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正在迷失自己吗?

危机管理和危机意识对企业有多么重要?你可能想象不到。

每当华为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华为教父任正非都会及时的敲打一下华为,不要沾沾自喜,华为离业内大佬还差的远,华为一直都在危机之中!这些敲打让华为内部调整心态,变的清醒、重新归零迈上新的目标!某种程度说,如果不是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华为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甚至有可能坠落、在中国商海消失!因为“迷失自己”而在商界坠落、消失的不在少数!

对照这些曾经坠落的明星企业、陷入困境的明星企业家(他们都堪称一个时代的中国商业明星、巨星),就会明白华为教父任正非的超人睿智!

迷失,让一代改革先锋、商业明星坠落

2015年6月7日,在1980年代《人民日报》报道次数仅次于雷锋的浙江企业家步鑫生去世,在今天,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1980年代,步鑫生可是盛名一时的著名经营者、改革先锋,当时用如日中天形容都不为过,将一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小厂做成了全省的一张名片、全国知名企业,成为当时全国各地学习的明星企业,包括各国驻华使节、外媒记者及全国来厂参观者,2个月内去了2万多人次,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采访,明星步鑫生却朝着流星的足迹滑去,他主要的精力已经不在企业的经营上,心态也变了,到处去面对鲜花和掌声去了,加上后来地方的决策失误导致出现经营问题,让本来可以有更大成就的企业明星步鑫生坠落了。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早期,推出全面改革,并且形成一系列独特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在1983年时,就已经开始重视品牌意识、广告推广、激励机制的企业家,最终的结果确实让人有些惋惜,如果他的主要精力和才华继续放在经营上,没有那些干扰和影响,他的成就无疑更大!结果很遗憾,而当时类似步鑫生这样坠落的流星不止一个。

(1980年代名震一时的企业家、改革先锋步鑫生,值得尊敬的时代人物)

“迷失自己”是商业经营路上,企业和企业家很容易陷入的一个困境,也是发展、壮大必须要迈过去的一个槛,面对一时的成功、或小或大,如果不能有清醒的认识,都会陷入这个困境中去,如果迈过去,将会进入新的层次,迈不过去,企业将会由此陷入瓶颈、困境、乃至于危机!

迷失,让中国的商业战神史玉柱也曾陷入困境

被誉为中国商业战神的史玉柱在当年巨人集团成功后,也曾陷入到迷失的困境中,1995年,年仅33岁的史玉柱就位列当年中国富豪榜第8位,所创立的巨人是国内第二大民营企业,1994年,年仅32岁的史玉柱当选中国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于是从创始人史玉柱,到核心高管都认为企业无所不能,多面出击,甚至化妆品厂、服装厂都做,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原本要盖的自用办公楼,从18层规划变成了超过70层,终于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正如一句古话“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当一个企业开始迷失自己的时候,也便铸就了必然的危险,虽然当时史玉柱和公司高管已意识到之前的错误,开始深刻反思、调整,但是之前一系列不当的决策导致的问题累积过多,以及相关媒体的报道影响,还有巨人大厦地基遭遇三个断裂带、成了资金无底洞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将巨人推向了滑落,史玉柱也一度成为中国“首负”,欠下了当时(1997年)可以说是天价的债务2亿元。但是战神毕竟是战神,通过惊人的毅力、承受力和杰出的商业运营能力,在短短2年后,史玉柱就成功实现了东山再起,之后再度跻身中国富豪榜,而重新崛起之后的史玉柱变的谨慎很多,决策更加慎重,学会控制自己和企业的节奏,而涅槃重生的史玉柱也达到新的高度!

但是更多企业却没有史玉柱这般超常的能力,在迷失之后,很难再上升、陷入了瓶颈,同时也有很多在坠落之后,未能东山再起,从此在中国商界消失,或者变的悄无声息,退出了中国商业的舞台。

此外,还有更多企业老板,所取得的成绩远没有达到史玉柱当年那般大,却早已迷失了,不再认真想如何做好企业,而是把自己当人物看待起来,要做一个成功人士该做的事情。

做咨询所接触的企业老板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凡做的大的、成为行业领军的企业老板,都很低调,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即使自己做的好了,也说是自己运气好,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要学习、提升,让企业不断上新的台阶;而越是做不大,一直在中小、中型规模上打转的老板,基本上已不再接触一线、把自己推到了成功人士的位置,认为自己已经非常成功了,已经失去了主动学习、吸收的精神。于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并最终成为了企业间的差距!

