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百三十八个成语背后的春秋战国史(末)

慕名换相

前309年,秦初设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前307年,秦初设将军,以魏冉为将军。从此,文武大臣分列田文,“战国四公子”之首孟尝君,齐威王之孙,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又称薛公前299年,秦昭襄王慕田文之命,派自己的弟弟泾阳君入齐为质,换取孟尝君入秦,让田文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田文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田文的宰相职务,将田文囚禁起来,图谋杀掉田文。

 

鸡鸣狗盗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宠妃求解救。宠妃提出条件:“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问遍宾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宠妃。宠妃替田文说情,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按关法规定,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关后一顿饭的工夫,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弹铗而歌

齐人有冯谖(xuan)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焚券市义

从秦国归来后,田文担任齐相前298年,在孟尝君主导下,齐、韩、魏联军攻至秦函谷关前296年,齐魏韩联军破函谷关,秦求和,将侵占的土地交还韩魏。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国收债。冯谖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所有的欠款,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于齐湣王而被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国。当孟尝君的车子距薛国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

 

狡兔三窟

冯谖谏孟尝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史记》载,冯谖前去秦国游说秦昭襄王,秦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又回临淄游说齐湣王,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而《战国策》记载,冯谖游说魏惠王,惠王空相位以待田文。经作者本人考证,魏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与孟尝君活跃的时代不同,因此作者认为《史记》的说法更为准确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田文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前284年,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田文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沙丘之乱

前299年赵武灵王称“主父”,专心军事,传位于幼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老臣肥义为相国,辅佐新君。前296年,赵灭中山国,赵获得北方大片领土,设置云中、雁门、代三郡(今山西神池、宁武以北,朔州、大同、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庆赏之际,主父封长子章代郡,命田不礼为公子章之相。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今河北邢台)游览,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掌赵国兵权的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平定这场变乱,最终击退公子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章兵败逃亡沙丘宫,主父收留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但因担心杀长子会招致赵武灵王报复,迫不得已将主父围困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没有粮食,只能抓小麻雀充饥,三个月后饿死在沙丘宫

 

折冲樽俎

以下关于苏秦的历史载于《史记》,因其与《战国策》所载不符,遭到钱穆等许多学者的质疑。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推翻了《史记》中关于苏秦活跃年代的记载。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前334年,苏秦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战国策·齐五策》载,苏秦说齐湣王曰:“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擒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

 

悬梁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汉书》:“(东汉)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前倨后恭

《史记》:苏秦习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苏秦并相六国,兄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死间亡齐

以下关于苏秦的内容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前293年,秦相魏冉白起为主将,拔韩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韩国自此一蹶不振,东方各国门户洞开。前289年,齐以苏秦为相。前288年十月,秦约齐一起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十二月,齐用苏秦计谋,放弃帝号,并以合纵力量抵御秦国,秦被迫去帝号。前287年,苏秦约赵、齐、楚、魏、韩五国合纵伐秦,燕亦派兵随从。秦归还部分赵、魏地求和。前286年,齐湣王在楚魏配合下,出兵灭宋,天下厌之,国民疲弊。苏秦在齐国曾暗中写信给燕王:“臣以为齐必为燕国大害,臣被齐任用,一可使齐不伐燕,次可恶化齐赵关系,以行大事。”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伐齐,破齐都临淄,齐湣王出逃,在莒被楚所杀。齐国有七十余城被燕军占领,只剩即墨、莒两城。同年,苏秦以谋反之罪,车裂而死

 

右袒杀敌

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齐湣王仓皇出逃,至莒地,被前来“援齐”的楚将淖齿所杀。淖齿霸占莒邑行宫,寻欢作乐。齐十五岁少年王孙贾寻齐湣王至莒,扯下自己的右袖,召集百姓四百余人,冲向行宫杀死淖齿后关闭城门坚守,楚军离开莒地。

 

勿忘在莒

前279年,燕昭襄王去世,子燕惠王继位。乐毅围困齐即墨、莒,久攻不下。即墨守将田单派人潜入燕国,扬言乐毅欲自立。燕惠王罢黜乐毅,以骑劫为将。乐毅受燕王猜忌,投奔赵国。燕军被田单的火牛阵所破,齐夺回了七十余城,齐襄王守莒而最终复国。1952年1月,蒋介石到金门岛视察,特意给金门守军题词:“勿忘在莒”,镌刻在金门最高点的太武山的石壁上。蒋介石到台湾后,终生念念不忘“勿忘在莒”。他是把台湾当作“莒”,效法田单、齐襄王以小莒而成就“复国”之志

 

卞和泣玉;价值连城;怒发冲冠;白璧微瑕;完璧归赵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邯郸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邯郸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蔺相如出使秦国。秦王持璧爱不释手,绝口不提交换城池的事情。蔺相如上前:“璧有瑕,请指示王。”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最后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邯郸。赵王拜蔺相如上大夫。

 

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与赵惠文王会于渑池。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归国后,蔺相如拜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最终廉颇背负荆条谢罪,两人冰释前嫌,为刎颈之交

 

上下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年轻时受楚怀王高度信任,官至左徒,后受靳尚、公子子兰等排挤,降为三闾大夫。前313年,楚怀王受张仪“六百里变六里”所骗,怒而攻秦,损兵折将。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三年后客死秦国前278年秦白起攻下楚都鄢郢,楚被迫迁都于陈。前277年,秦蜀守张若再度攻楚,取巫郡、黔中郡。屈原悲愤之际抱石自沉汨罗江

 

远交近攻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拜范雎为相。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睚眦必报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利令智昏

