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记 | 刻不容缓抢救保护!临洮名人故居民居最全调查报告(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是必备条件)

无论如何,临洮名人故居保护

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沧桑老宅已经不起几番风雨。

希望临洮县政府高度重视

一定要先行动起来,

不能再等待和观望、

在无休止的搁置中听任其无可奈何地颓败。

这也是对于临洮文化的尊重,

历史上总会写上一笔!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

灯红酒绿,人流如织。

这些,可以倒映出一个城市的繁华,

却道不出它的灵魂。

岁月变迁,墙角斑驳,

洮河西湖,街巷地名。

这些才是历史变迁中,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临洮现存古民居调查

临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2017年,临洮整整2400周年的建城史,

被专家誉为“李氏故里、彩陶之乡”。

在漫长的岁月中,临洮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

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并开发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为丝绸之路要道,

千百年的沉淀让临洮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洮河文化。

2017年4月6日公布的

《临洮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到: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2017 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城区具有一定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的

建筑、街道、巷道、民宅、古树等做一次全面普查,

在此基础上,对照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指标,

逐项纳入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和“十三五”规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

确保将临洮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实从2000年左右,

官方就在无数个文件中提到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却总是与临洮擦肩而过,

我们不禁要问,临洮距离“历史文化名城”的路究竟还有多远?

要知道,天天文件里喊的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人家不是看你大十字盖多高的楼,

起码待有点古香古色的东西吧。

如何保护古建筑,需要制度层面的努力,让保护有章可循。

而不是在空洞的口号和文件里,

每个城市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独有印记,

名人故居不仅应该成为一道文化景观,

还应该释放其中的文化情怀,成为临洮的重要记忆。

临洮名人故居

 黄文中故居 

位于临洮北大街北街小学旁

黄家老宅(由于历史原因现为王家住宅),黄文中原址已经为高楼,从楼上可以看到黄氏残余旧宅,典型临洮四合院院落,中间为花园,原有廊亭。

黄文中曾在现招待所院内位置购置院落,后来被拆。

►  黄文中博学多艺,人称才子,在诗文、楹联、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杭州西湖期间,撰书楹联甚多,文辞书法俱佳,至今仍脍炙人口。

1935年湖北杨昭恕教授游杭州,和黄文中同居一楼,过从甚密,对其文才、书法极为赞赏,抄录全作编为《黄文中西湖楹帖集》,在上海出版,流传于大江南北。

黄文中撰书的“西湖天下景”匾额和著名的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驰名全国。

日本留学期间翻译了日本法学权威植原悦二郎所著《日本民权发达史》。书稿译成后,黄文中携带去面谒孙中山,先生欣然命笔,写下了一幅蜚声中外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亦为该书稿题署:“观国之光”。时任司法总长的江庸为之作序,戴季陶校订。

临洮名人故居

 张万纪故居 

位于临洮北大街75号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为明代官员张万纪的故居,院内西房保存完好,院子内保存有珍贵文物“庐州石”一块和其他张万纪匾额金石碑刻。

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临洮府狄道县人张万纪,嘉靖丁未26年(1547年)进士,授职户科给事中。张万纪多次上书弹劾严嵩集团,后被远调安徽庐州任职。

张万纪被贬到庐州后,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轻徭薄赋核查积冤,剖断错案,拿出自己的俸银,倡导并组织群众凿山开渠,兴修水利。

张万纪在离开庐州的那一天,庐州老百姓云集在州署门前送别。
庐州人民十分怀念张万纪的恩德,不远万里,将庐州石运送到了的张万纪的家乡临洮府狄道县。

明万历丁亥冬,97岁高龄的张万纪去世,墓葬县城东三华里魏家坪,“文革”期间被毁。

地方民众尊他为乡贤,为他建造了忠谏名臣坊和祠堂,并将“庐州石”立于祠堂院内。

清顺治九年(1652年),陕西茶马监察御史姜图南,建“双忠祠”于城东岳麓山超然台,祭祀张万纪与明御史中丞邹应龙,以纪念他们的忠烈志节和为官清正刚直。

今天,庐州石不但作为临洮文物古迹,供人瞻仰。而且,它还将永远警示后人:为官要勤政廉洁、刚直不阿;为人要诚信正直,不信邪道。

临洮名人故居

 雍焯故居 

位于临洮北大街雍家巷

雍家巷,因有御史雍焯故居和祠堂得名,故居和祠堂君被毁。

图为西安大雁塔“雁塔题名”中有雍焯的名字。

雍焯墓在县城东一华里龙泉寺旁,为夫妇合葬墓。雍焯墓已于“文革”中被毁,曾出土官衣、官帽、凤冠、碗、笔、砚等物,内墓志铭一方(曾存临洮县文化馆,后被盗),衣、帽、凤冠经风化损坏。