华为教父的危机管理,让华为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实现飞跃

而华为在发展的路上,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时候,华为教父任正非总是及时站出来,为企业“泼冷水”,让大家重新变得清醒,理性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任正非本人行事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媒体竟然找不到任正非的照片,任正非的低调,更是一种极度的清醒,避免了自己和华为被鲜花和掌声弄晕,同时,他又在时刻的敲打华为。

2012年,华为的国际咨询会议上,华为一位英国顾问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华为今后10年与20年的远景,任正非脱口而出:“20年以后的华为,我可以告诉你,两个字:‘坟墓’。”在场有30多位华为的全球顾问,以及华为的管理高层。任正非的回答让在座的华为全球顾问们大吃一惊,同时也明白了华为这家中国企业为什么卓越的奥秘。华为的德国顾问,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前高管,对此的评论是:“任先生能这么想,20年后华为会活得更强大,德国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总有危机意识,华为跟我们很相像。”

而与此同时,任正非的这种意识,也逐渐成了华为的文化和作风,低调、务实,进取。2012年,当一本研究华为的书籍,被送到华为时,最早的书名叫《卓越与孤独》,而华为的高官们看到时第一反应就是,书的名字太虚了,而且华为哪里够得上卓越,能不垮掉就不错了,强烈要求图书改名,于是最后变成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是华为》。

对于今天在手机市场风生水起,已经问鼎中国手机第一的华为手机而言,任正非的及时敲打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4年初,华为手机刚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就提醒华为人要虚心,“一部手机赚30元,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现在赚几亿美元就牛起来了,拿自己的长板去比别人的短板,还沾沾自喜。我希望消费者BG(手机业务)不要在胜利之后就把自己泡沫化,不要走偏了。”、“终端没有黏性,量大而质不优,口口相传反而会跌下来。不要着急,慢慢来,别让互联网引起你们发烧”,这些敲打让华为手机团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产品和技术上,也成就了今天的惊人业绩,目前2015年5月份单月销售已突破1千万部,创造国产手机新的记录!

华为教父任正非无疑是睿智的,他在关键时刻给华为的提醒,让华为远离自满、自我膨胀这个危险,让华为人心态重新回到起点,寻找自身不足,继续努力和奋进,从而迈向新的辉煌,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任正非的及时提醒、敲打,华为恐怕很难达到现在的高度!

成功的企业总相似,危机管理让企业清醒进步

成功的企业总是相似,比尔·盖茨曾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而一家企业占据韩国整个国家GDP20%的大财团——三星集团,其掌门人李健熙总是强调“这是个永恒的危机、我们正身处险境!”,也正是因为李健熙的危机管理和意识,在2007年—2010年的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换中,当时的几大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都先后坠落了,而三星不仅没有坠落,相反业绩和份额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在苹果iphone刚刚问世时,那几大巨头都不屑一顾,而三星迅速明白其中的差距,快速掉头,于是结果就这样产生了!当年三大巨头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三星是唯一幸免于难的,而且成为了新时代的王者之一!

缺乏危机感、以及持续的进取心,不会拥抱变化,往往成为很多企业坠落的重要原因,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以及面对变化的保守也成为很多企业的杀手锏!

保持危机意识,放平过去,正视不足,继续努力和提升!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成功、鲜花和掌声,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个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但是过多的鲜花和掌声,就会变成致命的伤害,让企业和老板过多的陷入其中、自我膨胀,而不再保持清醒,不能调整、以重新归零的心态继续进取,迈向新目标,于是,企业和老板就很容易陷入迷失、自满,企业的命运也将发生转折,陷入困境,进一步的发展将与企业无缘。

企业如此,人亦如此!自我迷失、对自己和市场判断都会出现偏差,而导致发展悲剧!认清自己和企业的作用多么重要!

乔布斯曾讲过一句经典名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乔布斯本人与史玉柱经历有几多相似,开始时,很年轻的时候就迅速崛起到达巅峰、然后坠落,然后沉淀后又成功逆袭,而在成功翻转后,乔布斯与先前已有了太多改变!境界和层次达到了新的高度,于是他的商业也进入到了令世界震惊的传奇阶段!)

企业永远在危机中,因为商业是一场没有终止的马拉松!企业永远无法说自己已经安全了,长久安全了!

华为的危机管理和意识,值得深处商业马拉松竞争中的中国企业深深思索和警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CEO任正非:做企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
变革时代谋求发展 天搜股份不断强化危机意识
谈有明 | 可贵的危机意识
任正非、马云、李嘉诚都喜欢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比读MBA管用
任正非:三年之后华为依然面临巨大危机
同时爆发五大危机让华为差点散伙,任正非五种操作后华为从此腾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