放以前我就不说了,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我们是记忆犹新的,我们经历了一个电影与政治紧密联姻的时代,我们电影批评也受了政治的裹挟。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我们电影批评在逐步地走上了正轨。我们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紧紧结合起来。我们电影现在经历网络年代,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我们电影评论工作者,应该是做出了很多成绩的,既使是在政治高于我们电影界严重的时代,八十年代以后,我们电影工作,我们电影批评工作写了很多文章,推动我们中国电影质量的提高,引领我们电影工作,都做出了贡献。在电影产业界以及电影走向市场化的竞争当中,我们的电影批评工作思路也逐渐开阔,我们电影走向了一个大的电影批评,我们电影史学意识也得到加强。这些经验以及我们获得的一些优良传统,包括我们优秀的影评人的思想,我们都应该继承。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我们四十多年来,我们电影批评当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们走向了一个产业时代,走向了一个网络时代以后,这种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章柏青:我可以这样说,现在这样来评判我们现在的电影批评,就是我们电影批评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现在陷入了某种困境,这种困境可能是时代带给我们的困境,但是我们要走出这种困境。这种困境我们要,我们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来改变它。我们要依靠我们电影评论界,依靠我们理论界群体的力量,走出我们当前的电影批评的某种困惑或者困境。应该讲我们今天这个会议,是继承发扬我们电影评论的优良传统同时,向我们现在电影的困境开展,使我们评论能够起步,甚至于我们能够像八十年代一样,我们的某些理论评论能达到一种引领电影文化的这么一种,达到这么一个效果,这也是我们这次冀望的,我相信我们这次研讨会,我们这种新的形势下面,各位专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讲,这种话我想它会对我们以后的电影创作,发出我们自己评论界的声音,而且在引导我们电影评论走向新的一种方向,我今天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浏览大图



  主持人:谢谢章柏青老师的致词和发言,那么正像刚才吴总编辑说得那样,我们这套丛书其实是两套丛书,一套是《电影学丛书》,一套是《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我们策划了两年时间,两年策划和整理,这里面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我们希望,因为今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我们希望能够把中国电影早期一些理论著述或者评论著述做一个整理,当时我们开过很多次这样的策划会,最后整理出,第一集我们整理出六本,今天各位拿到两本,有一本正在印,全国我们找了很多地方,只在北京图书馆找到一本,在孔夫子网上也有卖的,但是那本品相非常差,卖得非常贵,9500块钱一本,这样我们经过跟北京图书馆联系,经过大量的工作,把第一期六本,今年我们先推出三本,我们希望通过对既是理论化又是评论化这样一个方式,对中国理论界提供一个参考,第二套就是电影学丛书,我们就是想把八十年代很重要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建树,是不是能够在110周年此刻能够呈现出来,这样我们跟老师沟通过程中,能够把我们北京电影学院李老师遗作整理成一本书籍,这个里面我觉得非常值得出这样一本书,李老师不仅把我领进电影学院,同时也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所以我们想把他遗作整理出来,可能通过这个文本能够看到我们八十年代整个评论的方式和思想的闪光。

主持人:第二个系列我们就是想在整理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绪经作品欣赏
上古荐书|《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出版
吴绪经人物作品
吴绪经;国画水墨《古代人物谱》
吴绪经写意人物
吴绪经写意人物书画资讯|三典轩书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