现仅砚台一方,首饰数件,存临洮县博物馆,尚能凭吊雍焯的文物故迹,仅此而已。

►  雍焯,字暗中,临洮府狄道县(今临洮县)雍家巷人。

明世宗嘉靖丁酉十六年(1537年)陕西乡试考中举人。初担任山西武乡县教谕,勤考核,重品德,扶持贫困学生,后升为山西交城县令,又调任山西河津令。任职期间,为百姓兴利除弊,放宽税赋,捐款兴学;给历史上对地方有大功绩者修建祠庙,如修建大禹庙、子夏祠堂等,纪念他们;并革除当地买卖婚姻等陋习。民众歌颂他:“高如山,明如镜,清如水,平如秤。

雍焯调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后,条陈马政,被朝廷采纳,公布施行。他尽力伸冤平反,弹劾权相严嵩的同党权贵。

在临洮家居二十余年,从事地方公益事业,捐款修缮城墙,设立义塚,增置学田,整修祠宇。家中修建小楼,收藏古今书画,致力学术研究。著有《雍氏世谱》、《孝子传》、《洮阳八景诗》等。

宦辙乡评都称他“名御史”。

临洮名人故居

 吴镇故居 

位于临洮北大街菊巷(松庵巷)

菊巷,因为吴镇喜欢种植菊花而得名,原先叫松庵巷,松庵是吴镇的号,吴镇也叫吴松庵,松庵巷就是为了纪念他。后来,小巷一度改名为团结巷。原先横着巷子菊巷,丁字竖钩的小巷名叫松崖巷,后来才统一为菊巷。

吴镇故居整个院落占地两亩多,北房有一排九间,花园很大。大门口有两块上马石。院子里有一口扳倒井,如今上马石和扳倒井是小巷中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吴镇遗迹,小院的二楼房间内,保存吴镇画像。

►  吴镇,(1721年-1797年),字信辰,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出生于狄道(今临洮)城内的菊巷。

吴镇博学多识,长于文章,精于古诗词。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古诗词,保留下来的有一千多首,这些诗词大多收录在《松花庵全集》、《松花庵诗草》、《兰山诗草》等集子中。吴镇曾写著名的《我忆临洮好》。

吴镇在外任官是清正廉洁,他最后在沅州知府的任上离开的,离开时,两袖清风,行李中只装有书画数卷,沅州石数块而已。后来当地人们为了感激他清正廉洁,将两块沅州石送到临洮。

吴镇被人们称之关中四杰。由于吴镇写的诗“新妙奇警,夺人目光”,袁枚对他相当赞赏,袁枚将他和潼关杨子吴、三原刘绍邠、秦安胡静庵合称为“关西四杰”。

吴镇于59岁返回故里,后受陕甘总督福安康的聘请主讲兰山书院长达八年之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病返回狄道,嘉庆二年病逝,终年77岁,人们私谥“文惠”。

临洮名人故居

 史鼎新故居 

位于临洮北大街北狮巷33号

史鼎新故居,临洮人喜欢叫史家花园,院内四合院东、南、西、北均存,保存一般,南房间现辟为门庭,北房为单檐土木结构,虎坐式,檐下施木雕困案,室内有木墙裙,木地板;西房,东房 均为单檐土木结构;南房为硬山顶土木结构.门庭尚存,大门为石榴垂花门, 间施双龙捧寿图。仙桃、佛手,第二道门为佛手垂花门,间施木板遗失,院东为花园,园内原有六角攒尖顶凉亭一座,已倒塌,为清末所建。

同时,据考证,史鼎新的故居在甘南农民起义期间也曾是起义领袖的秘密联络点。因此,对史鼎新的故居采取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此座四合院不仅具有临洮风格的建筑特色,更具备历史赋予的文物价值,可以陇右革命——甘南农民起义展览馆副展馆的形势陈列,以便能更好地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史鼎新为国民党中将参议、甘南农民起义策划者、中国同盟会会员史鼎新的故居。

史鼎新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任国民党第八战区中将参谋期间,联络王新潮、刘余生、刘鸣等人,在兰州秘密成立“西北民主政团”,策划了震惊西北的“甘南农民起义”。

甘南农民起义中涌现了一大批革命者和优秀代表,锻炼和培养了少数民族干部,为以后陇右地下党的发展,为解放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毛泽东说:“甘肃农民武装起义是甘肃人民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

临洮名人故居

 张明岩故居 

位于临洮马家巷6号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为民国著名乡绅张明岩的故居,现存东现存东、西、北房各三间,北房为硬山顶土木结构,虎坐式,檐下施镂離图案;西房.东房均为单檐土木结构,现为虎坐式,应为近年改造;窗户彩色玻璃均为当时从上海进口,异常珍贵,大门尚存,照碑有“寿”字一块,草书;库房存有大跃进时壁画,保存完好,大门朝东开,南房已拆除,西南角尚有单檐土木结构房屋三间,明间有廊(现为马家巷4号),坐北朝南,为清末所建。

►  张明岩,民国著名乡绅,创办票号“庆有张”,出资创办了明德中学,兴办实业。

临洮名人故居

 杨家大院 

位于临洮老西街253号

杨家大院现存东,西房各三间,均为单檐土木结构,部分坍塌;大门朝东,门廊异常精美,保存较好,门额施木刻双龙捧寿图,间施镂刻书画宝瓶,石榴垂花门,上方为云气双喜图,门柱砖刻诗一首,行书阳刻,南,北房己拆除,为清末所建。

祖上为“德丰厚” 商号。

►  呼吁抢救保护!