前273年,赵、魏联军攻韩至华阳,秦将白起往救,大败赵魏联军,斩首魏军十三万,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进而围攻魏都大梁。前270年,秦派胡阳经韩上党进攻赵国阙与(今山西和顺)。前269年,赵将赵奢率军自邯郸救阙与,大破秦军,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级,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单姓“马”。相传东汉开国将领,伏波将军马援即是赵奢后人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前264年,秦白起攻韩,取陉(xing)城。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前262年,秦白起攻韩,取野王,彻底切断韩与上党郡的交通。上党郡守冯亭因不愿降秦,以上党附赵,成为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商议,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计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司马迁评价:“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纸上谈兵

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根据兵书,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前260年,赵王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范雎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赵括于突围之中被乱箭射死,赵军投降。白起败赵军于长平,活埋战俘四十余万

 

毛遂自荐;三寸之舌;脱颖而出

前259年,秦昭襄王派王陵率兵二十万伐赵,围困邯郸。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前258年,范睢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接替王陵的王龁(he),加强对赵的进攻。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食客毛遂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

 

窃符救赵

前257年,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杀死魏主将晋鄙,夺取了兵权,成功击败秦军。

 

义不帝秦

秦国包围赵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这时,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他义正词严地表示:如果秦王自称为帝,仲连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秦国的臣民。他还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例来说明尊秦为帝的危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

 

债台高筑

周赧(nan)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拼凑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于王畿,是为西周桓公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周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前315年,东、西周分治,赧王徙都西周。前256年秦灭西周前249年秦灭东周。周王朝绝祀。

 

郑国营渠

前246年,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关中变为沃野,无凶年,反而使得秦国更加强大。

 

奇货可居

吕不韦在邯郸行商,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子楚是秦昭襄王之孙,秦太子安国君之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不受宠,因此被作为人质派往赵国。吕不韦贿赂安国君爱妃华阳夫人,劝说他将子楚立为嗣子。吕不韦又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前250年,孝文王正式即位一年后突然暴薨(hong),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子楚立赵姬为王后,任吕不韦为丞相。相传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子楚时其已有身孕,赵姬之子嬴政就是吕不韦的儿子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长平之战失败后,赵孝成王重用廉颇。前251年燕军六十万伐赵,为廉颇所败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重用佞臣郭开。由于不得志,廉颇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魏王收留廉颇,却并不信任他。赵王想再任用廉颇,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到大梁慰问。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郭开贿赂使者,因此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迁继位。前229年赵王迁听信郭开谗言夺取了名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前228年,秦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亡。赵亡后,郭开在回邯郸搬运家中财物之时被沿途盗贼所杀

 

一字千金

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嬴政继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二十多万字,号称《吕氏春秋》。他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嫪毐(lào ǎi)受吕不韦之托伪装成宦官入宫,与秦王嬴政之母赵姬私通前238年,嫪毐因事情败露,发动叛乱失败,车裂而死。吕不韦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前235年,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图穷匕见

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之地图后,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为秦侍卫所杀

 

王翦请田

前225年,秦李信率二十万人伐楚,为项燕所败。此后嬴政将倾国之兵六十万交王翦统率,进攻楚国。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深知秦王疑心极重的王翦装作贪得小器的模样,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在秦王的轻松大笑中,王翦获得了必需的政治安全。

 

投石超距

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楚项燕迎战,对峙于平舆(今河南驻马店)。对峙期间,王翦问军中在做什么,对曰:“方投石超距。”,指古代军中的习武活动。不久,秦军击败楚军,项燕自杀前223年,秦灭楚。

 

秦王扫六合

前230年,秦灭前228年,秦破赵都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号代王。前226年,秦破燕都蓟,燕王喜逃辽东。前225年,秦将王贲(王翦之子)围攻魏都大梁,决黄河水灌大梁,大梁城破,魏亡。前223年,秦陷楚都寿春,虏楚王,楚国灭亡。前222年,秦降百越之地,置会稽郡。秦王贲追至辽东,虏燕王喜;伐代,虏代王嘉,赵亡。前221年,王贲攻齐,亡。秦一统中国。


 

后记

两年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如何理清春秋战国的历史,我当时便想到用成语做线索, 将这五百余年的历史串联起来。放假这几天不想学习,一直玩游戏内心有愧,正好电视上在播《大秦帝国》,我妈妈也想了解这一段历史,便一时兴起写了起来。本来觉得春秋战国的故事诸如一鸣惊人、纸上谈兵都耳熟能详,写一写应该很简单,没想到写起来却并不是这样。为了能够“理清”这段历史,我这一周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事到如今,不管我写出来的东西大家看没看懂,最起码我对春秋战国的这段历史是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考证的过程虽然繁琐,但最终拨云见雾的感觉还是很舒畅的,对“共和元年”、燕昭王是谁、苏秦是否“身挂六国相印”、“狡兔三窟”为何,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这一周花了几十个小时,前前后后写了两万六千多字,总算是将这个大坑填完了。我写的每一篇文章我的家人都会仔细看一遍,提出建议,要让我少用文言文,写得更加通俗易懂。许许多多热情的同学也转发了我写的这些空洞教条的文字,指导我如何排版。在此我向你们致谢。


总算填坑完毕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邯郸成语故事之三——血溅五步,负荆请罪,将相和
【五一】秦昭襄王是真劳模,他承包了小半本成语词典
【原创】中华将相篇5/范雎/蔺相如 /白起(咏讽诗三首)
渑池之会
怒发冲冠
缩写1-将相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