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忆叶圣陶
              追忆叶圣陶:有所为,有所不为          朱玲

    一套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在互联网上备受追捧。它就是1932年由叶圣陶先生编写、丰子恺先生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近日,叶圣陶的孙女叶小沫接受了专访。

    叶小沫称,这套老读本,让她想起了开创开明书店的那些老前辈。她清楚地记得,91岁的叶圣陶在开明书店六十周年纪念会上说的话:“开明不光为赚钱。我们有所为,就是出书出刊物,一定要考虑如何有益于读者;有所不为,明知对读者没有好处甚至有害的东西,我们一定不出。”

    编教材,叶圣陶认为人物“选名家作品进学生课文,还是需要改的”,对于内容的安排,他总是作通盘的筹划,不取那种“拉在籃里就是菜”的办法。

    叶小沫举例:“譬如,《白马湖的冬天》是根据夏丏尊的原作改写的;《爱的教育》在引用时也有修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有调整。‘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陆定一、魏巍等作家的作品,都在征求原作者意见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修改。”

    叶小沫称,爷爷总说“语文是用的”。《开明国语课本》内容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寻猫启事、写借条、记日记、通信、写演讲稿等等。“他说,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作家能有几个?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这四项本领。”

    “强调学以致用”的叶圣陶,在语言上推崇“平易”之风,典型的例子包括他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用词上,爷爷不喜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类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2年的《开明国语课本》,民国时期的教材原来这么好玩
传播新思想、新文学:开明书店的二十七年
78年前老教科书缘何走红?
古稀《开明国语课本》蹿红
吟诵是如何一步步于语文课本中消失的丨语文与吟诵的渊源
老课本走红新教材挨批(图)-搜狐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