临洮名人故居

 陈家大院 

位于临洮南槐巷42号

现存北房、东房各三间,硬山顶土木结构,北房为虎坐式,三进三间,堂内有内室(供奉祖宗牌位);墙壁残存有文革标语符号,东房原为二进三间,明间有廊,现改造为虎坐式。清末建筑。

►  呼吁抢救保护!

临洮名人故居

 其他临洮名人故居 

  • 《白毛女》作者李满天故居:位于毛家巷。

  • 西路军高级将领李彩云故居:位于背斗巷。

  • 甘肃民主先驱李镜清故居:位于临洮北大街(现人大位置)

  • 李镜清祠堂:现林业局位置,呼吁恢复。

  • 清华国学研究院司秋沄故居:位于东大街北槐巷

  • 方志、金石著名学者张维故居:位于北大街刘家巷

  • 中共临洮城区支部遗址:位于临洮县洮阳镇刘家巷85号,是定西历史上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 陈仙洲故居:临洮八里铺

  • …………

  • 欢迎在下方留言处提供线索

     

已经消失的临洮民居

曾经的临洮老西街

李效民 拍摄

北庵巷王家院子

司晨巷四合院

北狮巷蒋家院子

马家巷张家大院东房

南马栏民居

序号

   宅主

   地址

                     规模

            备注

1

李克俭

司晨巷18号

现存东房三间,硬山顶土木结构,虎坐式;南房四间,单檐土木结构;门道照碑存一“福”字,草书;大门朝南开,西房,北房已拆除,为清末所建.

屋内存一方桌,描金点画。

2

李荣宝

司晨巷138号

现存东、北、南房各三间,北房为硬山顶土木结构,虎坐式,檐下施木雕吉 祥花卉图案,室内有木墙裙,木地板,梁柱间可见龙形图案;南房、东房均  为单檐土木结构,明间有廊,大门、门道均存,照壁有“福”“寿”两块, 草书;垂花门尚存,门额嵌“世续天伦、年高德韶”门匾,均轶;大门朝东开,西房已拆除。为清末所建.

屋内木地板尚存,有方桌二张,刻花小插屏一套,罗汉床一张,供桌一张. 祖上为清末孝廉.

3

张晟

刘家巷6号

现存北房四间,西侧一间为门庭,卷棚顶土木结构,虎坐式,内墙饰木墙 裙,木地板,清末民初所建普通民居。


▲表中民居及图片均已消失

临洮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

”指东、西、南、北四面

”是四面房屋围在一起

形成一个""字形


四合院至少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是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

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故名四合院


”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

”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

”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

四进以上为“壕”院

在一座城市里,

如果我们很难寻找到经过历史检验的

具有人文地域特色的建筑,

那么这个城市就失去了记忆……

2012年,推土机的轰鸣声把自己“吵醒”,从小放学去玩的司晨巷、七拐巷和老西街在一夜之间被推平了,临洮城内的街道名称令人陌生,金街、华荣巷一些莫名其妙的地名将老祖宗们留下的地名代替,故乡不再是从前的样子了。

2012年的夏天,扛着相机,和推土机赛跑,或许心中虽有遗憾但影像让心愿终有所偿。

五年一个总结,2017年的夏天,再次回到故乡,整个城市到处建设,再去寻访五年前拍摄的残存的四合院,去了,没了……是啊,五年前拍摄的那座院子没了……

看到那门口人来人往,高楼林立,城乡结合部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一刻,无奈,无助。

我知道这座古城跟其他城市一样,遭遇一次大手术,变好或者变得更差……

很多次,我都希望很多年后,老临洮的人们还可以在曾经的街巷口,给儿孙讲曾经的故事,那个夏天,巷子口……

6月9日,手机里看到甘肃省公布了41处历史建筑名录,临洮一处,我笑了……

2017年,这座古城迎来2400周岁生日,千年古城飘散的都是农家乐的气味,却找不到真正古香古色的地方。

此文特此感谢

李效民、杨海东、王建国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市区名人故居的调查报告
【传统民居】林崧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假期回来不远行,咱们一起到京城的名人故居看一看吧!
【北京的名人故居】之四——梅兰芳故居
盘点北京六大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你都参观过哪几个?
民清儒商虞洽卿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