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洞镇喻正恒

  喻氏昆仲  留法求真  

    现代史上著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许多时代的开拓者和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革命者。巴县作为重庆府的附廓大县是留法勤工俭学人员重要输出地区。1919年初至1921年是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阶段,全国在此时期赴法勤工俭学者达1600余人,其中巴县47人,为全川赴法人数最多的县。

   1919年8月28日,受全国五四运动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影响,由重庆总商会会长汪云松、巴县教育局局长温少鹤等热心发起,倡导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致力于“培养救国人才,振兴地方实业”,积极筹备重庆留法预备学校。1919年9月中旬,在汪云松、温少鹤、童宪章、曾吉芝、朱芾煌、黄复生等工商界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捐赠资助下,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正式开学。

    在第一批留法学生中,除来自江津县的聂荣臻外,巴县的就有周钦岳、陈家齐、周贡植……等人,原木洞镇水口乡土桥村的喻正衡、喻正均兄弟也名列其中。(详现存巴南区文史馆相关历史原件。)

    木洞镇街往西走过五布河大桥,由土地脑往栋青方向走五里许,就到了旧时的水口乡村土桥村。这里仰望璀巍长延坪海眼寺山,俯览蜿蜒五布河竹林塘。民国年间的这片土地亩垅阡陌,桑竹良田,驿道通畅,屋舍俨然,确是恬淡富庶之乡。此地多年居住着许、喻、严、曾、林等姓氏的几代湖广移民,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传宗接代,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的与世无争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这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1911年,虽结束了千年的帝王专制,但内乱猖獗,烽烟迭起,鬼魅横行,中国人民在军阀割据的反动统治下,痛苦不堪,仍旧过着朝不虑夕的,水深火热的生活。可是,大量的西方知识却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时代的春风随着外国轮船的气笛声吹过了夔门,进入了渝东。这“西学东渐” 影响非常广泛,木洞乃至巴县的许多青年才俊此时也开始冲破旧时代的藩篱,走出了祖上世代居住的老宅,贪婪地寻觅着新时代的滋养。他们除政治上要求改革外,更多的是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1917年,巴县东里的周钦岳(著名进步报人、建国后曾任重庆市副市长)、黄继珖和木洞土桥的喻正衡相继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他们积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他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参加了抵制日货的斗争。周钦岳、喻正衡自动把带有日本商标的牙粉、脸盆等日用品摔在地上焚烧,把洋布衣服也撕毁,表示不再用东洋劣货。五四运动的实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寻求真理的信念更加坚定。

    喻正衡是木洞商会林达邦大姐林静娉的丈夫,黄继珖是林达邦的妻舅,周钦岳又是黄继珖的妻舅,所以三人与木洞林家都是姻亲,每次一到木洞,都在涧上陡石梯下林家聚会。1919年秋,周钦岳、喻正衡离开“北大”回川,在重庆汇合了巴县及附近地区的一大批胸怀爱国大志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为探索中华民族的救亡道路,纷纷响应远赴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感召,考进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喻正衡的岳父林盛祥是木洞商会前期会长林茂祥的三弟,林氏除经商理财外,平时饱读诗书,目光前瞻。林氏兄弟与巴县巨商汪云松、温少鹤素有生意往来。当林盛祥得知女婿喻正衡和其胞弟喻正均、周钦岳等晚辈都考进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后,赓即前往重庆渝中夫子池拜会汪、温二公。言谈之中除拜托校方对喻、周这些青年多加训导外,还慷慨斥资500银洋助学,以表支持。有了林盛祥的鼎力协助,促成了喻氏兄弟和周钦岳成为了重庆赴法勤工俭学首批学生。

    喻氏兄弟、周钦岳和聂荣臻(江津人、共和国元帅)等十多名青年学生在学校董事长汪云松帮助下,向法国驻重庆领事馆领取到了护照。1919年11月下旬,喻氏兄弟、周、聂与其余20多名来自巴县、长寿、涪陵等地的学生一道,从重庆乘船穿三峡、涉湖广,东下宁沪。12月9日,他们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司芬克司号”启程赴法,经过35天航行,于次年1月14日抵达法国马赛港。

    喻正衡兄弟两人抵法后,在聂荣臻的带领下先后结识了张申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周贡植、李立三、刘伯坚等一大批青年才俊。在饱尝求学和做工艰辛的同时,喻正衡也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国家和个人的出路,积极投入到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发起的“二二八运动”、“ 拒款运动”等大规模群众斗争,从中得到了锻炼。

  1920年、周钦岳、喻正衡、邓大鸣等人在巴黎成立了“巴县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 负责与家乡父老联系,争取经费支持。结果当局明说筹资一万元,但身在巴黎的学生们却只收到1400元。喻正衡得知后义愤不已,当即承头向有关方面提出了质疑和抗议。

    1921年,喻正衡、陈毅、黎纯一三人被推举为归国学生代表,为留法学生筹款10万元。喻正衡在法期间攻读了大量马列主义书籍,思想逐渐由“实业救国”转变到革命方向。嗣后,喻正衡、周钦岳相继加入了中国旅欧“少共”和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喻正衡回到巴黎,致力于学生和华工中的马列主义宣传,对团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在“勤工俭学学生代表大会” 召开后,喻正衡、周钦岳、袁文庆……等六名巴县籍学生加入了同“里昂大学” 内外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先遣队”。 不久,法国军警强行收缴了这批激进学生的护照,并押到军营关押了20多天,最终武装押解出境送回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对喻正衡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其中表现出了杰出的组织才能。

     回到上海后,喻正均南下广州投入了孙中山阵营,到黄埔军校任职。北伐战争开始后,他随军进入江西参与军需补给,不幸中流弹阵亡。

     喻正衡和陈毅等人则继续滞留上海,他俩一同被推为学生代表,带头与政府斡旋,强烈要求解决归国留学生回乡、就业及其它善后事宜。在他们据理力争的不懈努力之下,军政当局最终作出了部分承诺,喻正衡、周钦岳和陈毅也终于回到了重庆。

喻正衡回川后在杨闇公、漆南熏等人领导下,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各项斗争。1927年,震惊全国的“三三一” 惨案后他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恰在此时妻子林静娉也因患肺结核而芳年早逝。万般无奈,为谋生计,他经乡贤杨沧白介绍到时任四川省长的刘湘政府担任文职官员。抗战爆发后,喻正衡弃文从武,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喻正衡本一介书生,因刘湘病故,他常常受到军中不同派系的排挤。抗战胜利后,他终于带着一位姓苗的后妻回到了家乡木洞,在镇小学执鞭课读。1946年夏,求索一生而不得的喻正衡老先生竟然含怨郁郁而终。(林永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之路,从老巴县启航
五常知府汪云松-为国家培养了两个副总理
聂荣臻留法勤工俭学家书一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报送)
前清朝知府送中央一“宝瓶”,没人敢接收,邓小平拍板:必须收下
伟人成长记
《留法百年》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